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招收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精选2篇)
篇1: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的通知
中国网 | 时间: -08-08 | 文章来源:
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的通知
教学[200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安厅(局)、侨办,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驻外使(领)馆,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工作,是加强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对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体现国家侨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现将《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工作由教育部统一管理,其日常工作及录取组织工作委托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负责,联招办挂靠在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二、教育部负责制订《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考试大纲》及试题的命制工作。
三、各报考点和有关高等学校要按规定严格审查考生的身份和报名资格,防止以虚假身份骗取入学资格,如遇特殊问题,应及时报告,维护港澳台侨招生的严肃性。
四、华侨学生的收费标准,参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教外港[]22号)执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收费标准,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台办关于调整祖国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教电[]333号)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调整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生收费标准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教财[2005]22号)执行。严禁随意增加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五、入学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国家或学校设置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由教育部另行下达,港澳台地区学生可享受国家设置的奖学金。
六、各有关高等学校招收的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人数不占学校当年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
七、《新生入学通知书》由联招办加盖录取专用章后函寄考生,任何高等学校(暨南大学、华侨大学除外)不得擅自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八、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参照以上原则办理,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九、各有关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政策,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方可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
十、各有关高等学校应按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精心组织教学,保证培养质量。不得放宽标准,降格以求,滥发证书。对违反校规校纪和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应及时做相应的处理,遇有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
十一、各有关高等学校须于9月底前将录取且报到注册的学生名单(包括学生类别、考试分数、所学专业)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港澳台办公室。
十二、各有关高等学校按照“一视同仁、适当照顾、保证质量”的原则,对参加联合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本校并达到各批次投档线的考生尽量予以录取。
十三、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将本通知及附件转发至本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除外)。
教育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一:
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
一、报名
1.报名资格
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参加报名。
台湾地区考生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参加报名。
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且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截至报名时间结束止)。报名时考生本人须持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参加报名。
招生学校对考生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专业目录》。
2.报名时间
3月20日至4月10日
3.报名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电话:(020)38627826,38627819);
福建省高校招生办公室(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电话:(0591)87841550,传真:87819345);
福建省厦门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厦门市湖里区兴隆路,邮政编码:361006,电话:(0592)5703107);
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钦州南路500号,邮政编码:34,电话:(021)64513403,64511200);
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2114253,62121932);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23280061);
香港中国旅行社及各分社;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铜锣湾摩顿台5号百富中心16楼,电话:28936355);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澳门巴掌围斜巷19号南粤商业中心13至15楼,电话:3969334),澳门地区报名工作由其统一组织。
各报名地点备有《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考生可径往索购。
4.报名方式
①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可登录联招办网站(xxx),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时,考生需按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报考地点、报考科类、报考学校,有条件的可上传本人照片等)。预报名后,考生需记住自己的密码,并在规定时间到有关报名地点办理正式报名确认手续。办理正式报名手续时,考生须缴本人学历证明、高中各学年学习成绩单副本(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报到时补缴最后一学年的成绩单)、居住所在地身份证明(交副本),并缴付报名考试费人民币550元(在香港、澳门各报名地点报名缴付港币550元)。此报名方式适应北京、广州、上海、福州、厦门、香港、澳门等报名地点。
②邮寄报名:不便径往报名地点者,可用通讯形式报名,将有关证明、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2张及报名考试费(另加邮资、手续费人民币50元,香港、澳门报名地点为港币50元)寄拟前往考试的报名地点,报名地点会将有关表格寄上,考生应于4月20日前将填就的表格寄回报名地点。
报名后未参加考试者,恕不退还报名考试费。
二、填报志愿
1.录取工作分本科一批、二批和预科三个批次进行。考生按录取批次填报学校志愿,每批次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填报4个系科或专业志愿。
2.报考内地联合招生学校的考生,亦可填报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各系科或专业志愿。
三、考试
1.考试科目类别
文史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
理工农医类各专业的考试科目: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目类别满分为750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大纲》。
2.考试时间
6月23日至25日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和科目为:
日期 时间 科目
23日 9:00-11:30 中文
13:30-15:30 物理、历史
24日 9:00-11:00 英语
13:30-15:30 化学、地理
25日 9:00-11:00 数学
3.考试地点
广州 由联招办安排;
北京 由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上海 由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厦门 由福建省招生办公室安排;
香港 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安排;
澳门 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安排。
四、录取
7月上旬开始录取工作。招生学校在录取线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各校的不同要求,择优录取新生。
被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并经学校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到有关学校报名参加高考补习。
五、入学与身体检查
新生持加盖联招办录取专用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规定的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并可申请免修政治理论课。
六、其它
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和杂费。华侨学生的收费标准,每一学年不超过1元人民币。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一致。
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可以自费离境探亲访友。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将授予其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应返回原居住地。
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至少有效期一年。
报考艺术、体育院校的考生,需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由有关院校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直接与要报考的院校联系。
凡符合本简章规定的报名资格,欲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专业目录》所登高校之外的内地(祖国大陆)其他高等学校者,须参加本次考试。各报名地点负责办理报名手续。考生的考试成绩及有关资料,由联招办负责转到报考学校,由学校根据其培养要求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在网上查询成绩、录取情况以及招生学校的概况,考生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
篇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
一、管理机构职责分工
(一)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对本地区招生单位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以下简称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工作负领导责任;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负责对本地区招生单位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各省(区、市)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地区招生单位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和相关招生工作的督促落实。
(二)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领导和管理本单位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命题、制卷、机要寄送、阅卷等有关考务管理工作由研究生招生部门具体负责;招生宣传、录取工作由研究生招生部门会同港澳台工作办公室进行;被录取的港澳台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教学工作由招生单位的研究生院(部、处)负责,其他管理工作由招生单位负责港澳台事务的部门负责。
招生单位不得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生相关工作。
(三)报考点负责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审,招生单位负责复审。各报考点和招生单位要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不具备资格者不允许报考,如遇特殊问题,应报教育部批准,不得自行放宽报考资格。
报考点不得接受中介机构代理报名。
二、考试招生及学习方式
符合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报名条件者,既可参加内地(祖国大陆)
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考试,也可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科目不设思想政治理论。
招生单位既可使用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招收港澳台研究生,也可不使用招生计划招收港澳台研究生。使用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在学期间相关收费标准和待遇与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相同,并纳入计划管理,招生单位应根据实际录取情况安排一定招生计划用于招收港澳台地区考生;不使用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按有关规定收取学费等相关费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招生人数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港澳台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兼读制)两种。
三、奖学金及学费政策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29号)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5〕325号)规定,接受港澳台地区研究生申请有关奖学金。
港澳台研究生在学期间与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一样可参加本招生单位优秀生奖学金的评选。
港澳台研究生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招生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确定。各招生单位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招生单位须将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及所设港澳台研究生奖学金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四、考生报考资格
(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二)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四)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五、招生单位及招生学科专业
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教学、住宿及其他条件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招生单位,经主管部门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可以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
申请开展港澳台研究生招生的备案报告应于初次招生前一年的9月30日前报送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和高校学生司。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或备案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可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名称及代码要严格按照内地(祖国大陆)当年招收研究生的相关规定执行。
各招生单位要在“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及时公布面向港澳台地
区招收研究生简章,并将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印的招生简章及宣传材料,于2013年11月中旬前寄到各报考点。
六、招生报考点
受教育部委托,下列4个报考点负责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传、报名和初试的组织工作。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曹刚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邹重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澳门: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 联系人:卢丽萍
地址:澳门罗理基博士大马路614A-640号龙成大厦7楼
电话:(00853)28345403,图文传真:(00853)28701076
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大学生中心
地址:澳门何兰园68-B号华昌大厦地下B座
电话:(00853)28563533,图文传真:(00853)28563722
七、招生办法及程序
(一)发布招生简章。
招生单位应于2013年11月15日前将招生简章及相关宣传材料(不少于5套)寄至报考点,同时将招生简章上传至“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技术服务工作委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联系电话:010-82199588)。
招生简章主要应包括:招生单位简介,招生专业目录,收费标准、奖学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录取办法,招生单位代码、名称,详细地址、联系部门(人),电话、图文传真、E-Mail等内容。招生简章格式不做统一规定。
(二)报名。
报考点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为考生办理报名手续。
1.报名办法。
考生应提交以下报名材料:
(1)身份证件副本;
(2)《香港、澳门、台湾人士攻读内地(祖国大陆)招生单位硕士/博士学位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3)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
(4)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副本(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或同等学历文凭(持国(境)外教育机构学历的,报考点或招生单位有要求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5)大学本科或硕士阶段成绩单;
(6)教授推荐函;
(7)体格检查报告。
报考点将考生应提交的报名材料收齐并核对无误后,按照《招收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报名库数据结构及字段说明》(附件3)录入考生信息并生成考生报名编号,并将报名编号填写在考生《申请表》指定的位置。报考点在规定时间把考生报名材料、考生报考情况表及附件3的报名库寄送有关招生单位。
招生单位收到考生报名材料后,要认真审查,同时对报考点寄来《考生报考情况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核对(有误之处应用红笔注明),符合报考资格的,在该表的有关栏目内写明“准考”字样,不符合报考资格的写明“不准考”字样并注明原因。《考生报考情况表》要加盖招生单位公章于规定的时间寄回报考点。报考点根据招生单位寄回的考生报考情况表给考生核发准考证。
报考点不接受中介机构代理报名。
报考费由报考点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考虑到艺术类专业招生的特殊性,凡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到所报考的招生单位报名(或函报)并参加考试。招生单位应在招生简章中写明报名和考试的具体要求,报名及录取情况统计表要按规定的时间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报考志愿。
(1)考生只能填报一所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类别)、专业(领域)。
(2)可兼报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或计划外全日制研究生。
关于为港澳台人士设立研究生奖学金的情况,考生可向招生单位
咨询。
(三)命题和印发试卷。
1.考试科目设置。
报考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考试科目为外国语(满分值为100分)及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值为200分);报考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为一门外国语(满分值为100分)和两门业务课(满分值均为150分);报考博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为一门外国语(满分值为100分)和至少两门业务课(满分值均为100分)。
初试均为笔试。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个别科目如“建筑设计”可多于3小时,但不超过6小时)。
2.命题要求。
命题难度要和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难度大致相当,命题其他具体要求原则上与内地(祖国大陆)的相关要求相同。试题的表达方式及用词,要注意通用性,导语要清晰,以便考生按要求答题。
各招生单位要加强对命题工作管理,建立健全命题、审题规章、程序,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保证命题质量,要认真审核与校对,避免差错。所选命题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命题人员要签订《命题质量保证书》。
招生单位除制定考试大纲外不得以其他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活动。
试卷须使用60克以上白纸打印,并确保内容清晰工整,不得手写。试卷的格式要统一、规范。
3.试题的封装及邮寄。
试题由招生单位用三层信封封装,通过机要邮寄。具体要求如下:
小信封:每位考生的每科试题,分别装入小信封后密封,信封(格式见附件2)写明报名编号、考生姓名、招生单位名称、考试科目、考试时间。
中信封:套装同一考生的各科试题的小信封后密封,封面注明“机密”、“试题”字样,并写明招生单位名称、考生姓名、报名编号。
大信封:招生单位将本单位各考生的中信封及一份准考考生情况一览表装入同一个大信封。
在北京报考点应试考生的试题应于2014年3月15日前寄到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试题接收人:秦彦超。
在广东、香港、澳门报考点应试考生的试题均应于2014年3月15日前寄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报考点,试题接收人:曹刚。香港、澳门报考点的试题将有专人转送,试题不得直接寄往香港、澳门报考点。
各招生单位务必严格按上述要求及《201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进程表》(附件1)规定的时间及时将试题寄出。
(四)初试和评卷。
1.初试地点:
北京市:由北京理工大学安排
广州市: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安排
香港:由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安排
澳门:由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安排
艺术类专业的考试由招生单位自行安排
2.初试时间:初试日期一般为每年4月的第二个周六、周日。
2014年初试时间为4月12日至13日。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4月13日9:00-15:00进行。
3.评卷工作由各招生单位参照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入学考试评卷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
初试成绩由招生单位通知考生。
(五)复试。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创新精神和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等,是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应对考生的身份信息、学历(学位)证书(或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复试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由招生单位根据教育部规定自行确定,并通知考生。
(六)录取。
招生单位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初试和复试成绩、体检结果等,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录取标准原则上与内地(祖国大陆)考生相同。
录取名单和录取数据库(结构同报考库,见附件3)由招生单位于2014年5月20日前报送所在省(区、市)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按规定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同时,招生单位将录取名单通知有关报考点,并将录取通知书直接寄发考生本人。录取名单纳入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范围。
新生应于2014年9月中旬前报到入学。具体时间由招生单位在“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由招生单位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根据就读专业的不同,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二年至三年;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兼读制硕士生或兼读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八、违规处理
对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中有违规或作弊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
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学籍、学历、学位。
相关文章:
2019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作文800字_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作文02-03
参观澳门回归展览馆作文700字02-03
学生犯错的保证书02-03
澳门之旅小学优秀作文600字02-03
小学生澳门游感言600字02-03
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人02-03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02-03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02-03
大班香港澳门和台湾02-03
澳门回归纪念日高中英语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