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研究发展论文提纲

关键词: 教育

论文题目: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个案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具有历史足迹的社会现象。中外历史上,统治阶级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运用爱国主义思想来教育本民族或本国人民,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当前的和平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尤为富足,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儿童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是奠定整个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基础。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爱国行为进而影响他们对自己国家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影响他们国家责任感的建立。而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够成熟,需加强各学龄前教育机构的机制建设,有效地保障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序进行。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学龄前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主要整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从四个方面对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概述,从理论上肯定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儿童道德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儿童情感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龄前儿童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学龄前儿童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是从苏州工业园区的调查问卷入手,具体对学龄前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作了数据分析,探析了目前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第四部分是针对调查研究反映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力度;选择适合学龄前儿童特点的爱国主义方法;准确把握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拓宽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学龄前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学龄前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对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指导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爱国主义;学龄前儿童;幼儿园;教育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研究

1.3.2 关于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第2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龄前儿童的界定

2.1.2 爱国主义的界定

2.1.3 爱国主义教育的界定

2.1.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界定

2.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2.2.1 有利于促进学龄前儿童道德全面发展

2.2.2 有利于推动学龄前儿童情感健康发展

2.2.3 有利于培养学龄前儿童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2.2.4 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学龄前儿童的民族精神

2.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2.3.1 国家观教育和国情教育

2.3.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

2.3.3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2.3.4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教育

2.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2.4.1 教育内容的浅显性

2.4.2 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2.4.3 教育手段的趣味性

第3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3.1 苏州工业园区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3.1.1 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

3.1.2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3.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3.2.1 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3.2.2 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3.2.3 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3.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3.3.2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不足

3.3.3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者素养不足

3.3.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3.4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教育重视度不够,影响教育实施

3.4.2 幼师培养滞后,职业准入执行不严

3.4.3 教育载体选择不当,设施利用不充分

3.4.4 爱国主义教育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第4章 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4.1 提高对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力度

4.1.1 充分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4.1.2 合理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4.1.3 正确认识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环境

4.2 准确把握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4.2.1 针对性原则

4.2.2 层次性原则

4.2.3 渗透性原则

4.2.4 时效性原则

4.3 选择适合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特点的方法

4.3.1 实践教育法

4.3.2 情境教学法

4.3.3 隐性教育法

4.3.4 宣传教育法

4.4 拓宽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

4.4.1 加强幼儿园、社区文化建设,创设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

4.4.2 充分挖掘实时实地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4.3 构筑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幼儿园德育研究发展论文 下一篇:幼儿园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