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戏教学模式的提出
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大部分沿袭了普通的教育模式, 即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听讲为辅的模式, 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 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要想更好地提高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开发研究一套具有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开放性与有效性相融合的课堂教育方法, 让学生充分加入到学习中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不去做上机练习, 而是偷偷摸摸地玩一些小游戏, 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痴迷于计算机游戏。那么我们能不能剖析游戏的价值所在, 找出其吸引学生的地方并引用到教学中来,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我想, 用学生的语言与他们进行对话无疑是一个突破口, 这也是我们的初衷所在。通过长期的研究总结以及实践, 我们探索出了游戏教学模式的一些成功经验并介绍如下, 供业内同行参考。
2 游戏教学模式的特征
游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评价手段、学习者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助游戏来选择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体现在游戏中或者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不知不觉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这一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维持持久的学习动机, 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具体实践和不断的总结, 游戏教学模式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2.1 教学目标隐性化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媒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 教师的主体地位化为隐性, 引导学生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 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观察者和环境的创设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水平, 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内容的安排应是学生感兴趣并是力所能及的,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掌握知识。
2.2 教学内容趣味化
有趣的教学环境, 富有趣味的故事, 生动新颖的画面, 都会强有力地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宽松的获取知识的环境, 通过参与游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
2.3 教学过程交互性强
在计算机游戏教学过程中, 由于游戏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和交互性, 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家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在学习中培养竞争、协作交流能力, 通过协同合作解决问题,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自主学习性强, 创造性学习, 有选择性地能动学习, 通过交互不仅教学效果好,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3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的实践
3.1 理论教学课
理论教学课大多在教室进行, 只能借助多媒体, 课件以及黑板。所以想利用电脑游戏来驱动学生是行不通的。在这种课上, 我们可以利用其它的游戏方式来实现。可以让学生进行某些与知识相关的小游戏。在学习VB的If……Then、Case和Msgbox等语句时, 我就用了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引课, 让学生代表上台玩一会儿游戏后, 引出实现本功能的源程序:
If语句表示如果目前方块的顶点位置小于或等于1, 则表示全部堆满, Select Case表示选择, MsgBox () 是一个用于输出消息的函数, 在对话框中显示双引号中的文字内容, 并返回一个值指示用户单击的按钮;选“是”就执行“mnuNewGame_Click”语句, 开始新的游戏;选“否”退出游戏。通过游戏引课, 学生学习VB的兴趣明显提高, 以前很难提起兴趣的VB程序设计课一时间让学生兴趣大增, 教学效果也就上来了。
3.2 上机操作课
由于上机操作课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又是在机房操作。因此, 我们可直接利用电脑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 学习者在游戏中自主探索, 获取知识, 游戏内容大多数为书本上给出的探索研讨式任务, 需要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探索。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教育游戏, 思考在游戏中整合哪些教学目标和内容。例如, 我们开发了一个教学辅助游戏《乐乐杀毒记》, 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自主探索, 对计算机病毒形成感性认识。教师观察学生游戏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全班或小组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针对游戏中没有出现的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向老师请教来掌握。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 可以以小论文或其他成果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游戏时间进行掌握, 及时进行总结。
在游戏结束后可以继续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时候就用到了探索式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提出受斯金纳程序教学法的启示, 学习者通过教育游戏对学习效果做出诊断评估, 游戏主要起检验巩固知识的作用, 计算机类的课程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种策略。还以我们开发的教育辅助游戏《乐乐杀毒记》为例, 学生在第一节课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相关探索学习了病毒的相关知识, 下节课的内容里就会出现自动任务诊断式学习系统, 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判断各种与病毒有关的知识。教师通过查看各人的游戏情况, 及时了解学习者掌握的程度。若学习者掌握较好, 可进行下一阶段内容的教学;若掌握得有些欠缺, 教师可及时进行补救教学。诊断式教学一般时间比较短, 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3.3 综合实训课
这类课程教学适合于采用合作竞争式游戏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提出得益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设计相应的教育游戏, 让每个学生熟悉游戏的操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对抗组并进行成员的任务分工和角色分配, 组内集体讨论游戏内涉及的知识和问题。比赛过程中, 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比赛结束后, 每位学生开展自评, 并对组内成员和对手组的表现进行互评。教师适当的点评和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中教师要注意对失利组的鼓励和指导, 对游戏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加以提升。游戏后的评价总结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更高水平的合作者和竞争者开展新一轮的合作和竞争。
通过平常的教学, 我发现在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性特别高, 同学们相互合作异常好, 当老师没空的时候, 他们会向其他同学求助。并且我还发现, 通过这种教学不少同学的自学能力都被培养出来了, 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游戏进行下去, 他们课前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预习课本内容。当然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不够自觉的, 这时老师可以利用机房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来提醒他们。
4 结语
游戏教学策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教学与游戏相融相济需要跨越很多的障碍,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能用游戏的形式来表达, 但是计算机游戏的情景性, 沉浸感, 任务驱动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必将能够辅助教学, 成为新教学过程中的得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绝对不能生搬硬套, 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确定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要我们不断尝试, 寻找它们的交汇点, 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 更多更系统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不久就会应运而生, 游戏的教育运用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摘要:教育游戏作为未来游戏与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现有的计算机课程常用教学模式基础上, 总结了将游戏模式应用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几种教学策略, 提出了游戏教学这一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游戏的情景性、沉浸感、任务驱动等积极因素促进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游戏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 尚俊杰, 李芳乐, 李浩文.“轻游戏”:教育游戏的希望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24~26.
[2] 刁海军, 于素云.利用RMXP技术开发教育游戏的研究与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 2007, 4
[3] 杨卉, 王陆, 马如霞.网络游戏与教育融合的探究——游戏化学习社区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4:43~46.
[4] 尹钊, 张国营, 刁海军.研讨课:普通物理教学中的一种尝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1:22~24.
[5] Bowman, R.F.A PacMan Theory of Motivation.T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82, 22 (9) :14~17.
[6] Driskell, J.E.&Dwyer, D.J.1984.Mi-crocomputer Videogame Based Trai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24 (2) :11~15.
[7] Bracey, G.W.The Bright Future of Integrated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onglogy, 1984, 32 (9) :60~62.
[8] Kristian Kiili.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Towards an Experiential Gaming Model[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5 (8) :13~24.
相关文章:
魅力教学魅力课堂——语文课堂教学摭谈02-17
选择mba的原因02-17
英语教学反思——游戏的处理与运用02-17
浅谈民族风情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2-17
现代职教理念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立体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运用02-17
浅谈实训教学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运用02-17
提高稀酸浓度在净化洗涤中的应用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