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茶叶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关键词:

青川县茶叶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共2篇)

篇1:青川县茶叶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青川县茶叶产业组织化程度及龙头企业发展

“5.12”大地震给青川县茶叶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的大力帮扶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震后我县已成立两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分别是位于乔庄镇的甬川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位于孔溪乡的金川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根据所在片区茶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发展特色,创新茶叶产业化模式。重点以帮助茶农长期增收为目的,构建和延伸茶产业链。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作社章程,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已显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取得的成效

(一)基地规模大

截止目前,全县茶叶生产基地规模已达到13万亩,其中:直播良种茶园面积10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3万亩,实现了新建茶园全部良种化。人均茶园面积2亩以上的茶叶专业乡12个,人均茶园面积4亩以上的专业村6个。

(二)茶叶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

1、运作机制。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制为基础,通过茶叶种植大户自愿入股。甬川、金川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合作社下设3个分社,共吸纳社员973人,茶园面积2.6万亩,预计今年社员人均增加纯收入800元以上,同时在蒿溪、房石等8个茶叶专业乡(镇)组建茶 叶专业合作社,对应建立8个茶叶鲜叶市场,延伸茶叶产业链,促进茶叶产业稳步发展。

2、人才培养。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开展三次茶叶技术培训,一是09年5月份举办的茶叶加工技术培训;二是09年6月举办的茶园管护现场培训;三是09年10月份转换有机茶基地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培训。受训人次814余人。

3、添置设备。合作社成立了专门的生产技术服务队,购置了修剪机、采茶机68台,在09年10月份统一对茶园进行科学修剪,彻底改变了手工采摘、修剪的传统管护方式,茶园管护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4、效益明显。2009年10月初合作社根据青川茶园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特点,投入25万元采购了茶树专用肥150吨,对加入的社员户管护达标的每亩奖50公斤,今年春茶鲜叶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每亩增加10-20公斤,社员人均增收2100元以上。

(三)龙头带动强

我县重点把白龙、碧岭、强林等10家茶叶规模企业都整合在四川七佛贡茶集团公司旗下,并作为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公司所建厂房规模大,加工机械设备先进,市场前景广阔,茶农增收明显,今年春茶鲜叶收购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高出20-25元,到目前,已生产名优茶300吨,实现产值4800余万元,带动辐射区茶农人均增收1148元以上。

近几年县上狠抓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延伸产业链,县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一是争取了援建资金756万元,用于茶叶龙头企业培育和茶叶科技服务中心的建设;二是争取了中央基 金180万元,用于对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及茶叶加工大户的扶持,已购置茶叶加工机械197台,于4月下旬按计划全部无偿发放完毕,从而提升了全县茶园的管护质量和产品质量。三是已争取援建资金628万元组建了甬川、金川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

二、主要措施

1、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合作社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专业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由代表大会审查合作社及理事会的工作;建立社员档案制度,加强社员教育,掌握社员的生产销售情况,加强与社员的亲密联系。

2、加大投入,扩大基地。为加大对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县上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争取援建资金扶持产业龙头、专合组织;二是争取中央基金资金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及专合组织;三是争取产业化项目资金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及专合组织;四是协调银行资金解决产业龙头企业及专合组织,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截止目前,茶叶龙头企业新建基地规模1.5万亩,茶叶专合组织新建基地规模2.71万亩。

3、加强培训,壮大技术队伍。近年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自己出资聘请茶叶专家作经济技术顾问,每年定期不定期的举办技术培训班,通过不断努力我县已有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种技术人员近6000人。

4、创新机制,实现双赢。碧岭茶叶公司在生产模式上大胆创新,创建了“鸡—沼—茶”循环经济模型,从而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5、搭建信息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搭建信息平台、畅通茶技 人员与茶农的信息通道,提升茶农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促进茶叶生产农户增收,提高农户的科技生产意识和水平,带动其它农户共同致富。为使茶叶产业高度商品化,鲜叶有组织进入流通市场。合作社成立后就与白龙茶叶公司、碧岭茶叶公司签订了鲜叶订购合同,解决了过去青川茶厂不收购夏秋茶鲜叶的难题。合作社组织社员销售鲜叶42.8吨、收入35.6万元,社员户均增收5300元,亩均增收230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完善体系,规范制度。进一步完善生产目标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生产,引导和吸纳更多的茶农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完善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茶叶专业组织的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为整合现有的茶叶企业,白龙茶叶公司、碧岭茶叶公司、强林茶叶公司、仙雾茶场、蒿溪茶叶公司5家茶叶企业强强联合,“扎木成排”组建在四川七佛贡茶集团公司旗下,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包装、统一市场营销,增强龙头带动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茶叶龙头企业的扶持,使培育的茶叶龙头企业真正拉动青川县茶叶产业快速发展。

3、实施科技兴茶。在合作社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有机茶复合生态茶园技术、机械化采茶技术、应用生物综合治理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4、搭建茶业经营平台,创新茶业流通体系。抓住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浙江产业援建机遇,建设青川县茶叶专业市场。为茶商提供商务、信息、合作、人才等交流通道,实现青川茶业经营一体化。是合作社发展由单纯的强调产业规模,转变到重视产业的质量和效益;由封闭式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转变为开放式地参与市场的大竞争。注重长远效应,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二O一0年四月二十日

篇2:青川县茶叶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活动经过

2013年12月27日上午11:05从福建福州乘国际航班直飞台北桃园机场,下午从桃园机场乘包车参观故宫博物馆后到台北议会大楼,由“行政院顾问”管明正、中华同兴党主席吴开疆、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能量医学博士陈文成接见并设宴招待。晚饭后住新北市三重区正义南路61号丝达尔大饭店。28日上午参观台北101高层建筑与孙中山纪念馆;28日下午2:30到新北市24871五股区水碓三路榕台文化会所得到两岸陈靖姑文化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卓恩等热情接待。在新北市五股区水碓里民活动中心由福建省茶叶学会与陈靖姑文化学术交流协会联合举办“两岸茶产业高峰论坛会”。参加会议有60多人,其中来自福建20人,台湾与会代表有台湾茶协会原理事长阮逸明、圣轮法师、桃园县茶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张连发,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能量医学博士陈文成、卓恩、王添丁、朱倚谅、茶企许清辉、林雍富等40多人。29日从新北市乘大巴前往南投县,沿途参观考察了名间乡平地茶园、日月潭风景区等。29日下午到台中市由张连发陪同参观考察了台中市茶商会等主办的茶业博览会,品尝了茶博会获金牌奖的陈年高山茶。晚上住台中市北区五权路正豪大饭店,晚饭后到台中市西区五权西路秋山堂精品茶庄品饮珍珠奶茶、台湾陈年高山茶与42年的六堡茶等,并与该店经理交流茶叶营销状况。30日由台中市出发到台南市和嘉义县的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森林小火车站、原始森林神木风景等。游览了市容市貌,参观了赤崁楼,了解了明代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宝岛台湾的历史典故,住台南市中西区光坚街23号台南馆。31日上午9:30由台南市出发去高雄市,到高雄后沿街观光游览了街市参观了百货商场等,下午2:30在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会议室共同举办闽台两岸茶产业发展交流会。31日晚参观了高雄市元旦前夕夜市;在电视上观看了高雄市的元旦焰火晚会。2014年1月1日上午参观考察了高雄国际海港、英领事馆旧址。下午4点离开高雄飞回福州。

二.几点收获

1. 加深了对祖国宝岛的认识

台湾自古就是祖国的一部份。12月的冬天还很暖和。处处是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环境优美、舒适宜人。台湾人民亲善友好,很有礼貌。不论是游客还是服务生遇见时都会打招呼,您好!您好!问候声不断,公路上来往车辆,听不见喇叭声。大街上很少见到垃圾箱,但也很少见到垃圾。几天下来,皮鞋也不会脏。整洁、卫生,彰显民众文化素质高。所到之处,但见院校林立、研究机构很多。百货商店明码实价。结账后还要征求顾客,对服务态度给予评价。虽然在台湾只有6天时间,但感慨万千,值得学习之处不少。

2. 两场研讨会开得圆满成功

12月28日在台湾新北市五股区水碓三路水碓里民活动中心举行“两岸茶产业高峰论坛会”两岸茶叶专家、茶企代表约60多人参加论坛,由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冯廷佺与两岸陈靖姑文化学术交流协会理事长卓恩共同上持,首先由冯廷佺会长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发展现状及闽台两岸茶业发展交流合作建议。福建是我国第一产茶大省,茶叶年产量、生产茶类、市场占有率等均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乌龙茶、产量多、产区广、作用大。2012年福建拥有茶园332.18万亩,其中乌龙茶129.13万亩;产茶32.10万吨,其中乌龙茶17.27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量的80.3%,福建乌龙茶区主要有闽北的武夷山、建瓯、建阳等地以武夷大红袍、闽北水仙、肉桂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区:有闽南的安溪、华安、南靖、永春、大田以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大田高山茶为代表与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八仙茶、南靖丹桂、漳平水仙茶饼等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区以及三明沙县、龙岩漳平、宁德蕉城、寿宁、福安、莆田、仙游等县市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生产。乌龙茶品种多,经审定品种达26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8个。征集培育60个品种资源,200多份种质类型。特别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乌龙茶品种选育上做了突出贡献。先后推荐地方良种铁观音等6个国优品种,育成金观音等国家级品种10个、省级品种2个。尤其是近5年金观音等新品种在福建等茶区推广30多万亩。台茶12号(金萱)在福建推广2万亩,台茶13号(翠玉)、台茶14号在福建省也有引种。但也存在主栽品种老化、区域布局与搭配欠合理;盲目用肥、用药,清洁化生产技术与质量监控体系有待提升;加工企业“多、小、散”,附加值不高;省外乌龙茶生产发展加快、竞争对手增加。

台湾人民喜爱乌龙茶,台湾茶业着重在乌龙茶生产上,与福建茶业发展有相通之处,互补性更强。台湾茶业在技术设备、深加工、资金、品牌、营销理念与市场运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大陆拥有丰富品种、自然资源、市场较大等优势。海峡两岸密切交流合作,可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建议:1.品种资源共享。虽然两岸政府对品种交流有限制,但可通过民间来往,建立品种资源共享通道,造福两岸人民;2.精深加工互通。加强两岸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生产和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交流合作,促进闽台茶叶生产转型升级;3.共举国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闽台茶业一脉相承,茶和天下,两岸共举国茶文化,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潜力无限。

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张连发博士多年来从事茶叶科研工作。在会上他认为,茶叶科研成果就是要为茶叶事业作贡献。茶业改良场老场长吴振铎教授培育了很多新品种,在台湾和大陆推广应用,造福于人民,他的在天之灵得知后也会感到欣慰。台湾在开发新产品、新机械,推广新农药、新肥料都有新成果,希望两岸通过参观访问,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发展两岸茶产业作出贡献。台湾茶协会原理事长阮逸明博士,早先亦在台湾茶业改良场从事科研工作,前几年在天福茶博物院任院长,两岸茶业现状掌握较全面。他在论坛上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台湾的茶叶源于大陆,二百多年来在台湾得到很大发展。两岸茶业互补性强。台湾劳力少生产成本高,所以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重视质量科技创新抓得早。修剪、茶园喷灌、机采、机械制茶等普及率高。新产品多,东方美人茶、珍珠奶茶、泡沫茶、清香型台式乌龙茶很受欢迎。福建新品种多、推广力度大,制茶机械化起步迟,但发展速度快,茶叶市场大,发展空间大,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两岸茶产业发展。”台湾茶协会原理事长圣轮法师,以他亲身参加两岸茶文化宣传的体会,对发展两岸茶科技、茶文化交流充满信心。希望两岸茶人多来往多交流,一定会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台湾和顺行茶叶集团洪绍书总裁以多年来往穿梭在闽台两岸营销茶叶的实践经验,交流了营销创新模式和闽台茶叶市场的发展方向,与大家分享了心得体会。美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陈文成博士,从茶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角度,向大会提出多饮茶、少喝酒、不抽烟的倡议。福建省茶叶学会执行秘书长汤鸣绍、常务副秘书长姚信恩也在会上作了发言。充分肯定了以上专家、学者对闽台两岸交流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建言献策。只要有利于两岸茶叶合作与交流的活动,都应该积极参加,通过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茶叶经济与茶科技的发展。这些精辟的演讲,让与会同仁得益良多。

12月31日2:30在台湾高雄市苓雅区辅仁路155号17楼,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的会议室举办“闽台两岸茶产业发展交流会”。台湾方面参加会议的有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杨文礼、“行政院政务顾问”、高雄市百姓交流协会理事长陈锡淇、高雄市财务金融文化创意发展协会理事长刘龄喻、中华两岸通关商检协会理事长庄尚谕、高雄市多米狮子会第九专区主席洪明敏、中国国民党高雄市党部顾问安可宏、高雄市音乐传播协会理事长高金发、台湾国本酒业生技集团大陆事业部总经理颜有成、高雄市博爱国际青年商会特友会主席李国华、财产保险经纪人事务所顾问师林凯乡、港都新闻记者姚俊明等30多位,福建访问团20位合计50多位参加座谈。首先由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杨文礼理事长致欢迎词并介绍高雄市参加会议的同仁们。他以“推动两岸双向投资,创造台湾经济奇迹”为题,介绍了高雄市有阳光、有山、有水、有海、有国际机场、有国际海港、有国际宗教圣地的好环境,欢迎大陆前来投资、发展,创造台湾经济奇迹,两岸要互动、互惠互利,有来有往,双向投资才会双赢。福建茶学会会长冯廷佺在讲话中首先对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热情邀请我会组团赴台参观考察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恰逢跨年之时,与高雄市的长官、企业家们共度跨年之喜,感到特别高兴。我们这次是来学习的,前天在台北,与台湾茶协会的历届理事长、专家、学者在一起,从台湾的茶叶专家、学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科技、新经验,特别是茶叶科技新成果、茶产业营销的好经验。今天在高雄又开了座谈会,听了许多老朋友、新朋友对高雄经济发展介绍,很有收获。希望今后多沟通信息,有好的项目,两岸可以携手共同开发,共同发展。这次我们带来了福建的名茶和茶叶资料赠送给诸位,让台湾同胞进一步认识福建的名茶,为推广福建名茶而努力。座谈会有提问、有介绍,三三两两的发言很有情趣。两岸的企业家们通过交谈结成了好朋友。有的还达成了合作研发的意向。

3. 结交新老朋友,奠定了友情基础

这次组织的赴台访问团,有不少人是多次来过台湾,寻亲访友是他们的另一个目的。到达台湾的第一天,我们得到了台湾“行政院顾问”管明正、中华同兴党主席吴开疆的接见,他们很快成为我们的新朋友。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又认识了曾在蒋经国身边工作了三十五年的少将级老兵、金门籍人(张鸣飞)。随团为我们服务了六天的导游林正聪,是一位谈笑风生的中年人,富有人情味,成为大家共同的好友,他尊老爱幼,热情关照。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张连发是我会的老朋友,这次不仅仅在台北接待我们,亲自参加论坛会的主讲,还从台北陪同我们到台中市参观茶叶博览会,晚上带领我们拜访珍珠茶创始人的茶庄。还给我们每人送一份台湾茶,表达深情厚谊友情深远。

4. 意外的收获

台中市举办茶叶博览会是我们事先不知道的消息,到了台北才听张连发理事长介绍12月27-31日在台中市举办茶博会,欢迎我团路过时去参观。12月29日下午到台中市参观了茶博会,有800多个展位,展示了来自台湾各地的名优茶,约有三分之一还展示了台湾的种种艺术品。各展位布展很朴素,3×3m2只掛了参展单位的名号、品牌,未有特装。茶博会也搞名茶比赛,获奖产品还得到马英九“总统”的贺电祝贺。参观的观众不少,还见到当场销售。不搞排场、不追求豪华、重宣传效果。给人祝贺也只是用一个直径1米大的花篮写上贺词而已,参观后很有启发。

三.成果彰显

1. 福鼎市芳茗茶业有限公司与高雄市台湾国本酒业生技集团颜有成总经理达成共同开发白茶白酒项目的意向书,以福鼎白茶与台湾高梁酒为原料研发白茶酒。

2.2015年12月,拟在福建厦门北站国际茶港城举办“两岸首届茶文化暨武术、旅游博览会”为期4天,由厦门市集美区武术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两岸榕台经贸旅游交流协会等主办,邀请台湾茶协会,高雄市经济产业发展协会等协办,他们已同意牵头三地几个财团联合参与协办。

3. 同意在马祖、台北、高雄成立两岸茶文化交流会馆

4. 福建省茶叶学会牵头组织两岸茶企,在厦门、杭州、苏州、哈尔滨等地进行茶叶经济贸易洽谈,共同发展茶叶贸易,台湾有关社团有意参与考察活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产业化组织模式 下一篇:产业组织研究生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