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时代 高校 数据 科技时代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进步, 云计算、网络等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 大数据引起信息风暴正影响着各个行业领域,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一场重大的时代变革。对于高校而言, 数据与数据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巨大, 大数据特征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逐渐凸显。面对大数据时代, 高校应密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 大数据便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数据时代, 高校应借助大数据的独特数据与技术优势, 开展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革新, 不断培养提升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数据思维, 建立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教育平台, 并实现平台的开放化、立体化, 营建优秀的数据文化, 进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与此同时,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数据化、具体化, 加强学生的关注程度, 提升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吸收与转化效果[1]。

(二) 大数据便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使得学生的个性需求获得关注与尊重, 为个性化教育奠定可靠基础。高校思政教师可以以大数据为基础, 深入分析学生数据信息, 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帮助, 科学合理的引导徐盛思想行为。例如, 华东师范大学对在校学生校园卡有效利用, 根据相关消费信息建立应对学生家庭条件困难的预警系统, 当发现某一学生消费支出减少时, 高校可以及时发送信息进行了解, 针对性的掌握学生生活情况, 这就是大数据在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实践。面对目前社会的严酷的就业状况, 高校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对社会招聘信息进行归纳选取, 挑选适合学生专业的工作岗位, 将职位信息及时高效的发送给学生, 增加就业率。高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有效运用, 建立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 满足企业与社会需要, 改善人才培养体系[2]。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一) 大数据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

大数据时代, 非结构化数据依旧占比较高。互联网作为庞大的信息平台, 全球各种思想充斥着信息平台, 引起强烈碰撞。学生思想正处于成长时期, 这个阶段极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干扰, 加之接受能力高, 并且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 极易受到非社会主流意识的错误引导, 动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先进技术优势, 占据着全球众多的信息数据资源。其中某些西方敌对势力也居心叵测, 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与负面信息, 误导我国学生思想意识, 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妄想将青年学生群体“西化”, 动摇我国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除此之外, 大数据相对巨大的信息数据库中, 低俗、淫秽信息引起学生的关注, 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受到影响, 无法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愈加沉重[3]。

(二) 大数据突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技术的不足

大数据时代,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非常复杂, 信息种类丰富多样, 并且相对复杂, 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静态与动态、及时与过时等并存。对于高校思政教师队伍而言, 对信息的整理、手机与分析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技术工作。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要求高校于思政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备极强综合素质,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更好细致, 并能从庞大的数据中发现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目前, 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并不具有大数据技术能力, 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与分析, 但是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 仅仅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并不能有效的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4]。

对于目前高校高校思想政治现状而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与辅导员来完成, 高校思政教师队伍负责非常繁忙的教学任务, 辅导员由于日常事务繁琐, 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大数据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需要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及时发现学生的敏感信息, 并对敏感信息采取科学合理的预判, 若不具备加强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则很难达到教育实效。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对策

(一) 加强数据意识, 培养思想教育工作者信息教育能力

大数据时代下, 针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思政教师队伍需联系当下时代背景, 并充分发挥主动利用的优势, 从根本意识入手, 有效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 并通过实践教学进行贯彻落实, 逐渐增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对数据获取与应用的水平与能力, 为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可靠基础。鉴于此, 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应在工作过程中, 应注重对大数据内涵与特点的全面、充分的分析与掌握, 继而切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内容, 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技巧展开深入探索, 充分发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 在目前网络形势下, 高校与教师还应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大数据之间的联系, 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思想问题采取有效的分析, 达到动态化管理,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除此之外, 不断强化高校与教师的数据意识, 提升实际工作中对大数据应用的实时、全面性等优势, 继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保证全面的信息[5]。

(二) 找准教育切入点, 加强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分析实效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收集并整理学生的相关有效信息, 结合教育思想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因此, 于大数据时代, 需增强对学生相关有效信息分析整理的实效性, 首先应该找到正确的收集学生相关信息的切入点, 并对相关信息采取科学合理的归纳, 从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分析学生思想现状, 对思想道德问题关注程度与偏向性, 分析学生思想行为与其产生的联系, 还应对个体数据进行整理, 体现个体思想发展情况, 从而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6]。

(三) 加强探索创新, 优化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

大数据时代, 高校与思政教师队伍还需加强教育研究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结合当下实际教学模式,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新方式, 第一, 高校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对社会中相对数据资源充足的部门与媒体展开密切合作, 凭借其在学生思想现状方面的信息数据优势,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提供数据支持;第二, 高校之间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 通过增强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 实现大数据技术与学生信息数据之间的互相作用, 使高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科学化、标准化。

四、结论

大数据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 在各个行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身优势逐渐凸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中为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分析, 提出几点革新对策:加强数据意识, 培养思想教育工作者信息教育能力、找准教育切入点, 加强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分析实效、加强探索创新, 优化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望本次分析的内容能够引起高效的关注与重视, 并从中获取参考与帮助, 进而推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进步, 大数据成为科技时代的新兴产物, 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兴起, 随之而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数据因其高速、大量信息等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空间得以扩展, 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途径进行创新改良。加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大数据的影响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机遇,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与挑战。大数据时代, 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该怎么有效把握, 并通过大数据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是高校应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卫国, 陈迪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7, 22 (07) :84-88.

[2] 郭超, 王习胜.论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向[J].思想教育研究, 2017, 12 (04) :18-22.

[3] 夏梦颖, 王娴.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29 (01) :56-60.

[4] 田冰.大数据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37 (03) :35-37.

[5] 崔建西, 邹绍清.论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08 (01) :63-66.

[6] 季惠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6 (01) :150-15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企业安全生产文化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