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整改情况范文

关键词: 易地 搬迁 自查 扶贫

易地搬迁整改情况范文(精选5篇)

篇1:易地搬迁整改情况范文

根据《关于印发<县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庚即研究,制定自查方案,组织工作人员,以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镇、、易地扶贫搬迁有关问题全覆盖全过程展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3户277人,有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共85户218人,分散安置共18户59人,同步搬迁6户16人。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房35户105人,投亲靠友2户2人,有2个小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7户20人,分散安置共28户85人。2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房86户264人,投亲靠友1户2人,有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共25户79人,分散安置共61户185人。

二、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包村党委成员、镇扶贫办、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各村两委干部等为成员镇易地扶贫搬迁自查领导小组,召开村干部大会,明确在6月12日前各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自查,并将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报镇扶贫办。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镇党委政府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脱贫攻坚自查方案,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分组分片进行自查;检查人员进村入户严格按照县年易地扶贫搬迁自查参考标准贫进行逐户核查。全镇村干部用3天时间进村入户逐户核查后,对我镇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取得显著成效。

(三)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

我镇对照射脱贫领办发〔2018〕31号文件要求逐项查找问题并进行整改:

1、搬迁对象识别不精准。经镇、村干部逐户核实,未发现识别不精准情况出现。

2、住房超面积、自筹超标准。我镇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按全县统规统建要求实施,已按统一要求以置换资金的.方式进行整改;经镇财政所核对,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未发现贫困户自筹资金超标收取情况。

3、前期未进行地质勘察。按上级文件要求,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均严格按要求、依步骤实施,在编写实施方案前均通过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地勘公司对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了测绘和地勘工作,地勘公司的报告反映该地块地质结构安全后我镇才请设计公司到实地进行房屋设计工作。

4、资金使用不规范。我镇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经工作人员到镇财政所核实,我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严格实施转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情况出现,项目资金严格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上,没有用作为贫困户采买生活用品的情况出现。

5、配套设施建设未及时完成。我镇2016年、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均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完成附属施工后进行竣工验收。2016年、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所有贫困户均已及时入住新房。

6、后续脱贫举措没跟上。我镇高度重视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搬迁入住后续稳定脱贫情况,并通过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对每一户制定了后续稳定脱贫办法,确保每一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能够持续稳定脱贫。

篇2:易地搬迁整改情况范文

措施

*年1*月*7日,省易地扶贫搬迁督导组*人进入我县,通过实地视察、资料检查、入村调查等环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详细认真的督导检查。县主要领导汇报了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的整体情况和遇到的相关问题。

经过三天调研,*月*日,省易地扶贫搬迁督导组将相关问题反馈如下:一是“慢”:工程进度慢,目前*个安置点只有*两栋楼盘主体封顶,后续产业就业保障起步慢;二是“低”:搬迁任务完成率低,双签率低;三是“超”:20*年搬迁户自筹资金超,面积超;四是“弱”:基础管理数据薄弱,一户一档管理弱。同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切实提高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认识;二是要求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彻底整改;三是要求“十三五”搬迁任务必须圆满完成。

另外**书记向省督导组承诺县政府有能力、有信心去完成此项工作,县政府已高度重视并安排**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抓此项工作,一定会倒排工期,全力保障任务完成。

现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督导组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并且按照*书记的安排,经与*县长和*部门充分沟通后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方案:

一、明确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建设和安置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牵头;

二、由*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与*个安置点开发商及住建局签订*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建设和安置的三方协议,协议中须明确:一是明确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明确资金拨付;三是明确建筑交房时的房屋状况(毛坯或者简单装修)和时间;四是明确房屋价格(预定价上限为每平方米1***元,具体价格以审计或财政评审为准)。三、四个安置点以目前进度为起点,至明年*****竣工验收为终点,倒排工期,并严格按计划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篇3: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一、1270个县已全面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8%以上

截至9月底,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其中,已竣工项目2093个,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以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的省份由此前的仅重庆市1个,增加到吉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8个,山西、河北、宁夏3个省份开工率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仅河北、广西、福建3省区因土地审批程序等原因,开工率在90%以下,分别为88.6%、84.7%和84.4%。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政策“红线”之内

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08万套,9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345个、卫生院所1347个、安置区活动室1964个。已累计完成总投资951.58亿元,投资完成率41%。初步统计,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红线”之内。

三、各省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3月和6月分2批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93.6亿元,实现对年度建档立卡搬迁任务计划的全覆盖。截至9月底,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市(县),并按照今年249万人搬迁任务要求,用于补助年度计划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

四、18个省级政府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贴息贷款承接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22个省(区、市)均已明确由省级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除安徽、福建、河南、重庆4省(区、市)外,其余18个省份省级政府均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其中: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份为现场会后新签订购买服务协议。同时,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贴息贷款速度明显加快。河北、山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已与两行签订贷款合同,并承接贴息贷款337.7亿元,较现场会前增加238.3亿元,其中云南、四川、湖北3省分别新增105亿元、74.5亿元、47.6亿元;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8个省份已承接专项建设基金189.95亿元,其中,湖南、四川、云南3省已完成“十三五”时期专项建设基金全部额度的注入工作。

五、283亿元地方政府债所筹资金已支付到项目,部分省份存在债务资金滞留现象

截至9月底,除山东、湖南2个省份未发行地方政府债外,其余20个省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635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3.87%。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有615.54亿元已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283.06亿元已支付到具体项目,分别占已发行地方政府债总额的96.93%和44.57%。其中,内蒙古、吉林、江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全部滞留在省级投融资主体或市县实施主体,滞留资金132.1亿元,其中甘肃49亿元、重庆24亿元、江西和内蒙古各20亿元。有11个省份出现部分资金滞留,其中贵州100亿元、山西34亿元。仅湖北、西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支付到具体项目。

六、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后续脱贫措施和就业岗位正在加快落实

各地在编制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时,同步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初步统计,今年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中,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2.33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42.2万个,拟劳务输出人口81.73万人,通过产业扶持人口117.6万人。

七、12个省份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篇4:易地搬迁整改情况范文

目整改方案

维西县扶贫办:

根据迪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迪发改地区[2007]2号,迪庆州发改委关于转发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办《迪庆州维西、香格里拉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及以工代赈项目稽察报告》的精神,我镇麻里统国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存在以下问题:

1、多报少建,计划83户,只建30 户。

2、报了不建,报了8项,有4项没建(学校120㎡、沼气池83口、三面光沟渠4.3km、农田坡改梯415亩、旱改水207亩)。

3、路通工程挤占其他工程资金37.79万元。

4、合同价与结算价差额较大,资金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道路工程合同价35.8万元、结算价56.796万元,引水工程合同价13.29万元、结算价18.0146万元。

针对以上省重点建设项目稽察办指出的存在问题,我镇十分重视,及时召开班子会议,研究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方案,并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根据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申报建设要求和上级批复,塔城镇2002年国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安臵83户(镇内易地安臵),415人,迁入点分别是川达村多那阁扎子

洛、海尼村多口、其宗村作卡。在项目实施中,塔城镇根据州县发展农村小城镇,将易地搬迁与移民建镇相合的精神,结合塔城小城镇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易地搬迁与移民建镇工作结合实施项目,把迁入点由原来的三个点集中到塔城村麻里统坝统一安臵,占地88.79亩,共安臵83户,415人。由于迁入点变更后,原计划的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学校工程已不需要投资建设。在多报少建的问题上,由于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重点搬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户,导致搬迁条件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按计划完成。下一步将进一步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巩固现以搬迁入住的农户,并帮助他们尽快致富。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尽可能多发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其他农户搬迁至项目点。

2、在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尽早进行招投标工作,早日动工建设4.3km的三面光沟渠。

3、积极向上争取小城镇建设资金,归还路通工程挤占其他工程资金37.79万元。

4、合同价与结算价差额较大的问题,目前已请县审计局介入审计。

塔城镇人民政府

篇5: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工作汇报

炎陵县垄溪乡古塘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11人,其中有12户申请“易地扶贫搬迁”。饶详明一行深入到古塘村古塘组,走访了石生华、钟乾仁等10户贫困户,与群众深入交流,实打实了解情况,面对面宣讲政策,并就安置方式、建房选址等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地、落实。

座谈会上,饶祥明一行听取了古塘村精准脱贫工作汇报,与会村民代表作表态发言,与会后盾单位负责人作相关政策说明,并就如何做好古塘村精准脱贫易地搬迁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就如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饶祥明指出,一要明确帮扶对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帮扶,并按照村民自愿、规范程序的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二要明确资金筹措,确保不增加贫困户经济负担。三要明确建房要求,村民可选择“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帮建”等方式建房。同时,搬迁农户要积极配合,服从规划和施工建设要求,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最后,饶祥明就垄溪乡和古塘村20的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具体指导。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合同 下一篇:抽油烟机的清洗方法-抽油烟机清理窍门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