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南亚竹产品设计开发特点

关键词:

一、东南亚自然地理与竹资源

东南亚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理名称,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共包括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总面积达449.4万平方公里。1980年人口约3.35亿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1.7%。东南亚是一个依靠海上运输和水稻种植业的地区,小农经济发达。

东南亚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潮湿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造就了风光旖旎,原始又宁静,离繁华不远,又出尘离世的热带风情。更为东南亚各国提供了相对丰富的竹子,原木,藤草,树叶,树皮,椰壳等自然资源。就竹类资源来说,有数据显示: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公顷;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公顷;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公顷;泰国有竹林面积约81万公顷。

文化方面,东南亚在传承着本土文化的同时,受很多诸如早期移民、中世纪以来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殖民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当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东南亚文化带有鲜明的地域特性。

二、东南亚竹产品设计开发特点

1、古朴自然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东南亚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态自然紧密相连,无论是日常生活工具、家居产品、装饰摆设、还是房屋建筑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当地的天然资源,如印度尼西亚的藤还有马来西亚河道里的水草(风信子、海藻等),以及泰国的木皮、竹等地域性的材质无处不在。设计师们非常善于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无论是直接使用自然材质的家具装饰类产品,还是将自然元素运用于商品上,都独具特色。而这些藤、木、竹等自然材料所体现出的视觉和触觉感观以及潜在表现出的质朴自然因素被引发为这些产品设计的内在意蕴,使得东南亚的设计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古朴自然的气息。

图1是来自于泰国的竹编灯具,由纯手工编织而成,灯具的主体是竹编织成的球型,通过金属圈链接三根麻绳实现悬挂。材料上以竹材为主,并强调凸显材料本身的自然色泽,利用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体现出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古朴之美。可以想象,透过竹编空隙洒落的灯光,与暖色系的竹材相铺相成,成功地为室内增添了一份温暖、自然的气氛。

2、原生态(返璞归真)

由于东南亚竹木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东南亚,竹文化己经深入到该地区居民的思想认识、生活习俗以及社会观念。从大型的房屋建筑到精致的装饰挂件都可以看到竹子的痕迹,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他地区(中国、日本)原生态竹文化。人们充分利出竹中空轻盈而外层坚固的特点,用其本身来榫卯和捆扎而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联结材料来构筑建筑的结构体,然后利用它的韧性编织为板状的墙体模块或者地板,最后利用其良好轻盐的状态制作成为竹瓦。东南亚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民居建筑——高脚屋,经常用竹编织成墙壁或地板,并在铺设时预留一定的缝隙,既保证了楼板有一定的弹性,又使建筑保持持续的空气流通,在竹板上坐卧都较为凉爽。整个空间在色泽上保持自然材质的原色调,在视觉上给人以泥土与质朴的气息。这种原汁原味的设计让人有种深处大山、远离宣泄的感觉。

在印度尼西亚的乌布,John Hardy夫妇用当地最普通、最丰富的竹子,建了一座“Green School”——这是一个伫立在丛林和稻田间的绿色环保学校(图2)。整个建筑呈螺旋状,上下分为三层,以满足上课、交流、休息等不同的需求;栏杆、桌椅、楼梯甚至地板完全采用天然的竹材、蒲草编织的屋顶;构造现代、气宇轩宏,同时又带有原生态的东南亚海岛度假屋的韵味。此外,建筑还采用太阳能发电板供电,并且很注重资源和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比如搜集粪便灌溉植物蔬菜等。且不说教学,坐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学校里,学生们一定更能静下心来,也能更了解大自然。

3、装饰混搭

此外,东南亚地区的设计原汁原味之余还很随性。而这种随性最大的特点就是混搭。我们都知道,东南亚设计善于就地取材,为了打破这些朴实的材质所带来的泥土气息以及木材一贯大地色系带来的沉闷感。设计师们善于使用各种其他色彩,材质的装饰来搭配。总体效果看起来层次分明、有主有次,随性舒适。就竹家具设计而言,设计师们往往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比如说竹材搭配点木板或是藤条,或是椰壳和贝壳的点缀,这些材料或宽或窄或深或浅在造型上带来趣味性。以菲律宾的沙发为例(如图3),木制的三角支撑球体结构的沙发趋于稳定,竹子和藤的混合巧妙编织不仅材料质感强烈而且显示了传统手里的魅力,搭配纯白色的穆斯林的白布的细腻,对比之下产生强烈的趣味感。

4、独特的产业链

东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普遍比较落后,工业化程度不高,再加上本国民众的设计观念尚不够成熟,导致竹产品的生产、销售、市场的空缺。其独特的竹产业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相比欧美国家虽然基本靠进口竹材但在国内有完善的产业链,并且国民设计素养较高,市场需求较大,拥有大量竹材的东南亚更多的是以设计工作室的形式存在。设计、生产、销售全部由工作室完成。因为国内市场的空缺,这些工作室设计生产出来的设计作品往往通过参加各种国际展览来获取订单,从而销售到欧美国家;而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国家又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很多设计作品的制作过程不仅会就地取材,还会有很多非专业的农民或者工匠参与生产,而设计作品也因独特的材料、独特的生产经历而更能动人心。

其中典型代表,Sangaru设计工作室,由印度设计师Sandeep Sangaru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工作室主要涉及各种材料工艺的研究和手工艺家居产品开发。Sangaru善于利用了竹子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赋予竹家具产品以不规则形态或是其组合形态。例如图4的书架系列就以其独特的设计与工艺制作在洛杉矶家居设计展览上广受关注。设计师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竹子和当地的手工技能,所有产品均由当地工匠手工制作完成。书架构筑所用的部件都是重复的模块,工匠们把实竹竿劈开后处理好自己所需要的形式感,再通过模组化和复合关节捆扎在一起产生新的应用;而竹材良好的韧性赋予了书架很好的受压能力和拉伸能力。

三、总结

东南亚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区域。东南亚人崇尚自然、原汁原味。由于地处热带地区,有着相对丰富的竹木,藤草等自然资源。并且这些竹木资源因质地牢固、抗弯性能好、易于加工成各种形态、有吸湿吸热、自然透气、防蛀虫等自然特性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东南亚的竹产品设计大多会就地取材,并且往往保持材料的原色调,制作过程也通常会有工匠乃至农民的参与,以纯手工编织或打磨为主,不带一丝工业化的痕迹,整体给人古朴自然的原生态气息。此外,为了打破材质的单一感和沉闷感。设计师善于通过搭配不同材料和色调,产生丰富的变化。例如藤条与木片、藤条与竹条的混合编织,这样一来材料之间的宽、窄、深、浅,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让竹家具作品变成了一件手工艺术品,总体效果看起来层次分明、有主有次,随性舒适。最后这些竹制品大多通过参展的形式打入欧美国家市场。

总之,东南亚的竹产品设计就是用纯手工工艺打造大自然的真实质感,原汁原味。正是因为这种对自然毫不修饰的崇拜赋予了产品古朴而又典雅的气质。进而让产品深入人心。

摘要: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竹木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经济相对落后,竹产品设计开发没有欧美那么完善的产业链,表现出东南亚强烈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东南亚,竹产品设计,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窦营,于学军.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J].世界农业.2008.07.

[2] 周冰.浅析东南亚家居风情的营造科技风[J]2009.11.

[3] 王颖.基于人性化的东南亚家具与北欧家具之比较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J]2012.03.

[4] 王颖,黄珊,于嵘.东南亚家具设计艺术特征探析包装工程[J]2012.03.

[5] 嘉丽.崇尚天然的东南亚式家具山西日报[J]2004.03.

[6] 罗思维地域性材料与技术在东南亚度假酒店中的应用南京大学[J]2013.0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方法的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评价研究 下一篇:化工装置管道材料的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