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关键词: 火灾 地铁 事故 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铁消防安全疏散展开讨论,从而使得地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当前的地铁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改进,从而有效实现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地铁部门能够做好对于地铁运行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确保地铁运行的可靠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1:

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良好的安全消防管理有助于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降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统计近年来我国地铁的消防安全事故,指出了目前我国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强化地铁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以供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铁;消防;火灾;安全管理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展地铁已成为多个大中城市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主要选择,各大城市纷纷投入巨资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地铁是大型的交通工具,具备运输容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源需求低、班次准时等待点,成为城市居民户外出行的首选[1]。然而地铁车站通常位于地下,空气流通不畅,而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近10余年来,世界各地有关地铁火灾事故的新闻也随之增加,地铁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2]。由于城市地铁本身的特殊性,城市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与一般消防安全管理相比要求更高、更全面。因此研究分析地铁系统火灾形成的原因、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地铁的消防安全事故统计

随着我国地铁线路长度和客运量不断增长,地铁火灾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铁自1969年相继投入运行以来,因变电所、地铁车辆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以及违章电焊和电气设备误操作等,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其中重大火灾3起,特大火灾1起。另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发生多次火灾或列车相撞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北京地铁1969年11月11日万寿路站火灾,当时地铁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因电器故障引发特大火灾,两辆客车被烧毁,在火灾扑救中,300人中毒、3人死亡。

(2)1999年7月29日广州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降压配电所内,因电气设备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3)2005年8月28日,北京地铁环线崇文门向和平门方向行驶的地铁列车因排风扇出现电线短路,造成列车起火。

(4)2008年6月3日,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路口东通道的西南出口附近,一个垃圾箱突然起火。

(5)2010年11月21日,上海地铁11号线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因为其发生在地下2层,工人无法逃生,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

(6)2011年1月10日,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从小北站往火车站站方向行驶时,列车中部车厢突然出现明火,列车快速运行到火车站站,所有乘客被紧急疏散。

(7)长春轻轨因为设备老化,也发生几次火灾事故,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2 我国地铁消防在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1)地铁内配置的消防救治器材不完善,或者是配备了消防器材,但是没有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缺乏定期检测,难以保证完好有效,导致在火灾发生后不能够正常的使用,消防人员并不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火灾消灭。

(2)安全检查管理不到位。地铁运营公司或部门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办法,对列车运行状况的检查不到位,对地铁运行环境的检查不到位,火灾的预警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险情。还有对乘客的安全检查不到位,导致一些乘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到地铁内,给地铁的安全运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员工对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掌握不够全面,缺乏整体协作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理部门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职责和抢险救灾预案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导致相关人员对火灾预防和火灾处理的应对措施掌握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灭隐患和应对火灾险情。

3加强地铁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地铁的运营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分解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车站、各类人员、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明确各级领导及各岗位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2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地铁内的电气设备、线缆以及车辆运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用火用电情况监督,杜绝违章工作;加强对火灾自动预警系统、排烟排气系统、隔离门系统、紧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标志、灭火设施及器材装备等的检查,保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确保清除一切消防安全隐患,使地铁系统处于时刻准备好的状态。

3.3加强地铁乘客的安检工作

针对故意纵火情况和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地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乘客携带易爆易燃等危险品的检查。对地铁站台的安全出口应加设安检系统,特别是人员聚集的较大车站,设置安全检查系统,可以防止一些乘客把易燃、易爆物品带进车站和车内、以免增加火灾隐患。

,3.4制定适应各种火灾事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地铁运营管理单位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预案演练,并定期进行实战演练,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明确事故情况下自己的职责和行动的步骤,培养紧急应变能力,提高事故初期灭火抢险和疏散乘客的效能。确保消防安全责任、防火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

3.5加强灭火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

灭火抢险救援队伍承担着扑救地铁早期火灾和及时处置其它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是公安消防队所不能替代的。地铁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铁灭火抢险救援特点,建立专业队伍,配备特种救援车辆及专用器材设备,并开展经常性的训练,加强实地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处置地铁灾害事故的能力。应加强第一出动力量,调集优势兵力,争取有利时机,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同时,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地铁灭火抢险救援队伍训练的指导,提高灭火及抢险救援能力。

4结语

地铁火灾是地铁安全的最大威胁,地铁管理部门应认真总结地铁火灾发生的原因、地铁火灾的特点以及地铁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相关的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要在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各环节和部位上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保障地铁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智霖.分析地铁消防技术[J].中华民居, 2013(9): 334-335.

[2]沈友弟.地铁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6,25(2): 260-264.

作者简介:王璐(1967-)女,吉林长春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铁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作者:王璐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2:

地铁消防安全疏散论述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铁消防安全疏散展开讨论,从而使得地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当前的地铁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改进,从而有效实现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地铁部门能够做好对于地铁运行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确保地铁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对地铁火灾安全疏散的讨论,从而使得地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完善相关的安全措施,从而有效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地铁消防安全疏散的讨论,还能够有效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损失,有效实现地铁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铁;安全疏散;论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日常出行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实现城市内部交通压力的缓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从而有利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为了有效确保地铁运行对于城市发展能够有着实质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地铁有关管理部门能够针对当前地铁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合理研究,从而有效实现地铁运行可靠性的提高。地铁火灾作为地铁运行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事故之一,对于地铁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地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地铁消防安全疏散进行合理研究,从而尽量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损失,有效实现地铁行业的稳定发展。

1.使用功能及装饰装修材料

为了有效实现地铁消防安全疏散措施的改进,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地铁火灾的基本处理流程有着一定的了解,从而有效实现火灾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地铁火灾处理流程如图一所示,通对处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分析,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改进当前地铁火灾中存在的问题。装饰装修材料的合理选用,能够对火灾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地铁火灾造成的损失。另外,由于地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场所,人流密度较大,且空间较为狭窄,这就意味着在火灾发生时,地铁内部的疏散空间有限。故而,在对地铁内部空间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当对地铁内部的商铺等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控制,从而确保地铁消防疏散的顺利进行,有效实现对于地铁火灾的安全管理。在对地铁内部进行装修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尽量选择耐火材料,从而实现地铁火灾的有效控制,尽量确保地铁运行的可靠性。

2.自动控制及火灾报警设施

除了对于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工作人员还应当注意对于自动控制和火灾报警设施的设置,从而使得地铁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对地铁内部火灾进行应急处理,从而避免地铁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实现对于地铁内部火灾状况的检测,这就要求地铁有关部门能够注意对于相关设施的安装,从而实现对于地铁内部烟雾浓度的监控,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火灾处理方案。同时,地铁有关部门还应当注意对于应急照明系统的设置,并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确保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有效满足地铁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由于火灾发生的不确定性,这就必然导致乘客在火灾发生时会存在一定的混乱,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乘客做好疏散引导,使得乘客能够更快的离开地铁车站。

3.消防灭火设施

在对地铁内部的消防灭火设施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根据站台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消防灭火装置。其中烟气在不同站台的扩散如图二所示,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合理设计消防装置,有效降低火灾对于乘客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首先地铁内部应当能够配备足量的消火栓和灭火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火灾进行应急处理,有效实现地铁运行可靠性的提高。消火栓的设立,能够使得消防人员尽快对地铁火灾进行扑救,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处理地铁火灾,有效实现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烟气作为火灾事故中危害较大的一类物资,对于乘客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地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当前地铁火灾烟气的控制进行合理研究,从而尽量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由于不同的地铁站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对地铁火灾的烟气进行控制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根据站台的不同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烟气能够被尽快疏导,有效降低地铁火灾损失。除了上述所说,工作人员还应当注意对于应急疏散系统的设计,从而使得乘客能够尽快离开地铁车站,有效避免了地铁火灾中的不必要的損失。在设计应急疏散系统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严格控制疏散时间,从而确保地铁消防安全疏散的高效性。同时,还应当设计适当的防火墙,从而有效实现对于火灾的隔离,有利于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地铁消防安全疏散中,地铁工作人员应当能够合理安抚乘客情绪,从而确保地铁消防安全疏散的顺利进行。

4.总结

通过对地铁消防安全疏散的讨论,从而使得地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完善现有的消防措施,从而有效实现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地铁消防安全疏散进行讨论时,工作人员应当能够对地铁内部的人流密度和疏散时间有着一个极为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合理设计消防疏散方案,有效实现地铁消防安全管理效率的提高。由于地铁消防安全疏散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注意对于应急方案的设计,从而确保消防安全疏散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具体的疏散中,地铁部门还应当注意对于工作人员应急能力和引导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应对火灾疏散中存在的特殊情况,有效实现地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东.《地铁安全疏散规范》车站疏散适用性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9,32(1):142-149.

[2]杜宇,姚显贵,于华.长度超过100m的地铁出入口消防疏散方案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12

作者:于青春

地铁事故消防安全论文 篇3:

地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在对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其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就需要进行不断探究,加强安全管理力度。结合当前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落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地铁部门应当及时对地铁进行安全检查,这样才能够让消防安全工作更好开展。

关键词:地铁火灾特点;灭火救援;对策

1地铁火灾的特点

1.1火场排烟难

地下隧道多为水泥浇筑或框架建造,空间密闭、空气对流十分困难。发生火灾时不能像地面建筑那样,烟可以通过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而是集聚在建筑物内,无法扩散,易使温度骤升,较早出现“爆燃”。隧道内安全疏散与火场烟气有很大关系,烟雾浓度低,通视距近,空气含氧量低,加上隧道内热烟气流的错综复杂,高温烟气难以排出。

1.2地铁结构设计影响消防工作

当前,在对于地铁隧道内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火灾安全问题。由于地铁的结构主要是地下部分,因此在实际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不是很了解。对此,在实际火灾事故发生的过程中,会为他们的安全逃生带来阻碍,很多地铁隧道只设置一个出入口,若是遇到紧急问题,难以对群众进行及时疏散。与此同时,也会限制消防人员的进入。此外,在实际地铁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很多都没有为消防人员设计专门的通道。对此,在实际对地铁隧道火灾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会影响到救援任务更为及时、高效开展。地铁内部的一些隧道运行区域和商业建筑也没有设置防火区,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波及这些商业建筑。在隧道内部设计的通气口和排风设置也不能很好地排除烟气,这也会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

1.3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难度过大

由于地铁内部的装饰装修材料构成较为复杂,地铁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与浓烟,一氧化碳与硫化物和硝酸气体等都严重威胁到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浓烟的蔓延也降低了乘客的视野范围和逃生的可能性,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首先,地铁的半封闭结构使得火灾后浓烟的蔓延加快,严重影响到了乘客的逃生以及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大型的灭火救援设备和仪器无法快速地运行,狭小和半封闭的空间结构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工作的效果;其次,地铁结构的热传导性能较高,火灾发生后隧道的整体温度提升加快,过高的温度会使得地铁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发生坍塌和开裂的概率较高,影响到灭火救援工作的进度;最后,地铁的线路在火灾发生后受到损毁,线路的损毁会影响大灭火救援工作的展开,强烈的浓烟会影响到消防救援人员对火情的判断,灭火救援方案的制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地铁火灾的灭火救援路径

2.1对地铁设备、线路以及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验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不仅需要对地铁设备和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还需要对地铁运行系統中的安全消防设备进行仔细检验,保证消防救援设施的质量符合灭火救援工作的需求。无论是火灾警报系统、火灾位置和范围的信息传递,还是自动化的消防灭火机制的自动运行,都需要消防机构进行严格检查。鉴于地铁线路贯穿城市全程的主干线,地铁线路较长的特点,就需要消防队伍合理分配检验岗位和范围,对特定线路的地铁设施、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状况进行定期检验,对于破损和故障的设施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地铁系统可以安全平稳运行,保证消防灭火救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应对发生的地铁火灾。

2.2完善地铁内消防设施的配备

地铁站台必须设有足够的消火栓和相关消防设备。消火栓必须有效设置在地铁站台层、站厅层。另外,消防车所连接的消火栓在消防人员进入时,必须在地铁入口和出口等通道附近设置。同时,为保持与地面救援队的良好通信,地铁内需要有紧急照明和紧急通信设施。为了能火灾的初期阶段控制火势,地铁各节车厢都应配备灭火设备,为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必须在地铁相关重点区域安装自动灭火系统。

2.3工作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

在实际对地铁火灾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自己本身责任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对此,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地铁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使他们能够针对火灾这些安全事故进行正确处理。在培训时,应当结合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措施来开展。若是发现火灾事故时需要及时疏散乘客,对于一些老弱病残的乘客应当重点关注,防止出现人员密集疏散不通等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优先照顾那些烧伤烫伤、活动不便的乘客,对于活动能力强精神意识良好应当及时加以疏散引导,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消防安全工作更好开展。实际疏散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关闭自动扶梯,确保乘客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地带。与此同时,开启地铁中的排风设备、排烟机和照明设施,确保地铁内部的各设备运行良好。在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值班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建设方面的培训,并展开相应的考核,若是考核中出现不过关的,应当重新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消防技能。

2.4加强地铁火灾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乘客的安全意识以及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意识,都是影响地铁火灾危害范围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地铁火灾发生后出现拥堵以及大规模的踩踏事件,消防安全部门需要与地铁管理部门积极合作,在地铁中进行详细的安全宣传工作,严格禁止各种可能诱发火灾的行为,对火灾发生后的正确线路和应对行为进行讲解,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地铁火灾。循环播放灭火救援安全教育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地铁乘客的安全意识,可以在火灾发生后正确应对火灾危害,有序快速地撤离火灾现场,避免发生严重的拥堵和踩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对地铁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开展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针对当前地点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对列车及消防车辆进行合理的设置设置救援通道和及时定期检查设备安全情况等,推动地铁火灾事故处理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舍郁.地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2):58-60.

[2]刘润,李满辉.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4):21-22.

作者:潘俊芬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检查会议议程 下一篇:北京地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