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研究

关键词: 设计阶段 全过程 工程造价 控制

1 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3个原则

1.1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但必须重点突出。很显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1.2 动态地、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用于项目管理后, 将“控制”立足于实现主动地采取决策措施, 以尽可能减少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这是主动的、积极的控制方法, 因此被称为动态控制。也就是说, 工程造价控制, 不仅要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 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 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 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1.3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

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 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 明确造价控制者极其任务, 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 包括总体设计多方案选择, 严格审查和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 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目标值和实际值, 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 采取对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2 按项目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按经济规律, 根据市场, 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是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价。

2.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素

一个项目的建设可分为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施工等阶段。项目投资决策是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以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习惯上称为投资估算。

2.1.1 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是提高工程造价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已建类似项目的工程造价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己建类似项目的工程特点、工艺特点、技术水平的程度进行描述。第二、对拟建项目和己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是建筑工程的结构、地质地形条件、工艺选择及工艺水平以及设备选型等。第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如:当拟建项目和已建项目生产能力相差不大、建筑结构形式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时可考虑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第四、计算方法确定后应重点对计算中所取的参数进行比较细致的测算。

2.1.2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

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型,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界限清楚一致的标准。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不在于控制工程造价数的多少, 而在于控制项目投资效益的好坏。即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动态的, 它以满足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

2.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要素

2.2.1 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

设计招标制度的推行为开发企业在规划设计阶段提高设计质量, 进行投资控制提供了契机。在设计招标过程中, 开发企业就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下, 把设计的经济性也纳入评标条件。当前, 一般评标所邀请的多为工程方面的专家, 而懂建筑专业的经济师却很少参与, 这就容易造成评标质量的偏差。

2.2.2 实施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 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 严格控制技术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 也决不是简单地将投资砍一刀, 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 尊重实际, 实事求是, 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实际内容。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画了算”, 变为“算着画”, 时刻想着“笔下一条线, 投资千千万”。

2.2.3 改变设计取费办法, 实行设计质量的奖罚制度

现行的设计费计算方法, 不论是按投资规模计价, 还是按平方米收费, 没有任何经济责任, 不管工程设计的质量好坏, 不论投资超不超预算, 甚至不管建设项目有没有实施, 设计人员有没有到现场服务, 只要出了图纸, 就得给设计费。这种计费办法助长了设计单位只重视技术性, 忽视科学性、经济性的观念。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设计过于保守或设计功能没有达到最优或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 致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和决算价大大超出原概算, 对建筑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3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要素

(1) 招标过程中, 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投标文件编制的依据, 也是签定合同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投标文件必须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的要求和条件做出实质上的响应。任何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的偏离或保留都将视为废标。因此, 招标文件的编制对于顺利完成招标过程, 控制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招标文件的技术标准、要求应在制定前与投标单位充分沟通, 应明确、细致并具有通用性, 保证各投标单位能够以经济、合理的方式满足招标要求。

(2) 标底的合理确定: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底作为评标的客观尺度, 在招标投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无标底评标技术己经应用到招标实践中去了, 但无标底评标并不等于不编制标底, 只是弱化了其作用, 即不以标底作为判断报价合理性的唯一依据。标底对于业主来说, 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它预先明确了业主在招标工程上的财务尺度。

2.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最理想的目标是:质量好、工期短、造价低。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三者关系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 高质量和短工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合理质量标准和保证计划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2.5 后期的竣工结算控制

后期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竣工结算的编制和竣工后费用的控制。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 无论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计结算。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 经业主委托有资格的造价中介机构进行审查。

3 结语

本文汲取了作者多年来在造价部门的工作经验, 总结了一套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要素, 从微观上强调了全过程造价管理, 全要素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 以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为研究对象, 深度探讨了在项目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式方法, 论文首先探讨了工程造价控制的三个原则, 最后详细论述了在整个项目阶段, 如何在各个环节进行造价控制,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全过程,项目阶段

参考文献

[1] 俞文震.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2002 (4) :73~75.

[2] 艾敏.浅谈工程造价合理控制[J].科技资讯, 2005 (8) :7~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 下一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