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概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意思是说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它们关系问题的处理上,人类始终要以自然为依托,要尊重规律,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人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回归于大自然。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相对的,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规律求发展。所谓的“合一”指对立的统一,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说天地未分之时,称之为混沌,先是老子中的“道生一”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万物之后才有了男女,有了人类。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类的诞生是最晚的。这也说明了人诞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总之,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快速更新、便利的交通给人类的活动空间领域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这些便利的背后总能折射出一个问题,即能源、资源消耗成倍增长,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问题日趋严重,自然界的和谐结构遭到极大破坏,人为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灾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地球起源和人类起源。
1、无知妄作,知小谋大
一味违背自然规律的蛮干,竭泽而渔、将会引起海水入侵家园。“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少力而任重,鲜不及矣。”自己的力量不足,技术不过关,不等时势成熟就揠苗助长,必会适得其反。
2、积恶成患,事无远虑
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考虑长远;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居安而不思危,则必酿成大患。只强调地区局部利益,总体计划就会被肢解,结果造成91年排洪不利。
3、实事求是,实际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具体是说,人要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还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饮鸿止渴”,还要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唯有这样,人类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人的生命体才会有依托。
开发自然资源关键还要有“度”。“过”,即过分的夸大了人的作用,偏重认识自然、改造、利用自然,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不及”,即大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长远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要认识自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战胜”的层面上,并加以适当的改变调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改造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三、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方式的审美追求。高尚的艺术皆来源于大自然,任何艺术创作形式的作品都是在大自然的博大的胸襟中产生发展的。例如我国发现远古时期就有的岩画、壁画等。
1、艺术是对自然的反映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际是艺术和审美产生、发展的基础。同样,“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国美学追求主客体合一的审美心境和艺术境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它将人、天、地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心灵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从艺术实践上来看,审美与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但是,它离不开人的自然感官,也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
2、艺术与自然相互融合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思想是艺术家们最高的理想追求,能表达出抽象的哲学形象的艺术画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将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人们对大自然的领悟,把大自然当作是人生的伴侣,在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中慰藉心灵、满足理想。例如:王维在失去官位之后生活在乡间别墅,王蒙因为不满元蒙的统治也是走向大自然,隐居生活。自然山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山水中保持平衡。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自然山水艺术作品不断地从这里产生出来,更能生动传神地表达出我们热爱大自然的优秀的民族精神。从整体看,自然、艺术、人物早已融化为一体。
3、三者相互影响
自然对人产生极大影响,自然不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心胸。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们喜欢或着习惯在自然中冥想沉思,将自己自觉融入于自然的运动中,感悟自然。因为,他们从自然的属性上可以联想到情感。例如北宋画家郭熙有这样描绘“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从四季山景中联想到人的形象,而这种联想的基础就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某些特征都有相似之处。不仅如此,大自然也触发艺术家的情思,寄托或者暗示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四、结语
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热衷确切证明了人、自然、艺术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艺术作品中就能体会到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意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形象、境界创造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很难把握艺术,艺术也将无从谈起。简言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思想与自然、艺术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艺术家们反复研究的主题。艺术创作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各方面总能折射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商宏宽著.周易自然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吾淳著.中国哲学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明理激情导行论文02-16
四年级下册期中语文卷02-16
大学生党员自评个人总结1000字02-16
读《亲爱的笨笨猪》有感02-16
一年级下期末复习计划02-16
中国与老挝的关系02-16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服装设计关系的教学思考02-16
中国与新加坡关系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