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缬沙坦是首个新一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文通过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浆中肾素 (PRA) ,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醛固酮 (ALD) 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缬沙坦的降压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高血压病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9例, 平均年龄 (50±12) 岁。入选条件卧位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同时测定肝、肾功能, 并做心电图, 胸片等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并按DBP水平分组:轻度 (≤99mmHg) 20例, 中度 (≤109mmHg) 10例。
2 方法
高血压患者于实验前1周停用一切降压药, 测动态血压、PRA、AngⅡ、ALD后, 给予缬沙坦胶囊 (代文胶囊,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80mg/d, 上午7时顿服治疗, 观察期不再服用任何其他降压药, 并保持日常低盐饮食。每天测血压3次 (10时, 16时, 22时) , 所有患者均于用药4周后, 取卧位静脉血测定血浆PRA、AngⅡ、ALD。
(1) PRA、AngⅡ、ALD测定:AngⅡ采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药盒, 采用均相竞争法直接测定血浆中AngⅡ含量, ALD测定以ANS为阻滞剂, 使标本血浆内的醛固酮呈游离状态存在, 再以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肾素采用英国Diasoon公司的试剂, 使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 患者上午7时卧位静脉取血, 置于冰箱4℃保存待检。
(2) 统计学处理:测定结果用 (x-±s) 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P<0.05视作有差异。
3 结果
副作用:出现乏力3例, 未见咳嗽等不适, 复查肝肾功能未受影响。
4 讨论
高血压病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致使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产生。其中与钠、钙、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RAS系统等有关。药理学研究表明A n gⅡ的合成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途径和非ACE途径, 经全身系统或通过局部产生于各个部位 (血管、心脏、肾脏和肾上腺) 。AngⅡ与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的AT1受体相结合从而使血压升高。既往ACEI类药物仅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途径AngⅡ的产生, 而AngⅡ受体拮抗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缬沙坦为非肽类衍生素, 其活性代谢物E3174通过选择性, 竞争性地与AngⅡ受体亚型AT1受体相结合, 从而阻碍AngⅡ介导的生理学效应。本文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4周后血压得到控制, 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ACE抑制剂可引起激肽与P物质积聚从而使支气管反应值增加并产生咳嗽, 而缬沙坦在本次实验中尚无引起咳嗽的副作用。
通过测定可知服用缬沙坦可导致AngⅡ、PRA升高, 这与既往的报道是相同的, 可能与缬沙坦拮抗AngⅡ受体, 减少AngⅡ的消耗, 并且减少对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的刺激, 从而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有关。
但AngⅡ受体拮抗剂升高了AngⅡ的水平, 高水平的AngⅡ是否会过度刺激未被拮抗的AT2受体, 尽管AT2受体的功能尚不明了, 另外, AngⅡ可能增加肌收缩力, 影响左心室功能, 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增加交感神经活性, 这些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EH) 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病者采取平卧位测收缩压/舒张压mmHg。每天口服缬沙坦50mg。在治疗前及服药4周后测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结果 服药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 P<0.05。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结论 缬沙坦50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疗效确切, 而血浆AngⅡ、PRA升高。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压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参考文献
[1] ordon McInnes.AngiotensinⅡAntagonists[M].London:Science Press Ltd, 1998:1~39.
[2] De Gaspro M, Husain A, Alexander W, et al.Proposed update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nomenclature[J].Hypertens, 1995, 25:925.
[3] 赵秀丽, 胡大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J].高血压杂志, 1998, 6 (2) :6.
[4] 季闽春.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理学, 临床疗效和耐受性[J].国外医学·药分册, 1997, 24 (3) :151~153.
相关文章: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论文02-10
作文 大熊猫02-10
大熊猫教案02-10
大熊猫在干什么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2-10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02-10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位点02-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02-10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研究分析的论文02-10
中医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02-10
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