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空间的探究

关键词: 税法 企业财务 引言 税收

1 引言

在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就是使用税法的相关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及相应的技巧来减少纳税支出, 有效的安排税务事项, 更好地维护企业和纳税人的利益, 顺利实现理想的企业财务目标。

2 税收筹划的意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企业增加利润的方式之一是减轻税负。此外, 节税筹划有助于企业减少纳税资金的流出, 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 使企业资金调度更加灵活。选择最佳的、合理的纳税方案, 不仅可以降低税收负担, 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

3 企业纳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

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最大的区别是合法性。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 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 隐瞒真实情况, 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是非法行为。而税收筹划则是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依托税收法规的导向, 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调整, 寻找企业与税收负担的最佳配比, 事先筹划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的合法行为。

4 税收筹划的基本手段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递延纳税、转嫁税负等技术手段, 选择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手段, 降低企业税负。

4.1 免税技术

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 (特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特定应税项目, 或由于纳税人的特殊情况) 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如照顾性免税 (下岗人员、自然灾害) 、奖励性免税 (产业、行业) 。

4.2 减税技术

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项目或情况 (特定的纳税人或特定应税项目, 或纳税人的特殊情况) 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照顾或奖励措施。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 使纳税人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4.3 税率差异技术

指性质或相似的税种适用的税率不同——我国的企业所得税 (25%、20%、15%) 。

4.4 扣除技术

在我国, 所得税类 (费用扣除, 已纳税款的扣除) 、增值税 (进项) 都有规定扣除项目。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 增加扣除额而直接节税, 或者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如技术开发费加计费用的扣除) 。

4.5 抵免技术

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 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税收抵免:从应纳税额中扣除税收抵免额, 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抵免。我国采用分国不分项的限额抵免法, 税收优惠或奖励的税收抵免:设备购置投资抵免。

4.6 退税技术

税务机关退还已缴的税款。退税的情况:多缴税款的退还;再投资退税 (外商投资企业) ;出口产品。

5 税收筹划的运用——案例分析

5.1 增值税的筹划

例如, 假设企业为一般纳税人, 与某军种签订销售合同1170万元, 采购原材料820万元 (含税) , 制造费用等200万元, 所得税税率25%。

方案一:签订销售合同不满足免税条件, 采购原材料取得17%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销项税额=17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20万元;应缴纳增值税=170-120=50万元

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700+200=900万元;营业利润=1000-900=100万元

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纳税总额=50+25=75万元

方案二:签订销售合同满足免税条件, 采购原材料取得17%增值税专用发票。

营业收入=1170万元;营业成本=820+200=1020万元;营业利润=1170-1020=150万元

企业所得税=150×25%=37.50万元;纳税总额=0+37.50万元

方案三:签订军品销售合同, 因增值税不能抵扣, 可扩大一般纳税人或军队系统供应商选择, 供货方给予适当价格优惠概率增加, 内陆采购成本降低5%。

营业收入=1170万元;营业成本=820 (1-5%) +200=980万元;营业利润=1170-980=190万元

企业所得税=190×25%=47.50万元;纳税总额=0+47.50万元

从以上案例可见, 方案二使用了免税技术, 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

5.2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例如, 某一制造企业A, 2013年开始投产, 预计2013年、2014年、2015度实现的产品销售净收入、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筹划前:

2013年业务招待费不得扣除额=60-60*60%=24 (万元)

广告费不得扣除额=600-3000*15%=150 (万元)

业务宣传费不得扣除额=500-3000*15%=50 (万元)

所以, 2013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150+50=224 (万元) , 应纳所得税额=224*25%=56 (万元) 。同理可求, 2014年, 2015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分别为33万元、35万元。

筹划后:

该企业将其销售部门分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贸易公司B, A企业先将产品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B公司, B公司再以原来的售价对外销售。企业A2013年、2014年、2015度实现的产品销售净收入、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如表2所示:

(单位:万元)

2013年业务招待费不得扣除额=30-30*60%=12 (万元)

广告费扣除额=2550*15%=382.5>300 (万元)

业务宣传费扣除额=2550*15%=382.5>350 (万元)

由于筹划后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发生的费用小于扣除限额 (不超过当年销售或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 , 应全额扣除, 因此企业A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18*25%=4.5 (万元) , 节税金额=56-4.5=51.5 (万元) , 同理可求2014年、2015年度分别节税28.5万元, 26.75万元。筹划后与筹划前相比, 企业A三年共节税51.5+28.5+26.75=106.75 (万元) , 节税效果比较明显。

税收筹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我们要全面、系统地把握税收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做到税收筹划环节与各个业务流程的相结合, 选择税收优惠政策, 做好税收筹划方案, 有效控制和规避税收风险, 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摘要:税收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前期筹划, 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 以获取税收利益。

关键词:税收筹划,空间,探究

参考文献

[1] 翟继光.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 (第4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2] 蔡昌.税收筹划[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3.

[3] 万莹.税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松口古镇发展路径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探索——以广州从化特色小镇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