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引起 代谢 高血糖 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并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1]。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2], 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 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 它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该研究主要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治疗糖尿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该院治疗糖尿病的60例患者, 男30例, 女30例, 年龄在60~69岁之间, 平均年龄 (60.6±2.9) 岁。把所有患者分成3个亚组, DM-A组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 DM-B组为尿微量白蛋白组, DM-C组为大量蛋白尿组, 每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各项组织器官功能正常, 无下肢缺血现象。

1.2 检测方法

1.2.1 生化指标检查

所有被试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仪器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被试的FBG、TC、TG、LDL-C、HDL-C进行检测;对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要与测试前一日清晨取尿液, 完整留24 h, 次日取10 m L采用尿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正常范围为0~22.5 mg/L。

1.2.2 超声检查

MT值采用美国百胜DU3型彩色高频多谱超声仪, 使用高频探头对被试的双侧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进行检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大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MT值明显大于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尿微量白蛋白的2型糖尿病患者MT值明显大于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型糖尿病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血压、TC相关, 与TG、FPG、BMI无关。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通过该研究发现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尿微量白蛋白不仅是微血管病变的一个标志, 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3], 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表现, 导致肾小球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改变, 最终导致肾损害[4]。相关研究[5]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是全身血管功能失调的表现, 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因子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共同作用导致血管功能失调。该研究中通过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的对比, 发现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值明显增加, 说明尿蛋白会通过受损的内皮细胞渗透到内膜下, 从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其增加会使血管功能失调,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损害血管壁, 从而导致下肢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MT值与糖尿病病程、血压、总胆固醇水平相关, 因而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时要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其次, 2型糖尿病MT值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存在相关性, 因而要对尿微量白蛋白期下肢血管病变进行及早预防[6]。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治疗糖尿病的60例患者, 把所有患者分成3个亚组, DM-A组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 DM-B组为尿微量白蛋白组, DMC组为大量蛋白尿组, 每组20例。利用高分辨率的彩超技术测量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T值, 扫描下肢血管, 测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MT值与性别、年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血压BP、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MT值明显大于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尿微量白蛋白的2型糖尿病患者MT值明显大于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型糖尿病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BP、TC相关, 与TG、FPG、BMI无关。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MT值与糖尿病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血压、总胆固醇水平TC相关, 在临床上要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防止下肢血管病变。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黄敬泽, 王健, 张闻珍, 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Ⅱ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16 (7) :169-171.

[2] 王福涛, 王晶, 刘晓阳.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10 (31) :3935-3936.

[3] 许翎, 智喜梅, 何玉芸.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检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7 (28) :1300.

[4] 杜鹃, 张素华, 任伟, 等.重庆市人群的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19 (5) :439.

[5] 肖天梅, 李乐愚.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尿关系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8 (4) :821-823.

[6] 梅笑雪.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19) :29-3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国宝大熊猫 下一篇:谈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自发性气胸的抢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