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关键词: 教师 教学

《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共16篇)

篇1:《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文字画,写出相应的字来。

2、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要求说清楚时间、地点、主人公、什么事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能通顺连贯的讲一个故事。

难点:发挥想象,要求:说清时间、地点、主人公、什么事情。

对策:帮助学生理清时间、地点、主人公、什么事情

教 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文字画写出字

1、出示文字画,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指名上前边点出各种图边说出是什么?(月亮、树木、鹿、龟)

3、看了这些画,你会连想到哪些字?为什么?同桌讨论交流。

4、交流:会想到“月、林、森、鹿”。

因为这些文字跟画非常相似。

5、照样子,在田字格内把相应的字写出来。

二、想象说话

1、学生自己读读题目要求,说说题目意思

(看着图,发挥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2、讲故事我们要注意哪些?

(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

3、自己看着图静静地想三分钟,然后自己试着说说这个故事,出示要求:说清楚时间、地点、主人公、什么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

4、小组内交流自己编的故事,小组讨论评价。(老师安排好组长,并小组巡视指导)

5、小组选出代表讲故事。

6、师生共同评价。

7、自己想想清楚修改一下然后再次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发挥想象讲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要求熟记四个尊敬长辈、虚心求教的成语和三条名言警句。

2、学写好三个以撇为主要笔画的字“衫、移、秒”。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成语和名言警句。书写好以撇为主要笔画的字。

难点:1、熟练背诵成语和名言。

2、美观的书写三个字“衫、移、秒”。

对策:确保写字时间

教学准备板书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一)熟记成语。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成语,并请学生随机正音。

shēn shēn                                                  rú

莘 莘 学子 (注意这是念shēn不是xīn) 孺子可教(翘舌音)

开火车朗读,齐读。

3、看图读成语再理解成语。

学生简单介绍你理解成语的意思。

老师补充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立雪求道:是个典故,又叫做“程门立雪”,说的是一个下雪天,宋朝的杨时和游酢去拜访老师程颐,当时老师正在坐着打盹,二人毕恭毕敬地站在外面等候,等到老师醒来,门外的雪已经下到一尺深了。后来就用“立雪求道”来表示对师长的尊敬。

春风化雨:老师的教育像和煦的春风和淅沥的小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田。

孺子可教: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4、背诵成语。

自由读读背背。同桌互相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二)背诵名言警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通每句话。

2、指名朗读三句话。并正音。

xiàn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字在这里不念jiàn)

个别读准三句话,小组朗读比赛。

3、对照图再次朗读想想你读明白了哪些?

适当补充: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读,边读边想,其中的意思你就会明白。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诗歌中的一句。意思是书读得多了,写文章的时候就能文思敏捷,笔走如飞。这就是书读得多积累的词汇语言丰富,写作能力就提高了。

③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指的是心里要想,眼到是指眼睛要看着,口到,指嘴巴要读出来。

4、背诵。

二、学写铅笔字

1、出示:衫、移、秒

2、认读后说说每个字的什么笔画很多?(撇)

3、同桌讨论交流每个字的撇该怎么写好?

4、交流:

衫:左边的`横撇要舒展开来,比较长。三撇一撇比一撇长,而且三撇的起笔要对齐。

移:左边的第一撇短,第二个撇要舒展,右边的“多”字撇要紧凑。

秒:左边的禾字旁同上,右边的一撇要长而且在横中线起笔。

5、范写指导。学生书空并描红。

板书设计

衫、移、秒

莘莘学子   孺子可教

春风化雨   立雪求道

第 3   教时

教学目标

口言语交际:我爱吃的水果。这是一项叙述、观察、体验的说写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说写训练。

通过动用学生的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使

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写明白。

教 学准 备

水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一年四季有许多水果,有哪些呢?

2、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

师相机板书:苹果、桔子、香蕉、椰子、西瓜……

3、师:这些水果都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

板书:我爱吃的水果

二、借助拼音读题,说说题目要求。

问题:1)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2)它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3)它的味道怎样?

要求:1)观察

2)说一说

3)写下来

三、指导

1、说说喜欢吃什么水果?

用“我喜欢吃(     )、(    )、(    )和(    ),最喜欢吃(      )。”这一句式说。

2、指导观察桔子。

1)出示一个大桔子,请同学们用眼睛观察,说说桔子的形状、颜色。

2)板书:

形状――圆圆的   像(小灯笼、小拳头……)

颜色――桔红     黄澄澄

指导:小朋友由眼睛所看到的展开想象,这便是联想。指名一学生将桔子的形状、颜色连起来说一说。

3) 开桔皮,指导学生观察。

从桔囊的数量、样子方面说一说。

(数一数,一、二、三……一共八片,如同八个胖娃娃紧紧地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4)剥下一片,塞在嘴里,尝尝是什么味道?(舔中带酸)

5)将桔子的形状、颜色、味道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加上剥桔子的动作。最后,可以说上一句赞美桔子的话。如:我真喜欢吃桔子啊!

自由练说后指名说。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说说它的形状、颜色、味道。

自由说后交流说。

四、把刚刚说的内容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后交流。

五、教师小结。

我们观察一样事物,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嘴巴尝……同时加上自己的想象,可以将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动、具体地描述出来。

第四、五课时

单元检测评析

板书设计

篇2:《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

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

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

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三、课堂作业

第6页的第10、11题。

板书:

篇3:《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纵观当今主要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无论东西,如果说诗歌、戏剧、小说呈三足鼎立之势,实为唐突;诗、剧创作研究日益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除了分门别类的论坛,一般大型的文学年会,诗歌、戏剧总是偏安一隅,显得腼腆羞涩,因此豪不夸张地说,研究文学者多,研究诗歌戏剧者少;文学杂志多,诗歌戏剧类少。就戏剧而言,《戏剧之家》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以重点研究戏剧、音乐、影视、舞蹈等为对象的杂志之一,它一路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闻悉拙作《一路风景一路歌》被《戏剧之家》评为一等奖,使本人不仅有荣誉证书可得,更有实惠的奖金作为鼓励,真是让人喜不自胜,对《戏剧之家》能够刊登拙文的谢意自不必言表!只想说2016年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一如既往的指导下,在华师科技园的大力支持下的《戏剧之家》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大表彰奖励力度的决定,对杂志社来说是一种真正提高论文质量的重大举措,对广大撰稿者来说则更是一件幸事!

从编辑部获知自己得奖的消息,内心五味杂陈。作为纯文学方向的学生,戏剧和文学的结合似乎并不为老师所欣赏,文章在最初就备受质疑。但我的确对这篇论文倾注了我的心血和情感,它就像我的孩子,在我的手中一天天地成长,最后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所以,我要由衷地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感谢“华师科技园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如果没有你们的肯定和支持,它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许久。

在整个论文投递—发表—刊登的过程中,贵刊编辑部以论文质量为中心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可看出《戏剧之家》是一个高度重视论文品质和刊物质量的杂志社。不仅如此,就像萨特主张以文学介入生活,干预现实那样,《戏剧之家》以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了文艺事业的发展,是极富社会担当的,而这也是我选择《戏剧之家》的重要原因。

这一次的论文发表和获奖不仅标志着我和《戏剧之家》缘分的开始,也将成为我学术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动力,我会带着这份力量不断前行。最后,祝《戏剧之家》杂志越办越好!

得知自己的论文获奖,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甚至小喜悦,但更多的是忐忑和冷静思考。获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常言道:All the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在研究程派艺术的道路上很艰辛,我是学外语、教外语的,但钟情的却是程派艺术,隔行如隔山的非议甚或旁门左道、不务正业的评价从来就没有断过。2007年从央视获金奖归来,自己就开始了转型,毕竟我的舞台是“三尺讲台”,传播京剧和传承传统文化更具有重大意义。开设京剧通识课、撰写文章、整理和挖掘程派失传剧目占据了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从文本、唱词修订到唱腔修补,费时费力。随着女儿成长,她渐渐成了我的助手和良师益友,帮我记谱、整理唱腔、润色唱词以及收集和提取戏曲史料等,甚至在研究生毕业答辩最忙的时候还在帮我排版、校对文稿,她有较好的古代文学修养,英语专业八级,这些都为我研究程派艺术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女儿,爸爸感谢你!

篇4:《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师:(指着讲台和课桌上摆放的师生自带的各种水果)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许多水果朋友。看,它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长着一副副妩媚的面庞。猜一猜李老师平时最爱吃什么水果?我不直接说出水果的名字,但是你们可以向我提问,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提问呢?

生: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形状啊?

师:它弯弯的。

生: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

师:成熟时是黄色的。

生:你喜欢的水果产地在哪里?

师: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

生: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味道?

师:又香又甜。

生:是香蕉。

师:我把香蕉奖励给你们品尝,其他同学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評析]让学生猜老师最爱吃的水果,能迅速地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初步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水果。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感悟自得,比起教师一味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 渗透学法,介绍水果

师:刚才同学们从哪些角度向老师提问的?你认为还可以怎样更好地介绍水果呢?

生:分别从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产地等方面问的。

师:对,我们观察、介绍一种水果,必须抓住这种水果的特点,可以从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产地、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考虑。

生:我认为介绍水果,除了要抓住水果的特点,语言还要生动形象,你刚才说得就不够详细、清楚。

师:刚才这位同学批评得好,老师是把香蕉说得不够详细、生动,那是因为在猜呀!那么怎样把水果介绍得更好呢?

生:说形状,可以具体地说像什么一样。

生:颜色更有变化,香蕉没有成熟时是深绿色的。

生:介绍水果要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要清楚。

师:同学们提的意见非常好,介绍水果时,语言要丰富、生动、有趣,尽量使用叠音词,恰当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再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你看老师这样修改可以吗?(大屏幕上出现香蕉和文字:我最爱吃的水果是香蕉,它的形状弯弯的,有点像月牙。没有成熟时穿着深绿色的衣裳,成熟了换上淡黄色的衣裳。扒开果皮,露出白色的果肉,软软的,吃起来又香又甜。它营养很丰富,还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呢!)

[评析]教师先引导学生要抓住水果的特点从形状、颜色、味道、产地、自己的感受等方面介绍,再深入讨论介绍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最后呈现例子,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很好地引领学生生动形象地介绍水果,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三、 游戏互动,说写水果

师: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过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水果,请对着屏幕分别从形状、颜色、味道、感受等方面去介绍,可不要说名字。其他同学要背对着屏幕不能看,只能静静地听、认真地想,猜猜到底是什么水果?

生:我说的水果圆溜溜的,水灵灵的,像玻璃球一样。它们一串一串的,喜欢挤在一起。没有成熟时穿着青绿色的衣服,成熟了换了紫红色的衣服。摘下一粒放在口里,甜甜的,果汁真不少,好吃极了。

生:(齐说)是葡萄。

生:这种水果圆圆的、扁扁的,大小和苹果差不多。成熟时果皮是金黄色的,扒开果皮,露出淡黄色的果肉,果肉是一瓣一瓣的,吃起来又酸有甜。果皮有保健作用,还能泡酒呢!

生:(齐说)是橘子。生:我以儿歌的形式介绍这处水果:圆溜溜,红红彤彤,有营养,味道好,又酸又甜我们爱。

生:(大笑)是苹果吧!

师:猜得好,说得好,还不如写得好。请同学们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感受等方面介绍,也可以写有关这个水果的谜语、儿歌、故事等。[评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学生想说、乐说、敢说、会说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5:《练习6》教学设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词语意思,注意词串之间的联系,明了房间与用具之间的关系。

2、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表示有关用具名称的词语说话,让词语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3、写生字卡,能贴在相应的物体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一课是要让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用学过的词语结合自己身边的环境生成语句的练习,也是让词语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用语文。这是很重要的学语文、用语文的途径。如果将实物都搬进课堂,那比较烦琐,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我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讨论,指导学生把学语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客厅

1、小朋友,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

2、欢迎你们,看,这就是我家的(客厅),谁来读一读?多种形式读。

你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跟我来吧!请第一只小蜜蜂来当我们的向导,带我们进入。你们看,这客厅里的东西还真多呢,你只要点击什么,它就会跳出它的名字,我们来读一读,你们也可以这样自己看一看,读一读,开始吧。(门锁、门铃、沙发、茶几、电视、屏风)

3、你们喜欢我家的客厅吗?相信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会更喜欢的。你们看,这是一张沙发,松松的,软软的,躺在上面多舒服呀!每天回家我总要躺在上面休息一会儿,你们喜欢它吗?谁来读好它。

谁愿意来当一回我家的小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的东西呢?(同时多媒体出示有拼音的字词)同时奖励礼物5组。

(评析:由参观老师的客厅导入,看一看,点一点,读一读,学生通过操作自由学习,寓教于乐。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介绍一下客厅,由词到句,培养说话能力。)

4、你们想看看你们的奖品是什么?快点打开它,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哦,原来是一些字宝宝呀,天热了,这些字宝宝把小帽子脱掉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小小组快点读一读吧!读得真认真呀!哪一组愿意开火车领大家读?

5、这些字宝宝可真调皮,玩着玩着就迷路了,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你们看(演示拖动字宝宝放入相应的位置,如拖对会出示声音“谢谢”,如拖错则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请小朋友先返回,让第二只小蜜蜂领我们进入。

(评析:借用字宝宝这一可爱的形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校园网为依托,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活跃了身心,又掌握了知识。)

二、健身房里玩一玩

小朋友学得真棒,我要带你们一起到我家的健身房里轻松一下吧,不过,你要先读准它们的名字,你们看,这是(跑步机),怎么跑的?这是(杠铃),这个词很难读的,谁也能读好?谁来举举看,这又是什么呢?(划船器),谁来做做看,做得真象,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音乐)

跑步机,跑起来,握紧手,一二一,一二一……加快速度跑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举杠铃,举起来,起,落,起,落,加把劲,举起来……

划船器,划呀划,左一下,右一下,划起来……

小朋友,锻炼得开心吗?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健身器材也来到了我们的家庭。如果我们坚持锻炼,我们的身体呀,一定会炼得棒棒的。

(评析:好动好玩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做一些适当的游戏,调整学生的心理现象,我安排这一健身房,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生动有趣的游戏既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又让学生学到了几个新词,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三、布置卧室,介绍交流

1、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我家的客厅和健身房,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不过,很遗憾,我们家小妹妹的(卧室)还没布置好呢?我呢已经买了好多东西,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们,小朋友先返回,请第三只小蜜蜂带我们去认一认吧?赶快认一认。(枕头、被子、电脑、台灯、书橱、玩具、衣架、花瓶)

2、你认识他们吗?如果他读准了他的名字,我们就跟着他读一读,开双轨车(同时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我们一起念一念他们的名字。

3、我呀,看到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布置了,你能帮帮我的忙吗?为了能布置得更漂亮,电脑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些好东西,你们看,有(空调、窗帘、书桌、椅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这个卧室,赶快动手吧!等会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4、学生自由操作,练习说话。

5、交流:你介绍得可真棒呀!如果能按一定的顺序就更好了。

你考虑得真周到呀!

你们真是一群既聪明又勇敢的孩子,沈老师为你们鼓掌,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成立一个小喇叭队,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把你布置的卧室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听,介绍给沈老师听,勇敢的小朋友还可以介绍给客人老师听,让客人老师帮助你说得更好呢!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胆子大,声音响,说得好!

(评析: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注重课内课外延伸。重视教学要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此时,我为学生校园网中提供了一个“布置小妹妹的房间”这一生活情境,请求孩子们帮助,一下子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布置好房间,介绍给大家听,还能让大家给你补充,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生字,抄写字卡

1、指导书写“橱、卧、瓶”

说的真好!你们还想把它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认识这些字吗?我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把他们抄写在卡片上,回家后贴在相应的地方。到时,你就是小老师啦!

不过,这些字中有几个字比较难写,(出示词语),比如说“橱、卧、瓶、脑”等,你有信心写好它们吗?我们先一起来学这个“橱”字,电脑显示笔顺,学生书空。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红色的字都比较难,不过,你可不要着急,电脑博士可是个热心的人,他会帮助你的,你只要点击这些红色的字,他就会教你的。先自己学一学,用手写一写。学会了就可以在卡片上漂漂亮亮地写下来了。

2、学生自己书写。

3、小朋友,回去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卡片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经常看看读读认认,这样我们就能牢牢地记住它们啦!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这里没有的东西呢,不认识,不会写怎么办?……对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来认识更多的字。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一同学习教难的字,突破了难点,给学生一个拐杖,接着让学生在电脑上自主学习较容易的字,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多种识字的方法,符合新课程生活中学语文的要求。)

教后反思

1、生活与语文相融

本节课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一开始,就把课堂内容的视角投向生活。由“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从点一点鼠标,看一看动画,读一读名字,很快就学会了一些新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给大家介绍客厅,由词到句,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高。整堂课就是一个参观老师家的过程,也融合了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而的健身房符合现代生活的趋势,也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同时亲身体验了玩“跑步机、划船器……”的乐趣,学得开心,学得快乐。而最后,我让孩子争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布置小房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个性化的设计,看到了孩子介绍自己的设计头头是道,看到了孩子是了不起的。我没有让课堂内容结束在下课的铃声中,而是让他们学会认字的方法,带着使命离开课堂,让孩子在课后继续把课上的内容化作更实在的行动,在生活中认字,认识更多的字。这样的课堂又回到了生活。

2、网络和语文结合

篇6:《练习6》教学反思

综合来说,《练习三》的每个部分我都上得比较舒心。不是教案设计得有多少出彩,而是因为孩子们逐渐加强的领悟力。教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的男高音在一开始便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在边读边品中,他们感受到了那群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炽热的爱国心,这种感觉,真好;在教学八个成语时,他们不仅想到了少年王勃,还想到了骆宾王,甚至,能用成语来说话,这种感觉,真好;对于小诗《时间》,他们不仅能很快领悟到珍惜时间的意义,也联想到了其他与时间有关的名言,更能模仿句式自己编织与时间有关的小诗,这种感觉,真好!

课堂,孩子们是主角,孩子们的表现精彩了,那么,这堂课也就精彩了!

篇7:练习6 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按笔顺写字”、“学用字词句”“部首查字法”、“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描红写铅笔字〃认识生字的笔顺规则〃养成规范写字、写漂亮字的习惯。初步句式的训练。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熟记成语。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构想

在指导学生写好字时〃教师重点做好示范〃看好字的结构〃在字帖上先描后写;把练习中的字词读一读〃再回到词串中读一读〃结合韵文进一步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编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说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文字画。

学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猜猜看这是哪几个字<为什么是这几个字<教师巡视。

交流〃指名板书。师生评价。

3、小结:古时候的人都很聪明〃他们常常用图画来代替汉字。

4、把字写在田字格里。

5、拓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个文字画<你能画出来吗<

过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我国的文字画有趣吗<根据画面内容〃发挥想象〃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二、根据画面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1、学生自己试着编一个小故事。

2、在小组中讲一讲。

3、指名讲故事。

4、师生评讲〃予以表扬鼓励。作业设计

1、回家把你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试着找一找文字画。板书设计:

练习6

情节生动 语言准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铅笔字〃读读背背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复习范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指导学生观察字型特点。

说说三个字的部首和结构特点。

指导写“衫”字。

学生先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如何写好“衫”。(第二撇短〃第三撇长〃注意三撇间距离。)

师范写“衫”。

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3、指导写“移、秒”。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范写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4、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5、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的第一小题。

1、审题。师生谈话〃弄清题意。

2、读准成语的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

让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齐读成语。

3、小组合作讨论成语的大概意思。

4、指名汇报。

5、练习读背。

自由读背。同桌互相练习背诵。

6、反馈:集体背〃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的第二小题。

1、审题明确题意。

2、指导读准三句话的音。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三条古代名句。

请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三句话。

学生自由读。

3、小组合作理解三条名句的意思。

4、指名汇报〃教师补充。

5、练习背诵。

6、反馈。

板书设计:

练习6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写话

学生学习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老师一踏进教室就闻到了各种水果的香味〃看到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水果〃原来今天我们要上——“爱吃的水果”。

2、你们爱吃什么水果<

二、猜测水果并揭示

1.老师也有着最爱吃的水果〃你能来猜猜吗<

2〄这样猜是没有根据的〃老师不能直接告诉你们水果的名字〃不过你们可以向老师询问水果的特点〃想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问<谁先猜到〃老师就把这种水果奖给他=

3.当学生兴奋地猜出后〃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想想看〃刚才你们从水果的哪几个方面提问的<

三、优化互动交际

1.你爱吃什么水果<能从这几个方面来简单说说〃让同桌小朋友猜猜吗<

2.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介绍给同学们<其他同学当美食评论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

3.小朋友说得很清楚〃但怎样才能说得更好〃让其他小朋友听了你的介绍也喜欢上这样水果呢<我们一起来努力=

四、小组合作交际

1.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在你们带的水果中评选出你们小组共同都喜欢的水果〃然后聚在一起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完成你们小组共同的表格。等一会〃我们来开个水果展销会〃看哪一小组介绍水果最受顾客的欢迎= 2.小组合作介绍这样水果。

五、开放交际

1.水果展销会开始了〃哪一组先上来推销你们的水果<

2.到底哪一组的水果介绍得最好〃最受大家欢迎呢<现在〃我们要

评出一两种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

3.每种水果都有同学喜爱〃到底哪种水果最受欢迎呢<现在我们用站队的方法来表决。

4.现在〃我们学着娃哈哈的广告来夸夸这样水果。

5.好吃的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吃<这水果我们应该先送给谁吃<在送的时候〃你们该怎么说呢<(注意言语交际与礼貌教育。)

六、合作写话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爱吃的水果〃老师很想都了解〃可是小朋友一个个讲又很浪费时间〃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学生说:写下来。)

2.分组动手写〃可以一边写一边在小组内商量或向老师求教。

3.请先写好的学生把写好的话放在投影仪上展示。

4.请个别学生读自己的话〃教师随机给予指导:你最欣赏他什么<

5.现在你还想对你的话读读、改改〃使它更好吗<老师给你一些时间〃可以好朋友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试试看〃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棒=

板书设计:

练习6

篇8:练习(6)概率、统计、算法

1.复数z=(1-i)i(i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为.

2.若a+i1-i(i是虚数单位)是实数,则实数a的值是.

3.为了解某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从该校200名授课教师中随机抽取20名教师,调查了他们上学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次数,结果用茎叶图表示如下:据此可估计该校上学期200名教师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次数在[15,30]内的人数为.

4.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m,n分别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在圆x2+y2=16内的概率为.

5.某教师出了一份三道题的测试卷,每道题1分,全班得3分、2分、1分和0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0%、50%、10%和10%,则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为分.

6.在某个容量为3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9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8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15,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7.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其输出的结果是.

8.若m∈(0,3),则直线(m+2)x+(3-m)y-3=0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小于98 的概率为.

9. (3x-1x)15二项展开式中,第项是常数项.

10.若(x+2)n=xn+…+ax3+bx2+cx+2n(n∈N,n≥3)且a∶b=3∶2,则n=.

11.用1,2,3,4,5,6六个数字组成六位数(没有重复数字),要求任何相邻两个数字的奇偶性不同,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是(用数字作答).

12. 有一种游戏规则如下:口袋里有5个红球和5个黄球,一次摸出5个,若颜色相同则得100分,若4个球颜色相同,另一个不同,则得50分,其他情况不得分.小张摸一次得分的期望是分. 

13.从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的10名优秀学生(其中女生6人,男生4人)中,任选3名学生作为上海世博志愿者,问恰好选到2女1男的概率是.(用数值作答) 

14. 小波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确定周末活动,他随机地往单位圆内投掷一点,若此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12,则周末去看电影;若此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14,则去打篮球;否则,在家看书,则小波周末不在家看书的概率为.

二、解答题

15.高三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根据上面图表,①②③④处的数值分别为多少?

(2)根据题中信息估计总体平均数是多少?

(3)估计总体落在[129,150]中的概率.

16.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射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12,a,a(0

(1)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在概率P(ξ=i)(i=0,1,2,3)中, 若P(ξ=1)的值最大,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7.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上海某旅游公司面向国内外发行总量为2000万张的旅游优惠卡,

其中向境外人士发行的是世博金卡(简称金卡),向境内人士发行的是世博银卡(简称银卡).现有一个由36名游客组成的旅游团到上海参观旅游,

其中34是境外游客,其余是境内游客.在境外游客中有13持金卡,在境内游客中有23持银卡.

(1)在该团中随机采访3名游客,求恰有1人持金卡且持银卡者少于2人的概率;

(2)在该团的境内游客中随机采访3名游客,设其中持银卡人数为随机变量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ξ.

18.袋中有同样的球5个,其中3个红色,2个黄色,现从中随机且不返回地摸球,每次摸1个,当两种颜色的球都被摸到时,即停止摸球,记随机变量ξ为此时已摸球的次数,求:

(1)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律;

(2)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19.将一枚硬币连续抛掷15次,每次抛掷互不影响. 记正面向上的次数为奇数的概率为P1,正面向上的次数为偶数的概率为P2.

(Ⅰ)若该硬币均匀,试求P1与P2;

(Ⅱ)若该硬币有暇疵,且每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p(0

20.某校校运会期间,来自甲、乙两个班级共计6名学生志愿者随机平均分配到后勤组、保洁组、检录组,并且后勤组至少有一名甲班志愿者的概率为45.

(1)求6名志愿者中来自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各有几人?

(2)设在后勤组的甲班志愿者的人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X).

21.如图,在某城市中,M,N两地之间有整齐的方格形道路网,其中A1、A2、A3、A4是道路网中位于一条对角线上的4个交汇处.今在道路网M,N处的甲、乙两人分别要到N,M处,他们分别随机地选择一条沿街的最短路径,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直到到达N,M为止.

(1)求甲经过A2到达N的方法有多少种;

(2)求甲、乙两人在A2处相遇的概率;

(3)求甲、乙两人相遇的概率.

22.某农场计划种植某种新作物,为此对这种作物的两个品种(分别称为品种甲和品种乙)进行田间试验.选取两大块地,每大块地分成n小块地,在总共2n小块地中,随机选n小块地种植品种甲,另外n小块地种植品种乙.

(Ⅰ)假设n=4,在第一大块地中,种植品种甲的小块地的数目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试验时每大块地分成8小块,即n=8,试验结束后得到品种甲和品种乙在个小块地上的每公顷产量(单位:kg/hm2)如下表:

品种甲403397390404388400412406

品种乙419403412418408423400413

分别求品种甲和品种乙的每公顷产量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根据试验结果,你认为应该种植哪一品种?

附:样本数据x1,x2,…,xn的样本方差s2=1n[(x1-x)2+(x2-x)2+…+(xn-x)2],其中为样本平均数.

参考答案

1. 1-i

2. -1

3. 100

4. 29

5. 2

6. 50

7. 16

8.23

9. 7

10. 11

11. 72

12. 757

13. 12

14. 1316

15. 解:设抽取的样本为x名学生的成绩,则由第四行中可知0.3=12x,所以x=40.∴④40,③处填0.1,②0.025,①1.

(2)利用组中值估计平均数为

=90×0.025+100×0.05+110×0.2+120×0.3+130×0.275+140×0.1+150×0.05=122.5,

(3)在[129,150]上的概率为610×0.275+0.1+611×0.05≈0.292.

16.(1)P(ξ)是“ξ个人命中,3-ξ个人未命中”的概率.其中ξ的可能取值为0,1,2,3.

P(ξ=0)=C01(1-12)C02(1-a)2=12(1-a)2,

P(ξ=1)=C11·12C02(1-a)2+C01(1-12)C12a(1-a)=12(1-a2),

nlc202309020852

P(ξ=2)=C11·12C12a(1-a)+C01(1-12)C22a2=12(2a-a2),

P(ξ=3)=C11·12C22a2=a22. 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ξ0123

P12(1-a)212(1-a2)12(2a-a2)a22

ξ的数学期望为

Eξ=0×12(1-a)2+1×12(1-a2)+2×12(2a-a2)+3×a22=4a+12.

(2)P(ξ=1)-P(ξ=0)=12[(1-a2)-(1-a)2]=a(1-a),

P(ξ=1)-P(ξ=2)=12[(1-a2)-(2a-a2)]=1-2a2,

P(ξ=1)-P(ξ=3)=12[(1-a2)-a2]=1-2a22.

由a(1-a)≥0,1-2a2≥0,1-2a22≥0

和0

17.解:(1)由题意得,境外游客有27人,其中9人持金卡;境内游客有9人,其中6人持银卡.

设事件B为“采访该团3人中,恰有1人持金卡且持银卡者少于2人”,

事件A1为“采访该团3人中,1人持金卡,0人持银卡”,

事件A2为“采访该团3人中,1人持金卡,1人持银卡”.

P(B)=P(A1)+P(A2)

=C19C221C336+C19C16C121C336

=934+27170=3685

所以在该团中随机采访3人,恰有1人持金卡且持银卡者少于2人的概率是3685.

(2)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ξ=0)=C33C39=184,

P(ξ=1)=C16C23C39=314,

P(ξ=2)=C26C13C39=1528,

P(ξ=3)=C36C39=1521,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ξ0123

P1843141528521

所以Eξ=0×184+1×314+2×1528+3×521=2.

18.解:(1)随机变量ξ可取的值为2,3,4,P(ξ=2)=C12C13C12C15C14=35;

P(ξ=3)=A22C13+A23C12C15C14C13=310;

P(ξ=4)=A33C12C15C14C13C12=110;

得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律为:

x234

P(ξ=x)35310110

(2)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为:Eξ=2·35+3·310+4·110=52;

随机变量ξ的方差为:Dξ=(2-2.5)2·35+(3-2.5)2·310+(4-2.5)2·110=920

19.解:(Ⅰ)抛硬币一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P=12,所以正面向上的次数为奇数次的概率为

P1=P15(1)+P15(3)+…+P15(15)

=C115(12)1(12)14+C315(12)3(12)12+…+C1515(12)5

=12 ,故P2=1-P1=12 

(Ⅱ)因为P1=C115p1(1-p)14+C315p3(1-p)12+…+C1515p15,

P2=C015p0(1-p)15+C215p2(1-p)13+…+C1415p14(1-p)1

则P2-P1=C015p0(1-p)15-C115p1(1-p)14+C215p2(1-p)13-…-C1515p15

=[(1-p)-p]15=(1-2p)15,

而00,∴ P2>P1

20.解:(1)记“至少一名甲班志愿者被分到后勤组”为事件A,

则A的对立事件为“没有甲班志愿者被分到后勤组”.

设甲班志愿者有x个,1≤x<6.

则P(A)=1-C26-xC26,

所以1-C26-xC26=45,

解得x=3,或x=8(舍).

答:来自甲班的志愿者有3人,来自乙班的志愿者3人.

(2)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值为0,1,2

P(X=0)=C23C26=15,

P(X=1)=C13C13C26=35,

P(X=2)=C23C26=15.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012

P153515

数学期望E(X)=0×15+1×35+2×15=1,

所以所求数学期望E(X)=1.

21.解:(1)甲经过A2,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甲从M经过A2的方法数为C13种;第二步,甲从A2到N的方法数为C13种;

所以甲经过A2到达N的方法数为(C13)2=9种.

(2)由(1)知,甲经过A2的方法数为(C13)2;乙经过A2的方法数也为(C13)2.

所以甲、乙两人在A2处相遇的方法数为(C13)4=81;

甲、乙两人在A2处相遇的概率为P=(C13)4C36C36=81400.

(3)甲、乙两人沿最短路径行走,只可能在A1、A2、A3、A4处相遇,他们在Ai(i=1,2,3,4)相遇的走法有(Ci-13)4种方法;所以:(C03)4+(C13)4+(C23)4+(C33)4=164

故甲、乙两人相遇的概率P=164400=41100.

22.解:(Ⅰ)X可能的取值为0,1,2,3,4,且

P(X=0)=1C48=170,

P(X=1)=C14C34C48=835,

P(X=2)=C24C24C48=1835,

P(X=3)=C34C14C48=835,

P(X=4)=1C48=170.

即X的分布列为

X的数学期望为

E(X)=0×170+1×835+2×1835+3×835+4×170=2.

(Ⅱ)品种甲的每公顷产量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

x甲=18(403+397+390+404+388+400+412+406)=400,

S甲=18(32+(-3)2+(-10)2+42+(-12)2+02+122+62)=57.25.

品种乙的每公顷产量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

x乙=18(419+403+412+418+408+423+400+413)=412,

S2乙=18(72+(-9)2+02+62+(-4)2+112+(-12)2+12)=56.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品种乙的样本平均数大于品种甲的样本平均数,且两品种的样本方差差异不大,故应该选择种植品种乙.

篇9:《练习6》的教学设计

1. 能学着教材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 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

3. 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4. 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⑵指名试读,注意读准。

3.理解。 ⑴(出示小黑板)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姓? 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

4.指导朗读。

5.拓展练习。 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⑵你还知道哪些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6.实践。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⑴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小、水、日、国。 ⑵按笔顺书空:小、水。 ⑶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3.指导书写。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

3.指导读好停顿。

4.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读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四、作业

篇10:四年级《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写好不同结构的字,按偏旁和读音写出学过的字。

2、掌握部分量词的用法。

3、初步学会使用逗号和句号。

4、能看图写句子。

重点:

抓好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前、后鼻音。

2、会区分不同结构的字,按偏旁和读音写出学过的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6,要求小朋友能正确区分前后鼻音,会分出不同结构的字,按偏旁和读音写出学过的字。有信心吗?

二、教学第一题

1、审题,先读后比

2、幻灯出示:

心——兴间——江

民——明竿——刚

(自由度,边读边想,这些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师生讨论:前一个是前鼻音,后一个是后鼻音。

4、各小组比赛读,看哪一组读的正确。

三、教学第2题

1、读题目,明白要求。

2、把6个字分别写到与它们相对应的结构旁,并说说什么字是什么结构。

3、在田字格里写字。重点指导“意”的书写。

四、教学第3题

1、看题目明要求。

2、指名认读偏旁,认读拼音,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想想哪些字的偏旁跟字的意思有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量词的用法。

2、初步学会使用逗号和句号。

3、能看图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4题

1、学生自己尝试做。然后校正。

2、指名读。

3、补充:练一练

一只蝴蝶 一片葡萄

一个桃树 一颗瓜地

一棵西瓜 一座山头

二、教学第5题

1、明白题目要求

2、自由读句子,并说说选用标点的理由。

3、小结:“有一天”和“早上”只说了时间,话还没有说完,所以用上逗号。话说完了,成了一句完整的话,就该用上句号了。

三、教学第6题

1、师读题,让学生说有几个要求。

2、指导学生看图,用“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话。

3、写句子,反馈,纠正。

篇11:第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 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3. 反复抽卡片读音。

4. 去掉拼音读词。

5. 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教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 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 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4. 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 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 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自读儿歌。

7.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 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 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 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 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 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 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 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 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 指名读题。

2. 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 那么怎么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 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 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 反馈检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具:教学挂图

一、导入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二、指导学生练说

1. 先说好第一句话。

2. 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 学生自由练说。

4. 指名说,师生评议。

5. 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 指名连说,再指名说。

三、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次活动的话。

篇12:跑步者6项必要力量练习

据测定,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跑10公里,按单脚每公里落地500次计算,一只脚承受的重力为600~900吨。跑步者,特别是中老年跑步者,下肢肌力差,肌肉缺乏柔韧性,关节老化,在这样大的重力作用下,极易造成下肢疾病。因而,这就需要强化下肢肌力,提高肌肉的柔韧性,以增加肌肉的血供应量,使肌肉能持续长时间的剧烈活动。

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在着地时能急剧收缩,以吸收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如缺乏肌力,跑步时,地面的反作用力就会直接作用于膝关节,损伤软骨,造成膝关节疾病。

跑步时,大腿后部的股二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反复伸缩,具有使身体重心前移的推力。若这些肌肉柔韧性差,极易引起跟腱炎、膝关节损伤,足底肌膜炎等疾病。

腹部肌肉、背部肌肉的肌力强,跑步时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上身的摆动幅度,维持身体平衡,进而提高两腿运动的频率和幅度。反之,就易引起膝关节损伤、韧带炎等疾病。

为了使跑步者免受这类疾病之苦,并达到以跑步来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的目的,建议跑步者在控制运动量的同时,还应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以强化这些肌肉的肌力。具体做法(见图)如下:

1.身体挺直、面墙而立,两手撑墙做曲臂前倾运动。反复数次,以锻炼小腿三头肌。

2.站立椅前,将一腿抬起置椅背上,与另一腿成直角。两腿用力蹬直,上身前倾压腿。数次后换压另一腿,以此锻炼股二头肌。

3.仰卧,两臂放在头前伸直,抬腿,尽力使两腿落向头前方,放下。如此数次,以锻炼背部肌肉。

4.坐高椅上,两腿悬空,挂以重物,屈膝用力上提。如此数次,以锻炼胫骨前肌。

5.坐高椅上,两腿悬空,挂以重物,两腿交替向前平伸。如此数次,以锻炼股四头肌。

6.仰卧,两臂向上方伸直,腹部用力,上身向前坐起,再躺下……如此数次,以锻炼腹部肌肉。

这种练习法目前在国外颇为流行。一般每种练习反复做5~6次为1组,每组用时20~30秒。每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规定练习组数。

篇13:第6课 键盘指法练习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键盘指法的基本技巧和规范,养成规范按键的习惯。技能目标:认识常用的打字软件,学会用打字软件进行打字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保持指法练习兴趣,意识到熟练的指法需要认真持续的练习过程才能达到。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打字软件进行指法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上排键、下排键和基本键操作的技法。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讲评作业,引入新课

学生盲打字十分钟

①前几次课,我们学习了键盘上三排字母键,中间这排叫基准键;基准键上排叫上排键;基准键下面是下排键。同学们打字非常认真,我们一起来看看上节课的打字成果,得到10分的都是打字优秀的同学,大家想看谁的打字成果。

②张佳诚、季桢皓、朱依莉同学是上交作业最快的三位同学,我想请他们谈谈打字技巧,如何做到打字那么迅速。

③说的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键盘指法练习,一起探讨成为打字高手的秘诀。活动2【讲授】2.讲授新课

①你认为要正确熟练的打字有哪些要点呢? ②老师总结: 一是要有正确的姿势与指法。二是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三是要刻苦练习。

老师还把这些要点编成《打字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腰挺直,肩放松,两脚平放于地面。两肘垂,腕平直,手指曲放基准键。拇指轻触空格键,十指分工轻击打。轻准快,有节奏,按照指法来击键。记键位,凭感觉,不看键盘看稿件。树信心,加恒心,熟练来自勤苦练。

③不看键盘看稿件。说明我们对键盘要非常地熟悉。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定位键:我们把有小横杠的F和J叫做定位键。并且用两个食指控制定位键F和J。

基准键:基准键就是以FJ为准,手指依次落下所在的键位,A、S、D、F和J、K、L、:这八个键叫基准键。跟我一起念念念。

fff、jjj,它们叫做定位键。食指把它放上面。aaa,sss,ddd,fff。jjj,kkk,lll,;;。它们叫做基准键。小手随时放上面。

8个基准键就像手指的家,大家一起把手指放在上面,先把手指放在F和J键,其他手指依次落下,先左手后右手。对照着图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此时你的大拇指放在哪里? 手指分工

打字时双手的十个手指都有明确的分工,只有按照正确的手指分工打字,才能实现盲打和提高打字速度。

活动3【活动】3.总结

同学们互相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打字的正确姿势,还重点练习了基准健的指法。希望同学们把有关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住,养成操作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机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视频学习

活动4【练习】4.布置作业,学生操作

篇14:课文《练习6》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周一孩子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作品来到了课堂,从他们的作品中我可以看出,他们确实用心去做了,有用纸撕出的贴画,有用牙签制作的蝴蝶标本,有用鸡蛋壳和橡皮泥制作的大象,有用乒乓球制作的不倒翁,有废物利用的简易笔筒、啤酒人……

篇15:《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1、学习生字词句,引导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积累成语、儿歌。

3、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4、学写铅笔字,使学生养成在实践中认识“走字底“的写法。

5、口语交际。

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像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1)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按以上的步骤教学八组词语。

3、抽读卡片读音。

4、掉拼音读词。(开火车读,枪读)

5、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齐读词卡。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这就是(出示词卡:天长日久、树大根深)

齐读词卡。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

自读儿歌。

7、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指导朗读、背诵。

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漫(    )遍(     ) (    )(    )成荫

天(    )日(     )      (    )大(    )深

二、背诵儿歌。

三、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字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还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三、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这儿呢?可以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7、把优秀作业投影出来,让学生评析,再写。

四、作业设计;

a) 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

b) 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喜欢(           ),因为它能(               )

2、游泳能(                                       )

3、把运动员姓名与他做的相应动动项目连起来。

伏明霞 篮球

孔令辉 跳水

姚明 举重

占旭刚 足球

郝海东 乒乓球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六一”活动入题。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要求。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练说

1、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

2、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说。

4、指名说,师生。

5、同座练说,再指名说。

6、指名连起来说说。

四、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活动的话。

五、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教学后记:1、学生通过学习3达到了读、写、说、思维、背等能力的训练。

2、学习字词句,通过做卡片,很快就能认识这些日常用具。

3、本课的做做说说,学生将自己的喜欢运动员介绍出来,让其他小朋友知道更多我国著名运动员的知识。

篇16:《练习6》优秀教学设计

(1)If Mary is not well enough to go with you, take me ____.

(2)We’ll have tea in the garden ____ in the house.

(3)If I hadn’t got a cold, I’d be working ____ lying in bed.

辨析:instead副词,意为“代替,顶替”(=in place of that);instead of为介词短语,“代替,而不是”,后跟名词、代词以及v-ing形式。

Keys:(1)instead (2)instead of (3)instead of

2.accept/receive

(1)He ____ the gift, but he didn’t ____ it.

(2)I have ____ an invitation from John. Shall I ____ it or refuse it?

(3)We ____ a warm welcome from then at our arrival.

(4)She applied to the Party and was ____.

辨析:receive表示客观上收到某物,与主观愿望无关;accept则表示主观上乐意接受某物。另外,receive还可指“接见,接待”,accept指“吸纳”等意。

Keys:(1)received, accept (2)received, accept(3)received (4)accepted

3.take place/take one’s place/take the place of

(1)Great changes have ____ in my hometown these years.

(2)When will the sports meet ____?

(3)The manager will be away for a month. Who will ____?

(4)Tractors have now ____ horses and cows in most villages.

(5)When everyone ____, the meeting began.

辨析:take place发生;take one’s place就座,坐下;take the place of 或take sb.’s else’s place代替。

Keys:(1)taken place (2)take place (3)take his place (4)taken the place of (5)took his place

4. a second/the second

(1)Tom is ____ son; he has an elder brother.

(2)This fellow seems to think he’s ____ Nepoleon!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三年级拓展练习:拟人句练习 下一篇:《每一天都是幸福的练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