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挚爱的古典诗词
贤惠的妻子是我一生的挚爱!
历数年来,她勤于操持家务,从不会到熟练,为家里倾注了不少的心血。
夫妻之间就是对方的拐杖,从春走到冬,从夏走到秋,从年轻走到衰老,互相搀扶。妻子是个干练的人,也是一个很容易信实的人,所以她极其容易上当受骗,与想象的大相径庭。但人无完人,越是经历风雨,我们的心就靠的越近。妻子因为善良,很容易冲动,但是大多时候很快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大丈夫的胸襟要比海洋还辽阔,为了家庭,没有什么不可以承受,没有什么不可以割舍和放弃的。
“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一点也不假。相互的体谅和搀扶是牢不可破的基础,相守是一生不变的坚贞的承诺!
妻子爱家、爱我、爱孩子,表现无处不在,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只是我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有时心里似炭火,但是外表如冰霜,但这么多年来,妻子对我几乎从不埋怨责怪,有时只是小声嘟囔几句,我也几乎无疑例外的接受了。
妻子是优秀的。做饭炒菜是把好手,尤其炒菜、做面食,简直是无人能及。尽管她吃每顿吃得很少,但经她亲手调制的菜肴,咸淡适宜、香美可口,要比饭店里不知强多少倍,我们父子仨是深有体会的,尽管我从来不喜欢喜形于表,但内心真的是十分感动的。
俗话说,勺子难免碰锅沿!多年以来,毫不讳言的说也经历过不少大大小小的风雨,但因为根底牢固,我们依然是相濡以沫、相依相靠。回顾与妻子在一起的这些年,认真地检讨自己,我感觉内心是有一些愧疚的。譬如,视她的侃侃而谈为烦,因为工作忙,我滋生了一种厌倦。老实看来这是很不对的,也是我今后要坚决改正的。
风雨之后方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
就让一切的风雨来临吧,那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考验。
我们是团结的、是最紧密相连的,是坚不可摧的堡垒和整体,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我们有理由坚信,我们的生活比蜜还甜,明天的生活一定会美好!
第二篇:班主任,我心中的挚爱-班主任工作日志
班主任,我心中的挚爱
文/舍利高老师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50载已写就了我人生平凡的一段履历,斗转星移,岁月沧桑,27年已注满了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收获。暑往寒来,花开花落,变化的是教材、是学生,不变的是讲台,是一片我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
27年的教学生涯,走过雨,走过风,走过阳光明媚。今天我不想回顾太多,借这次交流的机会,我主要向各位汇报一下本学期的工作。
不论何时,不论谁分配给我什么工作,从不计较,欣然接受。服从分配,听从指挥,勇挑重担,是我一贯的的工作作风。由于工作需要,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二班的班主任。也许大家会认为,做了27年班主任工作的老教师,管理一个班很轻松,不是什么问题,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他们散漫,懒惰,贪玩,听课不专心,作业不完成。原来管理班级的老办法老经验失灵了,不顶用了,更为挠头的是这个班单亲儿童,留守儿童较多。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支持学校的工作。为此我苦恼过,困惑过,向同行倾诉过,请教过,曾一度陷入苦苦的思索中。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我费尽心机,昼思夜想,怎么能管理好这个班。我上网查资料,看讲座,还特意买来了魏书生的《班级民主管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通过学习使我懂得班主任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在于务实,班主任工作的生命在于创新。首先我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班干部撤换,调整。把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努力,在同学中有威信肯负责的同学选为班干。我们的小班长王昊同学就是我的得力助手,我们班的小老师,老师不在时她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早晨,带领学生上早自习,班里书声琅琅。中午,他能有秩序地给同学打饭。自习课时,还能主动给同学们布置学习任务。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减轻多了。为了鼓励学生进步,我在班级设立了星星伴我成长专栏,但是通过半个多月的评比,几乎总是原来那几个学习好的得到星星,得到鼓励。学困生和后进生得到的鼓励甚少,或者根本得不到,为此,我开展“快乐同桌”活动。每桌由一名优生和一名学困生组成,一好一差。只有两个人都做得好,取得进步,才能加分。每周一评,看似不起眼的活动,但是学生可当成了不起的大事,每天每节下课时都有同学在“快乐同桌”园地前,看自己的得分,算别人的得分。他们都想成为快乐同桌,受到奖励。这样每桌的优生都能主动帮助学困生,有的优生都能像老师一样给同桌辅导补课,班级里形成了一帮一,一对一的热潮。在同桌的帮助下许多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就连王春兰同学都能把每篇课文读得滚瓜烂熟,我都感到吃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热情,每周我都要为“快乐同桌”中获得前10名的同桌进行奖励,奖励冰淇淋一棒或练习本一本。本学期我为学生买奖品花五十多元钱。为了美化班级环境,我还自己花钱为班级买鲜花。
为了赢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我还经常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记得有一次,我连续给17位家长打电话,共交谈2小时37分,支付话费20多元。哪怕学生有一丁点儿进步,我都会给家长发一个短信,表示祝贺。为了让孩子们儿童节过得更加愉快,六月一日儿童节那天,我几乎给班里的每个同学家长发了信息:“祝您的孩子节日快乐”。(班主任 )家长都非常的高兴,一半的家长都给我回信息:“谢谢老师,同时也祝您的孩子幸福快乐”,孩子们更是高兴的不得了,6月3日下午我进班时(6月2日我去参加语文教师技能大赛),孩子们围着我,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您给我发短信了,我妈说你对我真好”,由于我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对老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
爱孩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常常这样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做。这样就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就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班里的每个孩子。苗杰家庭特殊,父母离异,父亲对他照顾不周到,常常缺笔少本。没有本子,我就时常买一本给他,没有笔就给他一支,在老师的感化下,苗杰的进步可大了。
记得有一次刘爽感冒了,“哗”一下子全吐在座位下了,有的同学捏住了鼻子,有的同学捂住了嘴,有的干脆远远地跑到了一边,还说真恶心。我深深体会到当时孩子有多么难受,我顶着难闻的气味给收拾干净了。又拿来水让她漱口,这一些学生们都看在眼里。
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我都全力以赴地完成。
“迎运动会”,我一次次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练队列,做体操,耐心的指导,不知疲倦。“迎六一”,班级出集体舞,我一次次示范指导,翩翩起舞,忘记了自己已年岁50了。
练粉笔字,每天一板,没有间断。在练粉笔字的群体中我是年岁最大的一位。
写钢楷字,每月两页,我一次不落的认真书写。
多媒体课件,每节课都用,再不是为了检查,而是为了需要,成了一种习惯。
每天早晨,下车后,我径直走向班级,一直到下班铃声即将响起才回到教室,整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中午,总是在孜孜不倦给学困生辅导。自开学以来,没有一个中午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前些日子,不小心崴了脚,整个脚都肿成青紫色,同事们都关心的说,你应该去医院拍个片。刘连江老师说,你应该在家休息,校长说你可以坐着上课。然而,我没有休息一天,仍然一瘸一拐地坚持上课,也没有一节课是坐着上的,因为我不习惯。
朋友说,你都50岁了,能管理一个班就很不容易了,工作差一不二就行了,然而我从来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然一丝不苟的工作。只要工作需要我,我就干。班主任技能大赛需要我,我上;语文素养大赛需要我,我上。而且,我感到很荣幸,因为领导和同事们信任我,认可我,虽然很累,但心里甜。
现在学生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爱他们,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是他们给我展示才华机会,让我享受到了职业的快乐。如果没有他们,我知道的,我所学的知识就毫无意义了。
叶澜教授说过:教师是让人永远年轻的职业。班主任这个职务让我心有所系,心不会老,每一天都过得踏实而滋润,激情满怀,让我无法止步,如果需要,我会一直工作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心怀一份感动,胸怀一份执着,肩负一分责任。不断前行,我将把心打开,把真情留下,把爱写在班主任工作中。
第三篇:《关于我对学习古典诗词的体会》
《关于我对学习古典诗词的体会》婉约与豪放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与词并属韵文的两种形式。诗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供人们吟咏的;词是运用语言文字的美妙结构,还要能配合音乐,作为某一乐曲的歌词,供人们歌唱的,诗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诗和音乐没有关系,而词是依附于音乐曲调的。“诗和音乐没有关系”,只适用于唐宋以后,在唐代还不能这样说。中国最早的音乐称为“雅乐”,配“雅乐”的歌词保存到现在的是《诗经》;后来的音乐叫“清乐”,配“清乐”的歌词是“乐府诗”。到了公元四世纪以后,中国本部各兄弟民族的音乐及中亚、印度的音乐随着佛教大量地传播进来,和中原的音乐长期地接触融合,发展为一新耳目并经常在宴会上演奏的“燕(宴)乐”。这种新乐,很快就风行四方。南朝乐府里某些长短句和歌辞,如簘衍、萧统、沈约写的《江南岸》十四首,一律都是七言和三言相杂的定句、定字;隋朝的杨广、王胄写的《纪辽东》,更接近词的形式格律。在民间,早就开始了填词的尝试,象《河传》、《杨柳枝》等,就是隋代群众的创作。词开始的名字叫“曲子”,后代五代人称之为“曲子词”。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如《菩萨蛮》、《忆秦娥》、《水调歌头》、《满江红》等,称词调或词牌,用来表明这首词写作时依据的曲调和乐谱;它大部分都分成片(或称调),相当于现代歌词的段;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尽相同,每个词调有一定的格式,韵位大都是在音乐上要停顿的地方;词的句式大都是长短不
一、参差不齐的,从一字到
九、十字的句子都有;词对四声和阴阳的要求更高,变化亦多,都是由词的音乐性派生出来的。敦煌曲子词的发现,给我们研究词的起源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它们大都作自唐玄宗时代起到唐末五代,其中除了少数可考知的作者之外,绝大多数是无名氏作品。从内容上看,主题丰富、题材广阔,是敦煌曲子词的显著特点。从形式上看,朴实自然、流利清新,富于表演性和故事性,是敦煌曲子词的特征。至于文人词,最早如李隆基的《好时光》、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等,都对后代有一定的影响。从晚唐到五代,文人词的逐步趋于成熟,产生了温庭筠、韦庄、欧阳炯、冯延巳、李煜那样著名的词人。温庭筠等词人的词风格婉约、绮丽,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流派。后世称他们为“花间词人”或“花间派”。李煜的词在旧时代广为流传,影响极深,“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比。”北宋前期,由于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学观念诸方面的缘由,由于连续出现了几位写婉约词的大家,从而使整个北宋成为婉约词的黄金时代。这派的内容、题材、偏重于男欢女爱、离悉别恨,艺术风格体现了委婉缠绵、含蓄蕴藉、清丽柔和的阴柔美。中不宜表现的微妙情感,即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艳情和闲愁,充满着浓烈的脂粉气,也有一些清新秀丽的词篇。婉约派并不单纯,可归纳为以江西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为代表的西江派,以柳永为代表的市井派,以张先、贺铸为代表的奇艳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的清婉派,以周邦彦为代表的精雅派。婉约词源远流长,“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省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第一次明确提到“婉约”、“豪放”的概念。然而这主要是就作家的个性所表现的风格立论,并非以引强分词家为两大派别。“豪放”的名称虽然出现较晚,但不等于豪放词出现晚。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因每个词人的生活遭际不同,思想性格各异,表现手法有别,而存在不同的风格,就有婉约和豪放的雏形出现。一般谈到豪放词,仅限于宋代,仅落在苏辛二人身上,甚至有人认识只有辛弃疾才算豪放派领袖。在词的领域内,婉约词的天地无限广阔,豪放词的范围则极为狭窄。定为豪放词有什么标志?①从题材上看,它突破了词是“艳科”的束缚,所表现的领域极为广泛,感慨身世、吊古伤今、社会风貌、山川景物等均纳入豪放词的表现范围,可谓“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②从表现手法看,不拘常套,既可“以文入词”,也可“以诗入词”,但往往以铺叙、直抒为主。所以表现在意境上,多为“有我之境”。③从艺术风格上看,恢宏,沉郁,横放杰出。④从意律上看,和婉约词相比,有一定的自由词,而且多采用音律响亮的长调词谱,以抒其抑郁不平之气。从以上四条标志来看,豪放词的艺术天地,不仅不比婉约词小,而且要宽广得多。而写豪放词则要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假如一个词人没有宽阔和襟怀和郁勃不平的气势,特别是没有炎热的爱国心肠,也很难写出真正的豪放词。以词的起源来看,婉约词有百首,列豪侠、感慨、志愿、勇武等类属于豪放词的却有130首之多。词在宋代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极盛之下难以为继,后人做词,只能在量的方面增加,在质的方面很难超过宋朝。我们根据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来评选从唐代到近代的婉约词与豪放词。婉约词有众多的选本可供参考,而豪放词的选定,则颇费周折。从词的产生、发展、衰落与复兴的时间顺序来编排。作品原文,各版本间有出入 。(作者简介:王月凡,中华新闻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中华易学导师联盟协会秘书长,曾出版专著10部,多篇人物通讯被相关媒体刊发。)
第四篇:挚爱的守候的诗歌
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照片中你那迷人的眼神。
就这样轻轻地抚摸,
你那美丽的脸颊和柔软的发丝。
思念的心儿,习惯了暮色中激荡,
徜徉在深深爱恋的灵魂深处。
繁华的都市 随处可见的华丽,
也难给予孤单的身心一滴的慰籍。
拥挤的人潮里,默默等待你的消息,
山花烂漫那一刻,愿你我携程同行。
为你我那间梦寐的梦幻咖啡屋,
燃烧青春的年华。
长路漫漫,幸运与你相识,
幸福的事,你给了我一个旅程中的彼岸。
对你的爱,如寒冬里的一米阳光,
融化一冬的冰雪。
天上的云儿在那懒散地漫步,
你是否也知道他心里的想念和牵挂?
独自倚靠阳台上把盏临风,
盼望我们相守的那一刻。
幸福的事!我们相遇在最美好的年华!
宁愿,化作那一片追月的彩云,
环绕明月的轨迹。
宁愿,为你倾尽我一生的年华,
永远为你守候
第五篇:我眼中的诗词曲精彩散文
唐人说,合辙押韵,深入人心的是诗
宋人言,委婉不失霸气,豪放不失真情的是词
元人道,情深意绵长,调轻文悠扬的是曲。——题记
读书,看书,读的是心,看的也是心。
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看懂了这本书。我想说的东西不是书,可是它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万首,宋词风骚,元曲清婉,正是这些古人留下的东西给了我阅读上最大的启示。
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王朝的更迭,日月的变迁;领略了贬谪的心酸,年轻的豪气;也欣赏到了山河的秀美,江海的磅礴。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的包罗万象。而这一切的一切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诗,是古代最负盛名的一种文体。而它发展的全盛时期在一个辉煌的朝代——唐朝。故而唐诗闻名于世,而我最喜欢的自然也是唐诗。唐诗收集最全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或许真正拥有的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凡事自有优劣,唐诗中也分精华与糟糠。所有的诗人中主要有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杜甫是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李白是浪漫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而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有《将进酒》中的意气风发,有《月下独酌》中的浪漫孤独,亦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奇妙想象。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洒脱。诗仙之名,怎是虚妄。
词,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的盛行年代则是在充满文风的宋朝。宋朝的统治者虽然昏庸,但是对于文学的发展,确实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词同诗的分类不同,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与李清照;而豪放派的代表则是苏轼与辛弃疾。苏轼当然是人尽皆知的大文学家,我偏爱的自然也是他。他的词不仅典雅精致,也更是奔放华美。他写下的词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苏轼彩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曾如此称赞苏轼的词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足以见苏轼在词上的造诣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并不熟知,但元曲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最著名的便是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让我最深刻的元曲代表作品是《天净沙·秋思》,所以我推崇的也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文字的清新古朴让我领略到了自然的美丽,也感受了游子们的断肠心声。如今,枯藤依旧,昏鸦却不复。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便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三种不同的文体,带给我三种与众不同的感受。让我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也让我感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字的范围,更大的是对人心的影响。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