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代谢 合并 患者

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表现中通常合并脂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等不良现象。 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结构是反映患者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远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 近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现 ,他汀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有重要治疗意义, 但是对心肌梗死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影响还没有准确结论。 为研究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影响, 该院选取了2013年10月— 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52~ 75岁之间 ,平均年龄 (62.58±7.85)岁 。 其中血糖控制较佳的A组40例患者男性22例 ,女性18例 ,年龄在52~73岁之间 , 平均年龄为(60.32±4.24)岁。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54~ 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4.62±4.54)岁 。 80例患者中陈旧性心肌梗死49例,急性3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选取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选取标准要求所有患者病情比较稳定 ,无心 、肺 、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在入院前一个月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经历,可以根据要求在6个月内来院进行随访。

1.2.2排除标准排除以下心肌梗死患者 : 心力衰竭等级4级患者,心率≤58次/min,心肌梗死并发肝脏类疾病,转氨酶≥正常的3倍以上,持续心跳过快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有严重并发肾脏类疾病患者,肌酐≥250 mmol/L,心肌梗死并发哮喘疾病患者;动脉血压≤90/60 mm Hg的患者,合并心肌梗死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2]。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治疗医师均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他汀类药物的服用量(他汀类药物常规药量为:普伐他汀40 mg/d或着辛伐他汀20 mg/d)[3]。 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根据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服用调脂类药物,包括剂量、种类等。 其他药物有 β 受体阻断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

1.4观察指标

患者在入院前记录患者的血糖、血脂情况,经给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对血脂影响情况。 其中患者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 三酰甘油 (TG/mmol/L)、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HDL-c/mmol/L)。 观察两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患者转氨酶升高、横纹肌溶解、消化不良、肌肉乏力或酸痛。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前和治疗6个月后他汀类药物服用情况,分为未服药、 低剂量服药、常规剂量服药、高剂量服药[4]。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结果

2.1血糖对血脂影响情况对比

经6个月后给药治疗后, 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佳的A组患者在入院前血糖有良好控制,TC、TG、LDL-c比入院前明显有异于血糖控制不佳的B组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经调查研究, 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好的A组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2。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血糖控制情况和服用他汀类药物之间的关系对比

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佳的A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明显高于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差的B组患者,具体情况见表3。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糖代谢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胰岛素抵抗、 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黏附、产生氧自由基等,主要因素是慢性疾病对患者血糖的影响[5]。 血糖控制情况严重影响着心肌梗死患者治愈后的预后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如果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前期出现糖代谢异常, 患者即使餐后和空腹血糖的浓度都在单发性糖尿病的指标之下,心肌梗死致残、致死的危险性也会大幅度增加[6]。 另外有研究认为 ,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中的LDL-c及时水平正常, 也会因为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逐渐升高而加重患者的病情[7]。

心肌梗死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身体各项机体就会处于慢性心肌梗死合糖尿病病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因此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

该院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A组患者的TC (mmol/L)、LDL-c(mmol/L)、TG (mmol/L)、HDL-c (mmol/L) 明显异于对照组患者;A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者降脂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率为17.5%,B组不良反应率为22.5%。 A组患者常规服药患者25例,B组常规服药患者例数为9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好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没有很好的依从性较差, 心肌梗死血糖控制较差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更差。 对已经确诊为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院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为两组,其中血糖控制良好为A组,n=40。血糖控制不佳为B组,n=40。对患者进行统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糖对血脂影响和B组存在明显差异。A组对药物的不良的反应率为17.5%,B组为22.5%。A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服用他汀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明显异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铺的高低对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影响分析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肥胖和血脂水平分析论文提纲 下一篇:肥胖和血脂水平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