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溃疡
酒精性消化溃疡(精选八篇)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74例研究资料均为该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7例) 和观察组 (37例) 。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有23例, 女性患者有14例, 患者年龄为24~66岁, 平均年龄 (43.5±14.2) 岁;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13例, 患者年龄25~67岁, 平均年龄 (43.7±14.4) 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差异不明显, 可进行对比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让患者服用20 mg奥美拉唑 (哈尔滨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为H20064032) , 一天用药两次, 连续治疗一个月。
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抗生素治疗, 让患者服用3.0g/d阿莫西林 (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00492) 、4.5g/d铝镁加 (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0980322) 、0.5g/d克拉霉素 (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00127) , 其中阿莫西林和铝镁加一天服用三次, 克拉霉素一天服用二次。同时医护人员让患者服用30mg兰索拉唑 (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为H10980035) , 一天用药一次,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效果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完全消失, 溃疡愈合, 幽门螺旋菌完全根除;有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溃疡灶面积大幅度缩小, 幽门螺旋菌消除;无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溃疡灶面积无变化或者扩大[1,2,3]。
1.4 统计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此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资料的表述形式如下: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表1、表2可知,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酒精性消化溃疡属于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 由于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饮食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 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4,5]。
目前临床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主要采用药物疗法, 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现代药理学指出[6], 兰索拉唑在酸性条件下会被激活, 进而与质子泵H+—K+—ATP酶充分结合, 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当PH值大于4时, 兰索拉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机体胃黏膜血流量明显增多, 促进溃疡面愈合, 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奥美拉唑也属于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与兰索拉唑具有相似性, 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酸分泌, 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 有效保护胃黏膜[7]。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 均能消除幽门螺杆菌[8]。有学者认为[9], 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治疗, 主要原因为: (1) 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的敏感度较高, 而且出现耐药情况较少; (2) 克拉霉素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抗菌活性; (3) 铝镁加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其在酸碱平衡维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8%, 显著低于观察组97.30%, 具有可比性, 这提示联合用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外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10], 兰索拉唑组中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仅为71.3%, 而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5%, 与本次研究结果完全相符。
综上所述, 在酒精性消化溃疡治疗中, 兰索拉唑拉唑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 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郭羽.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 2014, 22 (3) :463-466.
[2]张秋楠, 肖英, 苗瑞新, 等.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4) :18-19.
[3]林红江.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对酒精性消化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3, 19 (11) :174.
[4]郑慧英.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5, 23 (1) :147-7.
[5]路德荣, 顾世玉, 张丽萍, 等.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对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34 (10) :671-1.
[6]李加旺.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45) :336-6.
[7]秦忠智.对比分析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 2015, 19 (15) :49.
[8]孙振钢.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37) :85, 86.
[9]史惠华.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2 (8) :250-251.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2
【关键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82-02
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所指就是因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致使十二指肠或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分泌过多胃酸,增强胃蛋白酶作用,胃黏膜受到损害,进而诱发慢性酒精型溃疡疾病[1]。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生活、工作均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该疾病治疗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72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72例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分别为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在兰索拉唑组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在21至70岁间,平均年龄(46.12±6.54)岁。在奥美拉唑组中,男27例,女9例,年龄在21至72岁间,平均年龄(46.65±6.9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奥美拉唑组:每天取30mg奥美拉唑(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714),于清晨空腹用药,每天1次。每次取1000mg阿莫西林(深圳高卓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1345)给予患者服用,每天2次,于早晚饭后用药。每次取250mg克拉霉素(云南永安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092)给予患者服用,每天2次,于早晚饭后用药。
兰索拉唑组:取30mg兰索拉唑(昆明源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669)给予患者服用,于清晨空腹给药,每天1次,常规治疗与奥美拉唑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幽门螺旋杆菌彻底清除,溃疡部位恢复情况良好;有效: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溃疡部位修复面积超过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较对比差异不大。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所有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为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经研究得知,兰索拉唑组中有3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7.22%,奥美拉唑组中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7.78%。兰索拉唑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表1)
3 讨论
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对患者身体所造成危害,为减轻患者痛苦,须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取得确切疗效。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兰索拉唑组患者经药治疗后,有3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7.2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且仅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兰索拉唑使用可改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显著,还可使患者疼痛症状得以缓解,将胃黏膜血流量增加,对溃疡面愈合有促进作用,与奥美拉唑相较,该药物不良反应率更低,对胃部HP变化有着较高敏感性,防止出现过度抑酸现象,可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米索拉唑对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便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江涛.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46-847.
[2]婁怀宇,刘森,陆愉君.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医学综述,2013,19(10):1914-1916.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80例, 依据治疗药物分组, 其中对照组 (n=40)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 (n=40) 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中33例为男性, 7例为女性;年龄为35~73岁, 平均 (53.7±7.4) 岁;病程为4个月~10年, 平均 (4.2±1.2) 年。观察组中31例为男性, 9例为女性;年龄为34~75岁, 平均 (54.3±8.3) 岁;病程为5个月~11年, 平均 (4.6±1.4) 年。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 克拉霉素 (国药准字H10960227) 0.5/次g, 2次/d;阿莫西林 (国药准字H44021518) 0.1 g/次, 2次/d。对照组基于此加用奥美拉唑 (国药准字H10950086) , 20 mg/次, 2次/d;观察组加用兰索拉唑 (国药准字H20067606) , 30 mg/次, 口服于清晨空腹状态下, 1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如嗳气、腹痛、反酸等完全消失, 行胃镜检查提示溃疡面愈合完全, Hp感染消除判定为痊愈;临床症状大幅度改善或基本消失, 行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溃疡面向瘢痕愈合, Hp感染消失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行胃镜检查提示溃疡面大幅度减少, 在50%以上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 胃镜检查提示溃疡面无变化甚至加重, Hp感染仍然存在判定为无效。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并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3,4]。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该组数据主要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 [n (%) ]表示计数资料, 组间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P<0.05) , 提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相较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效果更优。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 , 提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相较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安全性更高, 不良反应更少。见表2。
2.3 两组停药后复发率对比
对照组停药后8例复发, 复发率为20.0%;观察组停药后1例复发, 复发率为2.5%,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χ2=6.483) 。
3 讨论
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变化较大, 越来越多人开始饮酒, 明显提升酒精性消化溃疡患病率。研究[5]称大量或长期饮酒会严重损伤胃肠黏膜, 进而诱发消化溃疡, 且该诱发过程具有持续性与慢性, 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另有研究称[6]胃黏膜保护作用被削弱及Hp感染与酒精性消化溃疡关系密切。大量或长期饮酒不仅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 也导致损伤因子如Hp和胃酸等作用增强, 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 故而消化溃疡发生风险较高。据调查[7], 在消化溃疡患者中Hp阳性率高达95%以上, 证实Hp感染密切关联于消化系统疾病。Hp属革兰氏阴性菌, 可侵袭消化系统, 进而导致胃炎、消化溃疡甚至胃癌等。目前临床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主流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 治疗目的为将Hp感染根除。且机体胃酸过多分泌会降低胃黏膜保护作用, 消化溃疡发生根源为二者防御与侵袭失衡, 为此临床亦注重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 以促进溃疡愈合。
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均为常用质子泵抑制剂, 前者在酸性环境中易浓集, 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 经由二硫键结合于质子泵巯基, 该过程不可逆, 进而对H+-K+-ATP酶活性进行抑制, 将胃酸分泌阻断, 促使胃液酸含量降低, 可强效抑制机体胃酸分泌, 联用于抗生素有较好的Hp根除效果。此外, 奥美拉唑可刺激胃窦G细胞, 大量分泌胃泌素, 以保护胃黏膜。后者属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胃黏膜壁细胞中含有细管, 主要分泌酸, 兰索拉唑抵达该细管后遭受酸性刺激向活性本体结构转变, 该结构会结合于质子泵H+-K+-ATP酶SH基, 对胃酸予以有效抑制。且在吡啶环4位侧兰索拉唑会将氟导入, 具备三氟乙氧基取代基, 大幅度提升该药物生物利用度, 且相较于奥美拉唑有更强的亲脂性。此时, 对胃酸分泌过度予以优良抑制后机体会形成负反馈作用, 促使胃泌素水平提升与胃血流增加, 有利于促进溃疡愈合, 控制胃酸分泌[8]。克拉霉素为临床常用抗生素, 属大环内酯类, 可将机体酸性环境良好稳定, 联用于兰索拉唑可对CYP3A4进行抑制, 进而对兰索拉唑代谢予以调节, 提升机体兰索拉唑药物浓度, 促使Hp根除率提升, 且避免抑酸过度, 故而兰索拉唑联用于抗生素疗效优于奥美拉唑。郭羽[9]在其报道中选取146例患者, 用药方法与本组相同,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 高于对照组之86.3%, 与报道相近。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 明显低于观察组之9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张秋楠[10]选取76例患者, 用药方式与该组一致, 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 高于观察组之7.9%,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该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 明显高于观察组之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报道相近。
综上所述,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临床疗效优良, 可有效根除Hp感染, 减少停药后复发现象, 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和开, 余伟.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2) :173.
[2]旷清江.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 2013, 2 (22) :534-535.
[3]郑慧英.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 2015, 3 (1下旬版) :147-147.
[4]张洪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5, 17 (8) :79-80.
[5]秦忠智.对比分析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 2015, 12 (15) :49-49.
[6]秦华.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 2016, 6 (7) :54-55.
[7]谌林杰.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5 (32) :191-192.
[8]乌兰图雅.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35) :46-48.
[9]郭羽.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J].河北医学, 2014 (3) :463-466.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68例,女性16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4.7±2.5)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酒精型消化溃疡。所有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呈阳性,无药物过敏史,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患者肝脏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者每日空腹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0.5克/粒)2粒,每日三次,餐后口服克拉霉素分散片(黑龙江肇东华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125g/片)2片,每日两次,铝镁加混悬液(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15ml:1.5g) 15ml,每日三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兰索拉唑片(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30毫克/片)治疗,每日一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病灶区彻底愈合;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病灶区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灶区面积缩小;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如表1,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间临床症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头晕1例,食欲减退2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奠9.6%,对照组共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头晕3例,恶心4例,食欲减退4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6%,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和返酸,兰索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其次阿莫西林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能够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铝镁加具有缓冲胃酸的作用,兰索拉唑和上述抗生素联用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2]。本文探讨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对照组共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兰索拉唑,抗生素,消化溃疡
参考文献
[1]马淑杰.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122-123.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08例,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酒精型消化溃疡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1)患病1个月内有多次过量饮酒史的患者;(2)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字同意的患者;(3)检查幽门螺杆菌(Hp)均呈阳性的患者。排除标准:(1)排除对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2)排除有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的患者;(3)排除有感觉障碍、交流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4)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5)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或肿瘤患者。兰索拉唑组:男46例,女8例,年龄24~63(38.5±4.6)岁。病程1~16(5.8±1.6)年。奥美拉唑组:男45例,女9例,年龄21~68(39.1±4.4)岁。病程1~15(5.6±1.5)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给予克拉霉素0.5g及阿莫西林0.1g口服,2次/d。兰索拉唑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兰索拉唑(兰悉多,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生产,规格:15mg/片,批号:国药准字:H10980136)口服,2片/次,1次/d,连续口服4周。奥美拉唑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44871)口服,1片/次,2次/d,连续口服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Hp清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根据治疗标准[5],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大便潜血实验阴性,胃镜检查溃疡消失,Hp检查呈阴性。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潜血实验阴性或阳性,Hp检查呈阴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大便潜血实验依旧阳性,Hp检查依旧阳性。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不适以及嗳气。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Hp清除率
兰索拉唑组患者Hp清除49例,清除率为90.74%;奥美拉唑组患者Hp清除42例,清除率为77.78%,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不良反应
2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便秘等,兰索拉唑组发生率为3.70%低于奥美拉唑组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奥美拉唑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道溃疡发生率明显上升。尤其在我国,酒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对酒的依赖,过量饮酒则容易引起酒精型消化溃疡,因此在我国酒精型消化溃疡更为多见,成为我国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6]。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常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不仅能阻断H+、胃泌素等,从而抑制H+-K+-APT酶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而质子泵抑制剂还具有抗Hp感染的作用,因此成为消化道溃疡的首选药物[7]。
奥美拉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H+-K+-APT酶,起到干预胃壁细胞泌酸的效果,明显缩短消化道溃疡病程。且奥美拉唑还能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保护胃黏膜不受胃酸侵蚀,达到治疗效果[8]。随着对质子泵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兰索拉唑的出现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做出了更多贡献。兰索拉唑是第二个推出的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相对于奥美拉唑来说,其生物利用度更高,且亲脂性也更强。由于兰索拉唑在酸性条件下可通过壁细胞膜转化为次磺酸及其衍生物来发挥药性,因此其抑制Hp的效果是奥美拉唑的4倍[9]。刘和开等[10]研究中发现,兰索拉唑抑酸的特点包括:(1)对胃酸分泌以及刺激胃酸分泌均具有抑制作用;(2)抑酸效果优于H2受体阻滞剂;(3)抑酸时间维持更久,比其他质子泵药物更快、更强。因此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兰索拉唑对于酒精型消化溃疡的抑酸效果更强,清除Hp的效果更强。本文对我院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采用2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7.04%(P<0.05)。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为90.7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7.78%(P<0.05)。兰索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低于奥美拉唑组的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兰索拉唑对于Hp的抑制效果更强,且治疗消化溃疡效果也更佳。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兰索拉唑不良反应更低。
综上所述,兰索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效果显著,Hp清除率较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索拉唑组合奥美拉唑组各54例。兰索拉唑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兰索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7.04%(P<0.05)。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为90.7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7.78%(P<0.05)。兰索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低于奥美拉唑组的12.96%(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效果显著,Hp清除率较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酒精型消化溃疡
参考文献
[1]李榕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J].海峡药学,2011,23(6):114-115.
[2]张嘉刚.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53-3254.
[3]吴江涛.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46-847.
[4]娄怀宇,刘森,陆愉君,等.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医学综述,2013,19(10):1914-1916.
[5]周斌.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43-544.
[6]代兴斌,蒋楠,魏学礼,等.兰索拉唑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1,6(7):804-805.
[7]李维华,刘晓林,田雅玲.奥美拉唑和枸橼酸铋钾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7):2162-2163.
[8]陈巧莲,钟根明.3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49-50.
[9]胡国红,蒋国法,李岗秀,等.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083-1085.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6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9年1~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同时合并有消化不良症状者84例,年龄38~70岁,其中男79例,女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证实有脂肪肝,并合并有ALT、AST、ALP、GGT增高,有44例合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入组的患者饮酒史为5年到20年,平均日饮酒量折合酒精量≥40g。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修订《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1]。所出现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口臭,嗳气,食欲减退,腹胀,腹鸣,肛门排气增多,腰背酸涨,粪便次数增加,粪质不成形等。病程6月到15年。参照2007年长沙《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的标准剔除了IBS患者[2]。
1.2 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易善复治疗脂肪肝的同时应用复方阿嗪米特(商品名:泌特,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消化不良症状,每日3次,每次2片,服药时间2周。对照组39例,单用易善复治疗脂肪肝。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禁酒。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肛门排气增多,粪便异常(包括粪便不成形及次数增加)。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予评分计量,评分标准:无症状记0分,偶有症状记1分,经常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者记2分,症状影响生活者记3分。观察记录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消化不良出现的情况,根据治疗前后评分判断疗效,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症状积分下降至0或下降2分,有效:症状积分下降1分,无效:症状积分不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总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表两组各症状的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很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已患有脂肪肝,常常是以口臭,嗳气,食欲减退,腹胀,腹鸣,肛门排气增多,腰背酸涨,粪便次数增加、不成形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为主诉就诊,经过检查才发现有脂肪肝。但多数文献谈到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时,都是针对脂肪肝本身的治疗[1],少有谈及针对这些患者同时出现的消化不良方面的治疗,然而这些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在治疗上不应当忽略。复方阿嗪米特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治疗消化功能不良的有效药物[3,4],由阿嗪米特,胰酶,二甲硅油和纤维素酶4种成分组成,其中的胰酶能有效补充人体缺乏的胰酶,帮助恢复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5];阿嗪米特可以强效促进人体胆汁的分泌[6];所含的二甲基硅油能降低胃肠道内液体表面张力,消胀作用明显;此次研究证实泌特对于治疗酒精性肝病相关的的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从表中可以看出,用泌特进行治疗2周,大多数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组腹胀改善的总有效率90.3%、粪便异常改善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分别是54.1%和58.8%,P<0.01,治疗组食欲减退改善的总有效率79.2%、排气增多改善的总有效率83.6%,对照组分别是52.0%和62.5%,P<0.05,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第1周结束时已经有明显的缓解。复方阿嗪米特含有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具有补充外源性的胰酶的作用,同时阿嗪米特具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对于脂肪肝患者引起的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许多患者在停止服用泌特以后,消化不良症状又有出现,如果想获得比较长时间的疗效,需要较长期服用胰酶制剂,最终解决还要靠脂肪肝的恢复。
关键词:阿嗪米特,泌特,酒精肝,消化不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 :164~165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2007,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1) :38~40
[3] 邹多武,许国铭,苏暾,等.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腹胀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 :421~424
[4] 朱丽明,钱家鸣,许乐,等.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消化不良的自身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910~913
[5] Sμarrez F, Levitt MD,Adshead J,Barkin JS.Pancreatic supplements reduce symptomatic response of healthy subjects to a high fat meal.Dig Dis Sci, 1999;4:1317~1321
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护理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年间收治的58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11例,男女之比4.3∶1,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都71岁,平均年龄(31.26±5.1)岁;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32例,复合溃疡8例。复发时间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24个月,平均复发时间(11.34±3.15)个月;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40例,阴性者17例。
1.2 临床表现
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反酸、暖气和(或)呕血、黑便。
1.3 入选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消化性溃疡经胃镜检查已完全愈合,后又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再次经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的。
1.4 治疗方法
给予消化性溃疡三联疗法,雷贝拉哩20 m g,每天1次,阿莫西林500 mg,每天3次,克拉霉素500 mg,每天2次,并给予消化性溃疡知识宣教、生活饮食指导及心理支持。
1.5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总结预防护理措施。
2 结果
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的构成:不良生活习惯26例,不规律用药13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9例,心理精神因素6例,季节因素4例。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酒、吸烟、刺激性食物和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非甾体抗炎药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及地塞米松;心理精神因素包括家庭压力、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季节因素:本组在春秋季节发病的有23例,但多伴有其他原因,只有4例为单纯季节因素。见表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高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一种或多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因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因素所占的比重亦有所不同,但总结起来,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有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精神心理及季节因素,这些因素通过积极的预防,都是有可能减少或杜绝的,从而真正的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不良生活习惯
本组58例患者中因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的复发占到44.83%,表明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指长期饮酒、吸烟、暴饮暴食、进食生冷、辛辣食物及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其中酒精与烟草的作用的明显的。酒精能够破坏胃黏膜屏障,并刺激胃酸的分泌;烟草能够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胆汁反流,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并降低了十二指肠中胆汁的浓度,削弱了胆汁中和胃酸的能力,这些因素均使消化道的防御能力降低,并加重了侵蚀能力,导致了溃疡的发生。另外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4]。预防护理对策为指导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食物,饮食与作息要规律,不能空腹上班劳作或空腹睡眠。
3.2 药物因素
本组中因服药不规律(22.41%)与用药不当(15.52%)造成的复发占到了37.93%,位居第二大复发因素,主要表现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后期,由于症状已消失,患者放松了警惕,有忘记服药的现象,甚至有部分患者服药的疗程不足,致使溃疡复发。另一方面是用药不当,很多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如服用方法、剂量、时间不恰当,可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长时间的刺激导致溃疡发生。如一些慢性疼痛的患者,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这类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均很高。预防护理对策为通过健康教育与定期随访督促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时规律服药,并按疗程进行,切忌自行停药。对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要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适时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预防,以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防止溃疡的复发。
3.3 心理精神因素
本组中心理精神因素占到10.34%,这类因素主要有家庭矛盾,升学、就业压力以及工作压力。有研究发现愤怒、抑郁、焦虑和恐惧等因素,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欲减退,胃、十二指肠黏膜缺血、缺氧,胃肠道的防御能力下降,使溃疡复发。这类因素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心理精神因素引发的消化性溃疡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5]。预防护理措施为要求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帮助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稳定的情绪,合理的按排工作、学习与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通过适当的锻炼、读书、听音乐的方式使患者放松,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3.4 季节因素
消化性溃疡好发于春秋季节,在冷暖交替时,气候变化较大,许多患者因不能适应天气的突然变化,出现迷走神经功能失调,致使胃酸分泌增加,导致溃疡复发。预防护理对策为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对春秋季节曾复发过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提前预防性用药。
总之,要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就要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方法、复发因素以及反复发作的危害等,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真正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72-1873.
[2]李秋萍.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74.
[3]陈春芳.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及心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上半月):1-2.
[4]刘铁夫,薄挽澜.加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197-198.
酒精性消化溃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和分组。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成都市铁路中心医院住院经胃镜首次确诊,且剔除其中病检为恶性肿瘤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6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1.5岁。按照患者对诊疗工作依从性进行分组,有此情形之一者进入A组:(1)住院期间病历体温单及护理观察记录中1d中有3次或1d2次连续2d以上拒测体温、血压、未在病房或拒绝服药者;(2)病程记录中≥1d医师查房未在病房者;(3)曾签字拒绝合理辅助检查者。余纳入B组。
1.2 观察指标
(1)确诊时间:以入院时至入院记录中与出院诊断相符末次修正诊断时间天数间隔为确诊时间;(2)住院天数:以住院病历首页所填住院天数为准;(3)治愈率:患者出院时由同一名高年资消化内科医师在不知病人分组情况下仔细阅读病历资料,部分患者结合复查内镜报告,判断疾病治愈、好转或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 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06例患者中A组患者58例,B组患者14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将2组患者在明确最后诊断所需要住院天数、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B组患者明确诊断所需要时间为(2.3±1.2)d,平均住院日(9.5±7.5)d,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001,P=0.002),而在出院时消化性溃疡治愈率方面,B组患者为79.7%,相应A组患者仅67.2%,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见表2。
3 讨论
近10多年来随消化道内镜的广泛应用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发现等医学进步,消化性溃疡的诊治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3~5],但临床工作中不乏首次就诊便已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急症的患者,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部分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患者常因出血、腹痛缓解便不愿进一步配合诊断治疗[6~7],这是目前消化性溃疡漏诊以及治疗效果欠佳原因之一,同时疾病未愈且反复发作,反而增加了患者痛苦与疾病负担。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了患者依从性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影响。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同等医疗条件下,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程度可影响患者明确诊断所需要时间(P<0.0001),对诊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能相对较早明确最后诊断,这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医护人员能够同病人充分接触,对病史、体征准确把握;(2)配合尽早完成相关辅助检查以提供临床依据。对诊疗依从性欠佳的58例住院病人中有34.5%(20例)曾签字拒绝临床医师首次提出的内镜检查方案。因此,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通过充分沟通使病人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也较重要。
由于明确诊断所需要时间的缩短,针对性治疗方案相对早期确立,同时依从性较好患者常常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向医务工作者及时提供对治疗反馈情况,即使依从性欠佳组患者可能存在疾病未愈即自动出院情况,该部分患者住院天数并未因此缩短(P=0.002)。可见若能建立患者对诊疗良好的依从性不仅减少患者自身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也对节约社会卫生资源,改善疾病成本效益比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还对住院期间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一位高年资消化内科医师在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下完成。结果显示对诊疗依从性较好患者至出院时治愈率为79.7%,相应对照组为67.2%,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因此,可以认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影响了住院期间疾病治疗效果,这与既往消化性溃疡门诊随访报道结果基本一致[8]。
综合本研究结果,可以认为通过充分的医患沟通,从而提高病人对诊疗的依从性,将利于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使得消化性溃疡疾病能做到尽早明确诊断、缩短治疗需要时间及提高住院期间治愈率,这是社会—生物医学模式下一新尝试。
摘要:目的比较因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不同依从性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6例因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按依从性程度分组,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明确诊断所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出院时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依从性较好者(148例)明确诊断所需要时间(2.3~5.1d,P<0.0001)和平均住院日(9.5~13.9d,P=0.002)明显低于依从性欠佳患者,治愈率(79.7%~67.2%,P<0.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同等诊疗水平条件下,患者依从性对消化性溃疡疾病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通过充分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依从性能尽早明确诊断、缩短治疗需要时间及提高消化性溃疡住院期间治愈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依从性,治愈率
参考文献
[1]Ferrana M,DiMario F,Battaglia G,et al.Compliance with therapy for ulcer disease:clinical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dv Ther,1994,11(2):52~55.
[2]罗素霞,刘仁莲,张秀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康复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14~1915.
[3]Williams RA,Vartany A,Davis IP,et al.Impact of endoscopic therapy on outcome of operation for bleeding peptic ulcers[J].Am J Surg,1993,166(6):712~715.
[4]Aabakken L.Current endoscopic and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of peptic ulcer bleeding[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8,22(2):243~259.
[5]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3):189~190.
[6]姒健敏,王杭勇.中国人溃疡病流行状况及其治疗依从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3):153.
[7]谷灿,何国平.农村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依从性分析及健康需求调查[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6):960~1961.
相关文章:
2025年怎么形容舒适的下午(4篇)01-25
儿童性溃疡01-25
溃疡修补术01-25
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演讲稿高中 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名言(7篇)01-25
压力性溃疡01-25
应激性溃疡01-25
溃疡期压疮01-25
溃疡出血01-25
应激性溃疡出血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