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降糖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 起病 诊治 截肢 糖尿病足

DPN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 ,其起病较为隐匿 ,并且进展较为缓慢,若是未得到及时的诊治,就会引发糖尿病足,加大伤残 率 ,严重者需 截肢[1]。基于此 , 该研究选 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为研究对象,对DPN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脉降糖治疗,并与常规采取西药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60例DPN患者分成参考组与治疗组各为30例,在参考组中,男患共14例,女患共16例,年龄构成为28~77岁 ,平均是 (52.36±2.54)岁 ;糖尿病与DPN的病程分 别是5~19年、2~11年;平均分别是(12.31±2.74)年、(4.78±2.15)年。在治疗组中,男患共17例,女患共13例,年龄构成为29~78岁,平均是(52.12±3.24)岁 ;糖尿病与DPN的病程分别是4~19年、2~10年 ;平均分别是(12.18±2.21)年、(4.84±2.22)年。两组的病例资料在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该次对比研究中。

1.2 诊 断标准

诊断标准根据WHO的糖尿病分类诊断标准,在具备下列条件时符合标准:1对于肢体麻木与感觉异常或者疼痛症状等患者有自觉;2患者的四肢浅感觉出现减退或是过敏症状;3患者腱反射出现减弱或是消失的症状;4排除有其他神经因素病变情况。

1.3 治 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皆进行健康宣教,并鼓励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与积极控制其血糖水平等。参考组给予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 mg与500μg,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 胶囊的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玄参与太子参、黄连与黄芪、山药与苍术、葛根与水蛭、冬葵果与绞股蓝等,3粒/次,3次/d。两组治疗疗程为2个月,1个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

1.4 疗 效标准

1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其浅感觉及其腱反射也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是显著好转;2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所减轻,其浅感觉及其腱反射等皆有所改善;3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其中,总的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两者之和。

2 结果

参考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 mg与500μg,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3粒/次,3次/d。经过不同治疗手段治疗2个月之后,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可知,治疗组的治疗情况明显比参考组好(P<0.05),见表1。

3 讨论

DP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 ,其患病率可达90%,也是瘾大足部溃疡与坏疽等重要的原因。当前认为DPN的出现和血管缺氧缺血、血液的成分变化及代谢障碍等密切相关,而淤血则为造成DPN多种发病机制发生的共同病理[2]。

DPN在中医学当中属于痿证的范畴 ,其属于标实本虚症状 ,常因久治不愈造成,主要为气阴两虚,血行受阻等产生淤血,从而使DPN形成。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瘀通路与益气活血为主。通脉降糖胶囊主要是用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国家准字号药品,其主要作用在因脉络瘀阻与气阴两虚等所引发的糖尿病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疲惫乏力、耳鸣头疼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3]。药方具有温经通脉、活络止痛剂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等功效,将各药物联合配伍,可治标去本,达到治的功效与目的[4]。同时加上维生素B1与B12可对神经组织当中的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等新陈代谢起促进的作用,从而修复患者所损伤的病变神经。

综上,对于DPN的治疗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降糖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把所收治的60例DPN病患分成参考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参考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 mg与500μg,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3粒/次,3次/d。两组治疗疗程为2个月,1个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6%,而参考组为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PN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脉降糖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治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