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关键词:

【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精选5篇)

篇1:【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版画实践――藏书票

教学目的

1、学习藏书票的有关知识。学会用版画的方式制作一枚藏书票,提高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兴趣及对书籍装饰的审美情趣。

2、通过色彩构思教学和范例演示,辅导学生上色拓印,了解藏书票由来和艺术特点。通过讲授,作为必不可少的一步,请学生在学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材,设计制作藏书票。

3、体验凸版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教学说明:作为版画的实践是一个非常繁杂和系统的过程,如何在本环节中能让学生从印鞋转移成印刷版画作品,而且版画的分类风格、形式比较多,既容易掌握又能学到版画制作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藏书票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难点:掌握版画印刷艺术的艺术规律。教学准备

学生:设计制作藏书票的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有关藏书票史料及作品等,准备制作藏书票的准备材料。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5分钟)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拿出几种准备好的藏书票提问学生。

1、这是什么东西?什么是藏书票?它的由来?它的制作过程?

2、藏书票的特点有哪些?

3、世界发现最早的藏书票叫什么?

4、中国人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是什么?

5、藏书票用途是什么?

问题用课件出示,如果学生有图片资料,可随时切换到展示平台。你可以回答其中的一道题,也可以针对别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说明:本环节设计是用直门见山的方法,学生好像当头一棒打闷了,这样,反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探索兴趣。

二、讲授新课(12分钟)欣赏投影,藏书票范作及师范作。

刚才大家都回答了这些问题,老师感到非常满意,那么,究竟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课件,教师即时讲解: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它是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贴在书籍扉页上。它通常是小幅版画形式,增添书的珍贵和美感,作用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成为读书人的掌上宠物,有“纸上宝石”、“版面珍珠”之誉。本世纪初传入我国。

藏书票一般的规格、格式和用法如下:

1、一小张纸,不能太大,在12—17平方厘米以内;

2、多是用版画,便于自己拓印;当代也有其它画种,用印刷制版;

3、要刻上“EXLIBRIS”字样,原为拉丁文,是我的藏书的意思;

4、要刻上票主(即藏书者)的名字;

5、贴在书皮或扉页上。(藏书票的组成要素a主题画、b拉丁文“EX-LIBRIS”、c版次、d版种、e年份、f作者署名。)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藏书票制作于1470年的德国“刺猬”藏书票,是德国人勒戈尔制作的,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这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长宽为6.5×9.5公分,内容是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在翻箱倒柜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装古籍和卷轴,图案上方书‘关祖章藏书’五个大字,大小两只书箱上分别标有‘书林’‘易书’字样。这真是一枚充满中国古典文化气质。)(2分钟)

看了这些,我们感觉到,藏书票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啊!那么,藏书票具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说。(3分钟)(课件出示两张藏书票)(藏书票包括图画和文字组成,第一是应该有藏书者的名字或书的种类、用途、名称等;第二是应该有简洁优美的图画,达到装饰书籍的效果。颜色上可用彩色,也可用单色。尤其注意的是藏书票不要做成一张复杂的版画,一定要简洁,体现自己的个性。)现在,我们对藏书票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一下一些优秀的藏书票吧。(出示课件,欣赏藏书票,时间:1分钟)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那些藏书票真是太漂亮吗?今天,我们就要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藏书票,刚才我们知道,今天要做的藏书票是用版画来制作的,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方法,现在,谁能根据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藏书票的制作步骤,你们说一步,老师跟着做一步,好吗?(5分钟)

1、构思;(课件出示并板书)

2、制版;(课件出示并板书)文字部分可以在最后用毛笔蘸颜料书写

3、拓印;(课件出示并板书)

4、整理;(课件出示并板书)(在上面步骤中,教师还应根据步骤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好,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老师的这一张藏书票就做好了,(出示实物),下面就看你们的了,同学们,开始吧(1分钟)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课件伴随音乐循环出现各种藏书票。)(26分钟)

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团队协作性,以小组分工形式,所以提高作品出炉的时间,教师必须要认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作品作为礼物赠于自己喜欢的同学,就是教师和同学给我们作者最大的肯定。作业完成后让学生拿到展示平台进行展示,然后贴在黑板前面

五、小结(3分钟)

请两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这节美术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出示已经贴有藏书票的书)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藏书票的制作,今后我们可以在书的扉页上贴上自己刻印的藏书票,使我们的书更加漂亮、美观。板书:版画藏书票

1、构思

2、制版

3、拓印

4、整理;

四、单元小结:

将本单元教学内容作归纳小结,进一步调整版画及创作版特点,吹塑版制作过程,进一步创新探索新的材料与形式方法,拓展教学思路与方法,尝试新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达到对艺术的承传作用,是本章教学的真正目的。

篇2:【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第七课《藏书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藏书票与书签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藏书票与书签的基本设计方法与制作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藏书票与书签的知识,认识与书籍有关的文化与艺术,增强与书籍的情缘,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藏书票与书签的文化与情趣。

难点:制作。藏书票书签虽小,单制作的材料与程序并不少,在技法与时间上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爱书、藏书”的研讨。你的藏书多吗?都是哪些内容的书籍?你喜欢的书籍是哪些?对你有哪些帮助?设计一个藏书票用于你的藏书有哪些意义?

谈书籍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谈读书爱书、藏书的乐趣,谈藏书票艺术与读书、爱书、藏书的关系。

《探究书记的奥秘》单元课的深化和展开,更深刻认识书籍文化和书籍艺术,引起学生对藏书票这方寸艺术的关注,戏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实物、录像说明藏书票的样式、设计方法和使用。

本课重点围绕藏书票进行学习,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应以设计者的眼光分析藏书票是如何反思、如何制作的,以及作品的风格与情趣。

播放优秀藏书票设计的幻灯片和藏书票展览的录像。还可用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如不同的图案、不同的技法的藏书票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

三、用多媒体、实际演示等方法讲解设计步骤和制作技法,包括设计内容、制版和拓印等。在听与看的过程中,初步形成构思,可提问、讨论、印制操作实验等。藏书票概述:藏书票代表藏书主人的标记,是藏书票的附属物,通常是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等字样,并且刻有国际通用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板书)被喻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四、藏书票制作方法:

1、构思设计

构思立意、黑白设计、图像与文字构成设计、刀法处理设计构思立意转印描绘直接绘制画稿。

2、转印描绘

绘制小稿并转印到刻制的底版上,也可直接绘制。绘制过程中注意构图与黑白、刀法的设计与处理,同时,还要注意画面上的形象要反画,字也要反写,才能保证印出来画正字正。

3、雕刻制作用刀刻制形象,要注意刀法的变化与黑白处理。

4、试印修版作品刻制完成后进行试印,并作必要的修版。

5、上墨(注意均匀)

6、手工印刷(用刀把或其它光滑物体磨压)

7、版画印刷机印刷检查修改

8、印刷签名。正式印刷,签名(作品的四边要留有2公分白边)印制作品要注意谨慎细致,不要弄脏画面,最后规范签名。木刻藏书票的制作需要规范过程、注重黑白木刻语言与刀法的合理运用,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藏书票作品。

五、欣赏几组名人的藏书票。

六、艺术实践

可运用各种形象资料制版,多种色彩印制,大胆创意,大胆制作。可用纸版画、吹塑版画这些简单易行的技法,如有计算机可用电脑设计方法直接打印出来。

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意。

七、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自己的创意;通讯作品相互交换,把收集的作品装订成册,把藏书票运用到自己的藏书上。

篇3:【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中国山水画》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具有对常见树木生长、生理特点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祖国山水的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都欣赏过哪些祖国山水美景?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国画表达山水。

(二)授新

1、名作欣赏分析: 李可染《万山红遍》

视频欣赏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白雪石《山色空蒙雨亦奇》 马远《寒江独钓图》 溥儒《春水芳洲》

2、国画工具:

师:这些作品中都有哪些要素? 生:山,水,石,树木,房子等。

师:中国画需要哪些工具呢?古人都是如何来表现这些要素的呢? 教师图片展示毛笔、墨、宣纸、砚台等。

3、国画石,树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展示ppt。

(三)创作

试着用课本介绍的画法步骤,画一幅山水小品。

(四)小结

篇4:【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中国画的形式美》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能力目标: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教学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及相互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许多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绘画也不例外。以前我们就学习了一些关于中国画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欣赏几张中国画作品,请同学们欣赏,然后说一说这些作品在哪些方面给了你美的愉悦?(课件展示作品)

生:中国画色彩很艳丽,笔墨很有趣,很特别,形象不是很准确但很美等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

师:同学们的看法很独特,其实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所产生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画的形式美》。

二、探究新知

1、接下来让我们去感受中国画的形式美。首先让我们走进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课件展示)

提问:顾闳中笔下的人物形象上与现实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画中人物眉目清秀。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这就是中国画形式美的第一美——形象之美。

师:欣赏了顾闳中的大作后,接下来再让我们到中国画的色彩海洋中去畅游!

2、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国画多数用色简单,想一想,画中国画的工具是什么?

生:毛笔、宣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

师:对,一只毛笔、一张纸、一碟墨,如何表现出物象的生动形象呢?看看下面这幅作品。(课件出示潘天寿的《露气》)这是一幅墨色作品,但无论是莲叶、莲花都十分灵动,你觉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生:墨色的浓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

师:(总结)是的,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笔触的大小等来实现的,这就是中国画形式美的第二美——笔墨之美。

3、课件展示作品《春山积翠》。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并认真观察,想一想中国画的色彩美不美?美在哪里?(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生:色彩很鲜艳,很好看,与物体本身的颜色接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

师:(补充说明)刚才同学说的不错,说出了中国画用色的一些特点,但不够准确。中国画的用色除工笔重彩外基本上用装饰性比较强的固有色,这一表现手法叫做“随类赋彩”,就是说随着物象本身的颜色赋予画面色彩。而有了色彩的点缀,画面就变得更加生动灵活。下面,咱们来看一看各种不同色彩表现的作品,感受一下中国画形式美的第三美——色彩之美。(课件出示各种不同色彩表现的作品)

4、师:以上我们的欣赏学习侧重于中国画的内在形式美。而中国画的外在形式也有其独特的风格。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件上看到过中国画?

生:屏风、扇面、大厅悬挂…

师:这就是中国画的形制,有立轴、手卷、册页、扇面等等。(边说边出示图片并讲解)立轴宜远看可以连续成条屏,手卷宜近看表现大型题材等。

咱们刚才欣赏了那么多作品,大家发现没,在许多中国画上,除了画,还有什么东西呀?

生:诗词、印章。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在中国画上诗词、印章等的合理布局与画面相得益彰,这画再放在合适的形制中,就构成了和谐统一的作品,这就是中国画形式美的第四美——形制之美。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国画的形式美的各个因素,那么这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如何呢?

5、小结

中国画形式美的元素 表现方式 形象之美 以形写神 色彩之美 笔墨之美

墨色、笔触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

三、思考讨论重点

篇5:【新版】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藏书票》第2课时名师教案【名校精品】

《方寸之间》参考教案

【教案背景】

小小印章,寥寥数字,形态各异,神情有别,或刚劲挺拔,或柔美婉转,繁简疏密,变化万千。一把刻刀驰骋于方寸之间,将心灵的体验融汇于点划之中。这就是篆刻艺术的魅力。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书法艺术,人人皆知。但篆刻艺术,很多人无从知晓。篆刻艺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融书法、章法、刀法为一体,在较小的面积内,利用汉字优美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变化,进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将此传承下去。

【教材分析】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在尝试治印的动手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3、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听讲情绪。

二、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的就是咱们中国印章的形式,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篆刻艺术的方寸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 方寸之间

三、讲授新课

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古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一)、印章的品类

名章(<<白石>>、<<文彭之印>>、<<文征明印>>)闲章(<<江山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大吉>>、<<玉树临风>>)肖形章(<<虎>>、<<鹿>>、<<人与鸟>>)

(二)、印章的形式 朱文(阳文)白文(阴文)

(三)、治印的过程

1、写印稿。

2、印稿上石。A、直接反写。B、水印上稿。

3、镌刻(冲刀法、切刀法)、这一步可以课后完成。

4、修改布置活动内容。

要求:选用宜于雕刻的材料,尝试临刻自己喜欢的篆刻作品。

四、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

五、作品展示

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老师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六、课后活动

查找自己名字的篆字写法。

七、课后反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粤教版精品教案项链 下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专题——气象物候》精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