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通用4篇)
篇1: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矿井人定位系统
故
障
处
理
安
全
措
施
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一、故障处理组织机构
为有效开展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故障预防和处理工作,矿井成立系统故障预防和处理办公室。
故障预防和处理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主任:陈登宝(机电科长)
成员:许人钢(安全监测工)、周银莲(安全监测工)、孙文友(安全监测工)、雷银红(机电工)、周金华(机电工)、及生产科各班队主要负责人。
相关要求:
1、调度室接到相关故障汇报后,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涉及范围,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根据故障性质和波及范围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
3、处置方案确定后,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保持高度的统一协调性,积极组织落实。
二、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故障预防措施
一、监测监控故障预防措施
1、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2、监测监控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爱护监控设备,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3、中心站每班必须要有2名值班人员(生产调度1人),做到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测监控主机、工作站屏幕上所
显示的各种信息,接到系统异常信号报警后,应立即检查向维护人员汇报并配合处理。
4、监测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案,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并上报相关领导不得延误。
5、监测监控维护人员每天对监测监控系统装置以及传输电缆、信号电缆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完好。
6、每月对人员定位系统装置至少进行一次调试、校正。
7、应每月对监测分站的后备电源进行放电维护,确保电网停电后,监测分站、传感器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2小时。
8、监测监控在井下连续运行6-12月,必须全部进行全面检修,并做好记录。
9、与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内队组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在拆除及改线时,必须先取得监测监控管理部门同意,在监测监控维护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行。
二、人员定位故障预防措施
1、地面机房管理。管理系统主机严禁挪作它用或不用,严格实行24小时开机制。机房采用双回路供电,配备UPS电池,保证系统主机24小时不间断供电。值班人员每班对系统巡回检查不少于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汇报。定期对数据服务器进行杀毒、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每月对各队信息进行核对。
2、井下基站管理。基站安装时选择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顶板煤壁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基站采用专线供电和数据传输线路。入井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措施。定期对基站进行巡检。
3、识别卡管理。识别卡固定在矿灯上,下井员工必须携带识别卡,识别卡严禁擅自拆开,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人员的总数多10%,不固定专人使用的识别卡,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每班最多下井人数多10%。矿调度室应设置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置等。员工出入井口应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井口查询机),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定期核对灯号和卡号是否匹配。
四、主要故障应急处置措施
一、监测监控故障应急处理措施
故障处置负责人:值班领导具体处置人员:监控值班员
(一)、读卡器断线不能上传数据,并造成故障闭锁。
故障处置程序:
1、监控值班员发现读卡器断线,或接到现场施工人员汇报传感器断线后,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2、根据领导指示检查监控主机设置是否正确,且是否将控制范围内电源切断。
3、联系施工现场班组长或电工,检查传感器航空插头线,并重接。如恢复故障处置完毕。
4、上述过程不能恢复,监控维修值班员要带好备件及抢修工具及时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监控维修值班员由施工队组电工配合,从分站到读卡器各接点一一排查,直至更换读卡器或更换分站接口。
4、故障处置完毕后,监控维修值班员在现场电话联系监控值班员确认数据上传是否正常。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后方可上井。
(二)、分站断线不能上传数据。
故障处置程序:
1、监控值班员发现一分站所有读卡器断线不能上传数据时,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2、根据领导指示检查监控主机设置是否正确,且是否将控制范围内电源切断,监控主机与该分站的网络通讯是否正常。a、如该分站的网络节点与监控主机通讯不正常,由监控值班员重新设置。b、如该分站的网络节点与监控主机通讯正常,立即下井检查,分站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分站的连接线是否短路或断路,直至故障处置完毕。
3、故障处置完毕后,监控维修值班员在现场电话联系监控值班员确认数据上传是否正常。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后方可上井。
篇2: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针对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地面中心站必须是双电源,配备UPS电源,UPS电源必须供电2小时,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3、地面检修、维护必须停地面低压变电所时,必须经矿有关领导批准,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地面中心站准备完成后,机电部门方可停电检修,严禁地面低压变电所同时停低压两套电源。
4、低压变电所停电前,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通讯队做好停电准备工作,使用另一套电源,服务器必须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完成后,先断外接服务器电源,启用备用UPS电源,开启另一套低压电源,确保服务器不停机。
5、地面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6、地面服务器网络传输接口(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7、地面主机显示数据异常(设备运行异常、传输数据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8、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9、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10、线路故障时,加隔爆接线盒,电缆接法要正确,接线不许有明接头。
篇3: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关键词:矿井,人员定位,安全管理,信息化
0 引言
目前,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还普遍存在无法有效监控入井人员、灾变救援时缺乏现场决策依据、安全措施贯彻难以有效监管等诸多安全管理难题。煤矿井下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是实现井下人员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及转变安全管理传统模式的重要方法。矿井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集成了射频识别、无线通信、信息传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处理技术, 具有井下人员考勤管理、实时定位跟踪、安全警示报警监测、安全管控、应急快速搜寻等功能[1,2,3]。
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是一座年产1 000万t的特大型高产高效矿井, 2008年装备了KJ133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目前开采的3-1煤、4-2煤这2个煤层的3个盘区全部装备了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井下安装34台定位分站, 投入1 500张识别卡。本文将着重介绍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在锦界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由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通信接口、定位分站、定位器、识别卡、电缆、接线盒和其它必要设备组成, 如图1所示。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定位分站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将低频加密数据载波信号经定位器向外发送, 井下人员随身携带的识别卡进入定位器工作区域后被激活, 同时将载有目标识别码的加密信息经识别卡内高频发射模块发射出去;定位器接收到识别卡发来的载波信号后, 经定位分站的主板通信模块接收处理, 提取出目标识别码, 通过数据通信接口传输至地面数据采集服务器, 从而实现井下人员自动定位跟踪管理功能[4,5]。
2 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功能, 可以有效解决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难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面劳动组织、超时作业查询管理
系统对识别卡进行统一编号管理, 并将每一位员工对应的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每一张识别卡对应员工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工种、职务、本人照片等。通过系统考勤及报表查询功能, 安检部门可以检查工作面当班劳动组织中瓦斯检查工、电钳工、班组长、跟班干部等特殊工种和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要求配置出勤, 人员定岗、跟班是否到位, 是否有超时作业现象等, 从而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2) 安检人员、瓦斯检查工、科室跟班人员巡回检查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和矿领导可以通过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对安检人员、特殊工种及科室跟班人员的巡检查情况进行人员轨迹查询, 可查找每个人员在某个时间段内所经历的路径, 并可进行人员活动轨迹回放。通过轨迹查询可获取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离时间、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信息, 可以督促和落实巡检人员是否按规定要求巡检, 从根本上消除因巡检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或事故。
(3) 安全调度、救援呼叫应用
系统通过联网可实现远程终端信息显示功能, 并可实现信息多点共享, 供多个部门及领导同时在不同地点查看信息。系统程序通过计算机能够显示出矿井巷道和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示意图, 并显示出每个人员的相关信息。井下人员遇到险情时, 可以通过佩带的识别卡主动发出求救信号, 调度人员接到系统报警后,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助;同时, 调度人员接到险情报告时, 可以通过系统的呼叫功能, 向受险情威胁的相邻区域人员发出呼叫撤离信息, 通知人员提前撤离危险区域, 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4) 禁区报警
利用系统的禁区报警功能, 安全管理和通风部门可以设定井下不安全区域。人员进入该区域时, 系统可发出声音报警, 并显示进入禁区的人员姓名;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 可立即执行相关安全管理程序, 指挥人员撤离不安全区域。
(5) 井下救灾演习时的应用
矿井实施救灾演习、反风演习或工作面顶板强放爆破等风险较大的方案时, 可以通过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查询井下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 便于指挥人员、车辆撤离危险区域;在演习或作业开始前, 可通过该系统查看人员是否完全撤离, 从而有效避免井下险情或事故的发生。
(6) 灾变时的救助信息查询
井下发生水、火、顶板等灾变事故时, 地面主机能显示事故地点及其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数量、位置等人员信息, 便于制定科学的救援方案, 及时开展有效的救援, 可大大提高抢险效率。
3 结语
锦界煤矿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投入运行2年来, 维护管理到位, 性能稳定。该系统安全管理功能的应用, 使得煤矿生产安全调度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减少了因安全检查不到位带来的隐患, 基本杜绝了员工违章作业和超时作业现象, 大大提高了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
[4]李伟, 崔建明.基于ZigBee和GIS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0 (2) :67-69.
篇4: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关键词:煤矿矿井;采煤机;工作原理;故障处理;安全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D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124-03
采煤机的主要结构包括附属装置、电气控制箱、牵引部、截割部等。采煤机的截割部主要包括挡煤板、滚筒调高装置、螺旋滚筒、行星减速箱、摇臂等;采煤机的牵引部主要包括泵站、行走机构、牵引部的减速箱等;采煤机的电气控制箱主要包括监控设备、隔离开关、主电动机、中间箱、电磁阀箱、副电动机等;采煤机的附属装置主要包括防滑装置、摇臂调高装置、电缆水管拖移、底托架、紧链装置、冷动喷雾装置等,主要起辅助作用。滚筒采煤机的工作机构是螺旋滚筒,在滚筒旋转的同时也载入了煤壁,并通过安装在螺旋滚筒上的截齿将煤破碎,再利用滚筒上的螺旋叶片将已经破碎的煤装入刮板运输机。
1 采煤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1 采煤机不牵引
当采煤机的电动机启动后,手把离开原位,集中显示屏上的黄灯亮,表明电动机几率失载,同时松闸路灯、安全火花和非安全火花的电源绿灯也会正常显示。如果这四个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表明电气方面发生故障了。如果显示灯正常,一定是液压系统发生了故障。通过观看出现故障时的系统背压是否下降来确定故障所属的范围。
1.1.1 系统背压不下降。(1)功控电磁阀故障:故障的原因是电磁铁的接线不当或接触不良;P、O口安装错误,导致控制油不能正常进入回零油缸进行解锁。故障处理方法,如若电线是接触良好的,则可以将电磁阀扭转180°后再安装。(2)功控电磁阀前阻尼管故障:故障原因,螺旋阻尼管R直径较小,容易被脏物堵塞,使得油路不够畅通,回零油缸得不到解锁,油马达不能正常运作。故障处理方法,把螺旋阻尼管R1拆下来清洁,疏通管道。(3)制动电磁阀故障(二位三通):故障原因,电磁铁接线接触不良,电机不能正常运作,制动器电磁阀不能松开制动器和打开控制阀,回零油缸不能解锁,机器无法正常牵引。故障处理方法,检查油管是否有油,如果没油,电磁铁就不运作。
1.1.2 系统背压下降。(1)辅助泵损害不运作:故障原因,泵漏损太大了,如果背压在1.5MPa下,失压控制阀起保护作用,使得回零油缸不能解锁,主油泵在零位不运作,导致采煤机不牵引。故障处理方法,如果确定是泵的问题,可以换辅助泵。(2)主油泵与油马达漏损:故障原因,当主油泵或者马达泄漏量超过辅助泵的补油量时,系统背压降低,出现不牵引的现象。故障处理方法,更换。(3)其他故障及故障原因:卡套管被破坏、背压阀的弹簧因长期使用导致疲劳损坏或由于调节螺钉松动造成不牵引。故障处理方法,修复或
更换。
1.2 采煤机单向牵引
1.2.1 调速机构伺服阀上回油阻尼孔R1被堵塞:故障原因,如果伺服阀上的两个阻尼孔有一个堵塞,就会使推动油缸在调速时不能回油,造成单向牵引。故障处理方法,拆掉伺服阀上的小长盖,清除掉阻尼孔中的脏物。
1.2.2 调速机构中回零油缸故障:故障原因,回零油缸上的固定螺钉装得不够稳或不够协调,致使调回零油缸中的活塞组件和杠杆机构拉不动,出现单向牵引,导致系统背压不下降。故障处理方法,松开固定螺钉,来回拉动手把,直到卡滞现象消失,然后固定螺钉。
1.2.3 主油管破裂漏损:故障原因,当主油管中有一根被破坏时,比如这根管子恰好为回油管,就会产生单向牵引的现象。故障处理方法,更换油管。
1.2.4 主油泵配油平面一侧拉毛:故障原因,当拉毛一侧建立不起高压,也会产生单向牵引。故障处理方法,更换主油泵,但要先检查油马达外漏损和主油管,在确保没有损坏后,才能更换主油泵,切不可随意更换。
1.2.5 梭形阀芯故障:故障原因,脏物卡住了阀芯,使得梭形阀只能一个方向动作。故障处理方法,清洗梭形阀。
1.3 采煤机牵引速度降低
1.3.1 正方向和反方向的牵引速度都会下降。(1)主油泵和油马达容积效率下降,内外漏损严重:故障原因,空载时牵引速度下降慢,牵引速度在负载增加时而有所下降,油温上升。打开液压传动部上盖,可以看见油泵外漏严重或油马达漏损严重。故障处理方法,更换泵或马达。(2)高压安全阀运作失常:故障原因,空载时牵引速度正常,但随着压力的增大,牵引速度会突然下降,使调节弹簧疲劳变形。故障处理方法,更换弹簧,并调整至整定压力值。(3)梭形阀后的高压管路或高压表管子故障:故障原因,梭形阀后的高压管路漏油,致使压力油分流,而进入马达的流量变少,牵引速度减慢,严重时甚至造成背压下降。故障处理方法,修复或更换。
1.3.2 一个方向牵引速度下降。(1)主油路一侧漏油:故障原因,在高压一侧漏油时,牵引速度降得较快,当漏油处与辅助泵靠近时,低压保护产生,牵引停止;在低压侧漏油,并且漏油量较少时,还可以牵引。故障处理方法,修复或调整。(2)补油单向阀故障:故障原因,单向阀密封面做得不好或脏物卡住阀芯,从而造成主油路一侧高低压窜油,因此速度有所下降,若牵引方向改变,这只单向阀则会成为补油阀,机器可以正常牵引。故障处理方法,清洗或者更换。
2 采煤机安全运行措施
采煤机在生产时必须严格执行以下安全规定:采煤机要在降尘设备、紧急停止装置、保护设备都齐全的情况下才能运作;采煤机不能频繁开动或带负荷开动;在使用采煤机前,要确保所有紧急停止装置、控制装置都能正常工作;启动采煤机前,保证采煤机工作范围没有人员停留;如采煤机需要更换截齿和滚筒,电源需切断,采煤机隔离开关和离合器需打开,输送机暂停运作;注意启动报警和显示内容;操作采煤机时不得关闭冷却降尘系统,冷却水的流量要不低于2.1m3/h,冷却水的压力应调为2MPa;在处理热的工作液体时要避免人员被烧伤;检查拖曳电缆是否有损伤,确保电缆排列在电缆槽内;替换件、处理辅助液体和工作液体时要根据相关规定操作;避免采煤机部件相互剪切、挤压;采煤机转动时防止胶管、链条、截割机构、驱动轮等拉伤、卷伤。
3 结语
在采煤机的操作、运行中,要能充分掌握采煤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结构,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操作采煤机,避免采煤机的疲劳运行和误操作。同时,还要及时分析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精心保养,做好采煤机的日常维护工作,保障采煤机等设备的安全运转,最大限度地发挥采煤机的生产效能,为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映怀.MG300/700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与安全运行[J].煤矿安全,2007,(38):70-71.
[2] 李春华,荆杰.浅谈煤矿采煤机常见故障分析和诊断的基本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328.
[3] 李润明,尹成迅.采煤机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136.
[4] 孟锋,于元元.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作者简介:代云(1964-),男,云南玉溪人,云南省后所煤矿矿长,机电工程师。
相关文章:
2011年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再培训02-15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上网站02-15
煤矿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承诺书最后02-15
安全管理监控02-15
矿山安全监控与供电安全策略02-15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02-15
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管理论文02-15
五四青年节青春赞歌诗歌朗诵5首02-15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总结02-15
煤矿矿井监测监控人员试题答案三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