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分析

关键词: 心绞痛 急性 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如治疗不及时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者可致猝死。糖尿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至少有4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 [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通过采用钙离子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及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2011年6月—2014年6月,该院在积极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分析, 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经济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129例, 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3],同时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接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65例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在47~64岁,平均年龄为(56.13±4.63) 岁,病程在5~8年,平均为(6.23±1.67)年,空腹血糖为5.87~7.89 mmol/L,平均为(6.15±1.42) mmol/L;观察组64例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在46~65岁,平均年龄为( 55.97±4.75)岁,病程4~9年,平均(6.43±2.13)年,空腹血糖5.91~8.23 mmol/L,平均血糖(6.21±1.56) mmol/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降糖药物应用及空腹血糖水平等基础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药 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为J2013007* ,每片0.37元/10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国药准字为H1094018*;每片1.2元/20 mg;卡维地洛:国药准字H1999006*,每片1.45元/10 mg;甘精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为S2005005*,每3 m L 180元/300 U,曲美他嗪:国药准字H2006653*,每片1.54元/20 mg。

1.3 方 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200 mg,po,qd) 、单硝酸异山梨酯( 20 mg,po,bid) 、卡维地洛( 20 mg,po,tid) 及甘精胰岛素( 0.2 U/kg,睡前ih,qn) 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卡维地洛及甘精胰岛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 mg,po,tid)。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

1.4 疗 效 判 定

治疗15 d后评定疗效[4]:1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 /或持续时间减少超过80%或者硝酸甘油用量减少超过80%, 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 2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或持续时间减少在50%~80%之间 ,静息心电图明显改善为有效 ;3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或持续时间没有改善,静息心电图检查没有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若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用成本-效果比分析;若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最小成本分析。

2 经济学分析

2.1 效 果

效果(E)是指所特定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该文效果用临床疗效来表示。对照组65例中显效25例(25/65),占38.5%,有效23例(23/65),占35.4 %,无效17例(17/65),占26.2%,总有效48例(48/65),占73.8%; 观察组64例中显效34例(34/64),占53.1% , 有效27例 (27/64), 占42.20% , 无效3例 , 占4.7% , 总有效61例(61/64),占9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2.2 成 本

成本(C)是指某一特定治疗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总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由于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不好用货币精确表达,该文不做统计,只计算直接医疗成本,具体包括诊疗费、挂号费、住院费、辅助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等治疗期间所花费的总医疗费用,药品价格按2011年6月该院运行的药品最高零售价计算。每例患者人均医疗费用=每组总医疗费用/病例数:对照组为3125.8元;观察组为3573.5元。

2.3 成 本-效 果 分 析

该文2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即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方案所产生的临床效果与成本比较[5]。该文观察组产生一个效果单位所用的成本较对照组少5.9元(详见表1);下调价格10%,对照组成本2813.2元 , 成本 - 效果比 (C/E) 为38.1, 观察组成本3216.2元 , 成本-效果比(C/E)为33.7,两种方案价格调整后的敏感度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一致。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强,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导心绞痛发作,并常常进行恶化,临床控制冠状动脉硬化,使冠状动脉扩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心肌血供是治疗的关键。而糖尿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凝血机制失调等,常规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通过抑制3-酮酰辅酶A硫解酶,增加心肌葡萄糖氧化的糖酵解耦联,减少H+产生,降低细胞内酸中毒[6],从而优化心肌的能量代谢,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且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优于钙拮抗剂。此外,研究显示曲美他嗪还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该文资料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73.8%)。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看,分析的是成本效果之比,一般来说,成本效果比越小,说明在获得同一个效果单位时,所用的成本就越少[7]。该文资料显示观察组获得同一个效果单位时, 所用的成本较对照组少5.9元,这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 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方面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是一种优选方案。

摘要:目的 分析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成本-效果比较,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 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卡维地洛及甘精胰岛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后静息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占73.8%;观察组总有效率占9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成本-效果,观察组产生一个效果单位所用的成本较对照组少5.9元;两种方案价格调整后的敏感度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一致。结论 同单纯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在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方面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是一种优选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不稳定心绞痛,成本-效果,曲美他嗪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一篇: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