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指数(精选八篇)
绩效指数 篇1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幸福指数休戚相关。一方面, 企业的行为和结果会影响国民幸福指数, 是国民幸福指数测量指标的关键因子, 也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 企业长远发展离不开国民幸福指数相关指标的持续提升, 因为企业最终的产品和服务对象是大众消费者, 可以说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和满意程度决定了企业价值空间以及增长幅度。然而,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诸多企业行为与国民幸福相背离的行为, 极大程度地损害了国民对这些企业的信心, 既不利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也阻碍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研究表明,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有效衔接, 从而在发挥考评企业业绩、监管和调控企业行为、实现目标管理等功能时出现了不少漏洞。因此, 建立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维护和提升国民幸福指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历程
(一) 成本绩效评价时期
成本绩效评价方法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发展的产物, 代表思想是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于1911年设计的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积极、主动的事前预算和控制, 改变了之前成本核算被动的事后控制, 达到了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的目的。但是, 用标准成本制度来衡量企业绩效有明显的缺陷。首先成本低并不代表企业创造的财富就多, 其次企业在追求成本最低的过程中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很大难度, 再者以成本作为唯一的企业绩效评价手段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诸如舍弃在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上的项目上进行投资。
(二) 财务绩效评价时期
随着成本绩效评价方法弊端的逐步显现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过渡到财务绩效评价时期, 着重考虑利润、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以及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开发等, 其中杜邦财务评价法作为主导。杜邦财务评价方法由杜邦公司设计, 该体系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龙头, 逐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3个财务指标, 分别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资产运营效率等角度对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克服了单一财务指标分析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问题。但是,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数据, 这便存在以下主要缺陷:首先会计数据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交易事项的记录, 只能反映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其次会计数据衡量的是能以货币进行计量的交易事项, 而其他事项诸如顾客忠诚度、创新能力等不能反映其中, 加剧企业的短期行为, 不利企业长远发展;再者, 会计数据的记录和核算存在人为操作的空间。由于以上缺陷的存在, 导致了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不全面、不真实等弊端。
(三) 综合绩效评价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形成和保持符合战略发展目标的核心竞争优势。在这一背景下,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综合评价时期, 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融合起来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基本取得了学术界的共识。其中, 美国会计学者卡普兰和约翰逊在1991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营运与技术、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确定需要评价的指标。平衡计分卡的优势在于使一种平衡得以建立, 这就是兼顾短期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其应用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确定和开展日常工作。但是, 平衡计分卡也存在以下显著缺点:首先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没有统一标准, 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模糊不清和分解指标过多的难题;其次涉及的非财务指标难以量化, 也不便于在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虽然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价指标已经将企业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克服了前两个时期绩效评价方法的诸多弊端, 但是绩效评价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企业自身, 而在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考虑甚少, 导致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国民对企业甚至政府的满意度降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2011年) 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国企百强的社会责任尚处于起步阶段, 平均得分为32.8分, 近半国企在旁观;民企百强平均分仅为13.3分, 八成在旁观;外企百强平均分仅为12.5分, 近八成在旁观。
三、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 国民幸福指数内涵的起源与发展
国民幸福指数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不丹王国。该指数的考评体系采用了著名的阿尔凯尔-福斯特方法 (AlkireFoster method) , 从最初涵盖的4个维度扩展到现在的9个领域来衡量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这9个领域分别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教育、时间使用、文化多元和适应力、政府治理、社区活力、生态多样和适应力、以及生活水平。不丹王国以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国民幸福指数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较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社会的实力和进步有了很大改进, 后两者只能衡量一国当前的经济状况, 而国民幸福指数却能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发展, 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对生存和发展的满意度和快乐感, 促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国民幸福指数近年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重要发展。英国新经济组织于2006年7月率先提出了幸福星球指数概念 (Happiness Planet Index) , 并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分别公布了对多个国家进行测试比较的结果。在2012年的测试中, 中国在151国家中位居第60位。幸福星球指数主要站在GDP和HDI的对立面, 更多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力。
国民幸福指数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等新的评价指标, 在国民幸福指数建设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在2005年提出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 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 建议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一套“国民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 从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环境保护等六类构成要素来进行衡量。
(二) 基于企业的国民幸福指数内涵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 通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 以获取超额利润。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 需要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因此, 企业行为的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渗透到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而言, 国民的实质就是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总和, 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代价, 有的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可以说, 没有国民的存在, 企业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利益相关者”理论由Freeman (1984) 最先提出,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不同的学者根据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对企业所起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与企业的关系等不同标准对他们进行了分类, Freeman (1984)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持有公司股票的人、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社会利益相关者3类;Frederick (1984) 将利益相关者区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Charkham (1992)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两类;Wheeler (1998) 将利益相关者区分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Mitchell和Wood (1997)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3种。他们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上述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方便企业在对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中采取分而治之、有所侧重的策略。然而, 本文认为, 正是上述分类导向和管理策略导致了企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将重点放在主要的、直接的、契约型的相关利益者上, 而忽视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维护和提升。作为利益相关者总和的国民应该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对于企业而言, 不同类型的国民的利益应该没有孰轻孰重问题, 比如食品企业不能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比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更重要, 化工企业不能认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比保护社区生活或自然环境更重要。因此, 企业应该识别与之有关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并且确定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以维护和持续提升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为目标, 并作为绩效考核的评价对象。
综上所述, 基于企业的国民幸福指数内涵也就是与企业有关的每类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点, 因为满足了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点, 他们就会感到满意、得到幸福。通过文献学习和调查研究, 基本可以确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类别和核心利益点 (见表1) 。
(三) 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由上所述, 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考核内容由8个方面组成, 即:股东满意度X1, 雇员满意度X2, 消费者满意度X3, 供应商满意度X4, 竞争者满意度X5, 社区满意度X6, 政府满意度X7, 自然环境满意度X8。基于本文提倡的国民平等的理念, 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 上述8个方面的权重系数是一样的, 也就是都是0.125。为此, 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其中, P (E) 代表企业绩效总成绩;ε表示误差项。
X1的满意度可以从3个方面衡量:对公司管理发言权的满意度Y1;股票分红收益或可持续增长前景满意度Y2;财务和经营信息的透明度Y3。于是, 可以得到:
Y1、Y2、Y3的确定可采用国际通用的“基数概率法”, 即要求回答者给出一个具体数字来评价其各因子的满意度。假定在0到10的区间内有一个潜在的连续的评价函数, 那么可以假定在用离散数字进行评价时选择7来评价其满意度的话, 就落在6.5和7.5之间。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对分组数据做个回归, 这些分组数据的分界点是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系数则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法求得。
X2, X3……X8的计算方法依此类推。
在求出某个企业的绩效成绩后, 可以将之与历史成绩、目标成绩和同行业的成绩进行对比, 一方面评价企业对国民幸福指数的贡献程度, 另一方面便于企业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项并在日后的管理中加以改进。
四、结论
基于国民幸福指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目标从一元向多元发展, 兼顾了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 衡量了其对企业绩效的满意程度。同时, 该体系突破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 包含的非财务指标也涉及到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 从而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持续的利益增值, 从而提高其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绩效指数 篇2
摘 要:采用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数(CIP)对全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国各地区工业规模、工业结构、地域差异等方面的差距及原因,认为缩小差距的关键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关键词:工业竞争力;CIP指数;高新技术
一、模型的建立
工业竞争力着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能力,它包括六个主要维度: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出口能力、工业化强度、出口质量、对国家或世界工业增加值、工业贸易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指标涵盖竞争的各个方面,因此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数选取以下四个指标构成: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人均工业品出口额、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品总出口中所占比重。(1)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工业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排除人口因素后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首要指标,反映其在工业增加值方面所拥有的能力。如果假设所有地区的所有产品都无差异平等地进行竞争,可以清楚地反映其工业活动的竞争力,但贸易因素和自然资源环境因素也会进一步制约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有时,由于受到某地区的贸易政策的制约,会影响其工业品的出口等,从而降低了工业竞争。(2)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其反映出工业产值在整体经济中的权重。一般来说,如果该比重越高,说明工业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3)人均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人均工业品出口额是衡量该地区贸易竞争力的基本指标,其反映出该地区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显示其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工业产品生产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升级的情况下,出口指标可以弥补部分不足。(4)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总出口中所占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反映了工业的技术复杂性,工业成熟度越高、结构越复杂、灵活性越高,更能实现工业产品的出口增长。同时也说明了其探究更高层次领域的能力。
二、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查找。第二步,将上述每个绩效指数 ij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
ij =
其中, 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数值,X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值,Min表示样本的最小值,Max表示樣本的最大值。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地区指数值为1,而排名最后的地区指数值为0。第三步,综合指数。由于四个基本指标值没有特别的权重,综合指数就是指其的算术平均数,即I1、I2、I3、I4。
三、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I1为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数,I2为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指数,I3为人均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指数,I4为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总出口中所占比重指数。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业规模、工业结构以及地域差异等。
(1)工业规模。由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排名表示的竞争力相差不多,因此选用以上两者来比较各地区的竞争力状况。从图1 可以看出,各地区以工业生产总值表示的工业规模竞争力与以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数表示的工业规模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根据CIP指标显示,天津、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远超过其他地区,并且与其实际工业规模竞争力没有相差多少。但是,安徽、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实际工业规模竞争力却有较大差距。相比较其他地区而言,西藏、甘肃、云南等地无论是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数还是工业生产总值表示的工业规模竞争力都处于垫底水平。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战略扶持,但西部等地特别是西藏地区的工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更加有效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为其所用。
(2)工业结构。①高新技术产品:从图2的显示中,首先可以看到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其出口额明显是要大于其他地区,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出口源地。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很小,而西藏、宁夏、贵州、青海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指数则几乎为零。其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指数都在0.5左右,这说明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发展并不迅速,只是缓慢前进而已,这需要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再者,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指数同样较高并与西藏、贵州等地差距较大,说明了其工业竞争力除了重工业的发展,还包括了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综合性产业的支撑。最后,山西、河北等地区工业竞争力较弱,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主要发展重工业,以开发中高技术产品(重工业产品)为主要发展目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较少。
②工业制成品:从图3的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天津、河北等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较大,反映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拥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相比较而言,其他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则较小,其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3)地域差异。根据图5,我们对三大经济带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各项工业竞争力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在工业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三大指标方面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则相差不大。西部地区的各项指标虽略高于中部地区,但差距不大,原因在于近年来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等地的开发。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反映出我国在科技投入等方面存在地域性。东部地区的工业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我国的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四、结论
采用工业竞争力绩效指数(CIP)对我国各地区的工业规模、工业结构、地域差异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各地区的工业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是未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该地区的出口质量,扩大该地区的出口数量。由于我国对偏远地区的科技投入相对较小,影响了该地区科技人才比重不大,无法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加强科技投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结构。同时各地区应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国外优秀的技术创新理念,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现如今,技术密集型产品越来越成为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一大板块,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性产品比重趋于减小,所以只有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工业技术竞争力,才有可能推动其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马骥.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差距的CIP指数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30.
绩效指数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宁波市21所公立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 其中, 县级综合性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17所。以现场社会调查法收集各医疗机构2008-2012年相关原始数据, 经适当统计处理后计算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2008-2012年各个评价指标实际数据的平均值, 作为每个医疗机构的评价指标值。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人为本、可持续、导向性、安全性、操作性和推广性等原则, 结合国内外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体系[1,2,3,4,5,6], 对于原企业适应的平衡计分卡 (BSC) 四个模块及其评价指标上进行适当修正, 从财务维度———用户维度———业务流程维度———发展与创新维度4个方面, 提出了103项预选指标群, 经专家筛选确定36个基础层指标, 建立以财务维度指数、居民维度指数、业务流程维度指数和发展与创新维度为“度”, 以4个大类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基础层指标为“级”的四度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其中, 财务维度指标8个、居民维度指标12个、业务流程维度指标11个、发展与创新维度指标5个。以层次分析法 (AHP) [7]建立各级指标的权重, 以线性综合加权指数法[7]建立合理用药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1.3 数据处理
以EpiInfo建立数据库, 进行数据录入和逻辑校对, 用SPSS16.0for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宁波市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评价财务维度指数值变化情况
宁波市21所医疗机构2008-2012年财务维度指标指数平均值为12.00, 平均实现度为60.02%, 最高的是T机构中的2011年 (指数值为15.12、实现度为75.58%) ;最低的在B机构中的2009年 (指数值为8.44、实现度为42.22%) 。从各机构2008-2012年平均值来看, 财务维度指标指数最高的是R机构 (指数值为14.25、实现度为71.23%) ;最低的中心是B机构 (指数值为9.24、实现度为46.19%) 。
从二级指标绩效指数来看, 以保障能力指标的表现较好 (实现度为83.32%) , 其次为支出能力指标 (实现度为57.22%) , 以收入能力指标的表现最差, 实现度只有42.85%。从各项基础层指标实现度来看, 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均次住院床日药品费、出院者人均药品费等指标的实现度较低 (分别为4.75%、25.26%、44.99%) 。
2.2 宁波市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评价居民维度指数值变化情况
宁波市21所医疗机构2008-2012年居民维度指标指数平均值为19.73, 平均实现度为56.39%, 最高的是U机构中的2012年 (指数值为29.11、实现度为83.17%) ;最低的H机构中的2008年 (指数值为13.25、实现度为37.86%) 。从各中心2008-2012年平均值来看, 居民维度指标指数最高的是E机构 (指数值为24.79、实现度为70.83%) ;最低的中心是B机构 (指数值为14.81、实现度为42.32%) 。
从二级指标绩效指数来看, 以形象与声誉指标的表现较好 (实现度为65.08%) , 其次为用药属性指标 (实现度为64.86%) , 以居民需求指标的表现较差, 实现度只有43.53%。从各项基础层指标指数来看, 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费用比例、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手术病人接受预防感染抗生素使用比例、平均每张门诊处方费用、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比例、基本药物或处方集使用率、平均每张处方抗生素使用品种数、接受抗生素治疗病人的抗生素平均费用等指标的实现度较低 (分别为10.90%、13.95%、19.13%、25.36%、32、97%、36.67%、46.96%) 。
2.3 宁波市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评价业务流程维度指数值变化情况
宁波市21所医疗机构2008-2012年业务流程维度指标指数平均值为22.25, 平均实现度为63.57%, 最高的是F机构中的2011年 (指数值为25.08、实现度为71.66%) ;最低的在K机构中的2009年 (指数值为9.72、实现度为27.76%) 。从各中心2008-2012年平均值来看, 业务流程维度指标指数最高的是T机构 (指数值为23.48、实现度为67.08%) ;最低的中心是K机构 (指数值为13.40、实现度为38.27%) 。
从二级指标绩效指数来看, 以用药随访指标的表现均较好 (实现度为82.03%) , 其次为用药质量指标 (实现度为72.90%) , 以用药效率指标的表现最差, 实现度只有43.53%。从各项基础层指标指数来看, 以平均配药时间、注射剂使用率、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人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的比例、平均诊疗时间、手术病人接受预防感染抗生素使用平均天数等指标的表现较差, 实现度分别为14.76%、25.67%、26.02%、31.16%、44.88%。
2.4 宁波市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评价发展与创新维度指数值变化情况
宁波市21所医疗机构2008-2012年发展与创新维度指标指数平均值为7.17, 平均实现度为71.67%, 最高的是D机构的2011年 (指数值为9.72、实现度为80.90%) ;最低的在V机构中的2008年 (指数值为1.76、实现度为17.56%) 。从各中心2008-2012年平均值来看, 发展与创新维度指标指数最高的是D机构 (指数值为23.31、实现度为66.60%) ;最低的中心是U机构 (指数值为19.23、实现度为54.94%) 。
从二级指标绩效指数来看, 以激励能力指标的表现较好 (实现度为86.30%) , 其次为素质能力指标 (实现度为75.77%) , 以信息能力指标的表现最差, 实现度只有56.48%。从各项基础层指标指数来看, 以卫技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数、合理用药信息化率等指标的表现较差, 实现度分别为39.44%、56.48%。
2.5 宁波市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综合指数变化情况
宁波市21所医疗机构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评价总综合指数平均值为61.15, 平均实现度为61.15%;总综合指数最高的是U机构中的2012年, 达72.11;最低的在K机构中的2009年, 只有44.26。从各机构2008-2012年平均值来看, 合理用药绩效评价总综合指数最高的是T机构, 为66.84;最低的中心是B机构, 只有50.23。总综合指数排序处于前三名的依次为T机构、Q机构、E机构 (总综合指数分别为66.84、66.48、65.38) , 处于最后三名的依次为B机构、K机构、L机构, 总综合指数分别为50.23、52.15、55.93。见表2。
3 讨论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 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合理用药绩效评价体系是其关键措施。通过对宁波市2008-2012年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绩效评价, 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提示本文提出的合理用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复制性与操作性, 在取消以药补医背景下, 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 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表明, 宁波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绩效指数在各医疗机构及基础层指标之间的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从各项基础层指标来看, 以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费用比例、平均每张处方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数、平均每张门诊处方费用、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比例、平均配药时间等指标的实现度较低 (分别为4.75%、10.90%、13.95%、25.36%、32、97%、14.76%) 。提示我们在构建新医改背景下的合理用药绩效管理体系时,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管理、教育、培训、科研等综合措施, 增加政府卫生财政投入, 提高基本药物覆盖面, 建立完善合理用药绩效管理组织构架体系, 明确职责, 建立健全以居民健康档案、医院信息系统监测平台为基础的合理用药绩效综合评价信息网络系统, 强化细菌耐药监测和预警报告, 加强科普宣传, 促进全民参与, 提高居民合理用药认识, 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与质量[8,9,10]。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essential medicines:Report of the WHO Expert Committee, 2007 (including the 15th Model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EB/OL].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946) .www.who.int/entity/medicines/publications/essentialmeds_committeereports/TRS946_EMedLib.pdf.
[2]WHO/DAP/INRUD.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selected drug use indicators.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3.http://apps.who.int/medicinedocs/pdf/s2289e/s2289e.pdf.
[3]Kathleen Holloway, Liset van Dijk.The world medicines situation 2011: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WHO/EMP/MIE/2011.2.2.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policy/world_medicines_situation/WMS_ch14_wRational.pdf.
[4]王青, 王育琴, 李少丽, 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2002, 37 (3) :233-235.
[5]张新平, 郑明节.我国农村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19 (12) :15-17.
[6]徐道英, 彭其胜, 郑维国, 等.重庆三家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的调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 (1) :75-77.
[7]任延荣, 刘庆欧.卫生管理技术基础——实用运筹学与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3.177-190.
[8]孙统达, 杨晔, 李冠伟, 等.加强药品零差率背景下合理用药绩效评价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11) :1241-1243.
[9]杨晔, 孙统达, 卢素芬, 等.药品零差率背景下合理用药政策措施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11) :1238-1240.
绩效指数 篇4
项目管理界在多年以前引入一个中间指标———挣值[1] (Earned Value, 简称EV) , 表示实际完成的工作所对应的预算费用, 在计划和实际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挣值技术 (EVT) 是1966年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对项目的范围、时间和费用进行综合管理的方法, 这个技术对费用控制、资源管理和生产特别有用, 其核心思想[2]如下:
(1) 用费用指数来表示每个项目任务的价值, 集中反映项目任务的时间、资源、费用、复杂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 在实际完成同样工作的前提下, 比较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之差, 得到费用差异。换个角度说, 不管项目组实际花费了多大代价, 也只能挣到预算中为这些任务安排的预算价值, 超出的部分被看作是项目中浪费的, 不应该由项目出资方承担。实际中这种算法也可以平衡由于项目范围差异所带来的费用差异。
(3) 在花费同样费用的前提下, 计划中应完成的任务与实际完成任务进行比较, 得到进度差异。这里的进度是完成项目任务 (工作量) 的进度, 不是单纯的时间进度。
1 挣值技术基本线
挣值技术以3条基本线为管理的要点, 如图一所示。3条线通过AC、PV、EV的累积曲线来表示, PV关注的是应该做多少工作, EV关注的是做了多少工作, 而AC关注的是已完成工作的费用是多少。根据3条基本线的状况, 将进展换算成费用来判断项目的进展情况, 辅助作出决策。
PV线的形成主要运用概预算的知识:首先, 计算项目分解中各工作的人员、材料、设备、管理费用;然后, 按进度计划沿时段进行累计, 联接各数据点, 即可绘制成PV曲线。在实践中, 只要做好了项目基准计划, 并在组织资产中积累了费用预算数据, PV线的形成并不困难。统计AC、估算EV是应用EVT的两个难点, 因为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数据, 进行统计汇总。AC可从财务记录中统计, 其难点是如何确保得到真实的数据。因为每周都要从项目中得到执行费用的数据, 如果由项目经理直接上报, 可能不太客观, 较实用、可靠的方法是从费用发生源头获得数据。例如, 材料费用直接从出库单获得, 人员费用从工资与奖金中获得。估算EV的两种方法, 一是自下而上的统计法, 统计已完成的工作 (一个难点是通常需要使用大量人力资源进行记录、汇总, 花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 另一个问题是在一些情况下统计得到的工作量与费用并非成线性关系) , 另一种是公式估算法 (也称完工规则) , 其中常用的是50/50规则 (开始计50%、完成计50%) , 也有用20/80规则 (开始计20%, 完成计80%) 和0/100规则 (开始计0%, 完成计100%) 。
2 挣值技术分析指数
挣值技术分析指数[3]如图二所示。CV、SV用于费用与进度的差异评价, BAC、ETC、EAC及EVC表示项目收尾时状况的指数价值。挣值技术分析指数的功用如表一所示。
3 挣值技术绩效指数
挣值技术还有两个重要的绩效指数[4], 分别是待完成绩效指数和改进率。
(1) 待完成绩效指数 (TCPI) 表示到项目收尾的效率。
若TCPI<1.0, 则超出预算;若TCPI>1.0, 则在预算以内。其中, (BAC-EV) 表示到收尾的剩余预算, 非典型完工尚需估算ETC; (BAC-AC) 表示将所剩余作业换算为金额, 竣工偏差CV。
(2) 改进率表示该项目的促进率。
若完全按照该数值实施, 项目将如期收尾。
4 挣值技术应用案例
计划收尾时的预算BAC=¥1, 000, 计划工期为5个月;某一时间, 业绩 (挣值) EV=¥240, 实际费用AC=¥400, 计划预算PV=¥300。
(1) 分析结果
挣值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结果如表二所示。
(2) 收尾预测
挣值技术应用案例收尾预测如表三所示。
(3) 为使项目在计划工期内收尾, 所要求的进度效率化
剩余作业量/剩余计划作业TSPI= (BAC-EV) / (BAC-PV) = (1, 000-240) / (1, 000-300) =1.086, 该值说明需要1.086倍效率化。
因为现阶段的业绩SPI为0.8, 所以现状改进率为TSPI/SPI=1.086/0.8=1.357, 大约需要36%以上的效率化。为此, 需要投入当前1.36倍的工时。
5 结束语
应用挣值技术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1) 工作包分解得足够细; (2) 费用是均匀分布的; (3) 所有数据都是真实的。
应用挣值技术的主要缺点[5]有: (1) 预测完工日期不准确; (2) 因为使用累计值不能反映关键路径状态。
参考文献
[1]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第5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刘俊业.工程项目多要素绩效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2.
[3]杨秋吉, 李南.基于挣值管理的成本控制指标和进度控制指标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06) :207.
[4]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 .Exposure DraftPractice Standard For EVM4-04[Z].2005.
绩效指数 篇5
1 实证研究
1.1 样本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一般来说, 成立满三年以上的基金才算做成熟的基金, 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才有意义。故本文选取了成立满三年的20只ETF, 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对于基金的收益水平, 采用平均收益率来评价;对于基金的风险调整风险水平, 采用收益率的标准差以及β系数来评价;对于基金的收益水平, 采用Treynor、Jensen以及Sharpe指数来评价;对于基金的择时与选股能力, 采用T-M模型的选股能力α以及择时能力β2来评价。
对于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国泰安CSMAR数据库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 然后运用Excel表格进行计算得出。全部数据统计如表1。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国泰安CSMAR数据库整理计算所得。
1.2 实证分析
(1) 模型简介。本文在评价基金绩效的众多指标中选取8个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我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提出, 它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 即运用少数几个因子来反映众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其数学模型如下:
假设有n个随机变量X1、X2、……Xn, 这些随机变量都可以由t个因子H1、H2……Ht表示:
其中, Hi是公共因子, 它们的系数cij被称为因子载荷, 表示Hi与Xi之间的关系。δi是特殊因子, 表示不能被因子所解释的变量。通过软件求出公因子后, 用Xi线性表示公共因子, 最后得出因子得分模型:
得出Hi后, 对其进行加权, 得出综合分数。
(2) 数据的检验。由于数据单位统一, 无需考虑量纲的影响, 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以直接对数据进行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 查看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 结果如下:
从表2中可以得到KMO检验值为0.582, 大于0.5, 说明各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得出的伴随概率Sig.小于0.005, 表明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适合做因子分析。由此可以说明各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 无须剔除部分变量。
(3) 模型的得出。在对各指标进行检验之后, 发现其适合做因子分析, 故开始提取公共因子,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7.0软件来得出公因子, 结果如下: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从表3中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 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高达60.445%, 前三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0.216%, 大于85%。因此, 累计贡献率法和特征值法均表明前三个因子能很好地解释整个基金的绩效, 故前三个因子为公共因子。另外, 参考公因子方差表。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公因子方差大部分都接近或者大于0.9, 说明公共因子能够很好地反映所有变量的原始信息, 能够较全面地解释整个基金的绩效评价。进而, 得出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3 components extracted.
由表5可得出因子得分函数:
从表5可以看出, X3、X4、X6的因子荷载为负数, 此时解释意义不明显, 故运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荷载进行旋转, 得出的结果如表6所示: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a.Rotation converged in 4 iterations.
从表6中可以看出, 第一因子与X1、X2、X5、X7、X8之间相关性较大, 第二因子与X3、X4之间相关性较大, 第三因子与X6之间相关性较大, 表明旋转后公共因子能更好地解释各个原始变量, 利用旋转后的公共因子与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运用SPSS17.0软件可以计算得出公共因子的得分, 如表7所示: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otation Method: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Component Scores.
根据表7, 可以得出因子评分模型:
F1=0.1 9 1 X1+0.1 8 6 X2-0.1 8 7 X3+0.0 9 2 X4+0.1 3 2 X5-0.014X6+0.210X7+0.218X8
F2=-0.0 1 2 X1-0.0 5 0 X2-0.1 0 8 X3+0.7 9 5 X4-0.3 4 5 X5-0.033X6+0.072X7+0.200X8
F3=-0.134X1-0.143X2-0.450X3+0.017X4+0.214X5+0.750X6-0.060X7-0.045X8
得出因子评分模型后, 以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的方差贡献度来计算权重, 可以得出综合评分模型:
G=0.6270F1+0.1957F2+0.1773F3
1.3 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模型, 运用Excel软件计算出20只基金总体绩效排名, 如表8所示:
数据来源:国泰安CSMAR数据库、由SPSS软件以及Excel软件运行计算所得。
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 仅用3个指标就解释了所有指标的90.216%, 计算量比较小, 且结果精确。因子分析法的优越性在此得以完全体现。从表8中可以看出, 在所有运作较成熟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 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博时上证超大盘、华泰柏瑞红利、华安上证180、华宝上证180价值以及华安上证龙头。分析其各个公共因子得分发现, 排名前五位的ETF其F1得分排名位居前列。究其原因, 是因为其方差贡献度所占权重为62.70%, 比重较大, 投资者可在前五位中进行投资选择。排名后五位的依次是:南方中证小康产业、南方深成、易方达上证中盘、工银深证红利以及易方达深证100, 这5种ETF投资效率较低, 投资者可以谨慎投资。
2 对策建议
对于本研究, 主要涉及到了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两种当事人, 故在此对它们作出以下建议。
2.1 关于投资者的建议
作为一名理性投资者, 应明确自己的偏好, 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投资选择。对于投资期限, 偏好短期投资的投资者可参考Sharpe指数进行投资。在本文中, Sharpe指数较大的有招商上证消费80ETF、鹏华上证民企50ETF、华夏中小板ETF, 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对于偏好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可参考基金经理的择时选股能力进行投资。在本文中, 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都较强的有博时上证超大盘ETF、华安上证180ETF、华安上证龙头ETF, 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对于投资风险, 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β系数较大的基金, 如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偏好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β系数较小的基金, 如华泰柏瑞红利ETF。
2.2 关于基金管理人的建议
现如今, 许多对基金的绩效评价都加入了对基金经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的考量, 可见基金经历的投资管理能力在基金投资的考量中举足轻重, 对此, 基金公司应该多多引进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 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吸引更多投资者。此外, 在对基金进行实证分析时, 发现T-M模型中选股能力较佳, 择时能力较差。基金经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对此, 基金管理人应该加强其自身的投资理财能力, 为投资者谋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才能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地位。
摘要:本文运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20112013年的数据, 摒弃传统运用跟踪误差和折溢价对ETF进行评价的旧习, 通过从收益水平、风险水平、风险调整收益水平以及择时与选股能力四个方面对我国成立满三年的20只ETF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对其进行综合得分排名, 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并对实证研究中涉及到的当事人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 ,因子分析,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杨爱军, 刘晓星.基于高阶矩的封闭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12 (11) .
[2]李福宏, 陈忠阳.基于CAPM理论的证券基金绩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 (6) .
[3]张旻.基金规模与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36) .
[4]应梦迪.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绩效评价[J].中国商贸, 2012 (28) .
[5]刘桂英, 徐冬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评价[J].时代金融, 2011 (6) .
绩效指数 篇6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回顾文献;第二部分介绍M2指数, 包括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结论。
一、文献回顾
我国现阶段通用的基金评价方法是由特雷诺 (Jack L.Treynor) 、夏普 (Sharpe W.E.) 、詹森 (M ichael C.Jensen) 建立的三大经典指标。
Treynor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Tp为Treynor绩效指标, Rp为基金在样本期内的平均收益率, Rf为样本期内的平均无风险收益率, βp是基金的β系数、即系统性风险。
特雷诺认为, 如果有效的资产组合完全消除了单一资产的非系统风险, 那么基金的系统风险就可以较好地体现基金的风险, 单位系统风险下的风险溢价的大小就可以作为评价组合业绩的指标。
Sharpe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Sp是夏普绩效指标, δp为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 即总风险。
夏普提出用单位总风险的超额收益率来评价业绩即夏普指数, 认为对于管理较好的投资基金, 其总风险可能接近其系统风险, 而对于管理不好的基金, 其总风险可能因非系统性风险不同而相差较远。特雷诺指数和夏普指数给出的都是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率, 是一种相对的评估指标。
而詹森提出了一种绝对评估指标即詹森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
詹森指数是建立在CAPM测算基础上的资产组合的平均收益, 资产组合的值αp, 是基金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的偏离度。若显著为正, 说明基金的绩效优于市场, 且αp越大, 基金的绩效表现越好。
然而, 相对绩效指标中的夏普指标却存在一定的缺陷, 假设Sp是投资组合单位总风险的超额收益率, Sm是市场组合的单位总风险的超额收益率, 当Sp=0.56, Sm=0.48时, 投资组合优于市场组合, 但是, Sp-Sm=0.08其的经济学含义却无从而知。
1997年, 格雷厄姆和哈维提出了, 由李·莫迪利安尼和弗兰克·莫迪利安尼推广的改进的夏普测度指标, 被命名为M2指数。
二、模型介绍
(一) M2指数
假设资产组合P的收益率为Rp, 标准差为, δp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Rm, 标准差为δm, 无风险收益率为Rf。经过调整的资产组合P’中含有份的P, 还有份的无风险资产f, 此时的P’的标准差与市场组合的标准差相同, 而p’的收益率Rp’为
M2指数的计算公式:
M2测算的就是Rp’与Rm之间的差异。当M2大于0时, 与市场组合M具有相同标准差的资产组合P’的收益率大于市场组合, 表明原有的投资组合P的投资收益超过市场。反之, P的投资收益低于市场。假设当M2=0.1时, 它所表示的经济学含义是, 在同风险下, P的收益率比市场组合高10%。
(二) 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的这些行业型基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基金首日发行的时间从最早开始发行行业基金的2003年07月15日到最近的2008年4月15日;所投资的行业包括了消费品行业、基础行业、资源行业、公用事业、服务业。
本文选取的时期是从2008年的6月到2010年2月。Rp为各只基金的月度平均收益率, δp为标准差。市场组合M, 本文用沪深300来代替。Rm为沪深300的平均月度收益率, δm为标准差。无风险收益率Rf为2008年5月发行的国债080007的平均月度收益率。
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
三、实证分析
为了计算出各只基金的M2指数, 就需要获得9只行业基金的平均月度收益率, 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标准差, 以及月度无风险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
从表1中可以看到, 收益率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大摩资源优选混合, 最早发行行业基金的华宝兴业消费品和嘉实服务增值行业, 三只基金的收益率都超过其他行业基金0.4以上的个百分点, 同时作为稳定性指标的标准差值, 大摩资源优选混合与华宝兴业消费品也是所有行业基金中最小的两只。这就说明, 如果以经典的三大指标为绩效度量, 前二位的基金大摩与华宝是行业基金的领跑者。
从Wind资讯得出, 在2008年6月到2010年的02月, 沪深300指数指数的月度收益率只有0.43%。而标准差却达到了13.15%。这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和之后的各国救市方案, 股市有所好转。整个沪深300指数在此期间呈现“V”字型走势。在此期间, 无风险收益的国债月度平均收益率为3.946%。
根据样本数据, 计算各只基金的M2指数:
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
从表2可以看出, 经过M2指数计算后, 基金的排名无变化, 在此期间,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大摩资源优选混合, 在相同的标准差下, 超越大盘收益率1.932个百分点, 而排名最后的是大摩基础行业混合, 落后了大盘2.67个百分点, 各只基金的收益差异较大。总体上看, 行业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2008年6月到2010年2月超越大盘, 高出0.47%, 而且, 所有基金的标准差都小于指数, 导致调整的资产组合P’, 中含有了权重超过1的资产组合P, 卖空了国债, Rp’的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 看出各只行业基金的收益比较稳定。
四、结论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9只行业型基金进行了绩效的评价, 从实证结果来看, 与现有的基金资产绝对收益率的排名一致, 能够对基金的收益进行风险的调整。依据M2指数的基金业绩评价是优于单纯通过绝对收益率或夏普指数进行排名的方法的, 而且能够全面、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各只基金的绩效情况。
参考文献
[1]沈维涛, 黄兴孪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与评价[J]经济研究2001 (9)
[2]倪苏云, 肖辉, 吴冲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J]预测2001 (6)
[3]夏恩君, 王素娟我国封闭式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 (6)
绩效指数 篇7
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是衡量基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规范和促进基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客观科学地评价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效果。促进资产管理能力强的基金高速发展, 并为基金投资者提供反馈信息, 为基金业的进一步研究储备数据基础。
传统的仅对于收益指标、风险指标进行评价, 发展到收益经风险调整后的综合指标。对于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指标, 或者对业绩的某些特性 (如证券选择能力、时机选择能力、业绩持续性投资风格、管理模式, 业绩归属等) 进行分析, 从而测定、评估投资基金绩效
二、研究方法或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行业型开发式基金的选择, 重点考察和讯网基金行业配置基金重点配置行业列表中, 投资行业比例较高的基金, 并查阅基金数据库, 选择了大摩基础行业混合、中海能源策略、万家公用事业、上投摩根内需动力、景顺长城内需增长、长城消费增值、嘉实服务、宝盈资源优选、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国投瑞银景气行业、融通行业景气共10家基金, 主要投资于消费服务、基础行业、公用事业等大类行业, 采用资源配置战略, 重点进行行业分析, 再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
(一) 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的方法,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应用M2指数的我国行业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绩效研究。通过纵向对比, 将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分为两个时期, 将三个时期的M2指数进行纵向比较。观察在发生经济危机后, 不同时期各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绩效。通过横向对比, 观察行业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表现是否优于市场水平。
(二) 模型设计
M2测度的基本思想是以 (1-δm/δp) 为权重调整组合投资的风险与市场指数或设定组合的风险相等, 在风险一致的基础上就可以比较它们之间收益率的差异了。相关计算式如下:
rm表示市场收益率, 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 rp`为经过M2方法调整后的投资组合收益率, 基准组合的收益, δm表示市场组合或基准组合的标准差, δp表示组合或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
M2测度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任何一个基金投资组合而言, 其风险度量指标为收益的方差, 对于市场指数也是如此。将基金投资组合与一定比例的无风险证券组合起来, 使新组合的方差等于市场组合的方差, 然后利用上述比例求出新组合的收益率, 在求出该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差额即表示原基金组合的业绩水平。此M2数值越大, 业绩相对越好。
三、实证检验
(一)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8年1月前上市且连续公布每日净值的10只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 (债券型基金除外) , 评价期为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在这段时间, 基金经历了一波下降行情和较长时间的调整行情, 运作时间较长, 便于我们对其操作理念进行分析, 同时还这一时期分为了两个时期, 将不同时期进行对比, 重点观察在下跌行情中, 哪些基金管理公司能够稳健应对下降。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整理而得。
(二) 样本数据的说明
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1个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的比例, 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总值的80%。又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分为上海市场和深圳市场, 由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来反映两市场的趋势。且两市场指数在统计上是高度相关的 (p=0.985) , 为简便计算, 市场投资组合由上证综合指数来表示。
无风险收益率选取1年期定期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并折算成月平均利率, 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0.345%和0.187%, 可以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获得。
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全部资产都投资于证券市场, 故我们用其资产净值的增减反映基金组合投资的收益。考虑到行业型基金投资的相对稳定性, 本文除特别说明外, 所提到的收益率都为月收益率。
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Rt= (NAVt-NAVt-1+Dt) /NAVt-1
NAVt和NAVt-1为第t日和第t-1日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Dt为第t日该基金的分红收益。
(一) 实证结果
1. 嘉实服务基金M2计算过程
假设基金P具有10.47185的标准差, 而上证指数的标准差为9.5927145。因此, 调整的组合应由0.916比例 (9.592714/10.47185) 的原股票P和0.084比例 (1-0.916) 的国债构成, 调整后组合约有0.033%的平均月度预期收益率[ (0.084×0.2734%) + (0.916×0.01125%) ], 比上证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高1.527%, 所以该基金的指标为1.527, 这是业绩高于上证指数的情况。
2. 实证结果
本文选取的数据为2008年到2009年两年的数据, 在这两年中,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股市经历了一个反转。2008年延续2007年股市的下行趋势, 上证指数从五千多点连续下跌到两千点徘徊, 进入2009年, 股市小幅回升便进入了调整期, 至2009年底一直在三千点多徘徊。普遍认为2008年底我国慢慢走出了金融危机的严峻时期, 经济慢慢回暖, 到2009年普遍认为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所以本文将这一数据期间分成两个时间段进行分类统计, 基于M2调整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表2、表3。
(1) 纵向对比。通过纵向对比可以看出, 2008年指数表现较差, 股市低迷的时候, 基金的投资绩效较好, 能够起到规避风险获取最大受益的目的。而当2009年股市回暖的时候, 基金的投资绩效却普遍表现不是特别好, 普遍低于市场表现。
通过表四2008-2009基金M2统计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十只基金仅有一只基金M2值小于零, 其余均大于零, 可见从2008年到2009年基金的表现是优于市场表现的。在上证指数从五千多降到三千左右, 而基金的保值能力普遍表现较好。
通过以上纵向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型开放式投资基金的特点, 采用资产配置策略, 重点进行行业研究分析进行资产配置。普遍表现比较比较稳健, 在市场表现较差时规避风险能力较强, 在市场反映较好时, 投资策略依然较为保守。对于行业型开放式投资基金, 较为适于在资本市场处于下行时作为保值增值的选择, 因为通过2008-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 综合表现依然是优于市场的。
(2) 横向对比。通过查阅基金基本信息, 我们发现行业型开放式投资基金普遍采用资产配置策略。定期对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投资品种和投资策略等提出分析报告, 再结合对宏观经济状况、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成长空间与行业集中度) 、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持续成长能力等因素的判断, 通过财务与估值分析, 挖掘具有持续增长能力或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且行业投资主要为大类行业, 比如对于消费品及消费服务的含义为:消费品主要指最终消费品, 指为满足个人、家庭或群体生活而被使用与消耗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消费服务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以劳动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效应的活动。在中国证监会划分的22个行业中, 消费品及消费服务相关行业包括金融服务、食品饮料、文化传播、电子、信息技术、社会服务、造纸印刷、交运仓储、商业贸易、农林牧渔、房地产、纺织服装、医药生物、建筑行业、木材家具、公用事业及综合等。另外本基金将机械设备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及金属非金属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也归于消费品及消费服务行业。
另外通过横向对比, 我们看到月度平均收益率和M2值的大小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很多收益率高的基金M2值表现并不好。M2值更能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给与投资者更全面科学的建议。
(3) 关于此种M2值绩效评价的一点评价。当基金整体收益为正时M2值评价绩效能很好体现基金的绩效, 但当基金平均月收益为负值时, M2值评价可能会造成误导。原因是当平均收益为负时, 方差越大的基金在计算M2值的时候无风险资产比例越大, 而使M2值升高, 而方差越小 (风险越小) 的基金却在计算中无风险资产比例越小, 而使M2值偏低。中海能源策略, 万家公用事业这两个基金就是例子, 前者收益优于后者, 但M2值结果却低于后者。笔者会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改进方法。也因此, 我们在用M2值计算熊市基金绩效的时候需要继续进行调整。
四、基本结论与投资建议
(一) 基本结论
一是通过对行业型开放式投资基金的M2值进行统计分析其特点。本文所研究的行业型开放式基金从2008年到2009年的数据表明, 整体优于市场, 在市场波动性较强的情况下, M2值大于零。体现出了分散风险的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了行业型开放式投资基金的特点, 风险和收益相对都较小。属于比较稳健的投资策略。
二是通过M2值排序结果与平均收益率排序结果更可以突出M2值评价绩效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如果单看收益率来评业绩, 会使得基金经理会一味地追求高收益率, 而减少对风险的控制。采用市场风险因素指标评价, 可以促使基金经理自觉地在风险与收益之间作一个平衡。同时单因素绩效评估方法虽然有着CAPM前提假设等的制约, 但其简便, 易操作性却也有其独特优势, 特别是S指数、J指数、T指数这三大指数。
(二) 投资建议
首先投资者对不同类型基金的选择由投资者的风险偏风险爱好者适合选择风险、收益都较大的股票基金;风险厌恶者适合选择风险、收益都较小的债券基金;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则较适合风险、收益都介于上述两类基金之间的混合基金。
其次投资者根据自己的行业偏好可以进行选择。可根据具体基金的M2值大小进行选择。在这十只基金中长城消费增值、嘉实服务、国投瑞银景气行业、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融通行业景气、宝盈资源优选表现均不俗。
接下来投资者还可以先分析市场处于上升行情还是下降行情, 进而参考不同行情中M2值排序来进行选择。在下降行情中, 中海能源策略、万家公用事业、国投瑞银景气行业表现最优;在调整行情中, 国投瑞银景气行业、宝盈资源优选、融通行业景气表现最优。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选择M2值排序前几名的基金, 按合适的比例进行分散投资。此外投资者必须认识到, 开放式基金集合投资、分散风险、专业理财的特性决定了其投资风险较小, 但投资风险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弱势市场中仍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Sharpe W F.Mutual fu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Supple-ment on Security Price, 1966 (1) , 119-138.
[2]Treynor J L.How to rate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fund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9 (2-3) , 63-75.
[3]Jensen M C.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the period1945-1964[J].Journal of Finance, 1968 (5) , 389-416.
[4]张丽霞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天津大学2007, 5
绩效指数 篇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双重管辖治理下的“党、政、军、企”四合一、组织化程度极高的特殊体制社会组织,肩负着国家“屯垦、戍边”的任务,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都对兵团的使命任务作出过重要指示。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提出了新时期对兵团的要求和定位。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提高兵团综合实力的根本,也是兵团更好地完成国家所赋予使命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国家宏观战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的建设下,兵团经济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兵团政府的支持、引导下,通过公司制改革、企业整合等方式,截止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1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13家为A股上市公司,1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比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拥有更高的透明度、知名度,同时也面临更为严格的财务披露准则和市场监督环境,兵团国有上市公司代表着兵团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沿,对兵团国有企业的发展起着领头和示范作用,对其绩效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兵团上市公司现状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为促进兵团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达到防止兵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兵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兵团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兵团上市公司概况
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家A股上市公司,从其性质来讲,均为国有控股有限公司,与一般国有企业相似,是兵团政府参与经济的重要手段,不仅具有其作为经济系统的“经济性”,还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在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虽然建立起相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其治理形式依旧偏向于“行政型”治理,国资委向其辖属企业制定年度经济目标,企业便以完成此目标为目的,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从经营范围来看,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农、畜、棉纺织品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建筑,化工,生物制剂,饲料加工,矿产开发,电力能源等行业,76.92%的公司都涉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兵团农业优势相符合,高新技术领域方面极少涉及;主营业务方面,多数公司涉及的行业领域较多,如百花村,百花村是兵团上市最早的公司,是兵团唯一一家以能源为主的公司,但其业务也涉及房地产开发、餐饮等领域,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主营业务不突出的现象,如:新疆天业。从公司规模角度分析,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以及表1中显示的各公司2014年的从业人员、总资产、营业收入情况来看,兵团上市公司并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结构单一是兵团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盈利能力方面,兵团上市公司的状况并不乐观,自2010年至今先后有4家公司因连续亏损而受到特别处理,从表1中所列出的13家上市公司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来看,近半数公司出现亏损状况。
注:净利润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
三、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ines等提出的,用来刻画具有相同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实体生产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非参数模型,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DEA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有效性的判断上具有绝对优势,分析结果客观且不受输入数据量纲的影响,非常适用于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关系未知或不规定情况下的分析,并且能够为非有效决策单元的改进提供调控依据和路径。因此,DEA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学科的众多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经济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分析。但DEA模型只能对相同类型的经济系统进行横向评价,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对企业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就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辅助。Malmquist指数是由Malmquist于1853年提出的以距离函数为基础的非参数线性规划法,衡量同一决策单元从t时期到t+1时期对投入资源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指数;当前学者常将这一理论与DEA模型相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弥补了DEA模型只能对决策单元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的缺陷。
本文拟首先采用DEA模型对兵团国有企业当前绩效进行静态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绩效的变化。
(一)DEA模型
本文采用基于投入的引入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的C2R模型对兵团上市公司2014年的绩效从静态角度进行评价,分析其技术效率的变化,其评价思路如下:假设有n个被评价对象(决策单元DMU),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输入变量、n种输出变量。记第j个决策单元为DMUj(j=1,2,...,n),xij(i=1,2,...,m)表示DMUj的第i个输入指标,yrj(r=1,2,...,s)表示DMUj的第r个输出指标,构建以下模型对第j0(j0=1,2,...,n)个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其中,xj=(x1j,x2j,...,xmj)T、x0=(x1j0,x2j0,...,xmj0)T为输入指标向量,yj=(y1j,y2j,...,ysj)T、y0=(y1j0,y2j0,...,ysj0)T为输出指标向量,θ为规划目标值,λj(j=1,2,...,n)为规划决策变量,s-=(s1-,s2-,...,sm-)T、s+=(s1+,s2+,...,sm+)T为松弛变量,e赞=(1,1,...,1)T∈Em、e=(1,1,...,1)T∈Es为单位向量,ε>0是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为小于任何正数且大于零的数,在本文的运算过程中取ε=10-10。
记θ0、s-0、s+0、λj0(j=1,2,...,n)为模型的最优解,其分析结果如下:
(1)DEA有效性判断。θ0表示决策单元j0的技术效率,表示输入剩余,eTs+0表示产出不足。若则称决策单元纯技术有效,即在现有的投入资源的消耗下产出已达到最大化。若则称决策单元为规模有效,表示决策单元达到最优生产规模;若为规模收益递增,增加资源的投入量会引起产出水平加速提升,则为规模收益递减。若θ0<1,则称决策单元j0为DEA无效;若θ0=1,则称决策单元j0为弱DEA有效;若θ0=1且有则认为决策单元j0达到DEA有效。
(2)投影分析。对于弱DEA有效、DEA无效的决策单元j0,通过对(xj0,yj0)及其在DEA相对有效面上投影的分析,可以得出优化调控方向:保持输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使投入减少△x0=(1-θ0)x0+s-0,或者保持现有投入水平下,使输出增加△y0=s+0,△x0称为决策单元j0的输入松弛量,△y0称为决策单元j0的输出松弛量。
(二)Malmquist指数
首先,Malmquist指数(TFPCH)是衡量决策单单元对投入资源利用效率从t时期到t+1时期的动态变化指数。若TFP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效率有所提高;若TFP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未发生变化;若TFP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效率有所下降。
其次,Malmquist指数又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H)和技术进步指数(TCH)。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示决策单元从t时期到t+1时期相对于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为某一决策单元在t+1时期的投入产出与DEA有效单元的距离除以该决策单元在t时期的投入产出与DEA有效单元的距离,反映了该决策单元对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与DEA分析相同,技术效率变化又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其经济学意义与DEA分析类似。若E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有所改善;若E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不变;若ECH<1,表示从t时期到t+1时期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恶化。
技术进步指数表示研究对象从t时期到t+1时期生产前沿面的增长效应,为t+1时期生产技术变动值与t时期生产技术变动值的几何平均数,反映了研究对象技术进步或创新的程度。当TCH>1,表示研究对象的技术有所进步或创新,否则,为衰退。
四、兵团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对企业占有、使用、管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价。在对相关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学习基础上,本文拟采用财务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兵团上市企业绩效进行研究。基于指标选取的针对性、科学性、代表性、客观性、独立性、完整性和可得性选取的输入-输出指标如表2所示。
(二)数据选取及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以新疆建设兵团1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先对各公司当前(2014年)绩效进行静态分析,再对企业2010~2014年的发展进行动态衡量,数据来源为各企业在巨潮资讯网上公布的2010~2014年的年度报告。在运用DEA方法对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研究时,若决策单元相对于输入输出指标的数量不够大,会出现大量的有效决策单元,为了提升DEA模型的评价效果,有些学者提出决策单元在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2~3倍最为合适。因此,本文在运用DEA模型对兵团上市公司绩效进行研究过程中选取六个一级指标作为输入输出指标,运用熵值法将二级指标综合生成一级指标,依次计算出表示各兵团上市公司的“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值。
(三)DEA分析
(1)DEA有效性判断。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综合指标值为输入,以“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值为输出,建立引入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的C2R模型,利用MATLAB7.0进行求解,计算及分析结果见表3。
从DEA有效性来看,兵团上市公司中天润乳业、冠农股份和伊力特为DEA有效,占总体的23.08%,表示这3家公司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投入水平下已获取相对最优绩效,其余10家公司为非DEA有效。进一步对非DEA有效的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其非DEA有效是由规模无效和纯技术无效共同造成的,表示非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若想达到DEA有效,需要从改善企业规模和推动企业技术提升两个方面进行;除去天康生物表现出规模效益递减,其他9家公司均表现为规模效益递增,这说明兵团上市公司目前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这与前文对兵团上市公司现状的分析是相一致的。通过决策单元在分析过程中作为被参考对象的次数,可进一步对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作为被参考对象的次数越多,可认为该决策单元的相对绩效越好,因此,13家兵团上市公司绩效从高到低的排名依次为:天润乳业、冠农股份、伊力特、新中基、西部牧业、新疆天业、新农开发、天康生物、新赛股份、天富热电、北新路桥、百花村、青松建化。
(2)非DEA有效兵团上市公司绩效投入冗余与产出亏空的分析。决策单元在DEA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是DEA方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DEA分析方法相比于其他分析方法的优势所在。通过投影分析,可以指出非DEA有效的上市公司无效原因以及绩效提升的途径。本文拟采取输入冗余率和输出亏空率对非DEA有效公司的非有效程度进行分析,其中,输入冗余率是输入松弛量与输入指标的比,表示从理论上讲,非DEA有效企业要想转变为DEA有效企业在保持现有产出条件下需减少的投入百分比;同理,输出亏空率为输出松弛量与输出指标的比,表示企业所需增加的输出百分比。非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的输入冗余率和输出亏空率如表4所示。
从输入冗余率来看,10家非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无论是在劳动力投入还是资本投入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入冗余,这与前文中对公司规模收益的分析是相吻合的。劳动力投入的平均输入冗余率为14.4%,资本投入的平均冗余率为18.48%,其中DEA效率值最低的青松建化劳动力投入冗余率与资本投入冗余率都为最高,分别达到27.06%、40.50%,比平均值高了一倍左右。从输出亏空率看,各公司的输出亏空体现在不同方面且公司间差异较大,但几乎所有公司都存在发展能力不足的现象,其次是偿债能力。
(四)Malmquist指数分析
同样,对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用软件DEAP2.1对兵团上市公司2010~2014年期间M-指数进行分析,整体年度均值及各公司年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如表5、表6所示。从时间序列上看,兵团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只在2012年相较于2011年有所改善,其余年限均出现不同幅度的恶化,但技术变化出现相反的现象。从环比分析值看,兵团上市公司2014年的生产水平相比于2010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规模效应的下降是其主要原因,贡献了1.1个百分点。
从各公司的年均变化的角度分析,新疆天业、新农开发、新中基、天润乳业、冠农股份、新赛股份这6家企业在2010~2014年期间对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公司对投入要素利用程度的提升,但技术效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中基和新赛股份的生产效率,新中基的管理技术和规模效益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在逐渐加大,新赛股份虽然在管理技术方面有所提升,但管理技术的提升速度未能弥补规模效率降低所带来的影响。百花村、天富热电、青松建化、北新路桥对资源利用程度的降低主要是因为技术效率的下降,其变动值均大于技术变化的变动值;伊力特、天康生物、西部牧业对投入资源利用程度的降低主要源自技术变化的下降。
整体上,兵团上市公司对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6个百分点;虽然,兵团上市公司在生产技术方面以年均0.9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但相对技术效率却是以年均1.5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同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值都小于1,说明兵团上市公司不仅在管理技术等方面没有提升,同时企业规模扩展速度也没有得有效的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兵团上市公司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DEA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进行静态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企业绩效达到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只有3家;从数值上来看,兵团上市公司的效率均值为0.8580,但这并不代表兵团上市公司拥有较高的绩效水平,DEA分析是对决策单元之间进行的相对分析,决策单元普遍存在高水平或者低水平都会造成数值的接近,从对兵团上市公司2014年概况分析中,我们更偏向于后者,即兵团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低水平的接近。将DEA有效性分解为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后发现,非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的无效性是由技术和规模同时无效引起的,表明兵团上市公司不仅存在着管理技术的不足,企业规模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规模效率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兵团国有企业普遍呈现出规模偏小、未达到最优生产规模的状态。
在投影分析方面,所有非DEA有效的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投入冗余和资本投入冗余,其中,资本投入冗余率的均值大于劳动力投入冗余率的均值;从输出亏空的角度看,企业普遍缺乏发展能力,其次为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
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兵团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生产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兵团上市公司从2010年到2014年的相对绩效不升反降,虽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兵团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得到了0.9个百分点的提升,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却超出了技术提升所带来的绩效,兵团上市公司在管理技术和生产规模需要作出较大的改进。
(二)建议
结合兵团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与上文的分析结果,笔者为兵团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对兵团上市公司整体而言,要持续深化兵团上市公司的改革,从实质上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完成作为国有企业所肩负的“政治”目标的同时,不忘企业的“经济”本质。降低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独立性;提升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将资源和力量集聚在优势产业上,下定决心清理劣势企业和低效资产,依靠相关政策优势,加强对兵团内部相关产业的整合,延伸产业链长度,降低兵团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优化资源配置、做优做强做大企业;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引进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与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其次,DEA有效的3家兵团上市公司处于兵团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上,是兵团上市公司的“标杆”,但并不代表其绝对绩效的“有效”,在加强企业现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放眼全国甚至全球,寻找产业内部“标杆”,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能力;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营销方式,巩固“疆内”市场、开拓“疆外”市场,扩大品牌的影响范围,提高产品“走出去”的能力。
最后,在相同制度环境下,DEA有效的兵团上市公司是非DEA有效上市公司发展的良好参考对象,非DEA有效企业可以借鉴DEA有效企业在公司治理、相关政策运用等方面的经验,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国家、行业等宏观形势的分析,梳理公司经营业务、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稳妥的选择投融资项目,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推进对生产经营的管控,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向松:《履行好“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功能》,《当代兵团》2014年第12期。
[2]魏权龄、卢刚、蒋一清、盛景烨:《DEA方法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统计研究》1990年第2期。
[3]魏权龄:《DEA及其经济背景》,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2004:16.
[4]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2期。
[5]彭育威、吴守宪、徐小湛:《MATLAB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应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