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扩招后带给大学英语教学种种压力下, 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更好的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成为一些高校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文旨在建议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首先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定义和理论根据入手, 然后从政策上和从对本校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希望本文能对本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定义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大学新生入学时在英语基础, 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差别, 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 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别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采用不同难度的考核方法, 这样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根据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这一理论的提出在教育学, 心理学, 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其理论根据。首先, 教育学为其提供依据。分层教学符合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 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要求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学习基础的不同, 相应地进行不同的教育。这也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 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95%以上的学生都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 分层教学也符合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应当既要挖掘学生的才能, 又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 又要考虑学生才资的“美恶”。作者认为, 教师备课, 不仅要备教学内容, 也要备教学方法, 还要备学生。备课时,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程度, 还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 达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状态。
在语言学方面, 美国语言教授S.D.Krashen曾提出的i+1输入理论也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Krashen指出, 人类学习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出。I (nput) 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1是稍多于学生接受能力的数量或水平, 为不定量。只有输入内容为i+1, 才能使学习者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理论也阐明了学习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习得建立在两个层面上, 能力 (competence) 和运用 (performance) , 即语言者的语言知识和实际语言运用, 也就是说, 有了一定语言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语言才能真正习得这门语言。
3 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3.1 从政策上分析
在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符合我国国家教育要求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符合本世纪初我国国家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分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针对学生基础的差异, 因人定标, 因材施教, 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时代要求。
在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才能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并在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 使个性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得到和谐的统一。虽然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而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分化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3.2 从实际情况上分析
作者对本校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 作者随机抽取了本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8个班, 进行英语学习和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采用课堂记录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其中课堂记录主要针对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活动等英语教学方面进行调查;访谈主要针对这8个班中不同学习层次的100人进行, 通过自由交谈的形式, 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现在的学习状况和对现行英语教学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学生英语基础, 学习兴趣, 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 自然班教学导致学习好的学生感觉老师所讲内容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学习能力受到压抑, 与此同时, 学习差的学生感觉学习吃力, 自尊心受打击, 更有甚者, 破罐破摔;教师则因“进度不易掌握”而有压力, 讲快了, 学习差的学生跟不上, 讲慢了, 学习好的同学不耐烦。
进一步分析不能看出, 高校扩招虽然满足了“大众化教育”的要求, 但是给高校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带来很大挑战。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使不同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得到提高, 如何扭转调查中的这种效果不佳的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局面。因此, 许多高校纷纷采取一些尝试措施,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作者认为在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也是有必要的。
4 结语
分层教学是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而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成功地实行该模式将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提高本校乃至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但是, 在实行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比如分层学生的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分层教师的情感问题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因此, 在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 必须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 调节控制可能影响分层教学的各类因素,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摘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是一些高校针对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而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文首先从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定义和理论根据入手, 然后从对本校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本校实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Bloom, B.S. (1982)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New York:McGraw Hill.
[2]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the?Theory?of?Syntax.Cambridge, MA:MIT??Press.
[3] Krashen, S.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amon.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相关文章:
加强资金运行管理 促进支出预算执行及时、均衡、安全、有效02-09
关于船闸的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02-09
单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02-09
长兴县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的六项措施02-09
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02-09
输气管道安全管理问题及加强措施探析02-09
主梁结构维护及起重机操作运行的安全措施02-09
加强输煤运行整改措施02-09
换热站运行安全措施02-09
配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