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启事(精选8篇)
篇1: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启事
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 暨妈祖文化摄影图片巡回展启事
妈祖被世人称为“海上和平女神”,信众遍及全球。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宫庙五千余座,妈祖信众两亿五千万。湄洲妈祖祖庙的妈祖祭典,已经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仰更是深深植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台湾妈祖信众超过人口三分之二,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妈祖情缘将演化出更多的感人故事。2010年是妈祖诞辰1050年,因而在全球传播妈祖文化,展现妈祖文化以及相关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力弘扬妈祖的和平大爱精神,将是对妈祖最好的纪念。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此次联合举“2009年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暨妈祖文化摄影图片巡回展”,获奖作品将颁发奖金奖杯和获奖证书,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图片巡回展。2009年9月,将邀请部分获奖者前往莆田湄洲岛出席颁奖仪式暨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图片巡回展开幕式。部分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
一、活动主题
“天下妈祖,大爱无疆”
二、投稿时间
2009年1月26日(正月初一)至7月31日。
三、主办单位
主办: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承办: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天下妈祖》网()、《东南新闻》网()
四、大赛组委会 总顾问:
张克辉(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顾 问:
朱 清(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国良(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秋平(福建省出版总社社长)
主 任: 林国良 成 员: 李军生(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郑世雄(《中华妈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郑祖杰(莆田市文联主席)、林金榜(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董振雄(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台湾大甲镇澜宫原总干事)、李家卫(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香港平和外汇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潘朝阳(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林斌(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大刚(福建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周金琰(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林春荣(莆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下妈祖》网副总监)、苏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办公室主任)
组委会办公室: 主 任:林 斌
副主任:李大刚、苏 健、林春荣 组委会通讯地址: 联系人: 电话:
专用电子邮箱:wmefz@qq.com
五、参赛要求
(一)全球摄影爱好者,不分专业、业余作者均可参赛;
(二)参赛作品大致分为“妈祖宫庙风光”、“妈祖民俗文化”两大主题;
(三)参赛作品为原创摄影作品,风格不限,单幅、组照均可。
六、参赛细则
(一)本大赛主要采用网络投稿、展示、评选的方式进行。参赛作品均在《天下妈祖》网平安论坛(/bbs)的大赛专版发布。网友评议将作为评比参考因素。在论坛发布图片不便者,也可以将图片直接发到大赛专用电子邮箱:wmefz@qq.com,或者将作品邮寄至组委会办公室。
(二)参赛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参赛作品不得电脑合成。允许使用制图软件进行照片的尺寸、对比、明暗、色彩的调整,请保留作品的原始数据。
(三)参赛作品每人不超过5幅。通过网络投稿者,参赛作品每幅大小为1.5~3.5兆,jpg格式,并以简要文本说明主题(*.txt格式)。直接投稿者,应冲洗成8寸照片参赛。投稿时请注明:作品标题、作者 姓名、联系方式(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并注明“参赛”字样。
(四)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作者。参赛作品内容凡涉及艺术、影视、文字、图案或肖像等著作权,参赛者必须在提交作品前,即已保证获得合法的使用权或许可。
(五)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相关创作者,主办方不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每位参赛者在被公布告知入围评奖的同时,即被视为同意主办方出版、复制、演示、展览、印刷、分发、编辑该作品,以及采用获奖者姓名(笔名)和形象等,用于大赛的推广和宣传活动。
(六)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得涉及暴力、色情、非法宗教宣传等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如遇此类投稿,主办方有权决定不予发表或删除,情节严重者将诉诸法律。
(七)主办方若发现作品并非参赛者本人拍摄(包括抄袭、剪贴、盗版等),或有直接间接商业推广目的者,一律取消其参赛资格。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本身所致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八)主办方若发现不同参赛者的作品有明显雷同者,主办方有权决定采纳与否,并通知相关作者。
(九)参赛者若违反参赛规则,应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民事责任。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撤销已获得的奖项,要求返还奖金、奖杯和证书,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赔偿的权利。
(十)由于病毒、黑客攻击、突发事件及其他主办者无法控制的原因,在可能影响比赛的管理、安全、评审或公正性的情况下,主办方有权推迟比赛。
(十一)参赛作品已获得过其他摄影比赛的奖励,原则上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十二)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通过网络、直接投稿提交的参赛作品,均不予退稿。
(十三)评选日期:2009年8月30日前。
六、奖项设臵
一等奖5名,奖金各3000元人民币,并颁发奖杯、证书; 二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人民币,并颁发奖杯、证书; 三等奖20名,奖金各500元人民币,并颁发奖杯、证书; 优秀奖50名,奖金各300元人民币,并颁发证书; 纪念奖115名,颁发证书。
七、评选办法
由海内外专家组成评审组,参考网友评议,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奖赛组委会
2009年1月26日
篇2: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启事
为了进一步丰富河南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和新华网河南频道联合举办“首届河南高校影像文化节暨河南第一届高校摄影大赛”。以此为契机,鼓励广大师生用镜头来表现生活,用镜头来呈现经典,用镜头来诠释人生。
本次摄影大赛旨在为河南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分享影像的平台,希望高校师生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身边的美好瞬间,在比赛中提升自我,展现文化追求与创作才华,诠释影像的力量。希望高校师生不仅用眼睛欣赏视界之内的美好,更用心灵体察视界之外的人生,鼓励高校师生发散思维,突破束缚,锐意创新。
一、主办单位: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新华网河南频道
承办单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郑州和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河南库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郑报豫览影像
二、征稿日期:
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以每个季度为一个赛段,共4个赛段。每一季度最后一日为本季度比赛截稿日期。
三、征稿主题:
面向全省征集能够充分反映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高校发展新貌的优秀摄影作品。
四、作品设置:
每赛季设优秀作品50名。
年赛产生一级佳作4名、二级佳作10名、三级佳作16名。
优秀作品获得者每赛季不得重复,年赛佳作作品不得重复。以上均颁发荣誉证书,并可作为申请加入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条件之一。
五、征稿细则:
1、本次比赛限河南高校教师和学生参加。参赛类别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类为相机摄影类,乙类为无人机航拍类,丙类为手机摄影类,丁类为VR及微视频类。
2、参赛作品要紧扣时代主题,内容积极向上,能反映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审美追求。
3、参赛作品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内涵,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和创作理念,具有创新性。本届大赛限2016年1月1日以来创作的优秀摄影作品。
4、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摄影作品,谢绝使用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仅可以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能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电脑技术处理)。
5、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6、对于佳作及优秀作品,主办方有权在本单位出版画册、举办展览和相关宣传中使用,不再支付稿酬。
7、凡佳作及优秀作品,作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含有拍摄信息的原始数码照片,以便鉴定和制作展览作品之用。
8、主办方对此次征稿启事拥有最终解释权。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六、投稿方式:
1、甲、乙、丙类作品投稿方式:
本届比赛可报送单幅和组照作品。每季每人每个类别最多投稿10幅(组),组照每组不超过8张,并附文字说明。参赛作品直接报送电子文件,单幅电子文件要求相机文件JPG格式5M以上,手机文件JPG格式1.5M以上。每幅作品投稿时均须以“学校-作者名-类别-《标题》-手机号”格式命名,例如:“郑州大学-张三-甲类-《校园春秋》-139××××××××”,信息不全者不予评奖。
网络投稿邮箱:hngxyxwhj@163.com
(邮件主题请注明:河南第一届高校摄影大赛投稿)
2、丁类作品投稿方式:
作品时长:30秒—30分钟。作品格式:MPEG-4,要求提供高清的视频文件。作品报送存储介质:以数据光盘或U盘形式报送,为确保安全无误可同时提供光盘和U盘。须标明作品名称、时长、参赛者姓名、学校名称。
邮寄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象湖校区)行知楼6016
七、联系方式:
睢媛媛 电话:13939010614 0371-65582852
郭 浩 电话:18538771779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新华网河南频道
篇3:武道书画摄影大赛启事
—、参加对象:
国内外书法、绘画、摄影爱好者均可自愿参加。
二、参赛作品作者及内容要求:
(一) 习武修道者的书画、摄影作品; (二) 其他作者作品题材内容为武术圣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武术人物及武术活动场景, 拳经、拳论、《道德经》、《心经》等书写也可。
三、参赛办法:
参赛者每人限交作品1—2件 (照片附电子版) , 尺寸不限, 于2016年8月31前寄送大会组委会。
四、评选办法:
组委会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各项目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和奖杯。
五、其它:
1、凡入选作品由第五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组委会收藏;组委会对各作品有宣传使用和展示权。
2、此次活动获奖作品将在大会期间进行展示和拍卖, 拍卖收入百分之五十捐献武当内家拳发展基金, 百分之五十归作者本人。
3、以上各条款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5号楼武当杂志社
联系人:熊若愚 电话:0719——5230990 13508671678 QQ:865405162
篇4: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启事
2011年9月15日,由新华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发起主办的“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的评审工作在京顺利结束。
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球约110个国家和地区3300余名摄影师的32000多幅参赛作品,其中外国摄影师1200多名。大赛的评审工作于9月14日启动,评委会由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王瑶担任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贺延光担任副主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魏崇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社会经济政策顾问王德祥、联系图片社创始人罗伯特·普雷基、台湾《联合时报》前摄影部主任吴景腾、美国考比斯图片社摄影部主任卡尔·格伦其斯特、美国媒体摄影学会西北分会主席艾利·伯克曼、肯尼亚通讯社信息与通讯部摄影负责人沃尔·本尼迪克特·瓦斯彻和美联社摄影部副主任丹尼斯·派奎因、路透社中国区首席摄影记者白佳等专家担任评委,评委们对本次大赛的参赛摄影作品进行了最终评审。 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纪实职业单幅作品组、纪实职业组照作品组、纪实非职业单幅作品组、纪实非职业组照、创意作品组、“关注贫困贡献者”和最具网络人气作品组等7个组别共82个奖项顺利产生。
据悉,评委会将在于2011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正式宣布评审结果和获奖名单,并将通过官方网站等媒体同时发布。
篇5:摄影大赛启事
“高原明珠城 最美马尔康”征稿启事
马尔康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被称为嘉绒锅庄的故乡,走进马尔康,你就走进了嘉绒圣地、锅庄故乡、长征驿站、避暑天堂,他已经成为长江上游最佳生态宜居地和中国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为以视觉形式,多角度、立体展现近年来马尔康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展示“高原明珠城,最美马尔康”的独特魅力,提升州府马尔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4年马尔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决定举办“高原明珠城,最美马尔康”马尔康县第三届摄影大赛。现将有关要求公布如下:
一、征集内容
此次大赛征集在马尔康县内拍摄的自然风光类、人物纪实类、民俗风情类三类作品。
二、征集要求
(一)自然风光类
要求展现马尔康县四季的自然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风光。
(二)人物纪实类
要求展现马尔康县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乡建
设日新月异、各民族团结和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生活场景。
(三)民俗风情类
要求展现具有马尔康县浓厚的嘉绒藏族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民宅等。
三、征稿日期
6月5日起至2014年11月30日止(以收到日期为准)。
四、奖项设置:
分别设置自然风光类、人物纪实类、民俗风情类作品类别,三类的奖项分别设如下奖项:
一等奖各1名:奖金2000元
二等奖各2名:奖金1000元
三等奖各3名:奖金800元
优秀奖各20名:奖金200元
五、征稿细则
(一)广大国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
(二)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题,要求摄影作品未进行过度画面处理,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作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等技术处理),来稿数量每一类不超过10幅,共计不超过30幅。
(三)来稿文件为JPG格式, 参赛投稿时作品每幅像素值要
在1MB以上。(请保留原始数据文件,以便调用技术鉴定、制作画册使用)。每幅作品的命名形式均为:作者名+自然风光+作品标题/作者名+人物纪实+作品标题/作者名+民俗风情+作品标题。如果有组照的组照标题如:张某某+自然风光类+组照大藏云5-
1、大藏云5-2.......(四)每位作者一类作品收入同一类文件夹包括组照片(每组组照一个文件夹),一组组照不超过5幅单图,一组组照算一幅作品。同时请附上完整填写的如下信息的txt文档:作者姓名(身份证名):
手机号:
Email:
居住地:
作品名称列表:
并将上述文件夹压缩为.zip或.rar格式后,发送至大赛投稿信箱:449665139@qq.com.(五)主办单位有权对获奖(包括入围作品)进行展览、展示、出版旅游宣传画册,以及以后用于对外非商业性的宣传马尔康县,不再支付稿酬。如使用参赛作品中未得奖的作品作宣传用时,主办方将告知作者同意后使用,并署名和付稿费。
(六)获奖作品在兑付奖金和颁发证书之前,作者须向主办方提供作品的原件也备留档和使用。
(七)征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所涉及的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征稿者本人负责。
(八)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凡不符合征稿要求作品,将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六、投稿及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449665139@qq.com
联系地址:四川省马尔康县达萨街299号县委宣传部联系人:益西卓玛班玛
联系电话:0837-2822248、***、***主办: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旅游局、县摄影家协会
马尔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篇6:摄影大赛活动启事
一、参赛主题
本次摄影大赛以“美丽xxx”为主题,面向市内外征集xxx2年以来,反映xxx市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城市建设和工业、农业及三产服务业等各产业、各领域发展成就的摄影作品。
二、主办单位和征稿时间
本次摄影大赛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联主办,市摄影家协会具体承办。征稿时间为xxx5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
三、奖项设置及稿酬标准
本次摄影大赛奖项设置及稿酬标准为:特等奖1名,奖励稿酬5000元;金奖1名,奖励稿酬3000元;银奖2名,各奖励稿酬xxx0元;铜奖6名,各奖励稿酬1000元;优秀奖100名,各奖励稿酬300元;特约奖20名,各奖励稿酬500元。
对同一作者的作品不重复进行奖励。对获得铜奖以上的作品将不予退还,由市委宣传部进行统一收藏。其他获奖作品统一展出后退还作者。
四、征稿要求
1.本次摄影大赛,每一位市内外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参赛投稿。大赛组织者、评审者不得参与铜奖以上奖项的评比。
2.参赛作品黑白、彩色均可。组照参赛作品每组不超过10张,每组按一幅作品计算参评。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xxx2年1月1日以后,在xxx市境内拍摄创作的作品。
3.投稿作品采用电子版形式报送:JPEG格式,长边处理为 800-1000像素,每幅作品采取姓名+作品名称+手机号码形式,报送至市委宣传部办公室xxxxxxxx@163.com邮箱,联系人:赵xx,联系电话:xxxxxxxx。作品经专家评选入展后,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向作者调取图片原始文件,用于统一展览、画册制作和媒体展播宣传(图片JPEG格式最高压缩后不小于5M),图片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入展资格。
4.投稿者必须对作品具有完整的著作权。入展作品将适时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5.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可以在公益宣传方面重复使用入展作品,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6.本次摄影大赛活动未尽事宜由牵头主办单位负责解释。
中共xxx市委宣传部
xxx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篇7:摄影大赛作品征集启事
一、参赛对象:
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
二、征集时间:
9月5日-月7日
三、征集内容
1.反映县委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贫困户帮扶的照片;
2.反映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的照片;
3.反映凤冈“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照片;
4.反映开展“精准扶贫”活动过程中涌现的新面貌、新风尚和先进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四、照片形式及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是在凤冈拍摄的原创作品,单幅或组照皆可。内容要紧扣“精准扶贫”主题,每人参赛单幅不超过10张,组照每组不超过5张,凡超过要求数量作品,不得参与评选。
2.所有来稿体裁、风格、流派、黑白、彩色不限,但不得进行后期合成处理,改变原始拍摄场景内容。
3.展示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主题、鼓励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富有创新感的作品。
4.参赛作品须在照片(含组照)图片名称中,注明作品标题、拍摄地点、作者真实姓名、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文件每幅大小不小于3MB。
5.参赛作品的肖像权、名誉权、署名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举办单位不负任何连带责任。参赛作品如发现剽窃、侵权或第三方提出权利主张的,大赛主办方有权随时撤销该作品的参赛权,收回已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并在相关媒体予以通报。
6.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所有入选及参赛作品恕不退还,所拍摄的作品均可在凤冈扶贫信息网、新华网凤冈网站发表,不再另付稿酬;所有获奖作品主办单位有权用于展览、出版,不再另付稿酬,并享有形象宣传和公益广告无偿使用权。
五、征集用途
1.举办图片展;
2.编辑画册;
3.对外宣传。
六、投稿方式
所有参赛作品,须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投稿(或拷贝至县政协大楼一楼县对外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
535835571@qq.com;投稿时请注明“精准扶贫纪实摄影大赛投稿”字样。
联系人:吴应贵
联系电话:25223311 15348608749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
二等奖2名,奖金各800元及获奖证书;
三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及获奖证书;
优秀奖10名,奖金各300元及获奖证书。
八、评审办法
篇8:全球妈祖文化摄影大赛启事
一、主办单位
省教育厅德育处 云南教育报刊社
二、承办单位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编辑部《云南教育·中学教师》编辑部
三、征稿对象
全省中小学教师
四、评选办法
由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云南教育报刊社聘请相关专家与《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云南教育·中学教师》编辑部共同成立评委会, 对参赛稿件进行评审。奖项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组织奖设组织奖和优秀组织奖, 获奖者由省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 部分获奖作品将在《云南教育·小学教师》及《云南教育·中学教师》杂志上刊登或结集成册。
五、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2年11月30日, 截稿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
六、稿件要求
(一) 征文作者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要求提交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 确认为剽窃或抄袭的作品, 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二) 参评稿件应围绕“党在我心中”这一主题, 紧密联系实际, 内容积极健康, 作品形式不限。
1.绘画:形式画种不限, 尺寸不超过150厘米 (高) ×150厘米 (宽) , 无需装裱。
2.书法、篆刻:书体不限, 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
3.摄影:独照、组照 (每组不超过4幅) 均可, 尺寸大小不超过14R。
(三) 来稿请提供原件及电子稿各一份, 邮寄时务必在信封上注明“党在我心中活动征稿”字样, 需署作者实名、工作单位, 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和邮政编码;电子稿请发至征文专用邮箱。征文稿件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四) 每件作品参赛费50元, 请务必在汇款单上留下作者姓名、单位及联系电话, 并在留言栏内注明"党在我心中活动征稿参赛费"字样。
(五) 稿件及参赛费请寄:
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 (邮编:650223)
张臻 (小学) 陈顺 (中学)
联系电话:0871-5136880 (小学) 5153757 (中学)
投稿邮箱:dzheng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