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

关键词: 馏分 炼厂 中其 石油

石油化工在生产过程工艺中其条件复杂多变, 它的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 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 因此, 它的原材料及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也采用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生产工艺, 对工艺条件及工艺参数要求比较苛刻, 导致石油化工产业生产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程度大大超过其他行业, 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显著提高。因此, 加强石油化工的风险研究与管控, 以及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一、石油化工生产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

石油化工企业从生产工艺的特性看, 具有高温、高压、深冷的特点;从原材料上看, 石化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 (含半成品、成品) 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有腐蚀等特点, 并且其蒸气易与空气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 一旦发生爆炸, 破坏程度极大,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 在化工生产中, 安全风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失去了安全作保障, 就易发生各种事故, 顺利生产也就无从谈起。

二、安全风险的辨识方法

正因为工艺过程的危险性, 安全专家创立了很多的辨识风险方法,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具体的目的性和应用范围。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的辨识方法。

1.专家经验判断法

企业内部可组织相关工艺、安全、设备、技术等专家,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专家的观察分析能力, 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2.安全检查表法 (SCL)

安全检查表 (Safety Check List) 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项目明细表。根据检查内容将整个被检系统分成若干分系统, 并制定有关范围标准后, 根据相关标准对生产装置定期进行检查, 目前国家安监总局邀请专家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改导则针对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等不同专业制定了详细的检查内容, 相关企业可以借鉴和引用。

3.事故树分析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 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事故树分析法具有以下特点:

(1) 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 围绕某特定的事故作层层深入的分析, 在清晰的事故树图形下, 表达了系统内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 并指出单元故障与系统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便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2)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单元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还可以对导致系统事故的特殊原因如人的因素、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3) 分析的过程, 是一个对系统更深入认识的过程, 它要求分析人员把握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弄清各种潜在因素对事故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程度, 因而许多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被发现和解决了,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4) 利用事故树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 为改善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提供了定量依据。

4.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 (Hazard Operation, HAZOP)

Hazop中文可以称之为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是英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ICI) 为解决除草剂制造过程中的危害, 于1964年发展起来的一套以引导词 (Guide Words) 为主体的危害分析方法, 用来检查设计的安全以及危害的因果来源。HAZOP方法系统地审视假如偏离预定设计条件和工艺条件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一组引导词 (比如高流量、低流量、高压、低压、高液位、低液位等) 的使用, 来全面和系统地辨识工艺装置设计和运行中可能存在导致安全或操作问题的缺陷, 因而, HAZOP也被定义为:对生产工艺系统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的严格检查。

三、安全风险的管控

以上风险识别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生产工艺, 但就目前国内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存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几个方面, 所以对于安全风险的管控我们不但要识别工艺的不安全状态, 而且要对人员进行管理, 具体方法有:

1.建立立体的管理机构, 落实安全责任, 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讲安全”, 使员工的安全意识由“要我安全”, 向我要安全逐渐转变, 并使安全意识和行为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

2.加强和完善考核制度, 规范员工劳动纪律,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劳动纪律的考核标准, 实行奖惩制度, 加强员工的自身规范, 转变员工工作作风, 提高整体的安全效率。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员工从入厂到进行相应的工作岗位, 一定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即公司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使员工能够, 清楚的认识的身边存在的各种危害, 并掌握紧急应对的各种措施和保护方法。

4.加强现场管理, 加大巡检力度,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针对几大高位作业, 要强化安全巡检制度, 制订防范措施, 演练应急预案, 坚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增加安全生产事故演练的真实性, 提高演练的效果, 要求广大员工力戒麻痹大意思想, 粗枝大叶作风, 脚踏实地地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学会各类方法联合运用

以上叙述分别从人的管理和设备工艺存在风险的识别进行说明, 其实两者可以有机的进行结合, 通过人员的管理来识别工艺、设备的隐患, 也可通过对工艺的风险识别可增强人员的意识, 使人员了解风险。各种方法也可结合使用, 只要运用得当, 就可以提升管理水平, 例如:安全检查表法可以有效的检查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是过一段时间问题仍会出现, 但将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经验和HAZOP分析的推理方法联合运用, 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际执行时可先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检查, 检查后进行分类将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后, 利用hazop推理的方法判断其初始原因, 如防爆电气类安全问题过多, 进行归纳后查找其初始原因采购某个部件有问题或安装人员对防爆知识不了解, 然后整改过程不但要将设备问题进行整改, 而且要联系采办厂家, 或进行电气知识的培训。

其他的方法也是一样只要能联合各类管理方法进行综合管理,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风险程度较高, 近年来, 国内特重大事故接连发生, 企业内部安全风险的识别与管控将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将各种安全管理方法有机的进行结合, 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成为我们学习和考虑的重点。

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方法运用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一通三防安全风险辨识 下一篇:煤矿安全风险辨识报告培训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