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传统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 大众的传统教育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相对于以往的“成绩式教学”, 现下所表现的教育心理逐步“人性化”。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风向下, 美术、体育等“非主要”科目被逐渐重视起来。对于这些科目的教育方法以及实际效果正广泛引起教育群体的关注。
2 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探究式教学, 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被引导从而能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然而在课堂上能否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 是其能否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实现价值利用最大化的重要原因。
2.1 引发探究欲望, 巧妙设置情境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其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 能让学生做到自主探究学习。例如, 在讲解《小圆点的魅力》一课时, 教师开始可以准备一些小圆点作为道具, 并提供模型让学生自行完成拼接工作,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加以引导, 事后由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成果, 并谈谈对于制作过程的感受, 让学生主动接触课堂讲述内容, 亲身实践感受,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让学生感受由多个单一小圆点到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从而激发学生们对课文的兴趣,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传统的枯燥的讲述教学印象更为深刻, 效率更高。
2.2 制造合作空间, 开发学习潜能
艺术课程的开放性, 为小学的美术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个轻松、积极地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吸收和整理。由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普及, 小组的合作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反响良好。小组合作式教学, 顾名思义, 就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 让学生自己掌握课堂, 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探讨、比较分析, 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并将合作讨论作为一种解决方法进行学习。
2.3 为学生设立“多彩”的课后任务
课后作业是现下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流程之一, 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提高课业水准, 为以后日益加深的教学难度打下基础。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中, 在课后作业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当今社会学生课程压力巨大, 课后作业对个别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 故而, 课后作业的布置内容是否足够创新丰富就是教师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且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们的主观欲望, 让学生能在乐学的途中培养自己探究能力。
3 探究式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3.1 一种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式教学, 相对于对小学美术课程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创新, 其对于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效用不仅在一种先进化的教育理念, 它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今社会灵活的教育理念。并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自主学习, 思维主线”的有特色的教育方法融会贯通。
3.2 让小学美术教学更具社会意义
该教育方法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 通过让学生通过对美术的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自我探究等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加以创新,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的基础认识和兴趣程度, 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意识, 为其美术思维能力发展打下了基础。
3.3 有助于改变传统理念
这一方法在实行过程中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基本传统理念的转变具有深远影响。教师通过在教育学生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通过深刻分析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上能发挥的价值, 有切身感受到了探究式教学在课程中对自己思想的深刻影响, 对教师转变其原有的思维定式般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 让其明晰探究式教学法的益处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改革;学生在通过教师运用探究式教育讲述知识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引导, 做到能自主探究, 并通过合作讨论、细节剖析、提高了对其课程的兴趣程度, 增添了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加上课后作业的积极性引导, 有利于让学生逐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为以后的学习道路提前打好基础。
3.4 有助于改善传统师生相处模式
通过其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 可见, 在此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比以往更为融洽。教师不再一味地主导课堂, 通过设立情境将课堂交还给同学们, 建立了一种平等和谐的相处氛围;在分组、学习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充当指导的身份, 给学生一种亲切的印象, 增加师生间的亲密度;教师对课后作业的用心布置, 让学生在多彩丰富的课业内容中增加了对老师的喜爱程度, 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积极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及和谐轻松地学习氛围是使教育内容被最大吸收化所应该拥有的最优越的环境。通过探究式教育方法增进了师生和谐, 让学生在更高效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以更好地成长, 一举两得。
4 结语
综上所述, 探究式教育方法的普及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理利用这种积极地教育方法可以为中国的教育性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将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合理的利用,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 主动学习, 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摘要:随着各类教学改革的不断施行, 多种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中。实践表明, 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着重培养其创新和探究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目的。本文将对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进行论述。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教学,美术
参考文献
[1] 芮达.浅析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高效运用[J].新课程导学, 2016 (1) .
[2] 董国栋.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相关文章: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 护理学基础》 课堂教学效果分析02-17
实训室开放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的论文02-17
图像电子证据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研究02-17
谈背景音乐在教育教学和社会经济中的运用02-17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02-17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02-17
民法案例分析大全02-17
近三年民法的案例论文题目02-17
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