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感遇其七

关键词: 感遇 言志 桃李 简析

张九龄感遇其七(精选4篇)

篇1:张九龄感遇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 张九龄感遇原文及鉴赏

★ 感遇张九龄其四

★ 张九龄《感遇其一》赏析

★ 张九龄《感遇·其一》系统复习

★ 张九龄感遇其二体会

★ 张九龄感遇其四解释

★ 张九龄感遇的表达技巧

★ 《感遇·孤鸿海上来》张九龄

★ 张九龄感遇幽人归独卧

★ 马诗·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2:张九龄感遇其七

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一个“ ”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的“ ”语。后人常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篇3:张九龄《感遇(其七)》阅读答案

2.请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句。(6分)

参考答案

1.丹橘有一颗耐寒之心,一年四季常青,本可荐之嘉宾,但是却重山阻隔,命运坎坷。(3分)诗人以丹橘自况,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来抒发自己虽有高尚品质却不被赏识的抑郁之情。(2分)

篇4:感遇张九龄

欣欣此生意③,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⑦,何求美人折⑧。

【注释】

① 兰,指兰草,即泽兰,属菊科,花白色,与属兰科之兰不同。葳蕤(ruí),枝叶纷披貌。

② 华,开花

③ 欣欣句,指草木饱含生机。

④ 自尔,犹自此,自然地。意谓春秋二季,因兰桂之花叶纷盛,便生意蓬勃,自成佳节。喻贤人和良时关系的密切。

⑤ 林栖者,林中人。

⑥ 闻风,闻到香气。坐,因。悦,指由爱赏而采摘。意谓闻风相悦,实出意料,也嫌多事。

⑦ 本心,天性。

⑧ 草木两句,意谓自己本怀不求虚荣的志趣,希望不要来摧折他的“本心”。美人即上林栖者。

【说明】

开元二十五年(737),作者贬荆州长史,《感遇》即作于此时。原诗共十二首,此处选了两首,后人常将它与陈子昂的《感遇》并论。他们的时代相近,行径也相类,诗的寓意立境又上接阮籍的《咏怀》。诗中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的襟怀,但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张九龄知道李林甫要中伤他,便写了一首《归燕》诗,末两句云:“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李览后“知其必退,恚怒稍解”。他当时的.处境不难想见。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①,自有岁寒心②。

可以荐嘉客③,奈何阻重深④。

运命唯所遇⑤,循环不可寻⑥。

徒言树桃李⑦,此木岂无阴⑧。

【注释】

① 岂伊,岂唯。

② 岁寒,《论语·子罕》,记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喜欢把其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前首中的草木之心,也即这里岁寒心之意。

③ 荐,进献。嘉客,佳宾。

④ 奈何句,喻阻力多重,使抱负无从直达。

⑤ 运命句,意谓只能按着命运随遇而安。

⑥ 循环句,感慨之余,唯有看做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其中道理实没法追究。作者本来位至宰相,也得到玄宗的信任,很想在政治上发挥抱负,后因李林甫谗陷而遭排挤。两句当是隐指这段经历。⑦ 树,种植。《韩诗外传》记赵简子语:“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当是用此典。⑧ 此木句,意谓橘树难道不会成阴。阴,同“荫”。

【说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人生激励的励志经典语录 下一篇:感恩社会_奋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