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篮球教学论文提纲

关键词: 协作性 竞技性

论文题目:运动表象训练法对大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

摘要:篮球作为普通高校开展的主要体育课程,兼具娱乐性、竞技性和团队协作性,运动技能多为跑、跳、投,可以增进健康以及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并且极具艺术性和观赏价值。篮球运动极具在培养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开发学生的大脑上有积极作用。因此,让学生熟练掌握篮球专项运动技能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众多研究揭示运动表象训练法在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上的作用,但是由于运动表象难以测量的难题,很难用量化指标去客观的评价运动表象。认知神经科学的检测方法的进步,为运动表象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因此,本研究综合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和认知神经脑科学领域的知识成果,梳理运动表象认知、心理、神经方面的理论机制,进一步探索运动表象训练与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篮球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学生运动表象能力、篮球动作技能成绩和脑波成分指标,探讨运动表象训练对篮球运动技能及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1)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问卷MS维度(P<0.05)、MG-A维度(P<0.05)、MG-M维度(P<0.05)、CS维度(P<0.05)、CG维度(P<0.05)得分差异性显著、总得分差异性显著(P<0.05)。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问卷MS维度(P<0.05)、MG-A维度(P<0.05)、MG-M维度(P<0.05)、CS维度(P<0.05)、CG维度(P<0.05)、总得分差异性显著(P<0.05)。(2)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P<0.05)、移动运球成绩(P<0.05)、双手胸前传球成绩(P<0.05)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总分测试成绩(P<0.05)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篮球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P<0.05)、移动运球成绩(P<0.05)、双手胸前传球成绩(P<0.05)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总分测试成绩(P<0.05)对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3)篮球技能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的N100成分Fz点(P<0.05)、Cz点(P<0.05)、Pz点(P<0.05)平均波幅存在显著性差异。篮球运动技能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组大学生脑波指标N100成分在Fz点(P<0.05)、Cz点(P<0.05)、Pz点(P<0.05)平均波幅存在显著性差异、。篮球技能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的P300成分在Fz点(P<0.05)、Cz点(P<0.05)、Pz点(P<0.05)平均波幅存在显著性差异。篮球技能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组大学生脑波指标P300成分在Fz点(P<0.05)、Cz点(P<0.05)、Pz点(P<0.05)平均波幅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篮球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能力存在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能力MS、MG-A、MG-M、CS、CG维度以及维度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2)篮球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成绩存在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大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3)篮球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期间的脑电成分存在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大学生运动表象期间N100、P300平均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

关键词:运动表象训练;大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篮球教学效果

学科专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表象的综述研究

2.1.1 运动表象的定义

2.1.2 运动表象的理论机制

2.2 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研究

2.3 运动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4 运动表象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篮球教学的运动表象能力差异

4.1.1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前运动表象能力差异

4.1.2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后运动表象能力差异

4.1.3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前后运动表象能力差异

4.2 大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测评成绩的差异

4.2.1 大学生实验前掌握运动篮球技能测评成绩的差异

4.2.2 大学生实验后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测评成绩的差异

4.2.3 大学生实验前后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测评成绩的差异

4.3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前后运动表象训练ERP数据的差异

4.3.1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前运动表象训练N100、P300数据的差异

4.3.2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后运动表象训练N100、P300数据的差异

4.3.3 大学生篮球教学实验前后运动表象训练N100、P300数据的差异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学生篮球裁判 下一篇:大学生篮球赛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