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精选2篇)
篇1: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
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
“‘发展普惠金融’写入党的执政纲领,我们的普惠金融事业从此有了指路的明灯”,这是宜信CEO唐宁在2014年致全体员的新年邮件中的开篇语。
从2006年 开始,经过8年的发展,宜信已成为全球小额信贷规模第一的公司。截止2013年,宜信公司业务已经覆盖全国120多个城乡地区、仅P2P小额信贷撮合额就已超百亿,累计服务超过100万个小微企业主、农户和学生,并且拥有自己研发的针对该人群的信贷技术和评分卡,获评“互联网金融十大领军品牌”。
由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携手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等机构共同撰写的《2014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报告指出,作为中国互联网普惠金融领航员的宜信公司,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宜信结合中国的国情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创新之路。作为宜信掌舵人,唐宁一直坚持“发展普惠金融,老百姓要的是便利地获取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之下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将线上、线下,实体体系、虚拟体系、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进行融合,便是宜信正在做的事情。
践行普惠金融的道路其实并非一路平坦。面对不同的声音,唐宁在很多场合都反复表示,宜信是服务机构,更好的帮助出资人和借款人进行撮合和匹配,不参与任何形势的资金运作。不吸纳资金,不发放贷款,只是独立的服务机构,负责帮助出资人进行更好的信用管理。所谓信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帮助客户进行更好的信用调查,追款服务,风险评价,贷款产品设计等等。宜信的核心就是帮助客户更好的放款,以及更好的收回贷款。
2013年12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发起成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及P2P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宜信当选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应邀出席中国支付清算协会12月4日主办的“2013互联网金融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互联网金融既是金融形态,更是业务创新,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宜信作为P2P模式企业的代表当选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意味着P2P模式及宜信的业务开展已获得监管层认可。
篇2:宜信践行普惠金融与时俱进创新模式
继十八大后,普惠金融在今年两会上再次成为了关注热点。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时指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并首度写入了互联网金融几个字,被认为是对“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注释。
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约有4万个乡镇、约6.4亿农村人口,还有数量庞大的城市社区,蕴含的金融需求约以百万亿元计,但金融机构空白或仅有一个的乡镇数量仍有近万个。小微企业数量已突破5000万,假设资金匮乏者占比70%、其中80%有融资需求、且户均保守需求量为50万元,则小微信贷市场容量超过14万亿元。此外,上述主体对支付结算、财富管理、保险等其他方面的金融需求也十分迫切。
而在小微金融市场上走在前列的宜信,在成立之初就将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作为支撑公司发展的两大业务,以卓越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作为公司的支点和核心优势。
按照《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报告》的介绍,宜信拥有强大的网络借贷平台,在小额信贷产品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宜信在取信立信的路上八年“苦征”,打破行业空白,填补体系空缺。在广袤的中国农村,贫困依然是众多农民难以逾越的藩篱。其实,对于突破贫困,很多农民并不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而是缺少创造财富的机会。为帮助中国广大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人群释放信用价值,宜信公司早在创立之初就面向小微企业主提供信用服务。
相关文章:
安全文明环境健康措施02-03
环境安全和健康02-03
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02-03
安全健康环境法律法规02-0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02-03
安全健康环境管理02-03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02-03
发电企业绩效管理02-03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活动总结02-03
关于环境和安全体系审核情况汇报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