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谚语
浅谈英语谚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精选6篇)
篇1:浅谈英语谚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浅谈谚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谚语被誉为语言中的“盐”,是人民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英语谚语精辟深邃,能阐发真理,启迪来者,陶冶性情,激励上进。初中英语课堂上适当地运用一些谚语,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教育观,使英语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巧立规矩,规范教学
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基本都会有一些要求。很多同学在第一节课,对新老师这样那样的要求非常反感,不乐意接受和执行,往往一开始就在师生之间埋下不和谐的种子,影响后面的教学。我在新班级的第一堂课,一般会教给学生四句谚语。第一句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鼓励他们早晨不仅要读英语,而且要大声朗读。一到早自习,我就会让学生们齐声朗读这句话,从而让他们更加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无所事事。第二句Experience is the father of wisdom and memory the mother.(经验是知识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让他们写在听写本上,告诉他们英语学习需要记忆和积累,英语单词,词汇和句型的记忆默写必不可少。第三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告诉他们英语口语听力尤其需要多读多练,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熟悉,才会运用。因此我们每节课一开始都会有Daily Report,每位同学都应该认真参与。第四句话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告诉他们平时的考试练习肯定会有错误之处,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准备错题本,及时总结归纳,考前就是复习的最好的资料,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
谚语的生动有趣的呈现,让学生眼前一亮,至于老师的要求,他们自然而然地接纳了,效果非常好。
二、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一开始良好的气氛,往往可能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新的单元开始,学生往往会以一种期待的心情来期待新的学习内容,出色的教师,往往在开篇便一鸣惊人,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在开场白中介绍合适的谚语,马上会形成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例如,我在教授8A Unit 1 Friends的时候,引用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让同学们讨论自己的朋友自然而水到渠成,营造了活跃课堂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巧借谚语,扩充词汇
掌握并熟练运用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词汇是构成英语知识大厦的“基石”和“砖瓦”。它就像盖房子用的诸如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没有材料也就无从谈盖房子。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学好英语的关键。许多英语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于背诵。例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Grasp all,lose all.(贪多必失)。
尝试使用趣味盎然,生动形象的英语谚语,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词汇便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四、活用谚语,操练语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法是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是学习的一大难点。英语谚语有的简洁凝炼,有的华丽优美,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在各个方面的特点。如果将语法知识通过相应的结构正确、规范严谨、通俗易懂的谚语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谚语掌握语法规则,无疑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在讲解牛津英语8A unit1语法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我运用了如下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健康胜过财富。)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为上)。在学习被动语态的时候,我又挑选谚语: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The finest diamond must be cut.玉不琢,不成器。学生对于这两个语法理解和掌握不错。
总之,教师在讲授语法和语言点的时候,若能恰当地引用相应的谚语进行知识讲解,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些谚语,能促进对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和理解。
五、擅用谚语,塑造灵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中做到“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很多英语谚语的含义往往超出字面,可以引申出更深刻、更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它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劝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接触一些思想向上、勉励性强的英语谚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如Virtue is bold,and goodness never fearful.(美德是勇敢,善良从来无所畏惧),Judge not a book by its cover.(人不可貌相)。
在考试之后,有同学考得不是很理想,容易丧失信心,这时候恰到好处地送上几句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亡羊补牢,为时不晚)You make the failure complete when you stop trying.(不再努力之时,就是完全失败之日。)能够很快地帮助学生走出阴影,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铸就坚定意志,重塑学习信心。
将谚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点,自然合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获取了思想教育。毋庸置疑,在这些谚语的教诲、启迪和积极影响下,许多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地发展,品德修养逐步地提高了。
毫无疑问,巧借英文谚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乐于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只要运用恰当,英文谚语,必将成为英语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初级中学)
篇2:浅谈英语谚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一、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交际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和储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熟读和记忆大量的英语学习材料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英语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于背诵。
例如:Nopain,no gain.(不劳无获。)Grasp all,lose all.(贪多必失。)Out D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When the Cat isaway,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作怪。)学生如果能够每天记忆三两句谚语,长期坚持,烂熟于胸,定能由量变上升到质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脱口而出,收到贴切、生动、幽默、风趣等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坚持学习谚语还利于学生积累大量句型。供他们自己举一反三、模仿、套用和改写。
二、巩固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核心是词汇和句子结构。拥有一定量的单词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如果不懂得句子结构,即使能背诵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也无法说出完整、正确的英语句子。反之。懂得句子结构但缺乏足够的词汇,就会陷入“巧妇无米难成炊”的困境。旬中学词、词句结合是掌握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除中学英语教材外,谚语是扩大词汇、弄清句子结构的良好学习材料。谚语以句子为单位,简洁精炼,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句中的词义不难猜测。对于学生巩固和学习词汇十分有利。
三、促进品德修养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少英语谚语的含义往往超出字面,可以引申出更深刻、更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它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劝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有的学生以“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告诫自己珍惜今日,发愤求学。有的学生以“Hewho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无所问者无所获)”鼓励自己善于思考,勤于发问。还有的学生以“Honesty is the bestpercy(诚实才是上策)”勉励自己胸怀坦荡;待人以诚。毋庸置疑,在这些谚语的教诲、启迪和积极影响下。许多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地发展,品德修养逐步地提高了。
四、了解西方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它的精华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除了无名氏创作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俗语外,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是《圣经》、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有些谚语则从英语成语和家喻户晓的句子演变而来,经过广泛流传和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
篇3: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作用
谚语在英语教学中,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 学习和理解语法知识。
如Be careful of the person who does not talk and a dog that does not bark (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 , 该谚语包含定语从句两个关系代词的基本用法, 指人 (person) 用who, 指物 (dog) 用that, 识记了此句谚语, 便能准确识记定语从句两个关系代词who和that的基本用法。再如: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健康胜过财富) , 这句谚语又是形容词比较级学习的好例子。
2. 巩固词汇和句式。
谚语是扩大词汇、弄清句子结构的良好学习材料, 它以句子为单位, 简洁精练, 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 句中的词义不难猜测, 对于学生巩固和学习词汇十分有利。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傲必败)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谚语的语法结构鲜明、规范而严谨,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相关的语法知识, 适时精选几句谚语提供给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
3. 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交际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理解 (他人) 和表达 (自己) 。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和储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非常适于背诵, 且有助于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例如: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Grasp all, lose all (贪多必失)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 心不烦) 。学生如果能够坚持记忆谚语, 定能由量变上升到质变,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脱口而出, 收到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
坚持学习谚语还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句型, 供他们自己举一反三、模仿、套用和改写。例如, 根据谚语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牛奶已洒哭也没用) , 可以造出:It’s no use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smoking/It’s no use buying him such an expensive gift。学过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和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两句谚语, 学生在书面表达练习中就出现了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clothes/purse和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等句子。
4. 了解西方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 吸取它的精华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有些谚语则从英语成语和家喻户晓的句子演变而来, 经过广泛流传和逐步完善, 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例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皆源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两人由于好奇心太重, 偷吃禁果, 结果被逐出伊甸园。
通过学习大量谚语, 可以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吸收, 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减少或消除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 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识得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这一谚语, 就不难理解在阅读中碰到的下面这个句子:Mr.Smith’s daughter is already over thirty, 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因为在说英语的国家里, Jack是常见的男子名, 而Jill是常见的女子名, 分别用来代表男子和女子。学过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有得意日) , 进而了解dog一词在英语中毫无贬义, 当外籍人士称你一声“You lucky dog”时, 你便不会面有愠色、怫然不悦了。
5. 进行多方面的励志及德育教育。
在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少英语谚语的含义往往超出字面, 可以引申出更深刻、更普遍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它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劝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 具有深刻的德育教育意义。
有的学生以One today is worth two tomorrows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 告诫自己珍惜今日, 发奋求学。有的学生以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 (无所问者无所获) , 鼓励自己勤于思考, 勤于发问。还有的学生以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诚实才是上策) , 勉励自己胸怀坦荡, 待人以诚。毋庸置疑, 在这些谚语的教诲、启迪和积极影响下, 许多学生的意志逐步坚强起来, 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6. 用于语音教学。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口语典范的实录, 由于谚语的口语性质, 它的遣词造句尤其讲究音韵美和声律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 我们可以应用于语音教学, 以此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如学习元音/ai/, 可用:Time and tide waits for no man. (时间不等人。)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学习元音/e/, 可用:Debt is better than death. (负债总比死亡强。)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篇4:浅谈英语谚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谚语;初中英语教学;作用
谚语是语言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形成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实践经验,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流传于民间,简练且言简意赅。谚语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必须非常睿智,而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广为流传。谚语大量存在于在世界上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中,英语的使用程度广泛,居于世界所有语言之首,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其它国家语言,因而英语谚语是一个庞大而丰富多彩的语言宝库。英语中有数以万计的谚语,它们集西方各民族文化于一炉,博大精深,是我们了解英国民族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的金钥匙;英语谚语字字珠玑,充满睿智,能启人心智、开人眼界、拓人思路、发人深省;英语谚语的语言生动活泼,鲜活洗练,清新明快,幽默隽永;英语谚语句式多样,结构千变万化。正因为这样,英语谚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更是语言教学的好材料。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正视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即开始接触英语,进入初中只后,不少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亟需完成的首要任务。英语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有音乐美,读起来铿锵有力。通过朗读或背诵谚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语感。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阅读这样易诵易记的谚语,是一种艺术享受。让学生每天轮流摘抄两至三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简单的谚语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在早读课开始的三分钟齐声朗读,当天英语课之前抽查,可以一起背诵,也可单独抽查。如在学习hobby那个模块时,就把与之有关的谚语Every man has his hobbyhorse.(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谚语越来越多,此时教师可适时开展一些竞赛。随着学生积累的谚语的数量的增加,英语语感日益增强,口语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更足了,兴趣更浓了。
二、巩固语言知识
词汇和句子结构是语言知识的核心。学生拥有一定量的单词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才能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如果不懂得句子的结构,即便能背诵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也无法说出完整、正确的英语句子。反之,懂得句子结构但词汇量不足,就会陷入“巧妇无米难成炊”的困境。实践表明,掌握语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句中学词、词句结合。中学生学习英语,除英语教材外,谚语是扩大词汇、弄清句子结构的良好学习材料。谚语以句子为单位,简洁凝练,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句中的词汇含义不难猜测,利于学生巩固和学习词汇。例如: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必败。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健康胜过财富。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谚语的语法结构正确、规范而严谨,教师可以结合与教材相关的语法知识,每天精选几句谚语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语言知识。
三、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两者密不可分。我们学习一门语言,在学习它的语法知识、语言框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英语正确而得体的基础。中国人学英语,不但要比较两种语言还要比较两种语言所扎根的文化。而谚语是与民族特定的历史、经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的,透过英语谚语的表层,便可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可探究西方民族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方式,这是英语学习的深化,也是深层次掌握英语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它的精华是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英国作家培恩说过:“民族之智慧在于谚语(The wisdom of nations lies in their proverbs)。”除了无名氏创作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俗语外,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是古希腊神话、《圣经》和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有些谚语则从英语成语和家喻户晓的句子演变而来,经过广泛流传和逐渐完善,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例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 / 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典出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两人由于好奇心太重,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伊甸园。通过学习大量谚语,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吸收,逐步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减少或消除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识得“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这一谚语,就不难理解在阅读中碰到的下面这个句子:Mr. Smith’s daughter is already over 30, 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因为在说英语的国家里,Jack是常见的男子名,而Jill是常见的女子名,分别用来代表女子和男子。
学习英语谚语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及西方国家民族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理解。英语教师应利用英语谚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真正寓语言教学于文化中。这样做不仅可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能力,而且通过学习足够数量的重要谚语,我们能将交际技巧提升到较高水平,透彻了解英语谚语及其起源,有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西方文化,使他们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既扩展了视野,又对英美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有了相当的了解,在语用过程中大大减少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的错误,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进行有效的激励和鞭策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最讨厌教师们的滔滔不绝、不厌其烦的政治说教,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英语课产生反感。而谚语不少英语谚语的含义往往超出字面,反映的是我们的生活道理、人生哲理,叫人守德、惜时、为人求善和求真;劝人淡薄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它教人如何立志、如何奋斗、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待人处世,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引导人们在思想上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钥匙,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谚语结合课程具体内容,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从正面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并且帮助他们感悟人生的哲理。如: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时不我待。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Better late than never. 迟到总比不到好。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讲授一些英语谚语,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它就会这比平时的苦口婆心地说教和大声地批评教育效果好多了。实际生活中就有不少学生都把他们所喜爱的谚语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或贴在课桌旁作为座右铭,自我勉励,不断进步。让学生通过对英语谚语的学习,不仅学习这门语言,更要学习其中所包含的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英语谚语是英语学习的好素材。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变化,但“A good maxim is never out of season.”如果能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谚语,则终有一天学生会意识到“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积多成学问”。总之,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方法之一,谚语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密不可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已有的知识宝库,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包育彬.《中学英语教学策略与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建民.《英语谚语的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篇5:浅谈英语谚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篇教材出台后,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寻找最佳教书育人途径,但 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负担过重,达不到教学要求,教学困难大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教 师没有以新对新,而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当前应该将创新运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来,在创新这个 力点上做文章,下力气,产生推进教学效果的巨大重力,以实现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轻松学习的和谐统一 。确保英语教学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一、树立英语教学的新观念
心理学家认为,观念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反映,它使人能够从客观现实 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正确的观念对事物有促 进作用,错误的观念则有阻碍作用。新教材对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要求我 们的思想观念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方法论的前提上,由用考纲、课本 、教参的`束缚中,转变到既重教材、大纲,又灵活的创造,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哲学思想武装自己,从师生的主次关系上,由教师统领课堂,以教定学的观念中转变到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到整个外语教学活动中,从制订教学方案到课堂内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现实基 础和需要出发,用教师的人梯作用,支撑着学生自己攀登;从教学内容的指导上,由“唯教材而问”的结构指 导中,转变到按照大纲的要求选用教材,在教材的教学中采用结构与功能注重,既重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 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又重培养运用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只 有通过思想观念的推陈出新,对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才能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造英语教学的新方法
有创造才能有发展。过去,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的应试教学,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交际英 语的能力低,无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工具。这特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就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进 行大量的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提供了契机。教师应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创造切实可行的新教法。
一是英语教英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英语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教育学认为,人脑中存在一种先天性的 语文习得装置,
篇6:浅谈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老师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导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而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真可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图、文、视频等媒体通过计算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相互使用的一种学习工具。即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多维、多角度、多方式展现传送内容,把多种信息媒体对象同步组合集成一体,加以处理后再综合呈现出来。而所谓的英语教学就是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即用英语教英语。英语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教学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
在探讨素质教育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悄悄地走进英语课堂,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进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
作用已经深入人心,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使现代英语教学更加完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改变了那种方法简单,手段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优点和作用:
一、善用电教媒体,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
语言是一种说的艺术,交流的产物,语言的优美,声调的活泼,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我充分利用了一些网络资源,给学生看一些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神奇英语》《欢乐学英语》《狮子王》等这些动画片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产生了强烈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习得语言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字母教学时我又提供了M麦当劳、KFC肯德基、WC厕所、P停车场等录像场景,这
样使学生充分感到优美的视觉享受及英语的实用价值。唱英文歌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一个单词读得多了,学生的耳朵会变得迟钝。嘴巴会疲倦,就很难保持对它的兴趣。如教学单词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时,就可以把这些单词替换成《生日快乐》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有一次,我把不同的动物叫声和动画加入到课件当中,声音与形象相结合,语言与前景相交融,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通过耳濡目染,增强了语言实际的运用能力。
二、活用电教媒体,设置悬念,探奇寻胜
“悬念”就是悬而未解的问题。在开讲中提出一个学生凭现有知识无法回答的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新老交替状态,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电教程媒体可创设出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生动易懂,新颖多样,情节动人,幽默搞笑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有一课是关于香蕉这一内容,于是我制作了一个Guess game的课件,用它来引出课题。即让学生看大屏幕,开始大屏幕中央是一点点黄色,然后让学生来猜:“What’s this?”这时学生的答案有很多:It’s a bag/pen/ruler/banana……等,然后用右手按动鼠标,黄色的范围渐渐扩大,再让学生猜,这时学生的答案也有多种,最后,再次按动鼠标,学生基本上可以看到香蕉的全貌,猜对的学生兴趣盎然,欢呼着喊道:
“Yeah”,学生情绪高涨。教学in、on、beside、across、from等这几个单词时,可充分运用课件,将梳妆台、电视、图画、鞋、订,这些实物都用卡通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像动物一样蹦来蹦去,让学生在边看边仔细听。(The picture is above the bed)一图片跳着出现在床上面,并且不时闪动。(The slippers are below the bed)把鞋蹦到床底下,此是图片停止闪动,然后设置闪动时间长一些,继续让学生猜Where is…? It’s…。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
三、巧用电教媒体,有机输入文化意识
根据新课标,教师应补充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使学生观察到西方的文化风情,从中了解中西言的文化差异,了解到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扩展国际视野。巧妙利用电教手段,能创造出让小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环境氛围,小学生观看后,不仅可以锻炼说,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真实生活,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我教Where are you from?这课,我利用多媒体显示教学内容,我出示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的国旗,还出示各国具有代表情的东西如中国的长城、天安门、故宫,美国的白宫、纽约华尔街,日本的东京,日本妇女的和服、木屐,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格林威治天文台,学生大开眼界,感觉豁然开朗,这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新知识,再加上一系列与生活实际切实有关的场景,如展示圣诞节的场景,学生觉得很新鲜,学英语更有东趣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我在教学九年级英语Unit12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幅握手的动画,学生非常兴奋地议论起来。然后我问学生: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学生叫喊:Shake hands.我补充说:Yes.W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我接着问:How about other countries? 学生议论纷纷:In Japan---;In brazil---;In the United States---我请同学发言……
接下来我把“bow”, “shake hands”, “kiss”的图片展示出来,再把相应的国旗展示在下面,学生争先恐后地操练起来。整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践,得到以下结论:
1、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突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主动性、发散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归纳,强化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2、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名符其实地实施个别化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培养了特长生。
3、网上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4、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潜力,实现了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不过教学中应注意到两点:
⑴引思原则。多挖掘媒体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的,决不“包办”。
⑵激励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
我们通过精心选择媒体,精心选择软件,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或制造扣人心弦的教学悬念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这一动态过程中进行。
综上所述,电教手段的运用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从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以现代电教手段进行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而且是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
学习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钻研,更充分的运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要正确地利用多媒体,尽量发挥它的优势,让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多媒体活动的开展,将会给教育事业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 张剑平2003年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李冬梅
相关文章:
论夸张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01-22
职场礼仪在工作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01-22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1-22
教师在词汇学习中的引导作用01-22
感知学习风格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01-22
浅谈背诵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和策略01-22
浅谈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1-22
如何提高错题整理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01-22
语文学习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01-22
试论好奇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