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夏季的别称
中国古代名人别称
中国古代名人别称
1 秦皇陵宫
宋代马远,擅长作画,但他画画有个特点,只画一个角或者半边,而留出大片的空白,让人寻味,因而,人们给他一个绰号叫“马一角”。
宋代鲁宗道曾任参知政事,以忠直闻名,因他的姓以“鱼”字为头,人称他为“鱼头参政”。
南宋末年的宰相贾似道,玩物丧志,无心治国,热衷于斗鸡走马,饮酒宿娼,还喜欢斗蟋蟀,经常和群妾一起趴在地上观蟋蟀相斗,并将所谓的经验写成一部《促织经》,时人称他“蟋蟀宰相”。
南宋文学家郑思肖原名某,元兵南下灭宋后,兹改名思肖。思肖者实为思赵宋王朝也。改名后,思肖隐居吴下,自称“三外野人”。
宋代诗僧如璧,名饶节,字德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其中有“间携经卷倚松立,试文客从何处来”的佳句,被人称为“倚松道人”。
元代诗人袁凯,工诗,有盛名,性诙谐,常背戴乌巾,倒骑黑牛,游行九峰间。尝在杨维桢座赋《白燕》诗,颇工丽,人因呼为“袁白燕”。 元代廉希宪喜读书,尤其精研《孟子》,忽必烈称他“廉孟子”。
明代诗人杨基,其写景诗作描写简练,具有自然韵味。因其写有《春草》一诗,人称其为“杨春草”。
明代陈谔,为顺天府尹,每入朝奏事,说话都很大声,皇帝常称他为“大声秀才”。
明代陈献章,学问渊博,授徒无数,教授学生学习要以自然为本,人称“白沙先生”。
明代御史冯恩,刚烈正直,人们赞叹他“铁膝、铁口、铁胆、铁骨”,称他为“四铁御史”。
明代王琎,任宁波知府,生活节俭,一日吃饭时,发现有一碗鱼羹,怒骂妻子忘记了过去的苦日子,立即撤去鱼羹并把它埋了,时人称他“埋羹太守”。
明代周新,官任御史,敢于对抗权贵,人称“冷面寒铁”。
明朝况钟,任苏州知府,惩治贪官,公正严明,人称“况青天”。
明代刘吉为丞相,生性奸诈,多次被人弹劾,但都安然无恙,人们因他耐 弹,称他“刘棉花”。
明代叶宗行为钱塘县令,为官清廉,下饭常只有一盘咸鱼,时人称他“钱塘一叶清”。
明代的武将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等五人投靠魏忠贤,助纣为虐,被人称为“五彪”。
明代史忠,性格豪放,为人刚直,不避权贵,所居之楼叫“卧痴”,自号“痴翁”。
清代学者纪晓岚,才华出众,有“河间才子”的美誉。一生嗜吃猪肉,以及抽大烟。他的烟杆子特别长,烟袋子特别的大,时人称“纪大烟袋”。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特别仰慕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字青藤),自称为“青藤门下走狗”。
清代济南诗人王苹的两首诗中分别有“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和“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之佳句,被人称为“王黄叶”。
清代王士祯《蝶恋花·和漱玉词》有佳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被人称为“王桐花”。
清代江西南昌知县石家绍,尽心民事,老百姓爱戴他,称他“石爹爹”。
宋代朱浚,为驸马,官至两浙转运使兼工部侍郎,每次上奏,一定要写上“万拜”,时人称他“朱万拜”。
宋代孙长孺,酷爱学习,喜欢搜罗书籍,专筑一楼藏书,人称“书楼孙氏”。
宋代刘安世做谏官时,敢于在宫殿上直言,不怕皇帝发怒,时人称为“殿上虎”。
宋代张威,官至扬州观察使,统兵打仗,战无不胜,战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两眼变红,人称他为“张鹘眼”。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骑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国姚太师。宋钦宗问姚被俘时情形,姚说:“臣被俘时,只见有夜叉来到面前,无从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称为“王夜叉”。
宋代喻汝砺,气节高尚,反对与金议和,曾摸自己的膝盖说:“我是不会
让你弯曲的。”时人称他“扪膝先生”。
宋代钱剀(右边应是“页”),曾任殿中侍御史,刚烈正直,苏轼有诗赞他“乌府先生铁作肝”,人称“铁肝御史”。
宋代李若拙,为人崇尚气节,自号“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
宋代词人谢逸,字无逸,临川人,曾作《蝴蝶诗》三百首而闻名于世,世称“谢蝴蝶”。
宋代词人张先喜欢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人们称他“张三影”。
宋代词人张炎,其词追求骚雅,严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词风凄怨苍凉,多追怀往昔,抒写家国身世之悲。其《解连环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之句,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宋代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博得“贺梅子”的雅号。
宋代词人秦观。以文才称于当世,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柔情,亦有羁旅感伤之作。清新婉丽,优美谐畅,情韵兼胜。《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别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词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
宋代词人宋祁。仁宗二年进士,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曾写作歌咏春光的名篇《木兰花》,中有千古名句“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因此而博得“红杏尚书”的雅号。
宋代鲍当善于写诗,曾作《孤雁诗》:“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雁进。不惜充君庖,为带边城信。”人们称他“鲍孤雁”。
宋代书法家米芾,一生爱墨宝爱字贴爱砚石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时人称之“米癫”。
宋代袁韶任临安太守,纠正许多冤案,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时人称他为“佛子”。
宋代刘少逸,十一岁时文章谈吐就非常精炼而敏捷,当时有“神童”之称。
宋代徐大正,有诗才,与秦观、苏轼等游,筑室于北山之下,时人称他为“北山学士”。
宋代雍存,隐居不仕,以读书自娱,居住在城南,号“南郭先生”;县境有座独山,有自号“独山翁”。
宋代苏云卿,在豫章东湖结庐而居,穿布衣着草鞋,以种菜自给,人称“苏翁”。
宋代潘閬,擅长作诗,因避祸到山谷寺中做和尚,自号“逍遥子”。
唐代李邕,书法、诗文等六种技艺都出类拔萃,时任称他“翰林六绝”。
唐代韦述兄弟六人为官,皆有政绩,时人称为“人之杞梓(良木)”。
唐代杨国忠为右相,畏惧他的人以他为“泰山”,进士张彖却称他为“冰山右相”,意为太阳一出即溶化。
唐代卢怀慎与姚广同为宰相,但卢缺少才干,把什么事都推给姚广做,时人称他“伴食宰相”。
唐代侯思止任侍郎,吃葱油饼一定要人少放葱多放肉,人称他为“缩葱侍郎”。
唐代崔琳,与弟崔珪、崔瑶均为大官,都有棨戟护卫,时人称他们“三戟崔家”。
唐代杜暹任婺州参军,离任时,有个小吏送他一万纸钱,杜暹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一百张,时人称他“百纸参军”。
唐代苏味道,有文名,官至宰相,但为人圆滑,说做事“模棱持两端可
也”,人们叫他“苏模棱”。 唐代李义府,外表温良恭顺,实际十分狡诈阴险,笑里藏刀,人们叫他“李猫”。
唐代有歌妓叫张红红,听一遍便能将新曲记下,后被召入宫中,时人称她“记曲娘子”。
唐代僧人贯休,以诗闻名,其诗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万山得得来”句,被人称为“得得和尚”。
唐代裴宽,品格高尚,有才华,常穿一件绿衣,身体瘦弱颀长,人们笑他为“碧鹳雀”。但刺史韦诜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他。
五代的冯道,历事五朝而不衰,自号“长乐老”,人称“不倒翁”。
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写诗万首,时人称他“诗窑子”。
五代赵光逢,以文章品行知名,人们赞叹他方直温润,称他为“玉界尺”。
五代王彦章,作战勇敢,总是提一铁枪,纵横驰骋,人称“王铁枪”。
五代朱遵度,学识渊博,人称“朱万卷”,又称“幕府书橱”。
五代后周裴俠,清廉谨慎,奉公守法,有一次周太祖让他独立站在一边,对其他大臣说,有谁和裴俠一样品格的,请和他站在一起,结果没有人敢站出来。时人称他为“独立使君”。
五代南唐的边镐,曾带兵攻克建州,保存所有俘虏的姓名,被建州人称为“边佛子”;后攻克潭州,秋毫无犯,潭州人又称他“边菩萨”;后作了节度使,大力提倡佛教,人们又称他“边和尚”。
宋代杜镐,学识渊博,有过目不忘之才,经常不厌其烦给人指点,人称他为“杜万卷”。
宋代欧阳修排行第九,朋友也叫他“欧九”。
宋代狄青为延州指挥使,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名声大振,人称“狄天使”。
宋代王安石,立场坚定,办事果敢,性格执拗,人称“拗相公”。
宋代包拯任开封府尹,威严公正,权贵惧怕,人称“阎罗包老”;因脸黑,办事不讲情面,人“铁面”;因常为民作主,人又他称“包青天”。
宋代寇凖为官四十年,没有田园邸舍,有人作诗笑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后辽国使者来京,问寇凖说:“你莫非就是无地起楼台宰相?”
宋代蔡京,官至太师,宋徽宗赐他“公相之印”,蔡京于是自称“公相”。太监童贯后也官至太师,人称“媪相”。
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人称“三旨宰相”。
宋代李邺任给事,有次出使金国回来,大谈金人“如飞龙”“如老虎”“如旱獭”“如猿猴”,多么厉害,时人称他“四如给事”。
宋代许及之,任吏部尚书,一天,权臣韩侂胄生日,许去迟了,门人不准他由大门进去,许曲身从一小门钻进去,被人讥笑他为“由窦尚书”。
宋代邵雍,有文才,居洛阳,亲自砍柴耕种,供养父母,安贫乐道,居室起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南朝陶弘景很有学问,曾做官,后辞官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与他很有交情,每有国家大事,就向他请教,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南朝孔奂任晋陵太守,清正廉洁,体察民情,所得俸禄都分给孤儿寡妇,人称“神君”。
南朝梁的何佟之有洁癖,每日洗澡十多次也认为未够,时人称他“水淫”。
南朝人祖莹,八岁时通晓《诗经》《尚书》。他常常在晚上苦读,为防家人发现而阻止他,就把灯光遮挡起来,当时号称“圣小儿”。
北齐后主高纬生活荒淫,无心朝政,并附庸风雅,作《无愁曲》,民间怨声顿起,称之为“无愁天子”。
北齐杨子华善画马,有次在墙上画了一匹马,夜里似闻马在哀鸣,时人 称他为“画圣”。
北齐魏收,恃才轻薄,当时人称他“惊蛱蝶”。 北魏陆暐与弟陆恭,皆有盛名,时人称为“双璧”。
北朝熊安生博通经书,专研“礼”学,有次拜访徐之干与和士开,忽醒悟徐之干父亲名雄,和士开父亲名安,熊安生为了避讳,于是自称“触触生”。时人为此嘲笑他。
隋代辛公义,任岷州刺史时,境内百姓很害怕生病,谁病了全家全村人避开他,有病的人大多死去。辛公义把病人抬回衙门大厅,亲自为他们治病,向家人讲明道理,百姓觉悟,风俗渐变,称他为“慈母”。
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里刀”,又号“人猫”。
唐代宰相李泌,因功封为邺侯。他爱好神仙道术,时人称他“邺仙”。
唐代大诗人李白,好饮酒,诗写达浪漫豪放,时人认为他原是天上的神仙,故称他“李谪仙”。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歌冠绝一时,被称为“诗圣”。
唐代刘禹锡,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被白居易推为“诗豪”。
唐代长安城有一妓女曹文姬,擅长书法,为关中第一,当时号称“书圣”。
唐代书法家张旭,嗜酒善书,尤以草书最为知名,是狂草派的先驱,有“草圣”之称。
唐代孙思邈,精通医药,世称“药王”。
唐代陆羽,是著名茶學家。有“茶神”、“茶圣”、“茶王”、“茶仙”、“茶祖”等美誉。
唐代宋单父善种牡丹,被皇帝召至骊山种了牡丹万株,颜色形态个异,宫中称他“花师”。
唐代王勃与兄弟王勔、王勮,皆有才名,被人称为“三珠树”。
唐代诗人赵嘏,诗才很高,尤其以“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闻名,人称他“赵倚楼”。
唐代朱诚操守高洁,学问渊博,以“五经”教授学生,人称他“朱五经”。
唐代诗人李益诗歌写得好,但生性多疑,为人苛刻,尤其怕妻妾与外人接触,时人称他为“妒痴”。
唐代高骈,善射,曾一箭双雕。后当了侍御史,人称“双雕侍御”。
唐代画家吴道子,不仅擅长画山水花草,而且人神鸟兽,无所不精,故有“百代画圣”“神人假手”之称。
唐代张鷟,自幼聪明,官至学士,时人称他的文章有如青铜钱,万选万中,所以也称她“青铜学士”。
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扬名,时人称他为“郑鹧鸪”。
唐代诗人刘长卿,专工近体,尤善五律,曾自诩“五言长城”。
唐代诗人许浑,长于律诗,以登临怀古、山水田园为佳。因诗中多用“水”字,人称“许浑千首湿”。
春秋老子人称“广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号“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
秦,人称“五羖大夫”。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归隐民间为商贾,于是以“鸱夷子皮”自号,并改名为“陶朱公”。
战国邹衍,精通阴阳五行,爱发议论,时人认为不合常理,称他“谈天衍”。
秦汉人范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效力,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汉代晁错,精研法家刑名之学,为汉文帝所重,被称为“智囊”。
汉代召信臣做上蔡县令时,爱民如子,百姓称他为“召父”。
汉代杜诗做南阳太守,除暴安良,关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称他为“杜母”。
汉代杨震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追随他学习的有一千多人,时人称他“关西孔子”。 汉代张安世,博闻强记,汉武帝驾临河东时,丢失了三箧书,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有张安世能够说出内容,后来找回三箧书,果然不错,人称他为“张三箧”。
汉代李广,精于骑射,勇冠三军,人称“飞将军”。
汉代郅都,任中郎将、中尉等,敢于直谏,执法严酷,权贵称他为“苍鹰”。
汉代卢植为人刚毅有气节,曹操称赞他为“国之桢干(栋梁)”。
汉代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的官,时人称他为“铜臭司徒”。
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刘宠只各选一枚,出了地界,把钱投入江中,时人称他“一钱太守”。
汉代杜钦与杜邺,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称于世,但两人时被人叫混,于是杜钦主动戴一顶小冠,杜邺则戴一顶大冠,时人称杜钦为“小冠杜子夏”,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
汉代秦彭,与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称“万石秦氏”。
汉代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
汉末陈琳,文章写得很好,他的好友张竑称他“文伯(文坛霸主)”。 汉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宫想皇后及嫔妃们传授知识,当时号为“曹大家(音姑)”。
汉代龚胜,曾为谏议大夫,王莽篡政后,隐居乡里,字号“隐翁”。
汉代黄香,侍奉父亲极为孝顺,京师人称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汉代严遵,在成都摆摊卖卦算命,每天赚够一百文钱即关门挂帘研读《老子》,杨雄曾向他学习,称他为“逸民”。
东汉末的庞统,德才超卓,时人称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称他“凤雏”。
东汉何休,学识渊博,著作丰富,时人称他为“学海”。
东汉甄宇,为人谦逊。光武帝建武期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肥瘦,负责分羊的总管感到为难,甄宇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再无争执。人送其美称“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平时却为人谦和容让。每当行军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争功论赏,争得面红耳赤,冯异则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东汉董宣为洛阳令,不畏权势,京中号为“卧虎”。又因得罪湖阳公主不肯低头认罪,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
东汉张湛,官至光禄勋,敢于直谏,常骑一匹白马上朝,皇帝称他“白马生”。
东汉马融,学习勤奋,有一次梦见一树林,林中繁花似锦,便摘了许多花朵吃下,醒来后就对天下文词无所不知。当时人称他为“绣囊”。
东汉宋登,任汝阳县令时,为政清明,治理有方,时人称为“神父”。
汉代郑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汉章帝亲赴他家,赐他终身尚书俸禄,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汉代陈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现,往往举座瞻望,人称“陈惊座”。
三国时,大将军曹爽手下的何晏、邓飏、丁谧被称为“三狗”。
三国时曹操部将许褚,容貌雄奇,勇力绝伦,而为人赤诚近于痴,时人 称他为“虎痴”。
三国时的阮咸好喝酒,据说一年中只有三日醒着,他曾任仆射一职,人称“三日仆射”。
三国时的司马徽,不谈人短处,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他安否,答曰:“好。”有人告诉他自己儿子死了,他答曰:“大好。”其妻责备:“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他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人称他为“好好先生”。 晋代王导足智多谋,具有治国才能,温峤称赞他为“江左夷吾(管仲)”。
晋代陶渊明,隐居田园,宅边有五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晋代赵猛为尚书令,口才极佳,常给人解决纷争,因他脸上有麻点,时人称他“麻面尚书”。
晋代魏舒,容貌壮伟,能断大事,司马昭很器重他,曾说:“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晋代潘岳才名冠世,姿容俊美,少年时乘车出行,路上的女子都争相向他投掷果子,乡人称他为“奇童”。
晋代卫玠,相貌秀丽,神韵清远,时人称为“璧人”。围观卫玠的人常挤得水泄不通,他死时仅二十七岁,当时人称“看杀卫玠”。
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因其《登池上楼》一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被人称为“谢春草”。
南北朝北齐人高昂,字傲曹,体态雄异,有大志,自称“地上之虎”。
南北朝刘峻,勤于读书,常常通宵达旦,有时昏睡去头发也被烧掉,听说谁家有好书一定要去借,时人叫他“书淫”。
第二篇:中国古代诗人别称
已用:阅读与写作第19期第3版
中国古代诗人别称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尤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贺梅子:宋代贺方回有首《青玉案》词,结句“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长爪郎:唐代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米颠: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贺鬼头:诗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此名。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宋代谢学士吟咏《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他为“袁白燕”。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渔洋称为“祁鱼虾”。
第三篇:中国古代女子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
①、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②、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③、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⑥、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⑦、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⑧、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佳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丽人: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玉人: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碧玉:万楚《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第四篇:中国古代现代各种颜色别称
黑
玄色: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又泛指黑色
玄青:深黑色
乌色:暗而呈黑的颜色
乌黑:深黑;漆黑
漆黑:非常黑的
墨色:即黑色
墨灰:即黑灰
缁色:帛黑色
煤黑象牙黑:都是黑,不过有冷暖之分。
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黎:黑中带黄似黎草色
黝:本义为淡黑色或微青黑色。
黝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黯:深黑色、泛指黑色
赤金:足金的颜色
金色:平均为深黄色带光泽的颜色
银白:带银光的白色
红
妃色:浅红色。杨妃色、湘妃色、妃红色皆同义 品红:比大红浅的红色
桃红:桃花的颜色,比粉红略鲜润的颜色。
海棠红:淡紫红色、较桃红色深一些,是非常妩媚娇艳的颜色。
石榴红:石榴花的颜色,高色度和纯度的红色。
樱桃色:鲜红色
银红:银朱和粉红色颜料配成的颜色。多用来形容有光泽的各种红色,尤指有光泽浅红。
绛色:正红色。
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绯红:艳丽的深红
胭脂:女子装扮时用的胭脂的颜色。
朱红:朱砂的颜色,比大红活泼。 彤:赤色
茜色:茜草染的色彩,呈深红色
火红:火焰的红色,赤色。
赫赤:深红,火红。
嫣红:鲜艳的红色
洋红:色橘红。 炎:引申为红色。
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绾:绛色;浅绛色。
枣红:深红。
檀:浅红色,浅绛色。
殷红:发黑的红色。
酡红:像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泛指脸红。
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亦泛指脸红色。
黄
樱草色:淡黄色。
杏黄:成熟杏子的黄色(比较常用且有浓郁中国味道)。
缃色:浅黄色。
茶色: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驼色:一种比咔叽色稍红而微淡、比肉桂色黄而稍淡和比核桃棕色黄而暗的浅黄棕色。
昏黄: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
栗色:栗壳的颜色。即紫黑色。
赭:赤红如赭土的颜料,古人用以饰面。
赭色:红色、赤红色。
褐色: 黄黑色。
枯黄:干枯焦黄。
秋色: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秋香色:浅黄绿色。
绿
竹青:竹子的绿色
绿沉:深绿
碧色:1,青绿色。2,青白色,浅蓝色。
碧绿:鲜艳的青绿色
青碧:鲜艳的青蓝色
翡翠色:1,翡翠鸟羽毛的青绿色。2,翡翠宝石的颜色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青色:1.一类带绿的蓝色,中等深浅,高度饱和。3,本义是蓝色。4,一般指深绿色。5,也指黑色。
青翠:鲜绿
青白: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玉色:玉的颜色,高雅的淡绿、淡青色
缥:绿色而微白
艾绿:艾草的颜色。偏苍白的绿色。
松柏绿:经冬松柏叶的深绿
蓝
蓝:三原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靛青:呈深蓝绿色 碧蓝:青蓝色
藏青:蓝而近黑
藏蓝:蓝里略透红色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代指女子眉妩。
黛色:青黑色。
黛绿:墨绿。
黛蓝:深蓝色
黛紫:深紫色
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古人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代指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
紫酱:浑浊的紫色
酱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紫檀:檀木的颜色,也称乌檀色 乌木色
绀青 绀紫:纯度较低的深紫色
紫棠:黑红色
青莲:偏蓝的紫色
群青:深蓝色
雪青:浅蓝紫色
丁香色:紫丁香的颜色,浅浅的紫色,很娇柔淡雅的色彩
藕色:浅灰而略带红的颜色
藕荷色:浅紫而略带红的颜色
白
象牙白:乳白色
月白:淡蓝色
缟:白色
素:白色,无色
荼白:如荼之白色 霜色:白霜的颜色。
花白:白色和黑色混杂的。斑白的 夹杂有灰色的白
鱼肚白:似鱼腹部的颜色,多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颜色 (M5 Y5)
莹白:晶莹洁白
灰色:黑色和白色混和成的一种颜色
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色 (暖白)
铅白:铅粉的白色。铅粉,国画颜料,日久易氧化“返铅”变黑。铅粉在古时用以搽脸的化妆品。
第五篇:中国古代诗人雅号别称与历史
诗仙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点评: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点评:杜甫的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诗魔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点评: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诗鬼李贺 (唐代诗人 福昌昌谷(今河南 洛阳 宜阳县)人) 点评: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创造出了很多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诗骨 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点评: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佛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点评: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故有“诗佛”之称。
诗杰 王勃 (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
点评: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点评: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囚 孟郊(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唐代著名诗人) 点评:孟郊作诗苦心孤诣,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 贾岛(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唐代诗人)点评: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豪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洛阳人)点评: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 刘长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点评: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王昌龄(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点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神苏轼(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点评: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诗更是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因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故人称“诗神”。
词中之龙 辛弃疾(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点评: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故人称“词中之龙”。
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点评: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也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隐逸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故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凌云诗才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点评:李商隐享年只有46岁,却是唐朝上千诗人中极富才华的一位,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赞誉,故有“凌云诗才”之称。
中华诗祖诗魂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点评: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1.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2.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3.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4.长爪郎——唐代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5.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6.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7.米颠——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8.贺鬼头——诗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9.贺梅子——宋代贺方回有首《青玉案》词,结句“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画圣吴道子、酒圣杜康(夏)、武圣关羽 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东汉)、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药王孙思邈、神医华佗兵圣孙武茶圣陆明(唐)
三苏:苏轼、苏询、苏辙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三班:班固、班彪、班昭 两司:司马相如、司马迁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王昭君(西汉时期南郡秭归人)、貂蝉(东汉末年山西忻州人)、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杨贵妃】)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西施,貂蝉,王昭君,杨怀玉(杨贵妃),冯小怜,苏妲己,赵飞燕,郑旦,褒姒,甄宓
古代四大名妓:柳如是 苏小小 李师师 陈圆圆
古代十大名妓:绿珠 苏小小 李师师 如是 董小宛 陈圆圆 顾媚 李香君 小凤仙 赛金花
古代四大妖女(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骊姬
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 李清照 班昭 上官婉儿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 薛涛、 花蕊夫人、 黄娥 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才女”:庐隐、石评梅、萧红、张爱玲
古代四大丑女:嫫母、钟离春(钟无艳)、孟光、阮氏
古代四大美男:潘安 兰陵王 宋玉 卫玠 上古四大神兽: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上古四大凶兽:混沌 穷奇 梼杌 饕餮
上古十大神兽:太阳烛照、太阴幽荧、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龙黄龙 螣蛇 勾陈
上古十大魔神:兵神蚩尤 战神刑天 星神夸父 水神共工 风伯飞廉 医师屏翳 幽冥双神 魔星后卿 旱神女魃 遁神银灵子
大荒十大凶兽:九翼天龙、赤炎金猊兽、冰甲角魔龙、珊瑚独角兽、裂天兕、裂海玄龙鲸、雷电蝠龙、八爪火螭、夔牛、蓝翼海龙兽。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蔡伦)、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毕升)
中国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相关文章:
越级告状在古代的别称02-09
古代女子别称范文02-09
浅析南北朝骈文对中国古代散文定型的影响02-09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认识02-09
古代月亮别称范文02-09
年龄不是问题02-09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练习题02-09
二语习得中的年龄问题02-09
年龄问题02-09
小学数学难题选解之年龄问题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