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考时政热点: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共2篇)
篇1:2017广东省考时政热点: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2017广东省考时政热点: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
改革
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在谈到简政放权时,他指出: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3月15日人民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就是要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总理“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坚韧不拔。”吹响了简政放权冲锋号,那就是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领域开展必须攻克的难关。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国务院部门取消或下放了六百多项行政审批,本届政府所承诺的放权任务基本完成,省级部门简政放权进展步伐也比较快,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政策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又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同时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廉政建设,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
但是,简政放权触及深层次矛盾、触动利益的“奶酪”,还要改变原来习惯的管理方式,这种政府的自身革命、自我削权会很困难、很痛苦。落实几年来,也遇到了诸多困难,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重大审批事项简化问题、县乡一级政府放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道路变得布满荆棘。中央政府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着手制定了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总理的“坚韧不拔“就是在给那些落实政策者加压打气,鼓励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简政放权。
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如同顶风逆水搏激流,不仅不进则退,慢进也会退。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着力把简政放权加快向前推进。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不留尾巴、不留死角、不搞变通。关于今年的简政放权工作,国务院一定会做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突出重点、明确时限、扎实推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承载着亿万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向往,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我们一定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为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2:2017广东省考时政热点: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痛”一“爽”感受强
李克强这份政府工作报告,说新意迭出,真不是套话。
形式上就先声夺人,二维码首次登上报告首页,不但能扫出报告全文,还跟着跳出H5页面,对报告涉及的主要指标进行直观解读。总理在身体力行,实现他在去年两会记者会上的承诺,“政务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
报告听下来,除了言出必行,践诺绝不含糊,还有一“痛”一“爽”两个突出感受: ——“痛”是本届政府咬牙关、度难关,收获的成绩单极其“不容易”;——“爽”,是给百姓奉送了沉甸甸、鲜活活的“大礼包”,全是实惠的干货,人们都能喜孜孜分享改革成果。
世界最关注中国的焦点之一,自然是经济形势。去年总理记者会,新华社记者问了一个尖锐问题:中国经济一路下滑,会否击穿6.5%这条线,影响自身全面发展甚至拖累世界经济?当时总理说: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就不会“硬着陆”,最让人过瘾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用减政府的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一年之后,“痛”果不其然,“爽”也如期而至。
现在,总理用实实在在、“很不容易”的数字,再次结结实实地回答了记者之问: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挑战突发多发;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GDP增速6.5%这条线不仅没有击穿,中国非但没有拖累世界经济,而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这个成绩,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还超过30%!总理说了,经济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更为难得。报告不玩虚的,一律用数据说话:城镇登记失业率4.02%,多年最低,此处真应有掌声啊,“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就业比较充分,十分不易”;工业企业利润从上年负增长到年底增速达8.5%;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加上个体工商户,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农村危房改造;出境游超过1.2亿人次„„
总理不断用“很不寻常”、“很不容易”、“十分不易”、“难得”这样的字眼,听着让人颇为感慨。
那么,用什么战胜“挑战”与“压力”?才能办好“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大事?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宏观调控,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依靠改革创新稳增长。还推出了一批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举措,比如“放、管、服”。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醒目且坚定的表达,同时也是面对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放”、“管”、“活”是条明晰的逻辑线。是总理实践当初承诺政府减自己的权,国务院及各部委忍受壮士断腕的痛楚,带头“革自己的命”换来的。比如下面这段话看似平易,实则背后都有惊心之举: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基础上,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指定地方的审批项目。
习近平曾对深圳市民说:你们过得好,我就高兴。这是人民代表的朴素表达。今天,百姓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不断收获了能让未来小日子过得更好的一连串惊喜。而李克强还亲自在报告里加上“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这份报告送出的民生“大礼包”,迅速被媒体敏感捕捉并推送: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30万上调到50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网速提速降费,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相关文章:
2017年7月——12月重大时政热点02-03
2012年时政热点02-03
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2018年1月国际时政热点汇总02-03
2017年8月第1周国际时政热点汇总02-03
2024最新时政热点:2024年1月1日国内、国外最新时政热点02-03
2017年时政热点:脸热心冷的“新衙门作风”亟须狠刹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