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谐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谐人才
和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选择。
教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和谐的追寻与思考。
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一。构建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诸多系统的和谐中, 人的和谐始终是第一位的, 起主导作用。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之本。而人的和谐关键在教育, 只有和谐的教育, 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才。
一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和谐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条件, 教育要从根本上实现和谐,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教育的和谐, 从社会发展的全局上协调并发挥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 也为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标准, 要求教育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总体目标上, 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才培养方略,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 培养和谐人才要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是创建和谐教育的重要范畴。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创建和谐教育, 培养和谐人才意义重大。科学知识是什么?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为什么?运用科学知识为谁服务?从来不是科学知识本身所能回答得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人, 只能由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回答。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段提高,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才培养的现代科技含量将会越来越高, 而对人才的精神信念和道德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 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面, 就必须坚持客观规律与人文价值规律相统一的观点, 在提高教学现代科技含量的同时, 大力加强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不段提高人才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确保现代科学技术永远掌握在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手中。
3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南。在新世纪新阶段, 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原则, 把科学发展贯穿与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落实到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在发展中实现和谐, 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以发展保证和谐, 以和谐推进发展。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也是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价值趋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而不是任何其他形态的和谐社会。这就意味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体现社会注意的本质, 即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是一个表征关系的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有效协调人民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个别是人民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要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就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标准。离开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丧失了价值的支撑, 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才能形成及时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样, 全体人民才能和谐相处, 整个社会才能和谐。
(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和谐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不断发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目前,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就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而推进社会和谐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以社会和谐促进发展的理念,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只有社会的不断和谐, 经济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 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处理好新形式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可持续发展, 就是坚持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实现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激发社会活力, 化解社会矛盾, 保障社会稳定, 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当前,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做好“五个统筹”, 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 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社会和谐的基础才会更为扎实, 社会和谐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培养相应的合格人才。和谐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谐人才, 培养和谐人才要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人才
相关文章:
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和谐教育02-18
校园因和谐而美丽教育因和谐而精彩——和谐校园的构建与思考02-18
教育的和谐元素02-18
大学和谐教育02-18
打造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02-18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02-18
教育需要大爱之心02-18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02-18
学生需要赏识教育02-18
教育需要宽容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