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病程反复迁延, 逐渐加重并影响肺功能, 因支气管长期存在气道破坏, 病原菌容易定植, 故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1], 目前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发展, 其发病率、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都大有改观, 但目前临床仍有不少患者因感染加重而反复住院,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支气管扩张中起重要作用, 支气管扩张中应该重视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该院收集了2010—2012年收治的8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其进行了研究, 旨在了解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 010年1月—2 012年12月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患者共8 8例, 其中男性51例, 女性3 7例, 年龄42~84岁, 平均年龄 (65.3±6.8) 岁。全部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症状, 多数咳黄脓痰, 绝大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81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 其余白细胞正常, 但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全部病例均经薄层螺旋CT确诊, C T诊断标准: (1) 支气管腔逐渐变细的正常层次消失, 失去Tapering征象; (2) 支气管内径大于相伴行的肺动脉直径; (3) 胸膜下1cm以内看到支气管。
1.2 方法
1.2.1 试剂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的检测试剂盒为陕西百盛园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的快速鉴定培养基。
1.2.2 标本采集
患者入院当日及治疗后2周分别取静脉血2 m L, 37℃水浴后离心分离血清待检;入院当日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 用专用无菌棉拭子在被检患者口腔咽喉部捻转数次, 取出棉拭子, 咽拭子取得后在30 min内立即送检。
1.2.3 血清学及咽拭子检测
血清学检测[被动凝集法 (PPA) ]:试剂盒系日本FUJIREBIO公司商品, 阳性标准为恢复期和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 (MP-Ig M) 上升4倍或下降为原来的1/4, 或抗体滴度持续≥1∶80。将患者呼吸道咽拭子置于培养基瓶内搅动数次后, 取出咽拭子, 旋紧瓶盖, 置37℃孵箱中培养6~12h后观察结果, 若培养基颜色由原来的红色变成黄色则为阳性, 而培养基颜色保持原来的红色不变则为阴性。
1.2.4 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诊断标准
双份血清MP-Ig M均为阳性、咽拭子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为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两组临床特点的比较
8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者28例, 阳性率31.8%, 28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组中有咳嗽症状者28例、有咯血症状者22例, 而6 0例非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组中有咳嗽症状46例、咯血症状24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病程长、症状重、咯血量大、咳嗽顽固, 而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组中有咽痛症状4例、咳痰者2 0例、喘息者10例、胸痛者3例, 非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组中咽痛症状7例、咳痰者50例、喘息者18例、胸痛者5例,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80.0%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两肺可及干湿啰音, 而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有82.1%两肺可及干湿罗音, 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两组痰培养结果的比较
8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中有35例痰培养出致病菌, 阳性率39.7%, 其中28例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痰培养阳性者16例 (57.1%) , 60例非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培养阳性者19例 (31.7%)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治疗及转归
2 8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予以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10 d, 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加用敏感抗生素, 而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经验性予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支气管管壁, 使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结构破坏, 导致支气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2], 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咳大量脓痰, 甚至出现咯血。支扩的常见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该院对88例住院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炎支原体发生率进行检测, 统计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31.8%, 提示M P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一个重要诱因, 且以混合感染为主。28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咯血量大、咳嗽顽固、病程长, 而咽痛、喘息及胸痛等症状两组相比却无统计学差异, 分析其原因: (1) 绝大多数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年均有咳嗽咳痰 (或伴有咯血) , 肺部湿啰音在支气管扩张患者较为普遍存在, 有些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患者肺部仍可及湿啰音, 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与非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相比无明显特征性; (2)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多为混合感染, 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临床表现可掩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且相当一部分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 如陈旧性肺结核、COPD等, 亦常常掩盖肺炎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对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 笔者的临床经验显示: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反复发生肺部感染, 抵抗力多明显低下, 营养状况欠佳, 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尤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抗感染治疗除予以敏感抗生素外, 还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因支原体无细胞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其无效, 大环内酯类除了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厌氧菌的作用外, 可以有效的杀灭肺炎支原体, 其作用机制: (1) 通过抑制粘液蛋白的合成减少咳痰量;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减少细菌产生的生物被膜合成, 增强其他敏感药物的活性[3,4]; (3)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减少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的聚集, 抑制炎症介质 (IL-8、TNF-a、GM-CSF) 等的释放[5]; (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6]。但一些小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 经6个月以上的治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减少痰量及急性发作的次数, 但担心较长期使用有诱导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耐药的可能, 这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及大样本的统计研究。
综上所述,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率较高, 以混合感染为多见, 是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协同因素之一, 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阿奇霉素对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患者疗效佳, 对于混合细菌感染亦有效, 因此在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早期可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摘要: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在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血清被动凝集法以及咽拭子快速鉴定法检测88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及肺炎支原体, 并进行痰培养, 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达31.8%, 临床表现较其他支气管扩张患者具有咯血量大、咳嗽顽固的特点 (P<0.05)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痰培养阳性率39.7%, 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良好。结论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率高, 且以混合感染为多见, 合并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具有咯血量大、咳嗽顽固的特点。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阿奇霉素是此类疾病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支气管扩张,阿奇霉素
参考文献
[1] 李照霞, 程德云, 罗玉明, 等.78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3) :365.
[2] 刘晓波.支气管扩张症4 8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 :173.
[3] 崔莉.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广州医药, 2010 (2) :45-47, 41.
[4] 陈映红.172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人痰标本致病菌药敏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8 (3) :892-893.
[5] Figueiredo Bde C, Ibiapina Cda C.The Roleofma-crolides in noncy 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J[].Pulm Med, 2011, 5.
[6] 王曾礼.支气管扩张症的近代认识[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2011 (6) :449-453.
相关文章:
浅谈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02-10
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02-10
聚丙烯纤维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概述02-10
EGM2008模型在太白实训控制网高程转换中的应用02-10
床旁支气管镜操作流程02-10
纤维内镜检查在鼻咽喉疾病中的应用02-10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02-10
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