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用标准明细(通用3篇)
篇1:发电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用标准明细
发电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用标准明细
1.安全生产职责
2.安分生产费用
3.文件和档案管理
4.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与治理
5.两票三制
6.安全教育与培训
7.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8.设备管理
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10.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11.特殊危险作业管理
12.消防安全管理
13.相关方及临时用电管理
14.职业健康管理
15.劳动防护用品及特殊防护用品管理
16.安全工器具管理
17.应急管理
18.交通安全管理
18.反违章管理
20.安全生产奖惩
21.事故事件管理
22.技术监督管理
篇2:发电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用标准明细
本刊讯 3月27日召开的2013年南方区域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会上,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简称龙滩水电公司) 龙滩水力发电厂荣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在推进此项评级工作中, 龙滩水电公司根据评级内容设立了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安全生产投入等13个专业工作小组, 各工作组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并针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和完善。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 龙滩水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自评分达到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考核标准。
篇3:发电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常用标准明细
【摘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在长期安全管理实践中总结和获得的科技成果,它既是一套指导体系,又是一套考核体系。当前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一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和应用;三是其能够发挥巨大的安全价值效用。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49-02
一、安全标准化概述
2006年6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为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指导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次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我国行业达标目标任务。
随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2011年5月编制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至此,发电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指导体系和标准。
二、安全标准化价值效用
随着安全标准化在全国各行业逐步推广应用和持续改进,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逐年减少,达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安全标准化体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为国家和企业的安全建设发挥巨大价值效用。
1.提供安全建设指导体系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本身是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是电力行业资深的专家、教授、高级管理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安全标化体系集成专家经验,实现咨询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安监部门专家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现状和生产设备运行参数都非常了解。在企业现场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将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诊断,并提出指导意见。
2.实时反应企业安全现状
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PDCA动态管理过程。企业自评和政府部门达标考评结果都能够真实体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实时反映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抗风险能力。
3.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安全标准化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重在全员参与,共同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和遵守岗位职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安全标准化体系中包含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和制度文件规范,更能够有针对性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4.规范企业综合管理架构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监督网络,制定相应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各级目标和责任,保证企业安全管理架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对各级部门之间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进行统筹管理,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到一线员工,逐级开展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其主旨就是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持续改进,实现企业战略周期内的持续健康发展。
6.实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
企业安全标准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安全达标晋级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许可和准入条件。政府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结果,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甚至依法关闭。
同时,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是企业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将是企业融资信用等级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注意事项
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步骤可以分为体系导入、目标确立、宣传培训、任务分解、检查反馈、内部自评、外部评审和持续改进几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计划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首次参评单位根据上述实施步骤区划各阶段的时间点,组织落实各阶段的目标计划。企业各级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计划,在工作规划或计划书里应明确实施计划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责任人,确定实现安全工作目标计划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
2.组织性。安全标准化工作任务繁琐而艰巨,不仅要收集各类工程建设、生产设备运行、现场作业记录等各类资料,还要深入现场检查作业状况,组织各类安全活动,协调企业管理架构内安全工作,配合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等。因此,各级部门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协作才能将安全工作搞好。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和执行力,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提高管理效率。
3.严谨性。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过程中,部分人员开展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只注重表面工作,粗枝大叶,经常出现安全管理行为与安全制度不符,安全作业台账不完整等现象。例如,在评审某企业的档案资料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管理制度》中规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但无相关会议记录资料,这说明企业没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或者发布的制度与安全管理实际不匹配。
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中每项指标完善和改进文件资料和现场工作。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编制各类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与作业规程要有针对性,要与企业规模及作业环境相结合。
4.参考性。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弥补自身存在短板。企业可以选择优秀的达标企业作为标杆,选派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到标杆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咨询公司来单位进行指导培训。在编制各类规章制度方面,可以查阅图书或浏览网页,或者借鉴外单位制度。
5.及时性。企业应及时获取最新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制度政策,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及时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及时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考评和改进。
6.反馈性。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安全标准化管理遵循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对安全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要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最终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安全管理过程中发布和反馈的信息应以文件形式存档,保证安全管理档案的完整性。
7.激励性。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持续改进。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为了达标评级,更是为了打造本职安全型企业,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参评单位每年应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和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方案,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使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四、结束语
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企业管理者应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把安全标准化工作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强化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一系列安全管理活动,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义.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
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好书伴我成长范文02-19
百日安全整治总结 文档02-19
文档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及评分标准02-19
常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02-19
一年级安全教案文档02-19
元旦春节安全总结 文档02-19
食品安全职责文档02-19
校园安全教育体会文档02-19
安全生产常用概念含义02-19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文档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