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由变应原激发的, IgE介导的鼻腔黏膜变应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近年来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了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现将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11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经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 下鼻甲黏膜苍白水肿, 有清水样分泌物, 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 男59例, 女51例, 年龄19~61岁, 平均33.5岁;病史1~15年, 平均3.8年;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55例, 对照组55例,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无明显差异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 采用鼻腔1%丁卡因喷雾表面麻醉, 双侧下鼻鼻内镜下行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组患者, 采用鼻腔1%丁卡因喷雾表面麻醉, 双侧下鼻甲黏膜下1%利多卡因5mL浸润麻醉, 在对照组鼻内镜下行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微波热凝治疗, 采用WB-100型电脑微波耳鼻咽喉治疗仪, 选择针尖较短的辐射针, 置于下鼻甲、鼻丘、鼻中隔前上方近鼻粘膜背部分点热凝, 每点辐射2~4s, 至局部粘膜发白。
1.3 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明显改善, 鼻腔检查粘膜逐渐转向红润, 水肿消失, 分泌物消失;好转: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好转或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 鼻腔检查粘膜苍白, 水肿好转, 分泌物减少, 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细胞计数<5%;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55例患者, 经过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 总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55例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78.18%;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3 讨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本组资料中, 治疗组55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降低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性, 使血管舒张减轻, 腺体分泌减少, 有效解决鼻塞的症状。而微波热凝治疗可使下鼻甲体积缩小, 增加鼻腔通气道, 降低经鼻呼吸阻力, 改善或恢复鼻呼吸功能。经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 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 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55例患者, 经过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 总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55例患者, 经过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78.18%;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 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微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参考文献
[1] 马少民, 李德周.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09, 31 (8) :983~984.
[2] 蔡波, 付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49例[J].中外医疗, 2008, 27 (31) :7.
[3] 闻克银, 张长梅.手术加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J].宁夏医学, 2009, 22 (5) :921~922.
相关文章:
新时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02-06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变革及挑战02-06
新时期高校校友信息管理工作探究02-06
云南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02-06
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完善路径的冷思考02-06
新时期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稿02-06
分析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措施02-06
新形势下事务所的挑战与机遇02-06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