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6例分析

关键词: 累及 股骨 松质骨 骨折

股骨髁间骨折是一种累及关节面的严重的创伤, 常常因骨折处松质骨的压缩而合并骨缺损, 给复位和固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自2 0 0 8年1月至2 00 9年12月, 笔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例股骨髁间骨折,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5例, 女性1例, 左侧2例, 右侧4例, 年龄32~67岁, 平均46岁, 受伤原因均为车祸伤。骨折按AO标准分类均为C型。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取大腿下端外侧切口, 向前下绕髌腱外缘至胫骨结节, 常规暴露, 将内外髁骨折块先手法解剖复位, 克氏针临时固定, 恢复髁的解剖位置和关节面的完整性, 再将股骨髁上骨折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 置入长度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 加压锁定固定, 骨缺损处取髂骨植骨或用人工植骨材料。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吸引球, 24h引流量少于50m L后拔除, 术后不用外固定, 术后第1天开始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 第3天运用CPM辅助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平均随访16.5个月, 全部获骨性愈合, 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膝关节功能用M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 良1例, 可1例, 优良率83.3%。

3 讨论

股骨髁间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 往往严重累及关节面,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解剖复位, 且需要长时间外固定, 易导致膝关节僵直, 因此需通过手术复位及固定, 重建解剖关系, 坚强内固定重建稳定性, 确保早期和安全的功能锻炼。此类骨折的内固定, 最常用的有股骨髁动力加压钢板、股骨髁支持钢板和股骨髁锁定加压钢板。其他的内固定, 如L形接骨板由于打入骨折端时可导致股骨髁分离加大, 目前已基本弃用;中空拉力螺钉作为辅助内固定仍然有效, 股骨髁动力加压钢板由单枚髁部松质骨拉力螺钉及侧方钢板组成, 对髁部可动力加压, 但髁部固定螺钉无法多向多点选择固定, 无法适应严重粉碎的复杂性骨折的固定要求, 且较为粗大的髁部拉力螺钉容易导致骨折进一步粉碎性和移位[1]。股骨髁支持钢板是AO的经典内固定, 具有符合局部解剖特点, 钉道多相多位选择, 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 但是对于股骨远端干骺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在复位固定后易导致钉道松动、退钉, 使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 显然无法使粉碎性骨折块形成力学结构的稳定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特点:锁定加压钢板整合了动力加压与锁定内固定支架的优点[2], 钢板的结合孔呈长椭圆形, 一侧为动力加压孔的3/4, 另一侧为带内螺纹的锁定螺钉孔, 可以与锁定螺钉的外螺纹相匹配, 钢板可以同时满足加压、锁定固定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由于锁定螺钉的顶帽上有螺纹, 与钢板螺钉孔内螺纹相匹配, 将螺纹与钢板保持90°位, 提供了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成角稳定性, 即钢板锁定孔的内螺纹与锁定螺钉尾端的螺纹锁定可相互吻合, 使钢板与螺钉形成一整体, 通过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对骨折块进行整体加压, 通过锁定加压功能相结合, 内固定方式从而使整个系统起到一个内置的外固定支架作用。这种螺钉与钢板之间的固定方式意味着钢板不必与皮质完全相贴,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钢板对骨的压迫力量, 在操作中可以减少剥离骨膜, 保存骨折端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 这些都符合微创内固定原则[3]。有利于骨折愈合, 同时, 锁定螺钉具有较好的锚合力和抗拉力, 螺钉松动的发生率极低, 固定牢固, 可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降低了膝关节僵直的发生。钢板-螺钉-骨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 钛合金的材料与骨质的弹性模量相近, 组织相容性好, 在负重过程中骨折部会保持一种良性的刺激, 引发骨痂的生成, 骨折端的微间隙不会因应力遮挡而产生骨吸收。

手术注意事项:显露骨折端时尽量少剥离骨膜, 以便最大可能保存骨折处的血运;骨折复位后安放钢板时先用细克氏针固定, 以保持钢板相对稳定;骨折上下两端至少各拧入3枚锁定螺钉, 以保证骨折端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对于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者, 可取自体髂骨植骨或用人工植骨材料。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6.5个月, 全部获骨性愈合, 膝关节功能用MERCHAN评分标准:优4例, 良1例, 可1例, 优良率83.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固定可靠, 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疗效佳。

关键词:股骨髁,骨折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

参考文献

[1] 李强一, 张秋琴.股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 15 (1) :20.

[2] 姜为民, 田峰, 史金辉, 等.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2008, 28 (4) :270~273.

[3] 王亦璁.BO与AO的不同之处[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1) :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急诊治疗胫骨中远端骨折 下一篇: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