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治疗痔瘘手术后尿潴留160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尿潴留是痔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病率高达52%[1], 属于中医“癃闭”范畴, 是以小便量少, 点滴而出, 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病[2]。《内经》言:“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中医认为此病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 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尿潴留常见原因是肛门术后伤口疼痛的刺激或神经阻滞麻醉, 引起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 导致排尿困难, 少数中老年男性病人伴有前列腺增生, 膀胱收缩无力, 致尿道动力性梗阻增加排尿困难[3]。另外还有精神、心理、环境因素等。在临床治疗上有:口服西药、肌注新斯的明等, 但有副作用和禁忌证;诱导排尿法效果不太理想;导尿法虽然疗效确切, 却极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在当今“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病人为本”思潮的影响下, 传统针灸疗法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痔瘘患者1125例, 术后5h以上不能自行排尿者诊为尿潴留, 共320例, 运用耳针、体针治疗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痔瘘患者共1125例, 术后数小时有尿意, 少腹胀急, 膀胱充盈, 经局部热敷流水引导等处理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者诊断为尿潴留, 共320例,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60例采用耳针治疗, 其中男性92例, 女性68例;年龄25~76岁, 平均年龄38.35岁;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83例, 低位肛瘘切除术后53例, 高位肛瘘挂线术后5例, 肛乳头瘤结扎术后19例。对照组160例采用体针治疗, 其中男性81例, 女性79例;年龄22~81岁, 平均年龄37.65岁;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79例, 低位肛瘘切除术后54例, 高位肛瘘挂线术后7例, 肛乳头瘤结扎术后20例。2组在年龄、性别分布上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取膀胱、三焦、尿道, 用1寸毫针消毒后刺入耳穴皮下, 深度以穿入软骨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得气后留针30min, 每5~10分钟行针1次。

1.2.2 对照组

取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采用短毫针, 行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15~20min, 每隔5min运针1次。经过以上处理12h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 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1.2.3 疗效观察

优:术后6h内恢复自行排尿者;良:6~8h内恢复自行排尿者;可:8~12h内恢复自行排尿者;无效:12h以上未自行排尿者。

2 结果 (表1)

耳针组有效率95.62% (153例) , 体针组有效率79.38% (127例) , 2组比较, 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 (P<0.01) 。

3 讨论

《内经》言:“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中医认为此病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 体针组取中极为膀胱经之募穴, 以清膀胱之积热、调整气机;针三阴交穴行肺气以助通调水道;关元补肾之元气;诸穴共用, 湿热除, 元气充, 气机利, 使癃闭除, 小便自出。《灵枢·口问》云:“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丹溪心法》云:“盖十二经络, 上络于耳”, 可见耳与人体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耳针组可清利下焦湿热、疏通局部经脉、缓解肛门疼痛, 使膀胱气化功能正常, 还能调节患者心理情绪, 改善痔瘘术后盆腔神经功能, 增强膀胱平滑肌收缩力, 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4]。耳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 而且操作方法简便、经济、灵活, 无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耳针、体针治疗痔瘘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痔瘘术后尿潴留320例,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60例采用耳针治疗;对照组160例采用体针治疗, 观察记录施针后自行排尿时间,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耳针组有效率95.62% (153例) , 体针组有效率79.38% (127例) , 2组比较, 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 (P<0.01) 。结论 应用耳针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操作简单,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耳针,痔瘘术,尿潴留,体针,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 王玉成.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4:664.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239.

[3] 崔安明, 刘卫平, 黄鹏宇.肛肠手术后并发症72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6, 8 (9) :1213.

[4] 杭春平.耳针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25例[J].江西中医药, 2004, 35 (2) :5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 下一篇:产后尿潴留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