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体量 依存度 性质 财务管理

前言

我国公立医院作为具有服务性质和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 在发展和管理当中需要兼顾经济体量、市场依存度等多方面影响因素, 财务管理工作当中, 医院在运营管理中由于收到财政补助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注重经营和成本控制。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在新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不再适用于医院财务管理建设,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适时做出改变, 以服务于医院整体工作和发展。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受到的影响

(一) 改变原有财务管理会计记账方式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所实现的制度创新, 在于改变了原有会计核算处理的主要方式, 其中“平行记账”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进行财务管理和账目核算当中的主体作用, 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和账务核算工作的相互整合。相比于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方式, 平行记账进一步明确了权责发生情况, 合理规划了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责任[1]。会计人员除了需要对账目信息进行统计和总结, 还需要能够完成对单位的财务评估工作, 以此来帮助所在单位规避风险。

医院财务部门所采用的传统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主要遵循《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 例如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医院财务信息当中的财政拨款收入、科教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人员一般采用“待冲基金”的方式开展核算工作, 最终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折旧。但是这种管理和核算方法弊端也十分明显, 最为显著的弊端表现在权责发生的识别不清, 无法使制度行为得到贯彻, 最终造成工作环节过于臃肿[2]。而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 新会计制度当中的“平行记账”制度建设与此前医院财会工作存在较大差异, 权责不清的情况能得到改善。

(二) 财务管理内容发生转变

原有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当中, 会计工作所遵循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了财务会计管理核算, 应当以医院资产、医院负债以及医院净资产和医院收入、医院支出情况五个方面作为核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在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之下,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需要对这五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之外, 还应当进行医院部门的预算管理, 其中包含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以及预算结余等多个方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的提出, 是为了提高医院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 进一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此外, 政府会计制度还取消了部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项目, 例如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等项目, 统一为应收账款项目, 同时取消了应付社会保障费、应付福利费等内容。

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 这些管理内容的转变, 进一步明确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方向。医院管理部门应当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之下, 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科学化的管理思维, 同时还需要加强财务管控的力度, 保障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二、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措施

(一) 加强会计人员新会计技术的培养

医院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在于传统会计工作模式下所形成的会计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与政府会计制度所强调的新会计工作策略要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会计制度的实行受到严重阻碍, 医院单位的财务管理由于缺少技术性的支持, 导致会计工作在进行“平行记账”时, 难以发挥新制度的优势。因此在当前阶段,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以“提高适应度、打造新优势”为基本原则, 进行积极的“新会计人才”的培养[3]。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 医院会计人员除了应当了解新制度和旧制度在工作方法方面的差异, 还应当具备新的财务理念, 形成基于政府会计标准下的价值体系, 从而实现会计能力的全面提升。“平行记账”制度, 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通过两个子系统的经济编制方式, 完成经济业务的分录, 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大部分会计缺乏双系统的分录实践, 因此在管理工作当中难有作为。因此在当前阶段, 医院部门应当组织会计人员展开深入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和讲座平台等方式, 帮助会计人员更加全面、立体地接收到“平行记账”的会计工作技巧和策略, 从中提高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 最终达到高效率的财务核算。

除此之外,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应确保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与“平行记账”制度要求相适应。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各个医院需要根据医院发展实际情况, 对一线会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确保新旧记账制度之间有一个完整的衔接, 避免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

(二) 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和应用的不断深入,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管理要求也不断提升, 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策略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制度发展, 其中平行记账所要求的双系统和双分录, 更是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挑战。医院部门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 更应当从技术条件方面汲取养分, 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武装自己。本文认为, 现代管理理念当中的精细化管理与当前阶段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需求相适应, 可以引入到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当中, 提升工作能力。

所谓精细化管理工作, 就是通过对管理内容的细致划分, 构建完成度指标, 并依托责任制度, 使岗位当中的会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价值, 最终构建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理念的多方位工作协调体系。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医院部门需要依托现代技术手段, 搭建医院专属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平台, 通过系统平台的方式, 完成对于会计科目的设定, 引导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了解自身在岗位当中的工作内容, 形成明确、可量化的工作要求。

与此同时, 权责发生制是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 而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医院的财务管理要实现两者同时记账, 同时编制出预决算报表与财务报表, 在此情况下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利用科学的信息数据为指导, 不断优化和调整财务信息系统,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及效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建设还应当形成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风险识别能力。在工作当中, 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对医院内部财务信息相关影响做出总结, 结合市场化发展要素, 形成基于医院预算核算工作的风险评价指标, 以此来帮助医院会计人员形成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具体来说, 系统平台需要对专家所提供的各项可能产生风险、具备风险权重的指标进行录入, 再由会计人员通过预算核算、财务信息管理等方式, 对指标是否出现、是否存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认知。一旦相关统计信息达到了风险标准, 则应当由平台系统进行及时预警, 再由会计人员通过统筹的方式对其进行初步处理。风险识别信息还可以为医院领导部门提供决策辅助, 帮助领导更好地了解医院当前财务情况, 做出相应的调整。

结论

综上所述, 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工作方式和会计核算内容等方面做出的转变, 需要医院通过积极构建管理策略、搭建管理技术平台来进行应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深刻学习政府会计制度当中的核心点, 进而形成符合医院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从而使会计从业人员形成新会计制度下的新理念和新形态, 打造高效率会计工作策略。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取消了原有公立医院财务部门所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 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在改革背景下积极创新, 实现新旧制度的相互衔接。本文主要从制度背景角度下, 分析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受到的影响, 并结合医院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 提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新会计制度环境当中如何进行正确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背景

参考文献

[1] 张海新.浅谈“智慧医院”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以东远望海线软件为例[J].经贸实践, 2019 (02) :80.

[2] 简杰梅.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 2019 (02) :103-105.

[3] 陈芳.现代公立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J].财会学习, 2019 (01) :44-4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关于“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税负影响问题研究 下一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及纳税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