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箭竹
可爱的大熊猫(共14篇)
篇1:可爱的大熊猫
可爱的大熊猫-200字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因为它是一种活泼,可爱,让我们懂得去珍惜的一种动物。它有毛茸茸的耳朵,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一个黑黑的.鼻子,一张大大的嘴巴,四肢全部是乌黑乌黑的。
大熊猫生活在碧绿的森林里,它们天生就是近视眼,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靠听觉和嗅觉。在寒冷的冬天里,大熊猫是不冬眠的。要是找不到食物它们就爬到树上吃叶子,摘可口的果子吃。在旺盛的竹林里,它们把竹子折断,然后,挑选娇嫩的竹叶,坐在地上,一大口一大口吃了津津有味的竹叶。它们还会用锋利的爪子泡竹笋呢!它们休息的时候,最喜欢靠在粗壮的树枝上,有时候还会在茂密的草丛中呼呼大睡。
它非常可爱,我好喜欢!
篇2:可爱的大熊猫
大熊猫不但外表可爱,吃饭时也很可爱,你瞧,那一只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吃得多香呀,还有那只,两只手各拿一根竹子,吃得多痛快呀!还有一只小熊猫,趴在大熊猫身上,啃着一小段竹子,多可爱呀!
大熊猫最大的特点——爱睡觉,那样子真是可爱极了!那只大熊猫躲在石头后面睡大觉呢!还有那只,在竹林里睡觉,仿佛要将整片竹林的竹子都吃光......大熊猫醒来时,明明醒了,但是赖床的小娃娃不愿意起床。
大熊猫因为多人猎杀,现已成为中国的国宝,我们要爱护可爱的大熊猫,我爱大熊猫!
篇3:有一只眼睛的大熊猫吗?
在美术活动时,我要求大家画熊猫。示范时,当我画完熊猫的一只眼睛后,随口问了一句:“这样就可以了吗?”很多人说:“没有。”但郑同学却说已经画好了。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答案,我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说说为什么这样就画好了呢?熊猫只有一只眼睛吗?”郑同学站起来回答:“我妈妈上次带我去海洋公园拍的照片上,熊猫就只有一只眼睛。”旁边的孩子开始吵闹,纷纷说郑同学是在骗人。郑同学却仍坚持。一时间两方吵成了一片。
突然,朱同学喊了起来:“我知道熊猫为什么只有一只眼睛了。”“是呀,郑同学没有说谎,只是她妈妈拍的照片上的熊猫正好侧对着我们。”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了今天我们要画的熊猫是正对着我们的,所以一定要画两只眼睛。
这次事件是由于郑同学的一个回答引发的。在成年人看来,这个回答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是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基本上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劈头盖脸地说小朋友的回答是错误的,可能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运用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是让他们去感知,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说,要真正地教育好幼儿,必须要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篇4:可爱的大熊猫
还记得那两只可爱的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吗?相信你一定忘不了它们在春节晚会上憨态可拘的表演。我们都喜爱大熊猫,但关于大熊猫,你了解多少呢?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它是熊吗?
Giant 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 and loved all over the world. The giant panda is a national treasure in China and is therefore protected by law.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How did the panda get its colors?
Scientists aren't exactly sure. One theory is that pandas developed their contrasting black and white colors over time so they would stand out in the forest and be able to find each other to mate.
Are giant pandas bears?
For years scientists have wondered whether pandas are bears, raccoons1, or in a group all their own. Through studying the genetic code (DNA) in pandas' cells, scientists have confirmed the panda's relationship with bears. Giant pandas are similar to other bears in their general looks, the way they walk and climb, and their skull2 characteristics. It'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pandas are bears, because the more we know about pandas, the better we can help them reproduce and survive.
Giant pandas start out small
Giant pandas are only about the size of a stick of butter at birth, and they're hairless and helpless. The panda mother gives great care to her tiny cub, usually cradling it in one paw and holding it close to her chest. For several days after birth, the mother does not leave the den, not even to eat or drink!
Bamboo is food and shelter
Bambo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nt in a giant panda's life. Pandas live in cold and rainy bamboo forests high in the mountains of western China. They spend at least 12 hours each day eating bamboo. Because bamboo is so low in nutrients, pandas eat as much as 84 pounds (38 kilograms) of it each day. Pandas grasp bamboo stalks with their five fingers and a special wrist bone, and then use their teeth to peel off the tough outer layers to reveal the soft inner tissue. Strong jaw bones and cheek muscles help pandas crush and chew the thick stalks with their flattened back teeth. Bamboo leaves are also on the menu, as pandas strip them off the stalks, wad them up, and swallow them. Giant pandas have also been known to eat grasses, bulbs, fruits, and some insects.
Vocal pandas
Pandas make a bleating sound similar to the sound a lamb or a goat kid would make. It's a friendly sound, a greeting.
Giant pandas face big problems
Today, only around 1,600 giant pandas survive on Earth.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pandas are endangered:
Low reproductive rate — Pandas like to be by themselves most of the year, and they have a very short breeding season when a male will look for a female to mate with. Females give birth to one or two cubs, which are very dependent on their mothers during the first few years of life. In the wild, mother pandas will care for only one of the young. In panda facilities in China, keepers help to hand raise any twin cubs. One baby is left with the mother and the keepers switch the twins every few days so each one gets care and milk directly from the mother.
Bamboo shortages — When bamboo plants reach maturity, they flower and produce seeds, and then the mature plant dies. The seeds grow slowly into plants large enough for pandas to eat. Giant pandas can eat 25 different types of bamboo, but they usually eat only the 4 or 5 kinds that grow in their home range. The unusual thing about bamboo is that all of the plants of one species growing in an area will bloom and di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ose plants die, pandas move to another area. But now, with humans taking up much of the panda's habitat, pandas are often unable to move to another area and may face starvation.
熊猫是怎么长成黑白相间的颜色的?
科学家们并不十分肯定。有一种理论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熊猫变成黑白相间的,这样在森林中显得色彩突出,从而能够去寻找配偶交配。
大熊猫是熊吗?
科学家们多年来对熊猫是熊、浣熊还是自成一科而感到疑惑。经过研究熊猫细胞中的遗传代码(脱氧核糖核酸),科学家们确认了熊猫与熊之间的关系。大熊猫从其外形、走路和攀爬的方式以及头骨特征来看,与其他种类的熊颇为相似。熊猫是熊的一种,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熊猫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它们繁衍生息。
刚出生的大熊猫很小
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一块黄油那么大,它们体表无毛,软弱无力。熊猫妈妈给小幼崽以极大的照顾,通常会用掌心抱住幼崽并贴近胸部。产后数日之内,熊猫妈妈都不离开巢穴,甚至不吃不喝!
竹子是食物和避风港
竹子是大熊猫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熊猫栖息于中国西部高山上寒冷而多雨的竹林中。它们每天至少要用12个小时吃竹子。因为竹子的营养含量非常低,熊猫每天最多要吃84磅(38公斤)的竹子。熊猫用它们的五只爪子和一块特别的腕骨抓住竹子,然后用牙齿剥去竹子坚硬的外皮,使柔软的内部组织暴露出来。强壮的颚骨和发达的面部肌肉帮助熊猫用平平的后牙咬断并咀嚼粗粗的竹竿。竹叶也在熊猫的菜谱之列,因为熊猫将叶子从竹竿上剥落下来,卷起来然后咽下去。人们也知道大熊猫还吃草、鳞茎植物、水果和一些昆虫。
会叫的熊猫
熊猫的叫声与羊羔或山羊的幼崽发出的声音相仿。那是一种友好的叫声,表示问候。
大熊猫面临严重的问题
时至今日,地球上只有大约1600只大熊猫幸存于世。危及熊猫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低繁殖率——熊猫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喜欢独居,一只雄性熊猫想要找一只雌性熊猫进行交配的繁殖期非常短暂。雌性熊猫一胎生产一或两只幼崽,它们在头几年对母亲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在野外,熊猫妈妈只能照顾一只熊猫幼崽。在中国的熊猫养殖区,饲养员以人工方式帮助养殖孪生熊猫幼崽。饲养员将一只熊猫幼崽留在熊猫妈妈身边,每隔几天就将两只孪生熊猫幼崽对调,这样两只都能直接从熊猫妈妈那里得到照顾并且吃到母乳。
篇5: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大熊猫的两只毛茸茸的耳朵,特别惹人喜爱。那圆圆的小肚皮,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并躺在上面舒舒服服睡一觉。一双黑葡萄般水灵灵的眼睛,在“墨镜”上镶着,可爱极了!
熊猫大约3个月开始长牙,到6个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吃竹子,但主食还是妈妈的奶,大熊猫本来是食肉动物,所以长了两对“虎牙”,上下各一对儿。它们每天要吃大约18千克的竹子,因为它们只能消化其中的五分之一,所以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吃。它们很奇妙,体重有一点变化就意味着生病了,所以每天都会有饲养员给它们称量体重,以便及时掌握它们的健康情况。
如果,一只熊猫妈妈同时生下两只宝贝,其中一只就要由饲养员来照顾,因为如果把两只宝贝都交到熊猫妈妈身边,她不能同时照顾两个宝贝,会有一只因妈妈的放弃而死掉。但是,熊猫宝贝还要有妈妈的照顾,所以,饲养员每隔10天就会交换一次熊猫宝贝。它们的自然妈妈只有一个,还要让妈妈教给它们很多在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本领,不能让它们过度依赖饲养员。
篇6: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大熊猫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1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搭上了大巴车,浩浩荡荡地向熊猫基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排好队后,三位老师和导游姐姐带着我们踏进了熊猫基地。我刚进去,就被优美的景色深深地迷住了。风一吹,一股鲜竹清新的薄荷味扑鼻而来。假山上的溪水哗哗地流,山坡上那三颗枫树的叶子已经红了,秋风不时拂过树梢,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就像一簇簇火苗似地蹦蹦跳跳。树上还有一只只穿花衣裳的玩具熊猫,非常惹人喜爱。
不一会,我们就看到了第一只真正的熊猫了,我无比地激动。这只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四肢是黑色的,头上还长着一对黑乎乎的耳朵,就好像是刷了黑油漆似的。眼部边上还长着一圈黑眼圈,好像几天没睡觉了。它的皮毛很光滑,毛茸茸的。身体的其他部位就是白生生的了。这只大熊猫正懒洋洋地盘腿坐在竹子和木头搭成的架子上。两个肥又肥的爪子紧紧地抱住自己的美食——竹子,生怕别人抢走了。它左一口,又一口的吃着竹子。你瞧,它吃得多香呀!
走到下一个景点,我又发现了一个叫“奇缘”的大熊猫。原来她是大熊猫奇珍的亲生妹妹。但是,奇珍出生时被妈妈划伤了而没有活下来。但缘缘在出生时,熊猫妈妈利用了正确的产仔方法,因此缘缘就活下来了。
接着我们走出了大熊猫的家,来到了熊猫“幼儿园”。这里有两只两个月大的熊猫。它俩的身体圆乎乎的像个皮球。其中一个正在称体重,它好像很得意自己先称,另一只却不高兴地在木床上翻来翻去。
这些大熊猫真是太可爱啦!我们要携手保护它们。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2我喜欢许多动物,但最喜欢的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它被称为“国宝”、“活化石”我国大约有1000多只大熊猫,非常稀少,所以国家下令不许捕杀大熊猫。大熊猫主要产于我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以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它们的长相很有意思,胖乎乎,圆滚滚的.很逗人喜爱。大熊猫的身高大约在1.5米,它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非常可爱。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经过饲养员叔叔阿姨的训练,还会表演许多节目呢!如钻圈、直立、翻跟头和推小车等。我最喜欢看大熊猫翻跟头了。它把胖胖的身体缩成一团,像个大皮球似地滚来滚去,引人发笑,非常好玩。
大熊猫的动作缓慢,像个绅士。它不像猫那样馋,吃鱼吃肉;也不像猴子那样,专爱吃新鲜的水果。大熊猫喜欢吃的是竹叶和竹笋。
我爱大熊猫!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3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这不,星期六,妈妈特地带我去动物园观察大熊猫。
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它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在加上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的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了个身。
我还以为它睡着了,其实揉揉惺松的眼睛,好奇地望了望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
它爱吃鲜嫩的竹叶、竹茎,还爱吃牛奶和鸡蛋。熊猫吃饱了,还得喝水润润喉咙。它来到水池边,俯下身子,双爪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的喝起来。那副模样,真使人大笑。
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的宠物。它的一举一动 ,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4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独有物种,数量稀少,至少已经存活了800万年,是“活化石。”
大熊猫长得非常可爱,它的身体颜色全部都是黑白相间的背面看圆滚滚的,它的眼睛一圈都是黑色的毛,就像大熊猫晚上没睡好的样子,它的头是白色的。就像熊猫样子的大包子,皮肤的平均厚度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真是太可爱了!
大熊猫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欢湿性的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一般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方等等……
大熊猫爱吃竹子、竹叶、玉米杆等等……大熊猫具有发达四肢,运动方式是行走,四肢交替行走,攀爬,而且喜欢偶尔打打滚憨态可掬。
我真希望大熊猫也能来我们这里,这样的话,我们就离大熊猫更加亲近了!我还希望人们能保护环境,这样大熊猫就会越来越多了!
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篇5寒假的第一天,我们坐上飞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了成都。到成都的第二天,爸爸和妈妈就带我去了碧峰峡的大熊猫基地。
走进大熊猫基地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大熊猫幼儿园。这倒挺新鲜的,我一定要去看一下。进了大熊猫幼儿园,正是午饭时间,几个叔叔阿姨正在给八只小的大熊猫喂胡萝卜呢。这是我第一次看大熊猫们吃竹子以外的食物。不一会儿,大熊猫宝宝们吃饱了,开始三五成群地散步、玩耍,其中有一只大熊猫宝宝缠着一个阿姨,在她的脚边翻来翻去,似乎在撒娇,还有两只很调皮的大熊猫宝宝在旁边不停地打来闹去,真是可爱极了。离开了大熊猫幼儿园,再往前走,我们又来到了“大熊猫别墅”。咦?难道大熊猫也住别墅吗?带着疑问我又走进了“大熊猫别墅”。我仔细一看,呵呵,原来是一个特大的活动区呀!这里的大熊猫最多了,而且还可以离得很近地观察大熊猫们的一举一动,比在动物园里看得清楚多了。你看,一只大熊猫悠闲地坐在离我两米远的地方,正在专心地吃竹子。只见大熊猫把竹叶一把一把地扯下来,痛痛快快地吃着,全然不管我们对大熊猫的拍照和观察。
转过一条幽静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另一处“别墅”。哇,有两只正吃竹子的大熊猫,其中一只大熊猫从身边挑了两根很干净的竹子,捧着一根,嘴里还咬着一根。另一只大熊猫可能是看那竹子很干净吧,也想要,就把大熊猫爪子上的那根竹子抢了过来。被抢的那只大熊猫也不生气,等大熊猫把嘴里的那根竹子吃完后,这才不慌不忙地去把那根竹子抢了回来,然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呵呵,大熊猫俩可真有意思!
再往前走,我看见有一只大熊猫在吃什么东西。我正想看看大熊猫在吃什么,突然,大熊猫停下来,转了个身,把脸转过去,只给了我们一个后背。呵呵,原来,这只大熊猫还会害羞呀!
篇7:《可爱的大熊猫》教案
于会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通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而懂得该如何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进而关爱动物。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从具体描写中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教学准备:
1、小黑板 自学卡片
2、学生课前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四肢
食量
消耗
千克
过程
2、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出示大熊猫图片)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去想象它可爱的样子吧!
二、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是啊,大熊猫的样子是很可爱的,大熊猫还有什么地方可爱呢?
(一)围绕主问题小组内进行研读。研究课文2~4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勾画出相关语句。
1、提出要求:各组长要看清要求按照自学卡片的要求组织自学。小组成员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2、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分组讨论学习。交流后组长组织填写自学卡片。
(二)、全班交流汇报。
大熊猫有很多可爱的地方,你认为大熊猫哪些地方可爱?
A、大熊猫吃箭竹
(1)现在你们知道箭竹是什么样子的了吗?把描写箭竹的句子读一读。
(2)大熊猫是怎样吃的呢?同学们边读边勾画出大熊猫吃竹子的动作、神态。边读边想象,在想象的空间里再现大熊猫贪吃的模样。
(3)大熊猫一天要吃多少箭竹呢?齐读句子。
(4)喜欢这部分的同学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5)读得多好呀,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B、大熊猫喝水
(1)大熊猫一般在哪些地方喝水呢?板书:喝水。它们在那里又是怎样喝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最喜欢大熊猫在什么地方喝水的样子?读给大家听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想象:大熊猫在小溪旁,边喝边听泉水声。谁能再写几个模拟声音的词语?
C、大熊猫淘气
大熊猫和你们一样,也有淘气的时候。它是怎样淘气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我们一起去看看它淘气时的样子吧。
(三)、教师小结
学习课文后,你对大熊猫又有什么印象?
(四)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为什么大熊猫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小结:写小动物的方法(从样子、吃食、喝水等方面去写)
(五)拓展体验
1、你还知道大熊猫的哪些故事?
2、分组讨论:保护大熊猫可采取哪些措施?
(六)写作特点归纳
三、学用结合,多元训练
1、造句:
①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一个句子用到三个以上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可爱的动物,你能学着作者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一写吗?
四、板书设计
11、可爱的大熊猫 样子 吃食 喝水 调皮
和平友好的使者
附:自学卡片 A、大熊猫吃箭竹: ①组长领读本段内容。
② 齐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说的是大熊猫的什么?
③给组员分任务。小组成员自行研究勾划、批注(1)把描写箭竹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2)大熊猫是怎样吃的呢?同学们边读边勾画出大熊猫吃竹子的动作、神态。边读边想象,在小组内演一演大熊猫贪吃的模样。
(3)大熊猫一天要吃多少箭竹呢?“十千克”大约有多少?齐读句子。
(4)喜欢这部分的同学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④ 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⑤组长填写自学卡片 自学卡片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段,这一段主要围绕着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的。我从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___。
B、大熊猫喝水
①组长领读本段内容。
② 齐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说的是大熊猫的什么?
③给组员分任务。小组成员自行研究勾划、批注
(1)大熊猫一般在哪些地方喝水呢?它们在那里又是怎样喝的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你从大熊猫喝水的样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读给大家听听。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演示:大熊猫在小溪边喝水的声音。再写几个模拟声音的词语。
④ 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⑤组长填写自学卡片 自学卡片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段,这一段主要围绕着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的。我从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___。
C、大熊猫淘气
①组长领读本段内容。
② 齐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说的是大熊猫的什么?
③给组员分任务。小组成员自行研究勾划、批注
(1)大熊猫和你们一样,也有淘气的时候。它是怎样淘气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大熊猫的可爱。
(2)请你在本段中圈出表示大熊猫动作的词语。
(3)“和睦相处”的“处”应发什么音?它还有哪些音,能组哪些词语?
(4)你能写一句话用上三个以上的动词吗? ④ 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⑤组长填写自学卡片 自学卡片
篇8:甘肃大熊猫食用竹的分类与分布
1 甘肃大熊猫食用竹分类依据
甘肃大熊猫食用竹可通过以下的营养器官简洁直观地进行区别。
1.1 分枝
竹类植物的分枝与一般木本植物的分枝不同。一般树种由芽—枝条—芽—枝条。竹子的分枝由竹秆节上的侧芽发育而成。同一属的竹种其每节分枝的数目通常是一致的, 但有时竹秆上部的分枝数目通常较多, 而下部节的分枝数目少于中部节间。一般所说的分枝数目是指中部节每节所具的分枝数。根据分枝的数目,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图1所示。
1) 一枝型。每节具有1分枝, 如箬竹属;
2) 二枝型。每节具2分枝, 如刚竹属;
3) 三枝型。每节具3分枝, 如方竹或寒竹属;
4) 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如箭竹属;
5) 多枝型 (主枝突出) 。每节初生1~3枝, 后因主枝基部次级枝的发生而成为粗细不等的多枝, 初生的主枝较粗, 其他较细, 如巴山木竹属。
1.2 叶
从植物形态学的观点看, 竹子有两种形态的叶, 即茎生叶和营养叶。茎生叶着生于竹秆上, 又称秆箨、竹箨、笋壳等。这里的竹叶仅指着生于枝条上的营养叶。枝条各节着生叶, 叶互生, 排列成2行。叶分为叶鞘、叶柄和叶片三部分。叶鞘包裹小枝节间, 叶鞘与叶片连结处的内侧有一突起称叶舌, 两侧的耳状突起称叶耳, 叶耳的边缘常有繸毛, 有些竹种叶鞘口既无叶耳也无繸毛, 有些竹种则仅有繸毛而无叶耳。如图2所示。
1.3 秆箨
秆箨也称竹箨、笋壳, 为主秆所生之叶, 着生于箨环上,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仅起保护节间不受机械创伤的作用。当节间生长停止后, 秆箨基部形成离层而脱落, 有的竹种秆箨迟落或宿存。秆箨是识别竹种的重要器官。一枚完全的秆箨包括箨鞘、箨舌 (箨鞘顶端的突起物) 、箨耳 (箨鞘鞘口两侧的突起物) 、箨叶 (箨片) 和繸毛 (生于箨耳或鞘口) 。如图3所示。
1) 箨鞘:其基部着生于箨环上, 整个包被竹秆的节间, 外缘通常分离。不同的竹种, 箨鞘的性状各异。箨鞘的质地有厚革质、革质、厚纸质、纸质的不同;箨鞘背面的色泽、斑点及被毛等也因竹种而异;先端性状可有平截状、凸形、凹下以及宽窄等区别;边缘有的可明显被毛, 有的则光滑。箨鞘在竹秆生长过程中有的早落, 有的竹种则迟落或宿存;
2) 箨舌:绝大多数箨鞘均具箨舌, 有的竹种可无箨舌, 或在秆基部位的箨鞘上箨舌缺失或退化。箨舌的颜色、高度、宽度、先端形状、是否被毛及被粉等性状随竹种不同而发生变化;
3) 箨耳:箨耳通常着生在鞘顶的两侧。有些竹种可无箨耳。具有箨耳的竹种, 箨耳的发达程度、形状、色泽、边缘毛的有无及发育程度等性状均有相当稳定的表现;
4) 箨叶:也称箨片, 着生在箨鞘的顶端, 通常无柄, 宿存或断落。箨叶的形状有三角形、锥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带形带。箨叶在箨鞘上是直立还是反转, 其本身是平直还是皱褶、颜色以及其基部宽度与箨鞘顶部宽度之比等都是可以用于分类的性状。
2 甘肃大熊猫食用竹的分布及分类特征
2.1 巴山箬竹Indocalamus bashanensis (C.D.Chu et C.S.Chao) H.R.Zhao et Y.L.Yang
俗名大叶竹、寮竹 (文县) , 产文县、康县等地, 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林缘。分布于秦巴山地海拔600-1200m的山坡, 在文县为大熊猫偶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1分枝, 即一枝型, 叶子宽大。
2.2 斑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Zucc.f.lacrima-deae Keng f.et Wen
为桂竹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 Zucc) 的一变型, 以往的资料记录为桂竹, 但当地人仍叫斑竹, 与原变型的区别是秆有紫褐色或淡褐色的斑点。产陇南文县、武都县南部、康县、成县等地, 栽培在海拔600-1500m的村庄附近。2014年3月1日文县碧口李子坝村一只大熊猫下山后采食过斑竹。其特征是:每节具2分枝, 即二枝型, 其中一枝较粗, 一枝较细;秆箨有箨耳或箨耳不发达者有鞘口繸毛, 箨鞘背面多少有硬毛;新秆箨环无毛, 箨鞘有斑点, 秆有紫褐色或淡褐色的斑点。
2.3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产于文县、武都县、康县等地, 栽培于, 海拔于海拔600-1600m的地段, 在文县为大熊猫偶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2分枝, 即二枝型, 其中一枝较粗, 一枝较细;秆箨有箨耳或箨耳不发达者有鞘口繸毛, 箨鞘背面多少有硬毛;新秆箨环有毛, 箨鞘无斑点;新秆绿色, 老秆紫黑色, 秆壁较薄。
2.4 毛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var.henonis (Mitford) Stapf ex Rendle
俗名金竹子, 零星自然分布于陇南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及天水小陇山一带, 海拔一般在600-1600m的地段, 在文县为大熊猫偶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2分枝, 即二枝型, 其中一枝较粗, 一枝较细;秆箨有箨耳或箨耳不发达者有鞘口繸毛, 箨鞘背面多少有硬毛;新秆箨环有毛, 箨鞘无斑点;秆绿色至灰绿色, 秆壁较厚 (可达5mm以上) 。
2.5 石绿竹Phyllostachys arcana Mc Clure
零星自然分布于陇南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及天水小陇山一带, 海拔一般在600-2000m的地段, 在文县为大熊猫偶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2分枝, 即二枝型, 其中一枝较粗, 一枝较细;秆箨无箨耳和鞘口繸毛, 箨鞘背面通常无毛;箨舌隆起成山峰状, 两侧或一侧下延, 分枝异侧秆环常肿胀。
2.6 黄古竹Phyllostachys angusta Mc Clure
产陇南文县、武都县、康县、成县及天水小陇山林区等地, 零星自然分布或栽培在海拔600-1300m的空地或山坡林缘, 为大熊猫偶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2分枝, 即二枝型, 其中一枝较粗, 一枝较细;秆箨无箨耳和鞘口繸毛, 箨鞘背面通常无毛;箨舌先端平截或微隆起, 两侧不下延, 分枝异侧秆环无肿胀。
2.7 刺黑竹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
俗名刺竹子、刺竹, 产于陇南文县南部, 生于海拔700-1100m的疏林下。数量少。文县碧口李子坝曾有大熊猫采食此竹。其特征是:每节具3分枝, 即三枝型, 中央一枝直径较粗, 且秆之中下部各节或基部数节上具一圈气生根刺。
2.8 巴山木竹Bashnia fargessii (E.G.Camus) Keng f.et Yi
俗名木竹子, 产于陇南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及天水小陇山、麦积山等山地一带, 海拔一般在700-1600m的地段, 在陕西此竹子为大熊猫主食竹, 在文县尚未成为大熊猫主食竹。其特征是:秆各节上无气生根刺, 每节初生1-3枝, 后因主枝基部次级枝的发生而成为粗细不等的多枝, 秆分枝的一侧稍扁平, 初生的主枝较粗, 其他较细, 即多枝型 (主枝突出) 。
2.9 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 Yi
产于文县的碧口、范坝及小陇山林区, 生于海拔1100-2200m的林下, 在文县为大熊猫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叶耳长椭圆形, 先端具繸毛;箨耳小, 鞘口无繸毛或有时具棕色短繸毛;箨鞘迟落, 淡红褐色。
2.1 0 紫耳箭竹Fargesia decurvata J.L.Lu
又名毛龙头竹, 省内主要分布于小陇山林区, 生于海拔1200-2200m的林下及林缘。在武都区的洛塘、枫香、裕河等大熊猫潜在分布区零星分布。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叶耳近圆形, 边缘具繸毛;无箨耳和鞘口繸毛;箨鞘早落, 淡黄褐色。
2.1 1 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 Yi
产于文县的碧口、范坝、刘家坪、丹堡等地, 生于海拔1000-2400m的林下, 为文县大熊猫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无叶耳;叶鞘口具繸毛;箨鞘迟落, 通常长于节间。
2.1 2 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 Yi
俗名实竹子 (文县) , 产于文县的铁楼、丹堡等地, 生于海拔1600~2200m的山坡或林下, 为文县大熊猫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无叶耳;叶鞘口具繸毛;箨鞘宿存, 长为其节间的1/3~1/2。
2.1 3 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 (Mitford) Keng f.ex
主要分布于迭部、舟曲等地, 生于海拔2400-3200m的高山针叶林下, 为迭部、舟曲境内大熊猫的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无叶耳;叶鞘口不具繸毛;箨鞘长于节间。
2.1 4 团竹Fargesia obliqua Yi
产于文县南部和迭部县, 生于1300-2300m的林下, 为大熊猫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无叶耳;叶鞘口不具繸毛;箨鞘长为节间的一半, 宿存;箨片直立;箨舌圆弧形, 略作“山”字形或偏斜。
2.1 5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Yi
俗名空林子 (文县) , 产于文县、武都及甘南的舟曲等地海拔2000-3400m的地段, 为大熊猫的主食竹。其特征是:每节具多枚分枝, 分枝近等粗, 即多枝型 (主枝不突出) ;无叶耳;叶鞘口不具繸毛;箨鞘长约为节间的2/3, 早落;箨片外翻;箨舌平截。
参考文献
篇9:可爱的大熊猫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多了,有老虎、斑马、猴子,还有很多我说不上名字的动物,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大熊猫啦。它长得胖嘟嘟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头圆尾短,一双又圆又黑的眼睛和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最逗人了。它头部和身体的毛色都是黑白相间,腹毛是棕色的。爸爸说,大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有利于隐蔽(bì)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最喜欢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了。瞧,它们抓着竹叶、竹笋“吧唧吧唧”地嚼(jiáo)着,吃得多香呀!吃饱后,它们扭扭胖胖的身子简单活动一下,很快就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了。睡醒了,它们会把后半身抬起,或者把前肢伸直打个哈欠。
大熊猫的性情十分温顺,很少主动攻击人或其他动物。初次见人时,总是用前掌蒙面,或低下头,一副羞答答的样子。大熊猫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特性,就是喜欢在自己的领地上用尿液(niào yè)或肛周腺(ɡānɡ zhōu xiàn)分泌(mì)物来做标记,这是大熊猫们在野外和平共处的秘诀。
(指导老师:林水祺)
简评:
小作者对大熊猫的观察真仔细,把大熊猫的体型及毛发的颜色、生活习性都详细写了出来,让人一看就能想象出大熊猫的憨态与可爱。另外,习作还介绍了大熊猫喜欢吃竹子、用尿液做标记等生活习性,让大家对大熊猫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好词句分享:
胖嘟嘟 毛茸茸 黑白相间 隐蔽 呼呼大睡 温顺
它们抓着竹叶、竹笋“吧唧吧唧”地嚼着,吃得多香呀!
吃饱后,它们扭扭胖胖的身子简单活动一下,很快就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了。
篇10:《可爱的大熊猫》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的习性,产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通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奇,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懂得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要引导孩子围绕题眼“可爱”,从课文中的具体描写中体会熊猫的“可爱”,通过勾画想象等方式进行感悟。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猜是什么动物?
2、出示大熊猫图片,引入课题。
二、引学。
1、自由读文,不容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勾画出生字词,再读读。并记住这些生字。
3、读了课文,你了解了大熊猫的哪些可爱?
三、引探。
(一)再读第一自然段。
1、描述大熊猫的样子。
2、哪些词语体现了大熊猫的可爱?
(二)再读第二自然段。
1、找出描写大熊猫吃箭竹的句子。
2、画出有关大熊猫吃竹子的动作、神态的词语。
3、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这一段描写了什么,并用“~~~~~”划出。
(三)再读第三自然段。
1、找出中心句。
2、大熊猫在什么地方喝水?
3、它又是怎样喝的呢?
(四)再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词。
(五)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大熊猫为什么受到各国人民的喜欢?
四、引练。
1、ABB式词语灵活运用:
2、比一比: *熊猫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熊猫以它那逗人喜爱的形象、迟缓有趣的动作、温和稳重的性情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五、引展。
唤起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篇11: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同来到了动物园,在这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稀少可贵的国宝熊猫。
它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八字形的大眼睛和黑眼圈,一身黑白分明的茸毛,再加上笨拙的动作,憨厚可掬的模样,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熊猫的饭量很大。它一般生活在高山里有竹子的地方。看,它坐在绿莹莹的草地上,直挺着身体,用两只短短的前爪捧着竹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它那贪婪的样子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听到人们的笑声,它抬起头,不解地望着我们,好像在问:“你们笑什么呀?”过了一会儿,它又不在乎得继续吃了起来。吃饱后,它就躺在草地上,四个爪子舒展开来晒太阳。那样子人见人爱。
熊猫不仅以它可爱的形象闻名遐迩,更是以它的稀少驰名中外。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熊猫是一种古老动物的后裔,早在一百万年前它们就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熊猫有“活化石”的美称,目前世界上也仅有一千多只。所以我们要保护和爱护它们,让它们的数量不再减少。我一直站在栏杆外面,远远地望着熊猫,流连忘返,不肯离去。
篇12:可爱的大熊猫作文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大熊猫,它有毛茸茸的尾巴,有黑色和白色相见的皮肤和有一个黑圈围着的眼睛像没睡好。
大熊猫的宝宝也是很可爱,抚摸着她那个毛茸茸的毛就会用舌头舔你很痒。大熊猫还有一个特点它记得它宝宝的生日,它还会做蛋糕,周围插点竹子一下插到底,再用一点小竹子搭在底下,然后他们一家在高高兴兴的吃蛋糕。熊猫的牙齿也是很尖,它打瞌睡的时候我能看见熊猫的牙齿,熊猫吃完食物就会安安静静的睡上一觉可爱的熊猫,睡觉的时候很可爱,我很喜欢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也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大熊猫。
篇13:可爱的大熊猫
关键词: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策略
据相关统计显示, 桑园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 汉江上游的留坝县境内, 目前约有10只大熊猫, 是陕西大熊猫牛尾河局域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 野生种群数量以及密集度均为我国第一。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岭地区开发进程加快, 众多的道路以及工程使大熊猫保护区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境地, 近亲交配以及遗传漂变都降低了大熊猫自身的质量以及种群的数量。过多的近亲交配很容易导致大熊猫数量下降, 大熊猫的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 患病几率上升, 并致死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 相关部门提交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熊猫种族和栖息地相关调查, 这些珍贵的数据对于未来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知识, 也从更高层面确定了秦岭大熊猫的保护。
1 桑园保护区的基本现状
1.1 桑园保护区概况
桑园大熊猫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境内, 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的最西端, 面积13806hm2, 是以保护大熊猫以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桑园保护区北与陕西省的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相邻, 东与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相接, 南与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相连, 西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相望, 成为秦岭西部大熊猫分布区的中心枢纽地带, 发挥着秦岭西部大熊猫种群扩散基地和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的纽带作用。保护区生态环境直接辐射到相联系区域的保护情况。桑园保护区还位于汉江上游, 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水量控制, 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桑园保护区富含大量的动植物,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分别为6种、24种, 而高等植物近1100种, 还包括红豆杉、连香树、水曲柳等9种一、二级的保护植物, 成为一个野生动植物免受干扰的天堂。而留坝县境内因为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生态改善, 因此大熊猫群居于此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 并为大熊猫群种未来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现状
影响保护区大熊猫生存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管理和监测4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高江公路道路两侧的机械围栏, 周边社区百姓的割竹活动以及采集野生中药材, 其中割竹影响较大, 对大熊猫日常活动生存构成威胁;偷猎野生动物;森林旅游活动垃圾带来的生态干扰。
自然因素包括森林大火对大熊猫食物以及自身安全的威胁;病虫害降低竹木质量, 间接影响大熊猫生存状况;存在少量的竹林开花、干枯现象。
管理因素包括保护区与政府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护区地域界定不科学;合作保护不够成熟;保护区外部监测时间较短, 未能实现长效机制;保护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模糊;保护区范围较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监测因素包括高江路监测、红外相机监测以及集体林监测的开展均面领着困难。
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优化策略
结合以上问题可发现相对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 并且这些负面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已经建成的道路等大型工程, 也可以采取警示标牌等方式向过往车辆以及行人发出预警。
2.1 人为因素控制措施
在太白县30km至江口地段可以加以保护区警示, 对太白河至江口地段进行大熊猫保护的宣传以及高桥铺至江口的全地段监测。
针对机械围栏隔绝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问题, 既然无法全部拆除, 就应该设立分段的野生动物通道, 最大程度提高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
竹林是大熊猫生存的基础, 也是种群数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 存在一定的砍伐现象, 必须采取控制措施, 使竹林砍伐兼顾熊猫的生存以及人工使用。如果打破了竹子的生长规律, 过度砍伐, 将会导致竹林面积减少, 缩小了大熊猫的生存区域。还可以以人工种植等方式, 减少对于自然区竹林的依赖。加强巡山力度, 非法盗猎行为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旅游影响则需要通过宣传或者加强管理来控制, 减少人流量以及污染。
2.2 自然因素控制措施
竹林开花是自然界客观规律, 难以控制, 尽管大熊猫对于这种情况有了适应能力, 懂得选择食物, 但是道路、围栏的设置阻碍了大熊猫的觅食通道, 所以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抑制竹林开花, 并且增强监测力度;病虫害问题难以避免, 必须通过定期监测以及使用无害的生物杀虫剂整治;森林自然火灾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一旦出现火情, 采取有效的措施转移大熊猫, 并立即扑灭火灾。
2.3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管理包括资金投入、合作协商等。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建立联合防护体系。
2.4 监测因素控制措施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监测工作的技术支撑, 例如, 采取红外监控方式对大熊猫的活动和生存状态进行监管, 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结束语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当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 应该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大熊猫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桂占吉, 宋国华, 程艳霞等.大熊猫种群在小区域之间扩散对持续生存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 .
[2]金学林.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易地保护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
[3]马亦生, 曹庆, 韦伟等.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4) .
篇14:可爱的熊猫兔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自信、有爱心的小姑娘,兴趣广泛,梦想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天文学家或宇航员。我养过很多小动物,有红嘴巴的小白鸟、小小的巴西龟、黑白条纹的小鹌鹑等,其中,小兔子是我最喜欢的。
我有一只小兔子,它是一只熊猫兔——除了耳朵和眼睛是黑的,其他的地方全是白的。它胖胖的、圆圆的,看起来就像一只可爱的熊猫。它很顽皮,也很活泼,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甜甜。
甜甜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它。它温顺乖巧,喜欢趴在我的怀里让我抚摸它,好像在和我分享心里的小秘密一般。饿了的时候,它就把爪子搭在笼子上,眼巴巴地等着我给它喂食,那乞求的眼神让人心生怜爱之情。
甜甜也很聪明,会做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它在笼子里呆闷了,就会自己打开笼子,无忧无虑地在屋里东瞧瞧西看看,屋子的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足迹。这让每天打扫卫生的妈妈哭笑不得。有一天,妈妈用软电线将笼门拴住了,我很同情甜甜,这下它只能在狭小的笼子里活动了,它心里该多难过呀,可是我也不能帮助它。当我正在发愁的时候,甜甜居然能把电线解开,悄悄地跑进厨房,津津有味地吃新鲜的菜叶。
甜甜很喜欢我,每天我放学回家,它总会在第一时间迎接我。我还没有放下书包,它就跑到我跟前,撒娇似的让我抱它。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它还会在书桌旁静静地卧着,好像在默默地等着我跟它玩儿。
可是,每当它见到我那不到两岁的小弟弟时,它总会撒腿就跑,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神情很紧张。这是为什么呢?最初我也疑惑不解,后来才发现弟弟经常揪着它的耳朵到处跑,也许甜甜把弟弟当成它的敌人了。你说,我的小兔子是不是很有趣!
哈哈,我爱我的熊猫兔!
相关文章:
国宝大熊猫想象作文02-10
骨质代谢02-10
细胞外基质代谢02-10
骨恶性肿瘤患者影响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02-10
大熊猫泉泉02-10
国宝大熊猫02-10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02-10
心脑血管疾病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