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 道家 陕西省

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精选8篇)

篇1: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道家思想是很抽象的,但又因为它抽象难学,所以我才想去学习它,深入地了解它,于是我报了刘周堂老师的道家思想研究这门课,一个学期以来,我对学习这门课程有了很多心得体会。

这门课程中,老师主要介绍讲解了老子的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庄子的本体论、相对主义人生哲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道家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开始,我并不十分赞同道家所主张的人生观和政治观,认为老子提倡的“柔弱处世”、“为而不争”的处世态度及“无为而治”的政治态度是很消极的,后来,经过不断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我不再认为道家思想是消极的了,反而觉得它有一种以退为进的特点。就像老子提倡为人处世不能太刚强,而要“柔弱处世”,指出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现在想想,这样的说法确实有它的道理。有时候,柔弱往往容易生存,太过刚强则容易被毁灭,就像老子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令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如总是挺得笔直的树往往比善于弯腰的树容易被折断;玻璃和具有柔性的橡胶一起落到地上,破碎的肯定会是玻璃等,这些事例都说明了柔弱的东西比刚强的东西更能生存。并且,“水滴石穿”等现象也告诉我们“柔能胜刚”,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以后当我出去工作,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时,一定会遇到很多调皮的、不听教的学生,如果我用老师的身份强行地压制他们,他们不但不服气,还可能会越来越叛逆,所以我必须要对他们有耐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教化他们,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成为一位真正受人尊敬的老师。而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态度,并不是消极的什么都不去“为”,而是要顺应自然,不去“为”那些逆自然和道德事情。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靠万民的自为自治来实现无不为和无不治。这使我想到了很多中小学老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老师成为班级活动和教学中的主角,老师“有事”而学生“无事”,这样的班级管理和教学方式是很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的,在这样的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特点。所以,我认为中小学的老师应该适当地“少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地探讨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道家思想主张人应摆脱外在“物”的束缚,追求自由的人生,老子的“返归归真”和庄子为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所提出的“坐忘”、“守道”等都可体现道家的这一思想主张。慢慢地体会,我不禁感慨万千,这种思想主张蕴含着一种多么超脱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如果一切都能顺其自然,不让尘世间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的心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那么,人生就变得简单多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活得太累,也总喜欢向别人抱怨生活的诸多不如意,但我们却从没想过要放下欲望的包袱让自己喘口气,也从没想过停下追逐成功的脚步让自己得以休歇,很多人甚至在功名利禄里争得头破血流,甚是可悲!我想,如果一个人总是怀着一颗恬静的心,以淡然的态度来看待世间一切事情,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比其他人更健康、更长寿!

在这里,道家提倡的是一种“少私寡欲”的生活,认为生活应该俭朴,要做到不铺张不浪费,这种提倡对我们年轻的一代很有启发意义。身边总会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上了大学后,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赚钱却会大手大脚地花钱,把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都浪费在吃喝玩乐上。仔细想想,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挥霍的生活习惯带给我们的只会是不良的影响,因而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俭朴节约,不轻易跟风逐流,我想,做到这一点后,我们也会比以前更成熟,更懂事的。

道家思想反对世界的虚伪,主张回归人的“真性”,指出,“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这里说的“真”是指人的本性,道家认为人要法天,就要真诚的袒露自己真实的感情,在别人面前毫不掩饰,毫无虚伪,自己可以率性而为,也可以说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为了恪守或模范某一样规范而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在这里,我想到了“邯郸学步”的故事,故事中的燕国的年轻人一心想模仿赵国人走路,结果连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都忘了。这原本是一个笑话,但仔细想一下,我们都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就拿高考作文来说,本来作文是一个人抒发自己感情,张扬自己个性的方式,但老师们却喜欢拿范文来进行讲解,如要以排比段作为开头,写作文的过程中要多引用一些热点的,能打动人心的事例等,在这样的教育下,大多数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都差不多,很少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这确实很可悲。钱学森老先生曾经问过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中国的教育对学生的束缚太多,学生能张扬个性的机会很少,这样,创新能力也随之变弱了。

道家的辩证法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道家思想指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的,矛盾的对立面会相互转化。在两千多年以前道家就能提出这样的辩证法观点,确实是令人佩服。道家的辩证法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是无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常常会觉得失败是在所必然的,因而丧失了信心和斗志,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只要一件事情还没结束就有变化的可能,只要我们不气馁、不放弃,事情是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的。同时,道家辩证法还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心中都应该有一把尺子,也就是说,做事情不能做得太过,要有一个度。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到了极点,往往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家长的所有心血都投入这个小孩身上,尽全力满足小孩的所有愿望,什么家务重活统统不让小孩碰,他们以为这就是爱小孩。家长爱小孩,保护小孩是应该的,但太过爱,太过保护就成了“溺爱”,所有的事情家长都替孩子完成了,所有的困难也都帮孩子承担了,孩子长大了,成年了,但却什么事情都不会做,遇到一点困难就承受不了。媒体上报道过的一些人上了大学都要让自己的父母跟去收拾床铺,清洗衣服和一些学生因为一件小事就擅自了结自己的性命,大多数就是这样的原因。并且,在家长过分娇宠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一种霸道、自私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家长的爱太过所带来的相反作用。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底蕴是深刻的,无尽的,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学习,我不仅越来越了解道家思想,同时也越来越有兴趣去更深入地探究,挖掘道家思想的深层价值,而刘周堂老师的“道家思想研究”这一门课也为我在以后对道家文化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篇2: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201211012910 李趁 教育技术

【摘要】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其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本文就中国哲学史课所学到的道家思想浅谈自己的感悟。【关键字】道家思想,老子,庄子,人生

因为对中国哲学史感兴趣,于是选择了这门公选课,而并非是所谓的盲目追求国学热。学习了各个时期各个学派的思潮,对于道家思想,映像格外深,对其有一种别样的喜爱。道家思想中蕴含的一些人生哲理深深的把我折服。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一般认为,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人。与孔子同时,生活在春秋时代。曾当管理书籍的小官,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馆长之类。按照《庄子》中的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聃”。结果是孔子被老子教育了一顿,但孔子不但未生气,反而猛拍老子的马屁,称老子是“乘风云而上天”的龙,还很激动地感叹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大概就有了“老子天下第一”之语。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活了二百多年后,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究竟老子后来仙归何处,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老子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的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开山之作,代表之作。《老子》流传至今,版本甚多。传世本《老子》有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5000余字。虽然篇幅不长,文字简短,但却蕴含哲理,闪烁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些永恒法则。其中心就是要说清一个“道”字。但“道”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一开篇便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谈的。道是不用耳朵听来的,听来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看来的道不足以称为道。道更不是可以说得出来的,说得出来的道,又怎么称得上是其道呢?道是无形无体的,这种潜移默化的道,或许确实要把自己升华到一个超脱凡俗的圣人才能真正体会其精髓所在。虽然如此,老子还是认为“道”确确实实存在。“道”是万物之母、宇宙本原,“道”又是自然运动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宇宙天地之大“道”,或许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领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另一代表,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其实这话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现实社会中提倡宣传礼仪仁教,然而现在人们的素质没见有提高许多,反倒是贪污腐败、欺蒙拐骗盛行,这多少还是说明现行的一些制度存在一些问题的。法治有它一定的威慑力,然而德治才能去出根本。只有加强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贪污腐败、欺蒙拐骗的行为。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因此他提出了“逍遥无待之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论。“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存在不以他物为条件,不与他物相对,在时空上是无限的。庄子提倡“以道为师”。他认为,人们通过修养去体验“大道”、接近“大道”,可以超越人们对于生死的执着和外在功名利禄的束缚。但这不需要人为的去做什么。庄子的修养原则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以此而可以达到“寥天一”的境界。其生命体验、审美体验的方式是直觉主义的“坐忘”。什么是“坐忘”呢?其要点就是超脱于认知心,即利害计较、主客体对立,分别忘执,认为这些东西(包括仁义礼乐)妨碍自由心灵,妨碍了灵台明觉,即心对“道”的体悟与回归。心净或许才能真正体会“道”的真实含义,才能明白“道”对人们的作用吧。

道家是一个偏好自然与直觉的学派,它深刻反映了当时小农社会那种不甘保守,又不敢进取的思想。对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他们是想打破的,然而对于新社会的发展潮流,却又不能接受。结果只能是对自然的原始社会生活的憧憬和思慕。道家思想就成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精神寄托。所以可以说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抚慰那些受创伤的中国人的灵魂。老子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其言曰:“·······不敢为天下先”,“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从中可以看出老子思想充满着智慧。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消极的生活、学习态度,但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很低的地位,然后等待时机爆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呢?中国人不是有一个成语叫“笨鸟先飞”吗?守愚不一定就是你是愚钝的,处弱不一定你就是弱小的,有时候我们应该选择看低自己的成就和地位,这样才能更为明智、更为强大。

对于道家思想的好与坏,我不敢妄下结论。只是个人觉得道家的智慧肯定不会比儒家的差多少。道家的思想或许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金钱、权力、荣誉,一切都是浮云,生来没有,死去你也不可能再拥有它们了。或许真正的幸福就是像陶渊明那样享乐于简朴的田野生活。回归于自然,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现在的人们,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回归于自然,因为他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拥有了权力、拥有了金钱,也不一定幸福。感受自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以“无为”来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学习道家思想过程中,我从中也汲取到了很多很多人生哲理,道家的许多名言对于我的启发都非常的大。在我看来,无论儒家道家法家还是其他学派思想,能够启发人,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

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而且是文化的源泉。古今中外圣贤们往往从流水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管子在《水地篇》中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的命题。孔子面对滔滔东去,奔流不息的流水顿生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水为喻,指出“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唐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况昧?印度诗人泰戈尔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深刻的哲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但是在水中真正深刻悟出为人之道的当首推老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品格,为人要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水总是往低处流,故绝无倾覆之患;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显得那仁慈;水,表里如一,所以它诚信;水,公平如镜,一视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荡涤污垢,载舟覆舟,降洒甘露,攻坚克强,功能无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变为雨雪冰霜,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它善时。“七善”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不争”“处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确,以水为镜,可鉴人生:如水之静,淡定从容静若水;如水之明,正直磊落明若水;如水之谦,轻看名利淡如水;如水之化,随机应变柔若水;如水之韧,百折不挠韧若水。

总之,学习中国哲学史不单单是了解了我国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更重要的我是从中学习到了一种精神的精髓。而道家的思想,作为众多精神中的一粒璀璨明珠,我从中懂得了很多。

【参考文献】

篇3: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园林,文化,道家

1 道家思想

1.1 “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

老子说:“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 主张遵循客观规律, 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 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 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

1.2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 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 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 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而然, 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 合乎自然的要求, 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 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 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 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1.3 “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 走出人生的困境, 挣脱“物役”的束缚, 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璞归真”, 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 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 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 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

1.4 “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

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为无为, 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 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 二是不恣意妄为。

2 现代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 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现代园林而言, 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

2.1 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

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就是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 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 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 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2.2 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

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与西方传统园林一样, 中国传统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 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 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 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 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

2.3 巧于因借的园林整体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 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 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 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 形成整体。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 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 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 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2.4 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局促的空间中, 借助对比、突出三维空间、加强空间的深远效果、采用环形游线形成散点视点视线、避免一览无余的逼迫式景点布置, 以及借助山体和屋顶起翘将人的视线引向天空等手法, 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 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寻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广袤的地域性景观特征的手法不无启示。

2.5 舒适宜人的环境塑造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 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 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 乃至城市布局, 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 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 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 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2.6 循序渐进的空间格局

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营造过渡空间, 是中西方园林的通用手法。中国传统园林多建造在人工性的城市环境之中, 需要在人工与“自然”之间营造出一系列过渡性空间, 并以庭园或园中园的方式来起到联系和过渡作用。园林空间因此而划分成一系列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序列主题的庭园空间, 但彼此之间又密切联系。

3 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体现道家精神

“道法自然”是中国景观艺术和设计总的指导原则, 在这思想的指导下, 园林设计将按照人为思想指导景观的设计从而到达自然之美。美的意识形态是主观与客观、感情与理智和谐平衡的产物。这思想也是道家哲学文化中具有决定性的理念, 这种思想势必影响着中国园林设计艺术的发展。

中国园林设计中的构景元素之一“石”, 石头是静止的、无生命的大自然中天然材料, 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把它拟人化了, 石头的用途、功能被赋予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山石在园林中能够表现丰富的情感;石头作为一种立体的构景要素, 起到向上引导视线增加空间感的作用;作为屏障, 可以起到隔离空间的作用;可以丰富园林中光影的空间变化和视觉艺术效果。可以说, 大自然是一张纸, 那么我们构景观元素的“石”就是画上的线条, 能够勾勒出丰富多彩的景色。从抽象和象征意义来说, 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互通的桥梁, 它能起到从人到地、从地到天的过渡, 从而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 体现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意境。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支配构景元素如流水、游鱼、花草、树木, 通过相互整合也能达到“道法自然”的意境。中国园林设计的石求奇、水求曲、廊求回、路求幽, 假山叠置, 奇花异木, 四季更迭。中国园林的水元素包括湖泊、河流、渊潭、泉水、水渠等多种形式。似带的河流, 有声的溪涧, 空灵的渊潭, 雄壮的瀑布, 细腻的泉水能把浓浓的生命力注入园林灵魂中。山静水流, 水绕山行, 动中有静, 静中起伏, 山水相得益彰, 赋予了园林无限的活力。通过设计师们精心打造, 能够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中国园林景观大多数都以自省、含蓄、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 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和虚实调和, 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 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颐景山庄”地形地貌起伏多变, 因此, 在景观规划中, 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空间处理手法:对局部的硬质景观利用地形高下、山峦远近等自然条件, 因山就势, 在不破坏地形的前提下, 沿袭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 使空间的“虚”与建筑的“实”相协调;对大环境的软质景观, 结合独有的山地景观条件, 引入生态园林理念, 达到“以人为本”、“返璞归真”、“人天合一”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受道家文化指引下, 现代景观设计的价值趋向。“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在中国无论是园林也好现代景观也好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 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 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4 结语

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影响、浸润着园林, 成为园林创作的主导思想、造园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且对西方园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西方造园家对道家哲学思想百学不厌的原因。

21世纪以来,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世界哲学史中, 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对而言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最具有启发性的思想之一。目前, 重人文、重环保的设计趋势也与道家“朴素自然观”有着一定的联系, 从而启发我们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并适当地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园林设计必须注重内在的思想性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社会会越来越需要有思想、有品味的园林景观设计, 道家哲学思想的借鉴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冀.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2]玛丽安娜.鲍谢蒂.中国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吴隽宇.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 2001 (4) :27~28.

[5]流沙河.庄子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6]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篇4:学习道家思想研究的体会

【关键词】道家生态理论 中学生 德育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近年来西方的热词,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中,尤其是道家思想中早有丰富的见解。道家万物平等的理念和整体平衡的观点,同现代西方的深层生态理论一样,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浅层生态理论态度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主张从人与自然平等统一的角度来对待这种关系,从而打破了现代生态伦理学在西方主客二分指导下的思维模式,对于重建我国中学生的生态伦理智慧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德育作用。

2.导致当代中学生生态文明观不合理的原因

在工业社会早期,消费处于社会中心。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第三产业兴起,之后消费也就大大兴起。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也就不需要人类进行生产。从此意义上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然而,在当今社会,消费不单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商品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导致消费的异化。因为消费是人的消费,必然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带有人的主观性,所以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所进行的消费就是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比如追求名牌、时尚、一次性消费的大量出现,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像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的使用等。这些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不合理的消费观早已普遍于一些中学生中,因攀比心作祟,便跟风似地去购买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范围的名牌服装、高端电子产品甚至是奢侈品。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国面临的中学生生态文明德育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很多中学教育的重视,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对于中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3.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学生德育培养的作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浑然而成的东西,寂静空虚并且不依赖人的外力而独立存在,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道家思想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宇宙万物之源的“道”到底是什么,但是道家的宇宙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体现出一种万物平等,特别是人与万物之间平等的思想。故“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也”,与万物一样,人本来就是一种物,所以能够齐物。

因为万物平等,所以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道的观点看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但是从事物本身、世俗观念事物的差异、功用和认识主题的主管取舍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认为事物有贵贱之分,有大小之别、有用与无用之异[6]。但是“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瘦于殤子,而彭祖为夭。”差异是相对的而并非本质的,所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之所以会有不同,是因为我们在这样说时,同时也否定了另一种说法。其实“物无非比,物无非是”,道家万物同源于“道”的思想认为万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老子才说自己有“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天地有生生之仁德,道有养育万物生长的善性,我们要做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的,那么我们理应珍视生命。既然人与动物同源于道,那么我们就应该反对“以己养养鸟”,而要尊重“以鸟养养鸟”,要对万物心怀柔慈,待己俭啬,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反观当下的中学生,缺乏对自然和万物应有的敬畏和尊重,缺少爱心和同情心,再加上长期受到“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想的影响,敬畏生命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及甚少,也就难怪会有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张亮虐猫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药家鑫撞人并捅人致死事件”。对于生命以及万物本质理解的薄弱和敬畏的缺乏,更是导致部分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根源。道家万物无贵贱、万物平等、珍视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破除把自然界和动植物作为掠夺和攫取对象的思维定势,扭转这种生态道德的不协调,弥补中学生生态伦理德行的缺失,形成万物平等、物无贵贱、珍视生命的伦理观。

4. 结束语

《道德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经典,“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西方,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和历史学家汤因比很早就看到道家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巨大价值,并极力提倡用道家生态智慧来补充新型生态理论,即深层生态理论。在我们中国亦是如此,在西方国家相继步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为了保持与世界前进的步伐基本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性的伦理知识的教育。因为科学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将来的科学与科技的发展,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取决于创造和利用它的人,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与伦理教育。而道家几乎用惊人的洞察力诠释了整个人类,可以并应当为中学生接受新型生态伦理智慧教育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秉福.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J]. 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2):120-125.

[2]李约瑟. 科学思想史[M].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

[3]佘正荣.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周凤霞. 生态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傅佩荣. 傅佩荣解读庄子[M]. 北京:北京线装局,2006.

[7]刘湘溶. 生态伦理学[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8]郑志明. 当代道家与道教[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9]邹文广.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自觉[N]. 光明日报,2009-03-17.

[10]黄钊. 论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5):57-60.

篇5: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户外的法则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礼貌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下社会职责、淡漠参与意识、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就应看到,道家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的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务必的腐蚀性。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篇6:简述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异与同

华夏文化历史悠久, 灿烂辉煌,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瑰宝, 很有发掘弘扬的必要。华夏文化时空跨度大, 有记载的就有儒、法、道、兵、墨、易等众多学派, 号称诸子百家。其中, 尤以儒家和法家对我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由于其著述丰盈, 博大精深, 难以概全, 本文仅从人治的角度, 就两者用人政策方面的异同, 展开比较研究, 以达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之目的。

一、儒家思想的人治特征

儒家学说自开始起就是讲求个人的修养,首先从个人出发以个人感受的角度来寻求个人内在和谐与平和。如《论语》“学而篇”第一句就是讲“说”、“乐”、“不愠”,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有德有养的君子。按照同样的模式,整个论语就是以孔子自己的行为表现和道德修养活动来教诲他人。而个人修养的最终目的除了使得个人感觉到愉悦之外,还在于达到社会本身的和谐,如《论语》“学而篇”第一十二句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因此,孔子非常讲求“礼”。

个人修养和良好品德还要服从于礼,以礼服人,以礼度人。只有讲求“礼”,符合“礼”的要求的人才属于“君子”,脱离了低俗品味和野兽生活的达到文明状态的人。而“礼”原意指的是对神上和祖上的祭祀,祭祀就要强求次序和秩序。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在祭祀活动中具有确定的次序,从而在祭祀中可以这样的次序来向神上和祖上表示自己的敬意。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次序进行祭祀活动,就可以做到井然有序,而有序就表示祭祀活动顺利、成功地举行和完成,达到了祭祀表示敬意的目的。而且,祭祀活动也是表明参与祭祀者之间亲密关系的方式,不仅提醒祭祀者之间具有亲密关系,而且通过祭祀活动来加强之间的亲密关系。周公制礼就是根据祭祀活动所具有的这种功能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将祭祀中人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准则运用到其他的方面,如婚姻、军事、生产、活动等。根据“礼制”设计者的愿望,按照“礼”进行社会生活就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这就成为社会层次上的“礼治”。春秋社会末期,礼乐出现变动,社会也出现了混乱局面,这个时期的人们,特别是了解过去社会生活及其文化的人们自然很怀念那种“礼治”社会。孔子就努力倡导“礼”,免除各个诸侯国家的战争,使得相互和谐,人们生活安定。所以,孔子所倡导的就是,个人进行严格的自我修养,然后按照“礼”的要求进行社会生活,从而达到彼此和谐、安定的境界。

从个人感受出发(高层次的优雅感受),加上孔子注重自省,不问出身的教育方式,那么,这样修炼出来的人是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发展社会维持社会稳定的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观念,儒家学说保持了贵族和平民乃至贱民之间的交流渠道——遵循“礼”的要求,能够通过“礼治”活动达到上下的交流和贯通,这实际上使得等级森严的社会保持了一种开放性。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儒学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民本言论,如“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而且儒家把原始宗教的天的观念,具体落实于民的身上,把民升到神的地位。如儒家认为“天聪明,自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再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再如“民,神之主也”和“民和,而后神降之福”。又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因此,儒家学说具有很强的民本色彩。

但是,正因为过于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个人为了神上和祖上而讲求品德,使得儒家学说认为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要强求这种品德修养。而统治者的品德修养又关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具有国家治理权力的人应该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统治者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不仅可以使得国家政权稳定,社会安定,而且能够保障庶民的生活,从而达到“礼治”社会的理想层次。因此,儒家学说提倡德政、仁政、德治,提倡“君子”治国,在此背景下,要“爱民”,君民均服从于“礼”的要求。这样就造成国家的安定与发展、国民的民生与民祉都系于国君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学说在历史发展中逐渐为保证国君的道德修养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影响措施,要求有权者像父母照看子女一样爱惜民力,但是,最终却还是捍卫君权,捍卫臣民对皇权的服从。儒家学说仅仅是把国民当做被动接受恩施的客体,按照父母与子女的模式来理解君、官与民众的关系,以满足民在物质上和役力上的基本需求为上限。即便出现了皇权的保证,民众推翻的理由是当权者道德堕落、品质糜烂,而新建的王权只要继承儒家学说,做到修身养性、体贴民生,就可以获得新的正统地位。可见,儒家学说归根结底就是倡导“人治”。

二、法家思想的人治观念

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依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法家所主张的首先就是将法予以成文化,并且公之于众。“法者,国之权衡也”。法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公之于众的效果,就是评判行为的标准也予以客观化,不再是主观性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儒家将行为规范称为“礼”不同,法家将自己规定的行为规范明确称为“法”、“律”,努力显示出对社会大众的平等性:“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致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另外,法和律的内容对“礼”突破很大,法律的制定是为了定分止争,兴功禁暴,赏刑并用,同时,也以明确的方式来维护王者的权威。对于王者的权威维护,不再依赖于王者的道德修养,反而,更多地依赖于法律的威严和严格执行。在统治权问题上完全抛弃了过去“礼治”所强调和运用的伦理工具,利用对臣民的利益引导和心理威慑来服从王者的需要。尽管韩非子也看到了特权阶层对法律实施的破坏和阻碍,“犯法为逆以成大奸,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而法令之所以备,刑罚之所以诛,常于卑贱”,但是,法家的法与律以及严格实施,还是为了“明王之国”。

正因为严格按照法律来维护统治权以及国王的权威,对犯法者自然不会从轻,法家的集大成者商鞅、韩非子都主张“严刑峻法”,“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实际上就是加大对犯法者、犯罪者的处罚,通过严厉的特殊预防来增进一般预防的效果,从而使得民众对国王之法不敢违反,顺从于法律的规定,建立符合统治者需要的统治秩序,从而达到“治”的目的。因此,在法家法律思想中,反而没有了民本思想,民众在法家眼里,民众只不过是“攻”、“耕”的工具,作为统治者的奴役对象而出现。法家对于老百姓是心存蔑视的,儒家主张“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法家则更绝,主张民可用其勇,而不可使其有智,主张以惩罚使人民恐惧,用奖励让百姓服从于国家的利益,比如对外侵略扩张。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就是用这种办法,他订立了军功二十级,在战场上斩敌人一颗脑袋,就奖励一级军功(这也是中国古代将“头颅”称为“首级”的由来)。商鞅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让百姓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斗,也就是鼓励为国家利益而杀人,只有功利,不问是非。整个国家至上而下只有统治阶级拥有思考能力,只有君主一人拥有最终决策权;作为臣民,只要服从并随时准备为国家(事实上是君主及其统治集团)的利益献身就行了,而回报不是人格的尊重和自由权利,也不是儒家那样在道德上的褒扬,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总体上而言,就是利用国民的生存利益来达到政治的目的。“法治”完全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另外,明确论述王者权势问题和王者对臣民的驾驭之术,如“抱法处势则治”、“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谈论势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儒家所倡导的是靠王者的道德修养来顺从“礼治”要求,从而服得天下,使得民众从道德伦理的角度佩服和服从王者的秩序,即主张“贤人治理”。而法家则认为“贤人治理”完全是一种幻想,只有靠势才能实现良好的统治。君主具有王者的帝王和权势,臣民所具有的臣民身份决定了他们必须服从于君主的权势,对于不服从者,自然是用法来惩治。这样法与势结合起来,成为统治的良好工具。而且,君主还应该讲究“术”。这是韩非子所明确强调的,除了人事制度的管理之外,还要强调“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在君臣关系上,君主应该无为,不可“移情借臣”,把君主对臣民的防范予以明确化和正当化,并且设计多种方式来供君主运用,防止臣民对君主的悖逆和奸诈,实际上这是为君主的特务统治和法制之外的操纵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支持。历代皇帝利用特务统治或者不讲信义的手段来维护权威,不仅有天生的心理原因,更有既定的理论支持。而这些完全是君主个人所使用的手段。“法”、“术”、“势”的有机结合,就是君主进行统治的绝妙工具,有利于增进其统治,不可不谓为“人治”理论。

三、儒家与法家思想的互补与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理念, 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应当说儒学对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构建最有影响, 且辐射到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至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广泛注意。澳大利亚学者雷吉·利特尔和沃伦·里德甚至断言: 儒学将带领世界进入21 世纪, 即将成为21 世纪的管理主流。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来, 儒学似乎取得至高无上的治国理论“霸主”地位, 孔子被尊为历代帝王师。儒家学说被树立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在教育上处于权威观念,作为教学的主要材料,而且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上严格宣扬和奉行儒家学说,使得中国千年来沉浸在儒家学说的思想观念中国家接受和宣扬这种伦理温和观念,为君主对臣民的统治和剥削盖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不过,从表面上看,可以说儒家主张的是“贤人治理”,或者说是“君子政治”。这就不同于法家的法律思想,即主张君主的权势,并且以法予以保障。对于君主本人的私德、才智、文化在所不问。可见,在法律层次上二者的追求不太一样,儒家尽量追求国家治理的法律法规在道德伦理上能够站得住脚,而法家则根本不管法、律是否有道德的支持。如果进一步推想,那么,可以认为法家的法律思想很容易导致“恶法亦法”,只确认法律的权威力量和规范作用,而不问其来源;儒家则注重“法”与“礼”的关系,要求法符合进行祭祀活动“礼”中的亲情和温情关系。但是,法家的学说实际上是从儒家演变过来的,荀况就主张:“隆礼至法则国有常”。从韩非子、商鞅都是荀况的学生就可以看出。法家非常了解儒家的思想本质,因此,非常坚决主张文化专制,儒家学说在道德上为君主统治留下了难题和隐患:“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在漫长的社会管理实践过程中, 儒法互补是如此体现的: 当朝政腐败、战乱四起之时, 儒家看似温柔敦厚的“仁政”解决不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法家的强权严法就会大显身手;而当苛政酷刑遭到民众强烈不满和反抗时, 或者改朝换代、新政伊始, 最高统治者常会回到儒学寻求治国安邦抚民之策。有人讲, 封建帝王往往儒法并用: 以儒家学说文饰政治, 用法家之策支撑政治。

可以说,在平和时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需要儒家学说的支持,使得君主保持个人道德,也使国民修身养性,温文尔雅,保证良好秩序,从而保证政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在征战时期,国家趋向统一和夺取政权的需求就可以从法家那里找到根据。对于本身就认为皇权至上的君主来说,在自己道德破败或者把道德抛弃时,法家的主张正好可以弥补统治方式上的空白。对于皇权来说,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正好可以满足其不同侧面的需要,正所谓,“威逼”与“安抚”相结合,服从于皇权的统治要求,维护君主的权威和统治,成为皇权社会统治者的思想文化工具,共同抵达了“人治”的彼岸。

篇7: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1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法律的本源和依据,而道是一种自然法则。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位阶来看,人类社会的法律处于最低的层面,要受到道与天地之法的约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法应体现德的精神,而德体现道的精神和品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因为“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因此,道法的形式应是非成文法,符合“行不言之教”的理念。老子主张法令应避免繁杂严苛,认为“多言数穷”,“希言自然”,而且“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他推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简约法律。老子主张法要适度,不能走极端,“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在形名关系上,老子认为“道常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常”意为“恒定”。“非常道”、“非常名”揭示了法律固有的局限性,说明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必须对法律进行必要的修定。因此,必须透过法条和法律概念看到其背后的实质与原则,不能教条地从其表面文字出发去阐释和运用法律规定。老子也认为,“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不殆。”这又说明了法律概念乃至法典产生的必然性。

在《道德经》中,老子批判儒家礼法,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也对法家主张的“严刑峻法”提出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的“道”论作为法律批判的依据,形成了后世道家流派对法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庄子学派对法律的否定,另一则是黄老学派对法律的肯定。

庄子批判当时的世俗法律,否定了战国时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样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强权之法。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否定法律,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混沌时代。他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将“道”作为修身治国的工具,并主张以“道”而非法律来确定君臣关系的准则,“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庄子区别天道和人道,并提出“人道有为”的思想,“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但是,庄子后学渐渐认同了仁、义、礼、法的作用,认为“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2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事实上,关于老子思想,我想大家都可能会知道著名的“无为而治”以及“道法万物”的思想。所以,我也就从这两个简单的地方说起,尝试着阐述老子的法律思想。

对于“无为而治”这一说法,我想可能会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以及古时所崇尚的“以礼治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我的观点来看,老子提出这一说法,是基于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辩证看法。比如什么“祸福相依”、“长短相对”以及“强弱转化”等诸多对立与统一的例子。也许正是立足这一基础之上,老子认为为国者不应当有所作为。应当清心寡欲,静心休养,让社会随着自然的演进而演进。矗立在这思想之后理念,我想可能是老子所谓的道。在老子眼中,“道”乃世间万物的根本,乃世间不变的真理,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转变而转变的。在这一观点上,我比较赞同老子。确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它支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带领着我们,是我们摆脱愚昧,走向智慧。使我们摆脱黑暗,走向光明。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太过于绝对化、过于牵强。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让人们做到遵守社会的“法”?又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达不到的,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外来因素的干预。都必然会走上有为而治的道路,召唤法律的统治。

再有就是对于老子所强调的“不应公布法律”、“使民众愚”的思想,我不能完全赞同。老子提出法律只有保持隐秘,才能具有真正的威慑力。这让我想起了郑国子产在铸铜书时所遭遇的质疑,原话我暂时想不起来,但大意就是:法律的威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一旦公布了,民众就不会惧怕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公布法律,那法律谁说了算?统治者?所以,不公布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统治的极致,是为统治者敞开违法的大门。

我也不知道这些俗算不算是老子的法律思想,亦或是他的人生哲学。总之,我认为老子所提出的“道”法,也就是他所谓的“自然法”。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它高于社会上人定的法律,主导者世间万物的运行。为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划上界线,为我们的每一片语言添上彩光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3

战国中期的庄周与老子一脉相通,世称老庄。“夫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也。“([明]焦竑《庄子翼》序言)庄子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法律虚无”主义。

(一)主张绝对“无为”,否定法律、道德与人类文明

庄子进一步从消极方面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从“道”出发,他也认为必须“无为而治”。如说:“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庄子·在宥》)并激烈反对各家的“有为”政治。他批评墨家“兼爱”、“节用”、“节葬”等主张是“乱之上也,治之下也”。他又批评儒、法两家,认为“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形)名比详,治之末也”.(《庄子·天道》)在他看来,只有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事物才有价值,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对自然的破坏。因此,庄子的理想已不满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而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浑沌时代”,也就是“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 “无知无欲”, “无人之情”的“至德之世”。庄子主张“绝圣弃智,大盗乃止;?NE74E?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胠箧》)他所要取消的包括道德、法律、制度、度量衡等所有规范,以及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实质上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否定。

(二)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认为,人对人世间的生死、存亡、穷达、富贵、毁誉等等,自己根本无法掌握,只能“安时而处顺”,(《庄子·大宗师》)“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从而陷入了宿命论。但他又极端不满现实,愤世疾俗,不愿受仁义道德、礼法刑政的羁绊,只好从精神上追求自我解脱。其办法就是超然物外,把人生看成一场大梦,物我两忘。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与“道”同体,获得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自由。他把老子的对立面可以无条件转化的错误,发展为相对主义。完全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事物之间的差别,也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人们言行是非的客观规范。

(三)“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以相对主义为武器,对当时的仁义道德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揭露。如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法律、道德之类,对于这些窃国者,不但起不了制裁作用反而会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而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庄子·胠箧》)

篇8:中国道家思想中“士”的境界

“士”这个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殷周时期“士”代表最低等的贵族,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代表的含义就转变成孔孟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孔子《论语·宪问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1《]论语·宪问篇》。这“士” 是指的就是“知识分子”,其座右铭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孟子·尽心章句上》。士者一面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希望达到治国平天下功成名就时可以功成身退,这就是道家思想中“士”的心理特点[3]105。

诸葛亮就是这样典型的“士”者。神机妙算的卧龙孔明一生即为王者师,辅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丈夫事业,蜀汉三分天下由此诞生。 然而他脚未迈出隆中时,就表示过要功成身退,以此明志,自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1]《孟子·尽心章句上》。

历史上能够功成身退的士人还有几人,如西晋的张翰“鲈鱼秋思”。当初,张翰在齐王帐下效力,有天见秋风起,忽想起家乡的美味莲菜和可口鲈鱼,看到眼下的官场中不自由,不自在,他十分思念民间生活,人生在世又有几回得意,何苦老泡在官场中呢?于是辞官返乡。后来,齐王出事,八王之乱终究失败,张翰未受波及,其“鲈鱼秋思”未尝不是急流勇退之举。

二、道家思想中“士”之品格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称为“士”呢?《论语·子路篇》载: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径砼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1]《孟子·尽心章句上》可见只有德才兼备、孝敬父母,恭敬尊长、言语信实,行为坚决以“士志于仁义之道”为使命感的知识分子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士”。

唐朝著名政治家李泌可谓士人之代表人物,7岁便被唐玄宗赞为神童。天宝年间,又因为自己以诗讽刺安禄山、杨国忠之流而贬于民间。安史之乱过后,李泌因治乱之策而得到当时唐肃宗的再次赏识,欲委以高官,但他坚决辞官,只以士之身份参与朝廷,却遭宦官李辅国嫉妒,为了躲避他,悄然辞隐到衡山,等到唐德宗即位,又三次赏识召了上行授左散骑常侍。李泌一生跌宕起伏,朝廷处于危机时以国家为己任,一旦成功又隐退,可谓真正的士者。如同他诗句里的“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遂良图。清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4《]长歌行》。

心如明镜的士人没有几人,郑板桥名为扬州八怪之一,以竹喻人高风亮节的士风流传于世。当年,他在潍县做小官时,画过一幅《风竹图》并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5《]菩提能》。从竹联想到民情民声,忧国忧民之心尽情于诗画之中,这样明白的人,时常以“难得糊涂”自醒,可见“俗人昭昭,我独皆皆。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3《]老子》十章呀!

钱钟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早在清华园里就被人称为“人中之龙”,他的小说《围城》誉满京城,他平时不善交际,淡泊名利。记得《围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公映时,人人以《围城》中的名句来自慰,形成一股“围城热”。电视剧想找钱老和观众见面,可钱老婉言谢绝了。古人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放在钱老这位士者名流面前,真是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三、以“士”者为界学习如何看待名利

“士”者作为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历史上也有很多“士”者对待名利“宠辱不惊”,但也有很多人昏昏庸庸,患得患失。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喻小说《儒林外史》就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一幕幕士林丑态。小说里的主人公周进,在醉心举业,取得功名的路上,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到了贡院,触景生情,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直到几个幕僚给他捐个监生,他还在念念自语,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范进呢,更是名利熏心,当他突然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中举喜报后,连身为屠户的老丈人都刮目相看,而他却倾时开心的生痰,成了疯子一样手舞足蹈,浑身污泥不堪的满大街乱窜,嘴里不停地喊着“中了,中了”,真真是个执迷不悟的八股士。

《老子》四章里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孰病?”名与利孰轻孰重,个人都有个人看法,但是过分追求名与利,最终都是繁华落空,就像老子告诫我们的“是故甚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之”。也就是说过分的追求名利必然大耗费周折,丰厚的藏品必招来严重的损失。古典小说《红楼梦》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金玉满堂,莫之解守的例子。假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生,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那荣宁府上,耗不尽的金银珠宝,说不尽的荣华富贵,道不完的荣耀权世,是怎样让人羡慕之极。可是,谁料“一场秋雨过后”风云突起,天气说冷就冷,就像那“食尽鸟投林,落下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疯疯傻傻的道人一首《好了歌》分明将那“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事无常的奥妙,入木三分地写了进来。这就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今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呀。

当你过分追求名与利时还往往受人愚弄,就像著名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有一个爱美的皇帝,不理朝政,把心思花在了买漂亮衣服中, 他几乎每日每时都在考虑自己穿什么比炫耀,以至人们一提到他总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皇宫对皇上说他们能织出世间最美丽的布来,用这个布做成的衣服很奇怪,只有聪明的人能看到,愚蠢的人看不到。于是皇上很高兴,准备用这布检验谁愚蠢,命令两个骗子织布,两个骗子拿了大量的金线,却空空的织起布来,来巡查的人根本什么也看不见,却向国王说那布如何美轮美奂。终于,大量的金线和金钱满足了两个骗子,他们说衣服做好了,迫不及待的皇帝重重赏赐了裁缝,然后穿上这件“衣服”参加游行大典,皇上脱去了身上所有的衣服,大摇大摆走向了游行大典,街上挤满了人,却没人说皇上没穿衣服,只说新衣如何美,直到一个小孩子说:皇上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大家才相拥而笑。

名和利让“士”充满迷惑,从而难以功成身退。很多“士”者往往是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能明了呢!如此患得患失,如此为名忙忙碌碌,如此鬼迷心窍,如此不堪入目,难怪老子曰“:宠辱者惊,贵大患若身,受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老子》四十三章如果可以做到荣辱不惊,也许就不会发生很多难以挽回的历史悲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纸上谈兵”。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述,在战国后期,赵国的有名将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研习兵法,据当时的人讲,他讲起兵法来滔滔不绝,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很多人都认为年纪轻轻的他是个兵法奇才,可他父亲却认为兵法讲究实战,这孩子终有一天会吃苦头的。果不其然,赵括后来被任命为将军,在长平之战中,缺乏实战经验,被秦将打了个落花流水。“纸上谈兵”是用十几万生灵和灭国做代价告诫士者只有脚踏实地,不为名利诱惑,荣辱不惊,卑下沉静,容纳百家,博采众生,才会大承无形、大智若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老子》五十五章的。

老子曰“:是以圣人之后,其身而身先,外其生而身存。”非心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圣人把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老子》八十一章作为名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 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于世啊。“士”者应返璞归真,保持性情的天然纯洁,巧语中听,良药苦口,反对陈腐滥调,应该“发乎情性, 由乎自然”,童心可贵,童真自然,士人只有合乎其内心的舒服,才能有童真童心。“童心未泯”老人尚有,何况放弃名利财富,逐自己的内心呀。鲈鱼美,那我就辞官,竹子直,那我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不想参与政党,那我就退居衡山“,人之道,为而不争”[3](《老子》四十章,“含德之厚,比之于赤子”[3]《老子》四十四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道家思想感悟 下一篇:BP神经网络方法在院系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