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会出现读音、语法、语序、时态、交际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对这些错误若处理得当, 会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 尝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反之, 则会影响学生对英语技能的掌握, 甚至挫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 恰当地纠正语言错误是使学生具有安全感、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原则之一。本文探讨和分析了英语语言错误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并对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提出一些建议。
1 理论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一些国外应用语言学者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以期发现、了解和解释语言学习策略和过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 。
语言学家科德 (Corder) 、理查兹 (Richards) 等学者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错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有较大影响。他们于20世纪70年代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错误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科德 (Corder, 1974) 根据学习者语言学习阶段的特点, 把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分为三类:“系统形成前的错误” (pre-systematic errors) 、“系统的语言错误” (systematic errors) 和“系统形成后的错误” (post-systematic errors) 。他认为当学习者没有意识到目的语中的某一规则存在时所产生的语言错误是“系统形成前的错误”。当学习者发现了目的语中的规则, 但却找到了一个错误的规则并对此规则作出一种假设, 这时所产生的语言错误则是“系统的语言错误”。当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某个正确的目的语的规则, 而在使用过程中却与某规则不符合但其想表达的意思仍然清楚, 这样的语言错误被称为“系统形成后的错误”。
根据以上的分析, 本人把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2 语言错误的性质和类型
2.1 口误、笔误
这是一种暂时性的、局部性的错误, 通常是一些拼写或是句子中遗漏、添加一、二个成分造成的错误。
例如:He go to school every day.动词的词尾忘了加es。
2.2 时态、语态错误
这种错误是受语言水平运用和语言能力的限制而经常犯的错误。这类错误普遍存在, 而又是全局性的。例如:He has seen him yesterday.这里表示的是过去的动作, 应用一般过去时。故has seen应为saw。
2.3 语序错误
这是指句子中有某些成分的位置不符合英语的习惯要求, 这类错误通常是把母语的句型结构直接套用到英语中而造成的。
例如:I with my sister go home. (我与姐姐回家) 这里应该按照英语的使用习惯谓语go home, 再说状语with my sister, 故应改为I go home with my sister.
2.4 应用规则不全 (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 或过分规则化
这是指句子中需要应用几项语法规则, 因少用了某项规则, 或对某种规则过分关注而造成的错误。
例如:Do you know what is it?这里特殊疑问句在复合句中做宾语从句时, 用陈述句语序, 故应改为:Do you know what it is?
2.5 过度概括错误 (overgeneralization) , 或矫枉过正 (hypercorrection)
这是指按某项语法规则任意类推造成的错误。
例如:He was writting a letter yesterday.这里Writting应改为writing。
2.6 同义词、近义词误用
这是指对一些意思相同的词的用法错误理解, 不注意其应用场合及情景, 胡乱套用, 造成错误。
例如:I see TV every day. (see改为watch) 比较:I often see a film.
3 产生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 产生语言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母语的负迁移作用的干扰
学生从小学或初中开始学英语, 此时已习惯用母语思维。语言学证明, 已有的母语经验对学习英语有促进作用, 这在语言学中叫正迁移作用 (positive transfer) (桂灿昆, 1985) 。相反, 也有学生常用已有的母语经验迁移到相异结构上, 造成干扰学生理解英语, 这种作用叫负迁移作用 (negative transfer) (桂灿昆, 1985) 。
事实证明, 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用母语的思维习惯迁移到学习英语中, 套用母语的结构和用法, 容易产生错误, 甚至闹出笑话。
例如:He gave me to buy a book.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应为He bought me abook.)
3.2 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差异因素影响
各民族都有各自特定社会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和社会习惯。学生学习英语时常会用本族的文化套用到英语中去, 让外国人莫名其妙。例如:中国人在与人见面问候, 打招呼时, 通常会说:“你到哪里去?”“你吃过饭没有?”作为相互问候。因此, 遇到英美等国人时, 就会以“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had lunch?”来打招呼。由于中外文化差异, 外国人听了前句会感到生气, 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听了第二句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 期待你约他吃饭。
3.3 混淆语法规则
英语学习中学生接触到很多语法规则, 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 一知半解, 理解有误, 就会混淆各种语法规则。
如:She is comes.这是把She is coming与She comes相混的结果。
3.4 操练不足
由于平时操练不足, 很多学生对一些语法规则说得头头是道, 而在实际应用中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是由于学生缺乏言语交际性操练, 难以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
例如:He read English every day.这里因he是第三人称单数, read应加s。
4 如何纠正语言错误
很多语言学家都认为, 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和错误发生的不同起因, 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
4.1 什么时候纠正错误
纠正错误一般要在操练之后。口头操练时, 让学生把话说完, 做完练习后再纠正错误, 这样能维持学生练习的完整性和说话的思路, 不至于因纠正错误而中断。书面练习可以把其中的共同性的常犯的错误收集起来及时向全班纠正, 这样就会印象深刻, 不致重犯。
4.2 怎样纠正
教师首先要收集整理学生口、笔头练习和交际活动中的错误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决定哪些错误应该改。首先, 妨碍学生理解信息的错误应该放在改错的首要地位。其次, 全局性的错误 (global error) 要改, 这是指那些影响理解和表达交际活动的共同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 要及时指出并向全班解释, 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并改正。而一些局部性错误或口误的、暂时的失误可以稍作提醒让学生自己改。
4.3 由谁来纠正
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改错。要求学生自己改错或互相改错, 这样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印象更深, 对错误的纠正就会更加彻底, 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将学到的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进行各种交际活动, 交流信息。所以, 学习英语的错误能否得到彻底纠正, 关系到能否完整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 教师通过学生的错误得到教学的反馈, 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自己的外语教学水平。
摘要:错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一种方法。本文着重介绍错误的不同类型, 错误分析产生的理论背景、错误分析的步骤等。
关键词:错误分析,错误类型,负迁移干扰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 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原理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 (3) .
[5] Corder, S.1974‘.Error analysis’in J.Allen and S.Corder (eds.) .The Edinburgh.
相关文章:
浅析第二语言学习者情感因素及学习策略浅谈01-22
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01-22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201-22
2009英国泰晤士报亚洲大学前200名→中国大学排名名单01-22
以信息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进学生素质教育01-22
浅谈生活经验与历史学习的关系01-22
基于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语言培训与教学新模式——再思索二语习得研究于学生自主及教师自主的启示01-22
二语习得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研究初探01-22
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