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为进取人生态度的挑战(精选2篇)
篇1:一种更为进取人生态度的挑战
何谓挑战?《辞海》曰:“激使对方出来应战。”这一解释似乎并不太理想,其真正的含义是:对自己人生的目标、对命运的态度、对社会所造成的不公,不肯轻易服输、退让,为达到某一抱负而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主动的、进取的人生态势。事实上,人生的过程,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如工作、机会、困难、逆境、失败、成功、不幸、幸福、贫穷、祸福,甚至包括死亡在内,都存在着一个敢不敢挑战、会不会挑战的问题。挑战,有时为“情景”所迫使,将你“军”了,迫使你表一个态,迫使你作出果敢的行动;但更多的挑战,却是个人的“爱好”、“习惯”,生来看“毛病”,就是不肯低头,就是喜欢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就是一息尚存,就想创造个未来,他们活在世界上的目的,似乎就是永远不停顿地在哪里追求。那么,这种积极挑战者究竟是有哪些特点呢?凡积极挑战者,都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人始终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上来?是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地度过一生,还是轰轰烈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度过一生?若是前者,他必定听从命运的安排,做命运的奴隶;若是后者,他必定是有理想,有信仰,有宏伟的抱负,这是人生的动力,理性的延伸。为实现这些理想、信仰和抱负,他就必须直面人生的一切磨难,以一种挑战的姿态出现,否则将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停顿,永远不会躺在过去的成绩薄上。凡积极挑战者,需要的是勇气。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懦夫是永远不会、也不敢去挑战的。宋代学者苏轼曰:“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的确,命运可以磨灭一个人的幸福,可以剥夺一个人的发展机会,但是,它磨灭不了一个人的意志,剥夺不了一个人的勇气,最后的.成功将永远垂青于那些勇于挑战的人。正因为有了勇气,所以他们敢迎着困难上,敢拼搏,因而是生活中的强者,凡积极挑战者,都必定经得住困难的磨难,经得住失败的考验。一个人既然要对人生进行挑战,既然要实现一般人所实现不了的愿望和抱负,那就意味着他必将经历种种的艰辛、困苦、折磨,甚至会遇到想象不到的劫难。就像孟子所说的:“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怎么办?困难得靠自己解决,逆境得靠自己克服,障碍得靠自己冲破,遇到了挫折、失败,决不会捶胸顿足,决不会垂头丧气……总之,正确的选择是:一往无前,愈挫愈奋,惟此才能画上一个圆满的人生句号。凡积极挑战者,都还必须经得起成功的陶醉。挑战者的人生是不断挑战的人生,他不仅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而且还要经得起成功的熏陶,宋人张咏在《劝学篇》中曰:“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人小志弱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满足一次的成功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耐久的、持续的挑战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挑战者必须经得起成功的熏陶,从不成功到成功,从小成功到大成功,从一次成功到经常成功,日久月累,不断前进,这类人只是到了人生的最后,他才会说:此生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国家……此时才可说:这类人是真正的成功者。凡积极的挑战者,都必须是理性的。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挑战如果没有智慧的支持,将会一败涂地。所以挑战不是愚蠢的盲动,不是缺乏理性的蛮干,更不是以“树敌”为主要目标的四面出击。这类人的主要武器就是聪明和智慧,用智慧来审时度势,用智慧来发现矛盾、探究事物的真缔,用智慧来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诚然,他们是用智慧去挑战,去开拓美好的人生。凡积极的挑战者,都喜欢竞争。就像足球运动员一样,只要在运动场上,只要在比赛,就会玩命地拼抢,就会勇敢地冲撞,就会想尽方法将球射向球门。而且,这种竞争是向难的竞争,向强的竞争,希望赢,希望胜,希望超越,而且只有这样,似乎人生才有意义。总之,“挑战”这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谁都会说,然而将其有效地实践并要获得成功,实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我们应该拥抱挑战!
篇2:一种更为进取人生态度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态度教育
[作者简介]黄翠翠(1982-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青岛 266404)于濂清(1979- ),男,吉林梨树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材料学、教育创新。(山东 青岛 266580)张均瑶(1963- ),女,山东青岛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青岛 2664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77-0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体制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调整对人们的传统观念、社会地位认同乃至个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部分人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情感体验。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大学生抱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着人生目的的确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质量。加强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事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然而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凸显多元格局,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纷纷涌入中国,一些低俗、庸俗、媚俗文化迅速抢占着人们的眼球,这些都对人生态度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西方种种思潮的大量涌入,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敏感、活跃的特殊群体,他们人生态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面临的挑战
1.教育理念的滞后。学校是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目前高校的人生态度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滞后。从教育理念上来讲,人生态度教育主要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没有涵盖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很多高校仍然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思想轻态度”的教育现实,人生态度教育被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属,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以灌输等理论讲述为主要教育方式,缺少有效的、契合学生实际的、生动的教育方式。从教育内容上来讲,人生态度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且缺少相关学科的支撑,现实生活中很多合理的人生态度教育成分,如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2.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学生中各种消极人生态度的存在会阻碍积极人生态度的接受,影响高校人生态度教育的实效。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三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值得关注:有的学生持无所谓的冷漠态度,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任何事情都难以产生兴趣,因为冷漠经常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有的学生持彷徨悲观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方向,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就苦闷烦恼、悲痛怨愤,甚至自甘沉沦、厌世轻生;还有学生持不劳而获的享乐态度,他们不想付出,只想获得,迷恋于物质的享用,吃喝玩乐。这些消极人生态度的存在,不但会使大学生自身丧失人生奋斗的精神,虚度大学时光,而且还会波及周围的同学,影响整个班级和学校的学习风气,甚至影响大学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的着手点
1.贴近现实、贴近学生。高校应该从教育理念上重视人生态度教育,将人生态度教育作为入学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块,常抓不懈。面对转型期的社会大变革,应该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充实人生态度教育的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端正人生态度。为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不应固守老一套,应该贴近现实,紧跟社会发展变化步伐,不断加入新知识、新观点,多关注社会热点,将有代表性的现实热点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应该贴近学生,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往往是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因此,人生态度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联系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取得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实效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人生态度教育应突破以往的灌输教育和理论教育的范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与人生态度相关的、反映社会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的电影电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组织班级辩论会、学校演讲比赛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另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人生态度教育必须树立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育。制订周密的教育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参观、社会调研、社会公益和社会救助活动,并写出自身体悟,在体悟中端正人生态度。
3.优化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生存环境,人生态度教育的提升需要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组成,它对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整体上讲,校园环境优美高雅、校风文明高尚、学风认真严谨,能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具体操作上讲,通过弘扬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树立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另外,要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在网络化时代,各种不良的人生态度通过网络纷纷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的成效。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监督和科学管理校园网络:加强正面教育,通过网络普及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念和实例,让学生在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加强人生态度的自我教育;对各种负面信息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将有关暴力、恐怖、邪教、黄色的信息过滤掉,净化校园网络。与此同时,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当前大学生人生态度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全社会应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社会进步,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氛围。
4.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离开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反对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要注意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求真务实,经过社会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光.育人为本: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J].中国教育,2007(10).
[2]邱卫东.试论转型时期的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
[3]王立仁.问题与对策——大学生活进行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相关文章:
时代挑战02-05
话题作文挑战人生文02-05
面对挑战02-05
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02-05
学校德育价值管理论文02-05
初中生森林防火作文02-05
存在挑战02-05
监管挑战02-05
巨大挑战02-05
演讲稿直面挫折 挑战人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