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的《平衡》(精选十篇)
不平衡的《平衡》 篇1
盈亏平衡是指项目利润为零、不盈不亏时的一种状态。盈亏平衡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本量利分析, 是在市场、生产能力及经营管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对产品产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计算项目不亏不盈状态下的产销量, 通过分析项目收益与成本的平衡关系来判断项目风险大小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传统的盈亏平衡存在“产量=销量”这一基本假设, 而现实生活中, 这种假设很难成立。因为大部分项目, 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工程, 运营时间较长、未来收益和成本都很难准确预测, 市场情况也不明朗, 很难保证产销平衡, 在产品市场很容易出现库存现象。为了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 真实地反映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 在利用盈亏平衡分析进行项目风险评估时, 应充分考虑消费市场变化对产品库存变化的影响, 即在考虑库存的情况下改进传统的盈亏平衡方法。
二、盈亏平衡分析的数学表示
假设项目税后销售收入用TR表示, 项目总成本用TC表示, 项目利润用TP表示, 价格为P时项目产量用QP表示, 项目销售量用Q表示 (传统盈亏平衡分析是假设产量与销量相等, 即QP=Q) , 产品销售价格用P表示, 单位产品的税收用T表示, 项目总固定成本用TC表示, 项目总固定成本用TFC表示, 项目总固定成本用TVC表示, 项目库存变化用ΔQC表示, 项目第n期的库存用Qcn表示, 项目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函数用AVC (QP) 表示, 项目销售产品的税前收入函数用R (P, Q) 表示。
根据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 得到总成本TC的计算公式如公式 (1) 所示。
根据税后总销售收入=税前销售收入-总税收, 得到项目税后销售收入TR的计算公式如公式 (2) 所示。
当考虑存货时, 销售量Q、产量QP、当期存货Qcn和上期存货Qcn-1关系式如公式 (3) 所示。
结合公式 (1) 、 (2) 、 (3) , 可得考虑“存货”项目的一般利润方程如公式 (4) 所示。
将公式 (1) 、 (2) 、 (3) 代入公式 (4) 后得到公式 (5) , 即
此时, 令TP=0, 可得盈亏平衡时的产量Q。
三、生产函数为非线性时的盈亏平衡分析
当生产函数选择非线性生产函数时, 根据项目投产后的产量、销售收入和成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可以用二次曲线的函数关系式如公式 (6) 所示。
式中f (Q) 是反映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在非线性生产函数关系下, 销售收入TR与销售量Q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销售收入TR的计算方式如公式 (7) 所示。
同时可变成本也不再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关系, 而存在着非线性函数关系。对应于生产量QP, 则TC的计算公式如公式 (8) 所示。
其中TC是生产量为QP时的总成本, AVC是单位可变成本关于生产量的参数。
再按照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存货量关系式如公式 (9) 所示。
则对于单一产品而言, 此盈利TP模型如公式 (10) 所示。
令销售利润的方程式为零得到公式 (11) 。
则上式子代入参量得到公式 (12) 。
四、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不同情况的探讨
由公式 (12) 解得的两个根分别为盈亏平衡点的最低点 (平衡点1) 和最高点 (平衡点2) (见图1) , 在这两平衡点之间存在着最大利润点。
(一) 当企业库存不变, ΔQC=0时, 即Qcn-1-Qcn=0或Qcn-1=Qcn=0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存货没有变化, 即当期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完毕。此时对应图1中表现为TP为‘2’线, 其与总成本线TC对应的保本产量Qb″′应当大于销售量 (等于期初 (末) 存货数量) 或者等于销售量 (期初与期末都无存货) 。
1.存库不为0。这种情况发生时, 表现为商品稳定销售, 存在适度库存情况, 此状态应当保持, 并尽量降低存货水平, 适时控制存货量的大小。
2.存库为0。这种情况出现时, 就是理想的无存货状态, 与传统的盈亏平衡分析完全一致, 可见传统盈亏平衡分析只是考虑存货的盈亏平衡分析的一个特例。在现实中, 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只有一些快速消费品或者缺货率极高的产品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二) 企业库存减少, ΔQC<0时, 即Qcn-1>Qcn
在这种情况发生时, 企业上一期的库存数量在这一期内部分被销售出去了, 此时对应图1中表现为TP为‘1’线, 其盈亏平衡时的产量Qb′应当小于销售量, 此时的差额为Qb+ΔQC, 这种情况一般在企业采取有力的销售策略或市场条件变好时发生。
(三) 企业库存增加ΔQC<0时, 即Qcn-1
这种情况发生时, 企业商品存货在本期增加了, 此时对应图1中TP表现为‘3’线, 其盈亏平衡时的产量Qb′应当大于销售量其差额为Qb″-ΔQC。在该期间, 因为企业库存在增加, 要实现盈利就必须扩大销售量。当这种情况持续发生时, 企业一般会采取有力的促销手段或缩减生产这些措施来改善经营风险。
摘要:盈亏平衡分析也称本量利分析, 是通过计算项目不亏不盈, 即利润为零时的临界点, 以此来判断项目风险的大小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传统盈亏平衡分析存在“产量等于销量”这一基本假设, 而这种特殊状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基于此, 文章探讨了生产函数为非线性的、产销不平衡 (即产量不等于销量) 情况下的盈亏平衡分析。
关键词:盈亏平衡,产销不平衡,非线性
参考文献
[1]吴添祖.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陈宪.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教育的不平衡 篇2
内容摘要:
教育,一个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在当代的中国,教育自建国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的师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存在问题的,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东西的不平衡,城乡的不平衡等等。本文将就中国当前教育的不平衡和改善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教育
不平衡
经济发展
学校管理体制
正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表现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择校风盛行,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很多,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近几年来,许多地区为打造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对个别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人为的造成学校差别,这些高投入的重点学校又造成择校,学校通过择校费和其他形式的收费又获得大量社会资源,造成学校之间差异进一步扩大。重点学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的优厚,吸引了大量的名师,一进一出,造成重点学校与普通校师资力量差距越来越大。于是重点学校、示范学校越办越好,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所追捧和青睐。得到的优秀生源也越来越多。而普通学校却越办越弱,师资流失,生源减少。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原因。
我国区域广阔,各地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富裕地区的教育投入要远远高于落后地区。客观上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要建立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方式,减少地区差异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再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是目前的考试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产生了名校出高材生、名企用名校生的片面认识和基本事实。求学者为了将来有个优越的生活环境,办学者看重既得利益。国家的教育改革实施力度不深入和干预机制不完善,使得不合理的需求有了市场运作的空间。
另外,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差异,也是造成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各校由于发展历程不同,办学理念不同,校长管理方式不同,造成了在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现在,随着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有些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完善,有的学校也有了多媒体电教室等。但有是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所以,我们要建议优势学校合并薄弱学校。
最后,政府扶持的改制学校也是促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地方选取一所优质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并配备优秀师资、校舍、设备等。再选中一家企业,然后校企联合,办成改制学校;有的地方鼓励名校办民校,甚至在名校中办校中校。这类学校对外声称都是民办或私立学校,就可堂而皇之地向家长收取择校费;可以公开大规模举行小升初选拔考试;可以在节假日、星期天为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用等。而其他公办学校受到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不能涉及这些事情。于是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好老师、好学生、好资源都向改制校集中。这类学校既既享受了公办学校的财政拨款,又收取了家长高额的择校费用。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引起社会很大反响。
下面,我再来分析一下解决发展教育不均衡的对策。
首先,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根本。
1.改变教育在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方式和权重: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领导的转变观念,能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政绩观。不要再把自己辖区内的升学率,看做自己的政绩加以炫耀。义务教育不均衡不是没有方法,要看国家和政府下的力度如何?下级政府大都会以上级政府的考核目标为指挥棒,如果上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性摆在优先考核的位置并严格执行,或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义务教育一定会均衡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利益趋向原则。
2.确立均衡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这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教育资源的投入应以学生数为标准,而学生数的确立则应以学校的办学场地、设施、教师数等为基准。同一区域内的学校硬件设施基本相同,同时要加强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村学校有条件能发展起来、提高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
3.建立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保障方式。当下教育经费的管理是以县级为主的管理方式,而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不均衡性。所以,应该建立省级统筹方式,建立省级义务教育基金,专款专用,保证各地的均衡投入。同时要建立学校帐户制、教师帐户制和学生帐户制。学校经费、教师工资、学生经费直接由省级部门打到对应帐户,避免层层截留和挪用。
4.坚决取消重点校、示范校等称号。同区域内学校管理体制统一,不能分属市县两级管理。要取消所有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建立教育绩效评估制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一视同仁的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投入,不能有区别。如财政拨款、师资名额等。绝不允许有各种各样的重点学校的存在。
5.实行集团化办学,优势互补。让那些优秀学校合并薄弱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或者让优秀学校代管薄弱学校。把被代管的学校作为优秀学校的教学点,教师应该统一管理。再制定一些配套政策,把那些流失的生源吸引回来。不具备条件实行集团办学的,可以把优秀学校和薄弱学校结成对口支援学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其次,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强化学校管理是重点。
1.建立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目前,社会评价学校好坏都在用升学率来衡量,教育部门尽管一再强调不这样做,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其实,义务教育阶段,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应当着重看学校和教师培养了多少的合格人才,而不是看学校和教师培养了多少的升学人才。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从政策上解决这个标准问题。
2.严格控制班数和班额。限制每所学校招生班级和每班招生人数,对突破规定班额,任意招收学生的行为要进行处理。在管理上控制择校。让所谓的名校,想招择校生也不能不敢招。
3.实行集中办学机制。合理规划区域内学校布局,把办学条件差,生源差的一些学校有计划的合并,根据人口多少,集中办几所教育资源基本相同的大学校。这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4.实行统一的招生政策。对所有学生按片区就学,坚决不允许任何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一些所谓的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所初中学校,以使各校学生公平入学。严禁各校以各种形式抢夺生源。对外地学生,不得收取择校,同是国家公共资源,不得人为设置障碍,歧视学生。
5.建立标准化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规定一个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包括场地、设施、设备、教师等资源配置的标准。如果区域内各校都标准化了,教师无论身处哪所学校,都能获得一样的条件和发展,学生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也就没择校的必要了。
再次,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教师是关键。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实行轮流进修制度,进修时间放在相对比较充裕的暑假,甚至可采取在职脱产培训半年到一年的方式,让培训教师真真正正学习一些东西。取消现行走过场、劳民伤财且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所谓“继续教育”的培训。这种培训,其实就是收费,不管去没去,也不管听没听,只要缴了学费,都能过关。这样加重了教师负担,也没起到很好的效果。
2.实行教师流动制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教师资源的有序流动,打破少数所谓名校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垄断,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做到校校有名师,为根本上减缓择校现象奠定基础,因为择校的本质是择师。教师和校长每三年到五年,在政府的组织下实行随机派位,决定这个老师在下一个三年在哪所学校工作。这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日本,是没有择校热的,各地学校的教育设施没有明显的区别。日本的教师相当于公务员,是动态的。而在中国,教师则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的,好的教师基本上在所谓名校,而偏远地区则师资不足。在日本,越艰苦的学校教师的待遇越高,而在中国,则是在名校的教师的收入更高!所以,中国要想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城市择校问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让教师流动起来,加大对弱校的投入,让学校均衡化,让家长和学生无校可择!当然,建立教师流动机制还要求建立相应的后勤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在交换区域内的教师待遇的统筹管理,逐步消除交换区域内公立学校的教师待遇差距,统筹管理教师的住房、医疗保障等,确保教师不因流动而利益受损。
3.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是不现实的。但是,应把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政策尽快落到实处。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待遇,让大学毕业生争着,抢着象当公务员一样当老师,到那时,能当上老师的人大多都是优秀的,还愁没有优秀的师源吗?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这样,教师才会全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也不会再出现补课等不正常的风气。
4.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到优秀的年轻人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提高了,社会地位自然就提高了,而不是现在的只有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帽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到农村本来就艰苦,还要因为经济收入低而受到家人的不理解,受到社会的歧视,还有谁愿意全心搞好教育。应该确保农村教师的年收入高于城市教师,让教师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之间做选择,这样,可以有助于师资的均衡化。所以,要将城市的中小骨干教师派到定点县的乡、镇、村的学校从事基础教育,并作为晋级、晋职、评优的条件,并派相应的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到农村学校去挂职,共谋教育的均衡发展。
5.改变教师的评价机制。现在的基层学校,分数和升学率基本上是教师评奖的唯一依据。至今还没有一种实用的、比较公正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家比较认可的评价教师业绩的方法。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下大力气研究和探讨教育评价问题,严格实行职称评聘分离和严格控制职数。
总之,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应该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免费向国民提供。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几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希望中国能早日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公平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皮小林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一期
2.《从矿难看教育资源不平衡带给人的不平等》 2009年2月23日09:47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3.《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之我见》 2003年7月8日 00:21 新浪科技
4.《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杜玉红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0年1月1日)
浅谈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及对策
中文系 084班 30号
贸易不平衡并不代表利益不平衡 篇3
贸易顺差近两年增加较快,这有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上大量制造业产能集中向我国转移,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日益明显,亚洲国家向美国和欧盟地区的部分直接出口转变为通过中国进行的间接出口;在华外资企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也提高了进口替代水平;我国企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高技术出口管制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奉行扩大内需的指导方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我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而是力争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当前,我国也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从增加进口、鼓励对外投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消费等方面努力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矛盾。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我们将进一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例如,目前已出台了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涉及特种钢材等159个税号的产品;5月20日起83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需申领一般出口许可证,海关凭证放行。另外,为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商务部于今年3月21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07年度出口品牌培育推广工作的通知》,努力推进全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
二是通过采取进口促进和便利化等措施,积极扩大進口,努力促进进出口平衡。今年以来,已取消了851个税号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和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部门的联系,在质检、通关等环节为进口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同时,考虑运用进口的信贷政策、关税调节等经济手段,重点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
三是组织好重大展会活动,建立展会评估体系和培训体系。例如,今年3月在莫斯科成功举办了“中国国家展”;4月在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0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是首次赋予广交会进口功能。我们还将考虑研究制定《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标准和认证办法》。
四是创新思路,继续研究完善外贸管理方式。将研究逐步统一外贸管理方式的可行性,使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实现数据共享,更好地为广大外贸企业服务。
五是引导企业加强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争取定价话语权。将建立“大宗商品价格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我国大宗商品生产、消费、库存、进口、出口和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引导企业进出口。
六是落实出口企业在环保、工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针对一些企业逃避社会责任、压低出口成本的现象,商务部将会同劳动保障部、环保总局等部门严格执行《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促使靠拼价格、耗资源、侵占职工利益的企业出局。
不平衡的《平衡》 篇4
近年来,不平衡数据集(Imbalance Data Set,IDS)的分类问题因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出现,越来越受到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方向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1]。
不平衡数据集是指某类样本数量明显少于其它类样本的数据集,标准的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在处理不平衡数据分类问题时,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即分类判决总会倾向于多样本类,而导致少样本类分类精度很低。为描述方便,用负类特指多样本类,用正类特指少样本类。
国内外学者对不平衡数据集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从两个角度来处理问题: ①重构数据集方法, 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缩小多类样本, 另一种是扩大少类样本, Chawla等提出SMOTE方法, 在相距较近的正类样本之间插入人造的正类样本[2]; 李正欣等利用SMOTE方法增加正类样本,提出SMOTEBoostSVM集成方法[3]; 吴洪兴等利用遗传交叉运算, 生成新的正类训练样本, 重构数据集方法的核心是将不平衡数据集转换为平衡数据集[4]; ②分类器算法修正,Zhou等将不平衡问题视为代价敏感问题, 对每个类赋予不同的错误代价[5]; Alejo等在文献[5]的基础上, 引入代价函数用于错误代价的评估[6]; Veropulos等对SVM分类的两个类别施加不同的惩罚权值,降低两类样本数量不平衡对分类器的影响[7]。分类器算法修正的本质是:通过对分类器权重参数进行调整,使分类器对正类敏感。
以上不平衡数据集处理方法,都需要预知数据集为不平衡数据集,而事实上,样本分类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不平衡现象,且分类判决向负类倾斜的程度如何,都是未知的。因此,原有处理方法需要利用人工经验对数据集类型进行确定。同时,第一种方法中数据的采样率的确定以及第二种方法中权重参数的调整,也包含了人为因素的成分。当训练样本集从平衡态变为不平衡态时,所训练得到的分类器的分类判决受到训练样本分布的影响,标准支持向量机仅仅利用由少量的支持向量所构造的最优超平面作为分类标准,忽略了样本分布对分类决策的影响,从而导致分类精度的不均衡[8]。
本文提出一种平衡不平衡数据集统一分类器——自调节分类面支持向量机(self-adjusting classification-plane SVM,SCSVM),根据训练错分率对分类面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引入样本分布对于分类的影响,均衡正负类的错分率,实现平衡不平衡数据集的统一形式分类。
2 自调节分类面支持向量机(SCSVM)
2.1 支持向量机
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SVM通过寻找有限训练样本情况下最优分类面,使得分类间隔达到最大。设{xi,yi},i=1,…,n为n个训练样本,xi∈Rd, yi∈{-1,1}为样本i的类别属性,为了使得算法对于测试样本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所选择的最优分类面H应尽可能远离训练样本。设分类面方程H为:xTw+b=0, 则对于所有样本,满足约束方程:yi(xTiw+b)≥1,超平面H距离样本的距离和为2/‖w‖, 最大化间隔距离2/‖w‖对应于最小化目标函数‖w‖2/2;若训练样本为近似可分,则引入松弛变量ξi(≥0), 条件约束方程变为:yi(xTiw+b)≥1-ξi ,目标函数加上错分样本的惩罚变为
其中, xi·xj表示向量xi和xj的内积,只涉及到内积运算,可以将线性投影方程通过满足Mercer条件的核函数K(xi,xj)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判决输出函数为:
2.2 样本分布对分类的影响
对于标准SVM分类,根据KKT条件,可以得到:
求解标准SVM对偶二次规划问题得到的Lagrange乘子αi包含三种情况:
①αi=0, 则ξi=0,对应的样本xi被正确分类;
②0<αi<C, 则yi(w·xi+b)-1+ξi=0, 且ξi=0, 此时,样本xi称为标准支持向量,落于分类间隔面上,分类间隔面是平行于最优超平面且离最优超平面距离为1/‖w‖的两个超平面;
③αi=C, 则yi(w·xi+b)-1+ξi=0, 且ξi≥0, 若0≤ξi≤1, 则样本xi处于超平面与间隔面之间,并被正确分类;若ξi>1, 则xi被分到最优超平面的另一侧;如果ξi>0, 称其对应的样本xi为边界支持向量,边界支持向量的比例反映了SVM的错分率。
设NBSV+和NBSV-分别表示正类和负类中边界支持向量的个数,NSV+和NSV-分别表示正类和负类中所有支持向量(边界+标准)的个数,N+和N-分别表示正类和负类中的样本数,由式(1)得:
因为0≤αi≤C, 从而有:
设
由式(6)可知, 正负类中边界支持向量与正负类样本数的比值(即SVM对于正负类样本的错分率)的上界, 受到正负类样本数的分布情况的约束, 当N+与N-相差悬殊时, 两类样本的错分率上界相差很大, 当数据集为不平衡数据集时, 标准的SVM的分类判决会倾向负类。
2.3 加权SVM分类器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处理不平衡数据的SVM改进算法[9,10],都借鉴了文献[7]的思想,即对不平衡的两类数据施加不同的惩罚权值,设C+,C-分别为正负类的惩罚权值,则式(6)转换为:
通过令N+·C+=N-·C-来确定C+,C-, 达到正负类边界支持向量比的上界一致。
这种方法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虽然通过调整权重可以使得正负类边界支持向量比的上界一致,但并不能够因此而保证正负类边界支持向量比近似相等,无法确定正负类边界支持向量比的取值与其上界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第二,若在N+与N-相差悬殊时引入不同的类惩罚权值,而判断相差悬殊的量值,并没有自动明确的方法获得,目前只能依靠人工经验确定;第三,由于处理不平衡数据集时人工经验的存在,无法得到平衡和不平衡数据集统一的分类方法,则需将平衡和不平衡数据集分割开来处理,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集的判断存在人工经验引入。
2.4 自调节分类面支持向量机(SCSVM)
分类器构造的目的在于根据标准SVM分类器正负类错分率对分类面进行调整,使得两类样本的错分率达到均衡,即正负两类样本的训练精度保持平衡,控制两类样本获得均等的推广边际,保持两类均等的推广能力。
对于边界支持向量xi, 对应松弛因子ξi≥0, 当0≤ξi≤1时,xi被正确分类,称其为可容忍边界支持向量,当1<ξi时,xi被错误分类,称其为错分边界支持向量,错分边界支持向量比(与样本数之比)决定了分类器的精确度。
设两类训练样本{xi,yi},i=1,…,n为n个训练样本,xi∈Rd, yi∈{-1,1}, 设正类样本集记为{xi,+}, 负类样本集记为{xi,-}, 分类器构造中所涉及的正负类并非文中所指的少样本类和多样本类,而仅指其类标签为±1, 表明所构造的算法不需人工经验判断数据集类型。记正负类样本中的错分边界支持向量集分别为{xi,+,ebsv},{xi,-,ebsv}。由式(2)可知,支持向量机以最优超平面H法线方向为投影轴,计算样本x基于投影轴的投影z, 实现分类,投影公式为:
其中, z∈R.
由式(2)可知,最优超平面对应为分类点z0=0, 分类间隔面对应为z=±1, 正负类样本集投影为{zi,+},{zi,-}, 正负类错分边界支持向量集投影为{zi,+,ebsv},{zi,-,ebsv}, 显然有,zi,+,ebsv∈{zi,+}, zi,+,ebsv<0, ξi,+=1-zi,+,ebsv>1, 且zi,-,ebsv∈{zi,-}, zi,-,ebsv>0, ξi,-=zi,-,ebsv+1>1, 记N+,ebsv,N-,ebsv分别为正负类错分样本数,则正负类错分率分别为
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
说明对于原分类点z0=0而言,能够保证两类的错分率均衡,但为了使得两类获得相同的推广边际(generalization margin),做如下修正,取z+=min{{zi,+zi,+,ebsv}∪{zi,-,ebsv}}, 其中{zi,+zi,+,ebsv}表示去除错分投影样本的正类样本投影集,z-=min{{zi,-zi,-,ebsv}∪{zi,+,ebsv}}, 取
②
不失一般性,设
错分率均衡分类点寻找算法:
初始化: 令m1=0=zi,+,ebsv, m2=zi+1,+,ebsv, i=0, 以z0′=m1为分类点时有
迭代:
Step1 取z0″=m2作为分类点,则正类的错分样本减少一个,而负类的错分样本有可能增加。
Step2 计算调整分类点后的正负类错分率,存在两种可能:
Step2.1 分类点调整后正负类错分率依然有
Step2.2 分类点调整后正负类错分率变为
对于找到两点m1,m2, 取分类点z0′=m1时,
将区间(m2,m1)与点集{zi,-}取交集,记为A=(m2,m1)∩{zi,-}。
存在两种可能:
① A=∅, 即在两点m1,m2之间,不存在集合{zi,-}的点,显然也不存在集合{zi,+}的点,则令
② A≠∅, 即在两点m1,m2之间,存在集合{zi,-}的点,不存在{zi,+}的点,记点集A={zi,-′}, 由m1,m2的特性,类似上述寻找m1,m2的迭代过程,反向递推,最终可以找到两点m1′,m2′,在区间(m1′,m2′)内不存在集合{zi}的点,且取m2′为分类点时,有
对于找到的分类点z0, 分类判决函数如式(9)所示。
3 仿真实验
3.1 实验数据
试验选用卡内基·梅隆大学(CUM)Cohn-Kanade人脸表情图像数据库进行算法测试。对原始图像进行人脸图像子区域分割,截取出纯人脸图像,并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和灰度直方图修正对人脸图像进行尺寸归一化和灰度归一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人脸表情图像大小为50×50像素大小。利用Gabor小波变换进行特征提取, 其中Gabor小波变换中的网格大小为5×5。原数据集为多类问题,为了计算的方便,将其转换为两类问题,即选取某一人脸作为正类,其他类合并为负类,正负类训练样本比例如表1所示,因为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问题源于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无关,所以取正负类测试样本各10例进行测试。
3.2 评价标准
对于二类分类问题,设N+和N-分别表示正类和负类中的样本数, TP为真实正例数, FP为虚假正例数, TN为真实负例数, FN为虚假负例数。原有的精确率不再适合于对不平衡数据集的评价, 因为当负类所占样本总数比例较高时, 分类器将所有样本判决为负例即可获得较高的精确率,而这样的精确率是没有意义的。选用正负例精确度的几何平均作为评价准则,计算公式为:
3.3 试验结果
现有的各分类器需要借助人工经验判定数据为何种数据集,而且只能较好地处理特定类型的数据集;文中所设计的分类器力图避免这样的缺陷,将平衡和不平衡数据集视作一种数据问题,对各种数量比例的正负类采用无区别统一的分类方法处理。为了说明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通过将正负类中某两类人交换,进行5次不同的测试,计算得到平均g值。同时,利用标准SVM与加权SVM进行对比实验,采用相同的实验数据和交叉验证方法,加权SVM中加权惩罚因子C+, C-确定方法为:取值C-=1, 根据
其中, γ为Libsvm10折交叉验证确定,γ=0.01。
4 总结
现有的平衡或不平衡数据集分类方法需要利用人工经验预知数据集为何种类型的数据集,并且只能处理特定的数据集分类,限制了分类的自动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面自调节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能够根据标准SVM错分率对分类面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调整得到的分类器能够均衡不平衡数据集正负类样本的错分率,反映样本分布对于分类的影响,实现对平衡不平衡数据集的统一形式的分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Nitesh V C,et al.Editorial:special issue onlearning from imbalanced data sets[J].ACMSIGKDD Exploration Newsletter,2004,6(1):1~6.
[2]Chawlan N V,et al.SMOTE:synthetic minorityover-sampl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 Research,2002,16:321~357.
[3]李正欣,赵林度.基于SMOTEBoost的非均衡数据集SVM分类器[J].系统工程,2008,26(5):116~119.
[4]吴洪兴,彭宇,彭喜元.适用于不平衡样本数据处理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电子学报,2006,34(12A):2395~2398.
[5]Zhou Z H,Liu X Y.Training cost-sensitive neuralnetworks with methods addressing the classimbalance problem[J].IEEE Transaction on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6,18(1):63~77.
[6]Alejo R,et al.An empirical study for the multi-class imbalance problem with neural network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Progress inPattern Recognition,Image Analysis andApplications,2008,5197:479~486.
[7]Veropulos K,et al.Controlling the sensitivity ofsupport vector machine[A].Proceedings of the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I[C].1999:55~60
[8]Cortes C,Vapnik V.Support vector networks[J].Machine Learning,1995,20(3):273~297.
[9]程丽丽,张健沛,马骏.一种改进的加权边界调节支持向量机算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28(10):1135~1138.
心理不平衡作文 篇5
3月4日,是我自认为过的最糟糕的一天了。学校颁发寒假完成好的作品的奖项。我满怀期待的听着广播里的获奖名单。我最擅长的手抄报没有得奖……沮丧之际又开始继续听广播,可我的信心又再一次被广播的声音湮灭。最擅长的日记也没有得奖。那一刻,我真的好失望,但在别人面前还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有些自愧不如,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两项都获奖了。我开始想:是不是我真的不如她呢?说实话,我有些小小的嫉妒她,不过,还是在心里祝贺她。同时,我很高兴,因为,我在班上又找到了一个比我强的对手!一直是这样,把对手当做目标,超越他,才能磨练自己,使自己成长。
不平衡的《平衡》 篇6
最初,浮沉子C浮在水面处于静止。这时水对C的浮力F浮等于C的重力GC,而F浮又等于D的水下部分的体积与ρ水g的乘积。
我们在橡皮膜E上加一压力,E对密闭R产生压强。此压强依次传递给水B和空气柱D,使D压缩,进而发生以下一系列变化:D排开的水减少→C受的浮力F浮减少→F浮
增大压强,C的位置还要降低。R的压强增大到某个数值时,C将全部没在水中。
如果再增大R的压强,D的体积将更小,F浮减小,F浮
这就是通常做浮沉子实验所要印证的条件:F浮>GC,物体上浮;F浮
现在我要与大家探究一个通常不被注意的问题,这就是浮沉子全部没入水中时的平衡位置的问题。
从上述实验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关于浮沉子平衡位置的结论:外加压强大时,浮沉子的平衡位置低;外加压强小时,平衡位置高。其实这个结论仅对于浮沉子浮在水面时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和证明,浮沉子浸没在水中时,它的平衡位置不仅不是随外加压强的增大而降低,相反,它的平衡位置随外加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设浮沉子C在不同深度M、N时,D的体积为VM、V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平衡条件,浮沉子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只要处于平衡,都有:
VM=VN
即浮沉子内空气柱D的体积都相等。
当浮沉子从一个平衡位置转到另一个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空气柱D可视为等温变化。应有:
P′MVM=P′NVN
把前式代入可得
P′M=P′N
可见,浮沉子不论在什么位置处于平衡,空气柱的压强应相等。
浮沉子在水中一定深度时,液面所加的压强P与空气柱D的压强P′有如下关系:
P′M=PM+ρ水ghM
P′N=PN+ρ水ghN
其中,hM、hN为浮沉子所在的深度。
∵P′M=P′N
∴PM+ρ水ghM=PN+ρ水ghN
当hN>hM时,
PM>PN
这就是说,浮沉子若在较深处平衡,外加压强必须减小。但在实验中,不可能通过减小液面的压强而使浮沉子下降,必须用另外的办法。
为了用实验验证上面的结论,我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这个装置与图1的装置有两个不同点:
(1)在浮沉子C的下口加了一个铁丝箍。用磁铁吸住铁箍,可以方便地改变浮沉子在水中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起到增加浮沉子稳度的作用。
(2)用杠杆和砝码代替用手压橡皮膜。这样,外加压强的改变,可以从砝码的增减直观地显示出来。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开始时,浮沉子浮在水面,加砝码使它恰好(或将要)没入水中。
用磁铁吸住铁箍,向下移动磁铁使浮沉子处于水下某一位置M。(此时如果水平地撤去磁铁,我们将看到浮沉子下沉到A的底面上,故这时不可这样做)
减少砝码,使浮沉子能静止在M处(经过反复调试可使浮沉子在M处停留相当长的时间)。继续减少砝码,用磁铁使浮沉子在较深处平衡 。从而证实外加压强减少,浮沉子在水中的平衡位置降低。
需要注意,浮沉子在水中的平衡 是不稳定平衡。如果外加压强不变,浮沉子的位置由于某种原因而偏离到平衡位置的上方时,水对空气柱D的压强将减小,D的体积增大,排水量增加,浮力增大,浮沉子上升,最后浮出水面;若浮沉子偏离到平衡位置下方时,由于同样原因,它就会一直下沉到水底。
此探究给我们以提醒,用浮沉子实验说明物体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要注意区别浮沉子浮在水面与浸没水中时的平衡方法,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不平衡报价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篇7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 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 投标人自主报价, 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它的出现, 极大地强化了各个投标人之间在实力、信誉以及投标策略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竞争, 特别是在报价方面, 投标人的竞争从总价博弈延伸到了单价比试。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 在保证报价具有整体竞争力的同时, 投标人对单价的确定也非常讲究技巧, 如不平衡报价法。
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既统一又对立, 双方均统一于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这一基本点, 但在工程造价的计取上又是相互对立的。招标单位追求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工程造价最小;投标单位在相同前提下, 则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招投标单位在工程造价计取上的对立性, 是产生不平衡报价的前提。一些发包单位为了减少投资, 盲目追求低价中标, 而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 往往采用压低造价, 甚至把报价压到成本价以下, 这种不健康的市场竞争方法, 是导致不平衡报价产生的直接原因。
2 “不平衡报价”的运用形式
对不平衡报价概念, 大家比较认可、被普遍引用的是清华大学童一哲教授[1]1992年在“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杂志中发表的“Unbalanced bidding on contracts with variation trends in client-provided quantities”一文中所提出的, 该文对不平衡报价的运用形式做了如下三种描述:1) 对单价合同项目, 投标人根据业主所提供的费用项目工程量可能变化趋势, 对费用项目进行单价调整;2) 在单价合同或总价合同中, 通过提高一定数目早期施工项目的单价以扩大合同前期的施工分期付款, 同时, 减少其他项目的单价, 维持总报价在设定的竞争力上;3) 对于分阶段招投标施工的项目, 对于早期项目, 通过降低投标价格以提高竞争力, 对后续的项目, 则采取提高投标报价的方式以弥补前期所产生的损失。目前, 在已发表的关于不平衡报价概念描述中, 虽有各种各样的描述, 如“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在进行成本分析和报价策略分析后, 在保持总投标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有目的的调高或降低某些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争取在结算时取得更多收益的报价方法”[2]“不平衡报价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报价基本确定后, 通过调整内部各项目的报价, 以期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 又能在结算时获得更理想的经济利益[3]”。但内容基本与童一哲教授[1]所提到的一致。
3 “不平衡报价”对工程投资控制的影响
3.1 引起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损失
在清单计价的招标模式下, 其合同中对进度款支付的约定常常采用“计量支付”原则, 工程款的计算是按照核定的完成工程量对应相应工程量清单报价单两者相乘来进行的。如果投标人采用先期施工的项目单价定价高一些、后期施工的项目单价定价低一些的“不平衡报价”方式中标了, 那么,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按照“计量支付”的原则, 发包方对早期的进度款支付就要超出该项目的实际投资需要, 依据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计算, 发包方就要因此承担进度款超出部分的利息损失。[例1]:某建筑工程, 其基础部分的2 500 m3混凝土项目的标底单价按社会平均水平综合单价确定为450元/m3, A承包商调高了该项的综合单价和调低其他部分项目单价并低价中标, 其报价单中, 该项的单价为490元/m3, 这样, 在该项目的基础工程进度款支付中, 发包方就要提前多支付10万元的工程款。根据资金的时间价值, 发包方因提前支付的部分承担贷款利息, 该部分利息支出就是发包方的货币时间价值损失。
3.2 影响发包方的筹资和拨付计划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 发包方建设资金的筹集是按项目的社会平均成本和计划进度分阶段筹集的, 因而, 发包方的资金筹集额度和分期支付能力只能满足社会平均成本需求。如果承包商采取将先期施工项目的单价定价高一些、后期施工项目的单价定价低一些的“不平衡报价”方式, 先期的个别成本将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这样会导致两种后果:1) 导致资金的超时间提前支付;2) 导致资金的超额支付。上述两种结果都对发包方的资金筹集与拨付计划产生影响, 严重时导致资金短缺和不能按合同支付工程进度款。
3.3 给投资带来资金直接损失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来讲, 很容易抓住业主所提供项目清单的缺陷, 如果投标人采取工程量可能大幅增加的清单项目报高价、某些项目报低价的不平衡报价方式并中标, 那么,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如果工程变更的某项清单项目工程量恰如承包商所预料的那样增加很多, 这时发包人就要为增加的工程量支付高于社会平均价格水平的追加合同价款。例如, 在[例1]中, 基础混凝土量由招标时的2 500 m3变为实际施工需要3 000 m3, 那么, 发包方就要追加合同价款24.5万元, 按照社会平均造价计算, 则只需增加22.5万元, 2万元就通过不平衡报价被承包商巧妙的“夺”走。在这种情况下, 发包人的经济损失是很显然的。
3.4 引发工程索赔纠纷
如果“不平衡报价”对发包方筹集资金和拨付计划的影响超过其承受能力, 导致工程款不能按期支付, 承包方有权对工程款的延期支付提出索赔与其他应对措施。由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2004年联合发布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发包人超过约定的支付时间不支付工程进度款, 承包人应及时向发包人发出要求付款的通知, 发包人收到承包人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付款, 可与承包人协商签订延期付款协议, 经承包人同意后可延期支付, 协议应明确延期支付的时间和从工程计量结果确认后第15天起计算应付款的利息 (利率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 。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 导致施工无法进行, 承包人可停止施工, 由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
在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2月联合发布的GB 50500-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下简称《计价规范》) 中第4.0.9条和第4.0.10条有这样的规定:“[4.0.9]合同中综合单价因工程量变更需调整时,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应按照下列办法确定:工程量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 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 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有误或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 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 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 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 经发包人确认后, 作为结算依据。[4.0.10]由于工程量的变更, 且实际发生了除本规范4.0.9条规定以外的费用损失, 承包人可提出索赔要求, 与发包人协商确认后, 给予补偿。”显然, 《计价规范》为清单项目量和项的偏差所引发的追加合同价款项或索赔补偿提供了依据, 当投标人采取工程量可能大幅增加的清单项目报高价、某些项目报低价的不平衡报价方式中标, 那么, 就会造成高价索赔的可能。
4结语
“不平衡报价”的不平衡实际就是发包方对清单项目的期望单价和承包商对清单项目的报价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 因为两者确定的依据不同, 期望单价依据的是社会平均价格水平, 而投标单价依据的是承包商自身的材料采购成本、设备使用费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报价技巧等。因此, 对“不平衡报价”的控制实际就是将这种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判定, 将差异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业主对种种不平衡报价情况, 应在不失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采取相应对策, 力求工程招标投标活动规范、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摘要:阐述了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原因和运用形式, 分析了不平衡报价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工程投资控制的影响, 揭示了不平衡报价的实质, 以期指导业主采取相应对策维护自身及相关投标单位合法权益。
关键词:不平衡报价,期望价格,不平衡度
参考文献
[1]Tong Yizhe, Lu Yongjie.Unbalanced bidding on contracts withvariation trends in client-provided quantities[J].Journal of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1992 (10) :69.
[2]乌云娜, 郝月明.不平衡报价的量化分析及研究[J].建筑经济, 2007 (7) :62.
[3]严月英, 周斌.国际工程不平衡报价价格调整幅度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 (12) :55.
RCA不平衡输入的功放设计 篇8
1 总体方案
本机设计取消平衡和不平衡的输入选择, 只采用RCA不平衡输入, 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电子电路, 有利于减少因为电路复杂干扰从而造成的对音质的影响。音频信号从RCA输入端输入, 再直接经过左右声道放大板的电流功率放大, 最后通过喇叭输出端子输出。
2 整体布局设计
一个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功放的音质水平。合理的布局不但可以给制作和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 而且还可以减少各部分单元带来的干扰, 提高功放的稳定性, 甚至让音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本设计采用双散热器布局的形式, 就是中间放置电源, 两侧放置散热器, 左右声道用铜柱固定在散热器上面。这种布局让散热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整台功放机的结构简单, 布线比较方便。
2.1 RCA输入端子
RCA输入端子采用WBT 0201 RCA座, 虽然RCA插座不是电子元件, 但它作为音频信号的输入端, 作为信号传输路径的一部分, 它的材料对音质的影响有着重大意义。
2.2 启动板
因为开机的时候, 大环形变压器瞬间接入220V的高压, 除了因为变压器本身的电感效应, 还更重要的是滤波板上的几个大滤波电容会瞬间充电, 接近短路, 对功放内部电路造成很大冲击, 甚至烧掉保险丝。.所以启动板起到一个软启动的作用, 通过延时缓慢启动, 有效的保护功放免受大电流冲击。
2.3 变压器
变压器作为电源供电的核心部分,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音质, 采用800W的环型变压器, 提高功率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2.4 整流滤波板
本机的整流滤波板就是把大环形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滤波, 让直流电更加平滑, 给左右声道放大板供电。它由两组电路, 每组由3个ELNA 100V 15000uf的大滤波电容和一个桥堆组成。
2.5 电流放大板
电流放大板包括做左声道电流放大板和右声道电流放大板, 它们左右对称, 电路和电子元件都相同或配对。现在以左声道电流放大板为研究对象, 左声道电流放大板包括三部分电路, 分别是电流放大推动级, 电流放大级和保护电路组成。
2.6 电流放大推动级
电流放大推动级由运算放大器LME49810为核心, LME49810是美国国半公司推出的一款功率运算放大器, 它是一款高电压功率驱动器, 每一片只包含一个声道的电路设计, 如果使用这款集成电路, 很容易就能构建出高性能的音频功率放大器。LME49810具有很高的驱动电流和还有很高的转换速率以及很完善的保护电路。LME49810的驱动和输出级采用的是双极型晶体管 (BJT) , 它是带有热补偿的射极跟随器输出级, 在芯片上集成了热性能匹配的偏流二极管, 可以消除由于电路发热引发的工作点漂移。如图 (1) 所示。
2.7 电流放大级
电流放大级主要是由音频信号控制, 提供大功率来推动音响喇叭发出优美动人的声音。它是以对管2sa1943和2sc5200为核心的放大电路, 2sa1943和2sc5200是过去到现在都一直比较常用的晶体管, 它播放出来的音质特别优美。为了左右声道平衡对称, 这个对管要通过精密仪器来测量配对。电流放大级是工作在甲乙类电路状态, 它就是介于乙类和甲类中间, 很有效解决了乙类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问题, 而且效率又比甲类放大器高, 在乙类和甲类的优缺点点中取得平衡, 是现在比较主流的放大电路选择方向。如图 (2) 所示。
2.8 保护电路
uPC1237是一款专门为在音响系统中保护功放和喇叭而设计的一个集成电路。它通过检测过载信号有效的保护功放和喇叭。如图 (3) 所示。
3 电子元件的选取
一台好的发烧音响除了要有好的电路设计, 还需要有顶级的电子元件作为基础。
3.1 电阻的选取
本作品的一般电阻统一用RA电阻的电阻, 在输出级统一用日本金威电阻, 为了让音响播放出来的音乐左右平衡, 所有输出级的电阻都采用精密仪器测量配对, 就是从一堆同类型的电阻找出参数一致的电阻。
3.2 电容的选取
除了要有好的电阻, 还要有高品质的电容, 电容对音响的音质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决定一台音响的级别。本文所制作的石机的电容, 如果容量在0.1μ到10u的统一采用德国黑威玛, 如果电容容量在10μ以上的就采用日本ELNA, 而且要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配对, 让左右声道平衡。
3.3 机壳的选取
机壳的选取主要考虑到美观和减少空间的电磁干扰, 本功放采用铝合金, 既美观又可以防电磁干扰。
4 心得
要制作一款好的功放是一件很考验一个人耐心的事, 虽然电路的设计已经通过了各种仪器的检测, 而且还挑选了很多发烧的电子元件, 但刚做好的功放的音质跟预期的相差还是很大水平。把功放连续二十四小时通电运行, 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煲机, 音质才有很大提高, 但还是不令人满意。更换了一些电容和电阻的参数, 并订做了一个信号输入的10u的耦合电容, 再经过一个星期的煲机, 音质终于有了质的提高。播放童丽的歌, 优美动人, 细节表现十分丰富。
摘要:本文根据发烧音响的设计原则, 设计了一台后级功放, 首先提出设计总方案, 然后提出整体布局, 设计电路图, 通过不断的试音调整, 把功放调到最好的状态。
关键词:发烧音响,后级功放
参考文献
[1]郑国川, 李洪英, 电子管功放设计和装调技术[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徐松森.电子管功放制作指南[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0-07.
浅析不平衡报价法 篇9
鉴于资金的时间价值性,承包商在工程投标中要树立时间成本观念,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使用有效的报价技巧,在保证标价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最终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掌握好不平衡报价的技巧即会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1 不平衡报价法的原理和作用
不平衡报价法是指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在总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与正常水平相比),提高某些分项工程的单价,同时降低另外一些分项工程单价的一种报价方法,以期既不提高总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不平衡报价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正常报价水平条件下的总报价不变。这种方法是基于FIDIC合同在报价时是“单价合同”、在实施时是“复测合同”的特点产生的,它充分利用B.Q.单中的实际施工数量与咨询工程师编制的设计数量存有出入的事实,在单价与工程数量的矛盾上做文章,寻找标书中存在的疏漏,在自己核算分析的基础上,投标时做出人为的合理协调,最终取得潜在的经济收入。分析投标报价时,对那些预计实际工程量将增加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增单价,对那些预计工程量将减少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以期在决算时取得较好的收益;对早期完成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增单价,对于后期完成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该方法能够使承包企业在合同履行的前期就能够回收比常规报价所得到的更多的工程款,从而有利于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周转,获得更多存款利息;有助于早日归还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的支出;在工程发生争议时使承包商处于有利地位等。
2 不平衡报价准备工作
不平衡报价的使用是在确定了合理单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投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保证编标人员素质
编标人员的水平、经验和综合素质往往对项目实施的成败起决定作用,将熟悉投标程序的合同管理人员、富有施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及精通预算业务的造价工程师组成强有力的编标班子,业务互补,紧密配合。
2.2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认真阅读招标文件,进行现场考察及标前会议的答疑后,对该项目各分部工程,尤其是关键控制工程、大型临时工程设施等,必须作详细的分析研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作为计算报价依据。因为同一项工程选择施工方法不同、机械不同会影响单价,甚至浮动很大,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单价及报价水平。
2.3 “吃透”并“消化”招标文件的注意事项
1)在合同方面:必须弄清工程各项技术的要求标准及工期、预付款条件、奖罚条件和限额,以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和经济损失。2)设备材料方面:首先应弄清设备、材料供应方式(有时为业主统供)。同时应特别注意招标文件中有关特殊材料及设备的要求,有无特殊施工方法要求及其代用规定。3)工程范围和报价要求方面:应弄清各种费用计入报价的规定,计量支付的范围、期限,还应注意工、料、机涨价补偿规定及招标文件的“标准语言”。4)要求业主澄清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对投标者有利之处或含糊不清的条款,不要轻易提请澄清,它可以作为投标单位制定报价手法的突破口。不要轻易让竞争对手从投标单位提出的问题中窥探出投标者的设想、施工方案。对含糊不清的重要合同条款,如工程范围不清楚、招标文件和图纸相互矛盾、技术规范明显不合理等问题,均可要求业主或招标单位澄清解释。
3 不平衡报价法运用关键
3.1 严格认真审核工程量
采用不平衡报价一定要建立在对工程量仔细核对分析的基础上,审核时要注意分部分项工程量的构成以及工程量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单价报得太低的子目,如这类子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大幅增加,将造成承包商的重大损失。对于工程量有错误的早期子目,如果经过核对分析不可能完成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则不能盲目抬高单价,要具体分析比较后再定。
3.2 找准平衡点
不平衡报价的前提是保持正常报价的总价不变,因为只有这样业主才能认可,施工企业才有中标的可能。我们把这个总价形象地称为平衡点。工程总报价即为平衡点。不论综合单价做怎样地不平衡报价,该平衡点从不能上下移动。该点上移就意味着报价高,报价超过平衡点,业主不能接受,影响中标;该点下移就意味着总价降低,报价低于平衡点,投标人必会亏损,影响效益。所以投标报价的原则是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既要让业主接受,又要中标后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把握一个合理的单价不平衡幅度
偏离正常价格的幅度不要畸高畸低,幅度大了,影响中标的机率;幅度小了,效果又不明显。不平衡报价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幅度的平衡,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不平衡报价法的优势。一般来说,国内控制在±10%以内、国外控制在±30%以内,业主都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引起业主反对,挑选出过高的项目,要求投标人进行单价分析,并围绕单价分析中过高的内容压价,或判为废标,就得不偿失了。
3.4加强不平衡报价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变更
不平衡报价也有风险,这要看承包商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准确。这就要求投标人具备相当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技巧,必须对具体情况做出充分调研分析、掌握丰富的资料、把握准确的信息等,这样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才是客观的、科学的,才能把风险降至最低。由于工程量的变化较难预测,加之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有较大的增减改变项目的权限,一些项目具有潜伏功能,若承包商的单价偏差太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可能改变设计,使工程价款向有利于业主的方向转变。
3.5警惕招标人不能接受的不平衡报价
就业主而言,不平衡报价将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在实际工作中要使不平衡报价方案的比较和资金现值分析相结合,警惕招标人不能接受的不平衡报价:如以部分清单项目不报价实现不平衡报价;在工程内容中故意增项或者漏项来进行不平衡报价;以变更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来进行不平衡报价等。
4结语
不平衡报价法是投标中常用的报价方法之一。在总报价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分项工程单价来调整费用计划,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投标人最终得到的利润会比预期利润有一定的增值。同样,也可以通过调整单价,在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报价,以增加中标的机会。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采用不平衡报价所存在的风险,还要考虑投标竞争环境的影响,要在众多投标人之间就其实力、信誉以及投标策略和投标技巧的竞争中出奇制胜,还应从多方面入手,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组织施工,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报价策略运用是否得当,不仅影响施工企业能否中标,而且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总结投标价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报价水平,在激烈的竞标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根据多年的投标实践经验,充分分析了不平衡报价法的原理和作用,并深入论述了采用该方法需做的准备工作和关键技巧,以期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合理使用不平衡报价,增大投标几率,获取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不平衡报价,准备工作,运用关键
参考文献
[1]巍玉才.不平衡报价法的几点见解[J].山西科技,2005(4):70.
[2]陆剑.工程投标中的不平衡报价[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5(3):51-52,56.
不平衡样本集中SVM的应用综述 篇10
Vapnik 等人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算法[1,2,3],该算法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SRM(Structural Risk Minimization),综合考虑了经验风险和置信范围,使分类器不仅有较好的分类性能而且有较好的推广性。该算法最终是求解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并且与向量的维数无关,从而避免了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的很多缺点。
不平衡样本集是指样本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在数量上有较大差异,样本数量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别的样本对于训练算法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支持向量机性能会下降。为此很多的科研人员对支持向量机的原始算法进行了改进。本文中的“正类”代表少类,“负类”代表多类,下文中的表示均遵从这一说明。
1 原始的支持向量机算法
支持向量机最初的形式为以下的二次规划问题:
其中ξi≥0为松弛变量,表示错分样本的惩罚程度,C>0为正则化参数,用于控制对错分样本的惩罚,实现在错分样本与模型复杂度之间的折衷;w和b为判决函数f(X)=(w·x)+b中的权向量和阈值。当没有错分样本时,ξi=0,最小化目标函数的第一项等价于最大化两类间的间隔,可降低分类器的VC维,实现结构风险最小化;最小化目标函数的第二项相当于经验风险最小化。
Vapnik等人用满足Mercer条件的核函数k(xi,xj)来代替内积运算,实现线性算法的非线性化,(1)式的对偶形式为:
αi为Lagrange乘子。根据最优化理论中的KKT条件,只有少量样本(判决函数值等于±1的样本和错分样本)的αi值不为零,Vapnik等人称之为支持向量,这便是支持向量机名称的由来。这种原始类型的SVM有时也称为C_SVC,它的判别函数为:
在不平衡样本集中,由于不同类别之间样本数量的差异,使得少类样本提供给分类器的分类信息较少,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将会降低。这是因为软间隔自身有缺点,如果正则化参数C不是很大,SVM会容易将所有样本归为多类,这样多类的错误总计为0,而少类样本的错误相对于总体样本显得微不足道,这样也容易满足间隔最大化的要求[4]。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支持向量数量上的差异,正类的支持向量数目较少,为满足式(2)中的等式约束条件,αi(yi=1)的均值必须要大于αi(yi=-1)的均值,这会导致最优分类面的方向发生变化。
2 支持向量机针对不平衡样本集的算法改进
2.1 C_SVC的改进
早在1997年,Osuna等人[5]首次使用两个正则化参数来分别控制两类的错误惩罚,即C+和C-,给出的二次规划形式为:
式(4)的对偶形式为:
在2000年,Chew等人[6]在雷达影像探测实验中使用式(5),他们认为:为预防SVM的过学习性能,一个性能较好的SVM的支持向量SV(Suppor Vector)中应该绝大多数都是边界支持向量Bsv(Bounded Support Vector),即绝大多数的支持向量越过分类间隔,此时αi=C,ξi>0,并称之为间隔错误(margin errors),而此时的间隔错误约等于分类错误,即正确分类的支持向量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两类各自的错误率可分别表示成B+/N+,B_/N_(N_是负类样本数,N+是正类样本数),其中B+,B_分别为正类和负类的边界支持向量的数量。则在式(5)中:
∑αi≈B+·C+ if(yi=+1)
∑αi≈B-·C- if(yi=-1)
B+·C+≈B-·C- (6)
则两类错误率的比值为:
设定:
我们将会得到两类各自的分类错误率相近的SVM。
2.2 ν_SVM的改进
由于支持向量机中的C和ξ等参数缺乏一定的物理含义,Scholkopf等人[7]提出了ν_SVM分类和回归算法,用ν代替原来的这些参数。其中分类算法的原始形式为:
ρ是分类间隔(margin)的位置,间隔的宽度为2ρ/||w||。其中ν的物理含义是:错分样本数占总样本数比重的上界和支持向量数占总样本数比重的下界。这是因为原始SVM中支持向量由边界上的样本和错分样本组成,支持向量数一定大于错分样本数,ν表示错分样本数与总样本数的比值和支持向量数与总样本数的比值的二者之间的某个值。Scholkopf等人[7]指出ν_SVM式(9)等价于下式:
2001年,Chew等人[8]在Scholkopf等人[7]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两个正则化参数ν_SVM算法,该算法的原始形式为:
其中
当要求不同数量的两类有类似的边界时(即各类的支持向量数与各自样本总数的比值相等时,或者是两类的错误率接近时),即ν+=ν-时,Chew通过一系列推导得出以下结论:
我们发现式(13)与式(8)是完全相同的结论。这一结论在不平衡样本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9,10,11],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Bhavani Raskutti等人[12]将加权平衡思想与采样平衡相结合,对原始SVM中的参数C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B(-1≤B≤1)是平衡因子。B=1时,只考虑少类样本;B=-1时只考虑多类样本。BhavaniRaskutti等人[12]将该算法用于路透社的基准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在极端情况下,只用少类样本,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一类的SVM算法(又称为分布估计)
用SVM解决不平衡样本集的研究过程中,一类的SVM算法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SVM算法的训练集中都包含两类的样本,而在极端情况下,只有一类样本,或某一类样本数量非常少,都属于极端不平衡的数据集。
2001年,Scholkopf等人[13]提出了一类SVM,将原点作为第二类样本(稀缺类样本)唯一的点,其目的是找到一个非线性的判别函数,在包含多数样本的小区域内取值为+1,而在区域外取值为-1。算法实现分为两步[14]:1)利用核函数将训练样本映射到某一特征空间;2)使原点和映射到特征空间的训练样本之间的间隔最大。算法的原始形式为:
一类的SVM的对偶形式为:
其中ν∈(0,1],ν的物理含义是:当ρ≠0时,它既是“野点”样本数量占样本总数的上界,也是支持向量数量占样本总数的下界。最终的判别函数为:
Manevitz等人[1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类SVM算法,该算法不仅将原点作为稀缺类的唯一成员,而且将离原点较近的点看成是“噪音点”或“野点”将他们与原点归为一类。这种改进的直观意义是:如果一个向量几乎没有非0项(几乎都是0项),它就不可能是特征子空间的样本,而是“噪音点”或“野点”。对文本分类的实验表明,在强调多类的准确率时,该方法有较好的性能。
3 总结与展望
不平衡数据集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近10年来,对支持向量机的研究也成为机器学习的一个热点。大量的实验表明运用支持向量机的改进算法,结合重构数据集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但仍然将面对如何提高少类样本的准确率问题,及如何减少支持向量的数目以提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
摘要:支持向量机是由Vapnik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机器,它作为统计学习理论的实现方法,是处理小样本学习的有效工具。支持向量机克服了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解不稳定、泛化性差的缺点,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自动化、通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不平衡样本集中,样本数量上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别的样本对于训练算法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很多性能较好的算法用来处理不平衡的样本集时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的科研人员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较为系统地回顾了这一个研究分支在过去10年的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