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 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 而且, 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 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 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中小企业, 就没有市场经济。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还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预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既有相似之处, 也有独特之处,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以下几点。
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渠道不畅
技术创新活动作为使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过程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物质产品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必须要有这种活动的直接基础和直接构成要素的资金投入。但资金来源不足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市场融资非常困难, 融资成本比大企业高, 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 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
1.2 中小企业本身技术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障碍是人才的欠缺。我国目前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 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大企业, 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就更少。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 人数都比较少, 因此很难做到像大型企业那样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与政府机构协调沟通,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巨大。同时, 中小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眼前的盈利能力, 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关注往往处于次要的地位, 不像大型企业那样愿意暂时牺牲目前的利润而换取品牌和信誉的建设。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利。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 但我国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利于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首先是政府对技术创新的管理主要侧重于项目管理, 而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硬环境、制定创新激励政策等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其次, 政府对技术创新仍然采取多头管理制度, 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最后, 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审批手续繁琐、花费时间长, 并且缺乏创新产品的统一标准, 创新产品申报的管理费用高
2 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2.1 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
在我国,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 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受政府相关政策的左右。我国政府职能在某些方面对企业行为的“越权”也是不争的事实, 政府过多的干涉反映在产品创新上, 追随国家政策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 利于产品开发与企业发展。不利的是, 盲目跟风可能会使企业背离企业发展战略, 走上歧途;也可能由于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创新的最后失败。
2.2 创新产品拟进入的产业环境
一个行业中的竞争, 存在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潜存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总的来讲产业环境包括几个方面, (1) 竞争态势, 也就是指波特上述的观点中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态势如何; (2) 产业技术因素, 就是指创新产品拟进入产业的技术所处的状态, 是处于发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还是衰落阶段; (3) 市场集中度。就某—产业域中的特定企业而言, 市场集中度所反映的是企业所处市场的垄断程度的大小; (4) 进入壁垒。当创新产品拟进入新领域时, 可能会遇到由资金、转换成本、销售渠道以及专利产品技术、独占资源、占据市场有利位置、政府补贴等所形成的进入壁垒。
3 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 99%的中小企业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其中乡镇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更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统计研究表明, 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 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 (其中大企业229个, 中小企业797个) , 通过技术创新, 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 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 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 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 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
4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4.1 选择合适领域, 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
首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时要以选择投资小, 开发期短, 成功率高的实用性技术为主, 这样适合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特征。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期在一年以内, 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主要致力于市场需求大、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其次, 要选择处于成长期、技术尚未成熟的领域, 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因为当某一项技术已处于成熟阶段之后, 即使再大力投资开发, 也收效甚微。
4.2 企业要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的主体是人, 离开了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 所以要积极营造海纳百川的纳才环境, 一般来说, 技术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还需要高技能的生产操作人员, 但最关键的因素, 还在于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使创新利益的分配有利于为企业技术创新作出贡献的人, 以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和员工自觉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3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势单力薄,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就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 就是利用全社会的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创造必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及中介服务等。
4.4 建立科技共享机制
目前, 在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与中小企业之间, 由于各种原因, 本身就缺乏一种能使各方达成技术共享和技术合作的有效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中小企业群体除了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科研, 以获得共同发展外, 还应以政府、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为主力, 形成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共享机制。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中小企业的比重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作为创新的源泉之一, 在技术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以及研究活动, 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有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潘成华.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2] 高健.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 张凌云.中小科企迈出融资新步伐[J].华东科技.2005.
相关文章:
浅谈日语会话技能的培养方法02-1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02-18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分析02-1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02-18
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与对策02-18
论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02-18
世界学前教育改革与现状02-1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