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 猪瘟的主要病因
1.1 疫苗的原因
1.1.1 种猪存在的隐性病毒。
在大型的养猪场中,每一个种猪都不可能对其进行临床认证,这就使得很多的种猪自身是带有隐性的猪瘟传染病毒的,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检查,很可能导致后期的小猪仔带有先天性的病毒,这样就会使猪瘟长期的发展,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1.1.2 母婴感染。
在没有对种猪进行很好的身体检验,虽然被感染的母猪它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在怀小猪仔的时候很容易让猪瘟爆发,通过胎盘传染给小猪仔。
1.1.3 交叉性感染。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病菌和疾病,如果一个养殖企业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消毒杀菌管理,这样就会使得各种疾病进行交叉性的感染,加强病症,使得猪瘟的免疫失败,局面更加的难以控制,猪瘟则会大面积的爆发。
1.2 操作程序的不规范
1.2.1 清洁消毒程序的不规范操作。
在对猪进行免疫工作的时候,要全方面的考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会接种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疫苗,这样会让疫苗交叉,有可能会影响免疫的效果,但是对于饲养时间长的种猪,如果长期没有进行疫苗的注射那么就会减低种族的免疫力,让猪容易被病毒感染。
1.2.2 疫苗的使用量不恰当。
由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得对疫苗的使用量不能进行很好的判断,因此要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实践中如果效果不佳要进行适当的调改。
1.2.3 专业知识不足,免疫工作的不正确。
在一般的消毒过程中,防疫员都会用碘酊消毒,并且在碘酊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疫苗的注射,这样会影响疫苗的注射效果。在对疫苗的注射时,使用的针头一定要及时的更换,如果出现一个针头对多头猪进行注射,这就会导致猪之间的交叉感染。
1.3 饲养管理的方式
1.3.1 饲料的质量安全不合格。
饲料的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大量地霉菌也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使猪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霉菌是造成猪免疫力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1.3.2 不合理的用药。
很多猪场在进行疾病防疫的时候,都会使用大量的药剂,使得各种药物交叉性的影响,不仅没有很好的预防疾病,还减低了猪本身的免疫力。
1.3.3 饲养管理方法的不科学。
很多饲养场随意的改造猪饲料的浓度,不考虑实际的情况,饲料的密度让猪长期的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力下降。
2 针对猪瘟的防控措施
2.1 加强对种猪的质量检测
要不断的加强对种猪的检验工作,把检验出带病毒的猪要进行淘汰,每半年就要检查一次,最大程度的降低猪的带病率,这样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猪瘟的传播。
2.2 采用科学的免疫防护措施
2.2.1 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
要求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操作。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有效的执行免疫操作工作,做好免疫记录,了解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了解本猪场的免疫抗体水平。
2.2.2 疫苗的接种一定要按照标准严格执行。
在进行疫苗接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免疫的安全,疫苗的注射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才可以避免交叉影响,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药效。
2.3 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
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地的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制定详细完善的管理策略,并且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进行操作。
2.3.1 加强饲料的质量安全。
对饲料的管理一定要符合标准,要保证饲料的绝对安全,使得饲料的营养均衡,可以很好的满足猪本身的营养需要,饲料的密度不宜过大,减少猪的应激反应,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3.2 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对猪的饲养要采取隔离管理,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范,要从根本上解决猪瘟的传染问题。
结束语
猪瘟的防疫对我国的猪养殖具有重大的意义,综合来看,我国在对猪的管理和饲养上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专业人才的缺乏,疫苗操作工作的不规范,很多方面都让猪瘟的控制不够彻底,没有对猪的饲养和管理制度科学性的计划,导致我国现今的养猪产业还有很多的问题。
摘要:在中国猪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因此我国尤其重视对猪瘟的控制。本文对引起猪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总结出了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猪瘟,防控,措施
相关文章:
星形细胞瘤02-10
浅论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手术和靶向治疗02-10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论文02-10
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40例临床观察02-10
月经失调与孕产次数的关系研究02-10
脑胶质细胞瘤微创治疗加化疗5例分析02-10
深度探讨松阳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方法02-10
体外培养的绵羊卵丘/颗粒细胞周期特征分析02-10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临床研究02-10
颅内非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0例临床分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