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历介绍
患者, 女, 62岁, 因“反复咳喘20余年, 加重1个月”入院, 入院诊断:copd。胸片示:两肺炎。血气分析:PH:7.123;PO2:51mm Hg;PCO2:72mm Hg。意识清醒。于行气管插管术接呼吸机控制呼吸, 2周后间断脱机后成功脱机, 4周后康复出院。
2 临床心理分期
2.1 插管前
恐惧。由于本例患者在插管前意识清醒, 对呼吸机又缺乏了解, 最大的担心是使用呼吸机后一去不复返, 以为像做全麻手术一样, 打了麻药之后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 巨大的恐惧使其想拒绝治疗。这时护士向她详细讲解呼吸机的使用原理及治疗作用, 告诉她在整个过程中她都是保持清醒的, 鼓励其相信医学, 相信医生会尽全力抢救她, 并向她讲解成功案例, 帮助其树立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勇敢的面对疾病, 与病魔做斗争。
2.2 插管后两三天
烦躁。由于插管带来的巨大不适, 如活动受限, 气管处异物, 不能进食, 各种仪器的声音, 手被约束, 等等, 病人一时感到难以适应, 此时病人常表现为烦躁, 甚至强行拔管。对此, 我们应理解病人的感受, 耐心安抚, 疏导, 使之心态平静下来, 并让她认识到只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烦躁及不配合只会使原先的努力白费。而现在的痛苦相对于宝贵的生命来说是微小的。当然, 必要时, 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使其度过这段难熬的阶段。
2.3 插管初期
疑虑。在任何操作前详细说明目的和注意事项, 如讲明翻身的重要性是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如消毒紫外线时用遮阳伞遮住眼睛目的是避免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吸痰时打入湿化液是为了降低痰液的粘稠度;置入深静脉导管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血管, 避免因长期输液导致血管的破坏;等等。在向他说明时言语一定要温柔, 同时观察病人的表情是否听明白, 没听懂会表现为皱眉、摆手、摇头等, 这时护士应该反复讲解, 不能怕麻烦, 要有耐心, 经过这样的沟通, 发现她非常的愿意配合, 原先的疑虑打消了。
2.4 插管中期
孤独, 抑郁。随着病情的逐渐稳定下来, 家属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如工作等等, 对其的关注减少了, 来的次数减少, 加上患病时间的延长, 此时极易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感, 这时应细心观察病人, 要多与病人建立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如用眨眼, 皱眉作简单交流, 也可以用纸笔让其写下来。不仅如此, 在护理时还要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使她感觉到虽然家人有时不在, 但护士时刻都在关心着她。对治疗的进展及时向患者进行反馈, 如血气分析的好转程度, 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 并对他的配合给予肯定赞许。
2.5 插管后期
绝望。此时病人试图几次脱机都没有成功, 产生绝望情绪。此时首先应向其说明长期使用的坏处, 如据报道依赖呼吸机不仅影响肺功能恢复, 而且增加肺部感染机会, 机械通气时间越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性越高, 且肺泡纤维化程度加深对预后有重要影响[2];其次告诉病人仍然是有希望的, 不要放弃希望, 一旦自己放弃, 那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再次, 告诉家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家属的关心非常重要, 鼓励家属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 亲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个意志最薄弱的时候,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6 脱机前
紧张。主要担心拔管会不成功, 这时护士向其讲解拔管的流程, 让患者共同参与制定脱机计划、步骤以及如何配合的注意点。使其了解拔管是不痛苦的, 只要做好配合就行了。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减轻撤机应激, 还可以使用环境刺激如电视、收音机、音乐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
事实证明:对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此患者表示护士一次次的鼓励让她对治疗有了信心, 相信痛苦只是暂时的, 靠着这样的意志坚持到了最后。如果没有护士一次次的沟通, 可能自己早就放弃了, 可见, 适当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摘要:呼吸机作为1种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治疗期间, 死亡的威胁、治疗创伤的痛苦、陌生的环境、沟通障碍等应激源的刺激, 促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负性心理反应[1]。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往往都是向家属交代, 以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忽视和患者的沟通, 而意识清醒的患者, 特别是长时间依赖呼吸机的病人, 其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下面介绍1例清醒copd病人应用呼吸机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关键词:清醒患者,呼吸机,心理分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Tomlinson JF, Miller KS, Lorch DG, et al.A prosperctive compari-son of IMV and T-piece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Chest, 1989, 96:348~352.
[2] 马巍, 李俐.意识清楚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3) :92~93.
相关文章:
浅析大同市御河河道投资建设与经济效益02-10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检测的临床意义02-10
探讨危重病人高血糖反应与炎性细胞因子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02-10
copd患者护理查房02-10
血糖异常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动脉僵硬度相关性分析02-10
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8和IL-17表达的影响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