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 作文范文(共3篇)
篇1: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 作文范文
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
中国人自古以道德立国、立身、立命,几千年来讲究仁、义、礼、智、信,没想到了今天,在国人还来不及为举世瞩目的经济荣光邀杯庆祝时,行业暴利、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建筑安全等恶性事件却像一把把利刃,划出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不久前,政府总理质问房地产商是否流有道德的血液,最近又痛斥“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楼倒倒、瘦肉精、550万天价医疗费……人们尚不能判定,一切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追逐利润最大化成为共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的道德真的崩塌了吗?利益面前,道德的价值何在?如果说道德沦丧是发展过程的必然代价,但愿这个代价是短暂的。毕竟文化命脉的底线、法律的底线就在那里,抬起头来随时都能看见。
——编者按
【采访对象】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诚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博士孙守纪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毅
【讨论话题】古代商贾的道德观
道德为什么滑坡?
市场经济没有道德?
道德与规范
事件回放
食品安全事件
【染色馒头】2011年4月12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瘦肉精】继2009年2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事件后,2011年3月15日,沉寂一时的瘦肉精再现“遗毒”,双汇被曝收购“有毒”肉。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动物药品,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如果长期服用会诱发恶性肿瘤。
点评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空壳奶粉,到2008年河北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毒双汇、敌敌畏鱼干、敌敌畏泡菜、陈馅月饼……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房地产事件
【高价暴利楼盘】在某地产网站的调查中,北京第一豪宅霞公府售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而其此前拿地时的楼面价仅4145元/平方米。包括钓鱼台七号院、首创禧瑞都、红玺台、银河湾、远洋万和城、上国阙、华远九都汇、中海紫御公馆等豪宅项目也是同样低价拿地、高价卖房的情况。
【上海“楼倒倒”】2009年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无锡“楼薄薄”】2009年8月,无锡桐乡市居民沈汉良发现自家天花板湿了,原以为楼上住户徐建兴在搞装修。谁知,后经相关工程师测定徐家楼板才是“罪魁祸首”——楼板设计厚度12厘米,而徐家楼板厚度却只有7.9厘米。
点评 房地产暴利、接踵而来的楼房安全,成为不少居民共同的一块心病。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控制房价时特别强调,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试问:他们有吗?
医疗卫生事件
【人死还收费】49岁的吴喜英因胆管结石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接受手术,却不幸身亡。出院小结显示,宣布临床死亡时间为3月21日5时32分,而医院的住院费用表显示住院时间一直到3月23日。一个小手术,住院一个月、三次手术,天价医疗费是45万元,据家属查证,仅输液就达330多公斤。
【南京徐宝宝】2009年11月3日,婴儿徐宝宝因高烧、眼眶部肿胀等症状入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清晨5点多钟不治身亡。据婴儿家属反映,婴儿住院病情恶化时,家属几次向值班医生反映病情,由于医生打游戏、睡觉等原因,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由此导致了婴儿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死亡。
点评 “医者父母心”的古训,似乎早随古人远去。医生本是崇高而神圣、极富人性的职业之一,医院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场所。但令人遗憾,大大小小的医疗事故,居高不下的行业暴利,冷漠而不负责任的“职业疲劳”,时时敲击着国人疲惫不堪的神经。
古代商贾的道德观
孙守纪
中国传统商业道德源远流长。优秀传统商德作为其主体部分,主要讲究公平交易和诚信不欺,它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古代,对商人的约束主要靠一些非正式规则,如道德说教、亲情、血缘关系等来实现。其中,尤以儒家的“义利观”为代表。
先秦经典儒家“义以生利”和“以义制利”的思想,是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内容,由此所延伸出来的“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等思想便构成了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并渐渐与商业公平交易等原则融会贯通,指导着古代商业活动。
如,在《论语里仁》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说法。大意即发财富贵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宁可不要。此外,还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以及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关于“义与利”的辩论,都成为古代商业活动遵循的无形法则。
儒家认为,品行高尚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这种利益是否符合全社会公众的道德准则。
延伸阅读
“圣人之本”与“百行之源”
《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得食于贾”,指不诚实的商人不得以商为生。宋代周敦颐说“诚”是“圣人之本”与“百行之源”。诚信是商贾的人格追求与立业根本,处理与国家、同行、顾客、主人、佣工等关系的基本原则。记录清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水窗春呓》一书中就指出,一些享有美誉的商贾与老店,“如扬州的戴春林,苏州之孙春阳,嘉善之吴鼎盛,京城之王麻子,杭州之张小泉……得名之始亦只循„诚理‟二字为之,遂食其报于一二百年”。
市场经济没有道德?
王 诚
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具备基本道德和基本素质的。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在肯定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之外,也特别强调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并提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道德是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如果失去了道德这道屏障,任欺诈等行为肆意泛滥。久而久之,人们不再相信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大家都自给自足。那么长此以往,市场经济将不复存在。
如果没有任何道德或规范的约束,而是像原始丛林社会一样,弱肉强食,追求野蛮的经济形态,将不利于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道德不是“商品”,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一切都可以出售,那就不是市场经济了。
有人将现有的社会道德滑坡归咎于市场经济的问题,认为是市场经济导致了道德伦理的丧失。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这些负面消息而否定市场经济,本质上,它们与市场经济本身也是格格不入的。
延伸阅读
美国企业讲道德
美国有句名言:“要靠做好事成功(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这实际上也是美国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环保运动中,有许多公司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许多美国人在决定自己是否使用某一企业的服务时,也要看其道德形象。这从他们的企业广告上就可以看出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在广告上只字不提自己产品的性能如何优秀,而反复鼓吹自己的产品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资助第三世界。从这些美国企业产品的行为和宣传上,你可以说道德被市场化了,也可以说市场被道德化了。
道德为什么滑坡?
张 翼
“文革”时期对儒家思想、佛教、道教等的过分批判和否定,导致年轻人的思想文化传统被完全打破。“文革”结束,在迅速发展经济的接口中没有及时梳理以往的历史文化,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除历史文化传统遭遗弃外,自改革开放后过多地强调“发家致富”,以及在部分地方商家将欺诈作为经验,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不过,目前的“道德滑坡”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存在的短期现象,随着规范的完善,会有所好转。
王晓毅
现有体制也是造成“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很多规范、约束都是自上而下制定、贯彻实施的,官方声音掩盖了民间说法,在依法治国环境下,“道德”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
此外,古代的商业活动范围较小,对商品交换的依赖程度较低,大部分人都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古代商业活动大都是在熟人社会里发生的,大都是重复交易,交易双方彼此都非常熟悉。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业活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商业活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商业交易大都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彼此都不是很熟悉,而且往往只发生一次交易就结束了。这也是造成如今商人“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延伸阅读
道德银行的成立与夭折
近年来,我国道德滑坡现象严重,为此有人提出“道德市场化”。2002年1月7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创建了全国首家“道德银行”。此后,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不断有新的“道德银行”陆续开张。“道德银行”仿照银行的形式,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庭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如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将消费一定的道德币,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这个尝试并没有大获成功,许多“道德银行”开门不久后陆续夭折。
道德与规范
张 翼
其实“不道德”行为并不是我们国家的专有产物,是所有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在伊朗、美国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道德不相符的行为。日本在二战后也曾出现过类似中国“道德滑坡”时期,也有过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的现象。但随着规范的逐渐确立,在上世纪60年代渐渐得到改善。
一方面要对违法的“不道德”行为严厉批判,同时也要注重在道德教育上做文章,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注重宣扬“勤劳致富”“规范致富”,以此影响人们的“道德观”于无形之中。
孙守纪
现代商业道德是和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成风、官员的道德水准低下,也不能对商人过多苛求。毕竟官员榜样作用更强,影响也更大。
因此,解决商人的道德问题,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约束官员、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共媒体的自由权、切实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这是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根本之道。其次,要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建设,这个基础还是规范官员职业道德,其次才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诸如医生、律师、教师、会计师等。第三点才是规范商人的职业道德。
王晓毅
在古代,不道德的行为可能更多的体现在男人打骂女人等方面,在消费社会,则更集中地表现为商家制造假劣伪冒商品。不同的社会土壤孕育不同的社会行为,与古代道德风气相比,并不能笼统地说现代人的道德水准降低了。
道德危机蔓延与否,关键在于社会给它提供的土壤如何。当前应加大法律和监管力量,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更好地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王 诚
为何现在社会潜规则影响依然巨大?重要的一点,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执行力度等大大受侵犯。如何遏制频发的道德沦丧事件?首先必须在健全现有法律、法规以及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加大执行力度。
此外,还应不断完善现有道德体系建设和宣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其中的“道”非常关键,但现在缺乏这一块理念的引导。这些年在教育问题上,我国倾向于技能培养,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进而导致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公共意识不强。
不过,在道德建设方面,要张弛有度,力争掌握好“火候”,不能造成道德宣传的过高标准与生活实践中的过低标准的失衡。
延伸阅读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节选
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
篇2:再婚的我们,该如何拯救这段婚姻
我现在简直无法和丈夫相处下去了。我和他结合之前都有过婚姻,他还有一个孩子。结婚时他想把孩子放到奶奶家,我觉得孩子才5岁怪可怜的,就把孩子接过来住了。也许因为结婚时受到我父母的反对,他经常跟我说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有本事让这个家成为大家羡慕的焦点。他一直在外面赚钱,一个月只回两次家,而且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我则在家操持一切。14年的婚姻就这么过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些钱,我就要求他找个离家近的工作。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了,没有必要这么辛苦,我需要他在身边。
他答应了,并找了个离家近但没有太多钱的工作,我本以为幸福生活终于来了,可是接下来却是无休止的争吵。本来出于对他的信任,我从两万私房钱中拿出一万来给他还债,但没想到他根本没有所谓的债,他自己也攒了私房钱,还用这钱和我给他的一万元买了一辆车!我很愤怒,我一向反对他买车,他一点儿不尊重我的意愿!更糟糕的是孩子本来和我关系很好,但现在他却不愿意接受我给他找的工作,和我们大吵一架,离家出走了!
我真的很愤怒,我要他回家是想享受家的温馨,想让他对这个家尽一点儿义务,可他总是添乱,总是和我争执,还很粗暴地对待儿子,导致儿子离家出走。我忽然发现这真是一场错误的婚姻!可是我现在也无法离开了,我该怎么才能拯救婚姻呢?
苏州 文娟
文娟:
再婚家庭很不容易,因为过去的生活必然要对现在产生一定的影响。幸运的是,你们过去十几年,因为没有真正“生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影响降到了最低;但不幸也恰恰是因为你们没有真正生活在一起,缺乏应有的磨合,错过了培养夫妻感情和默契的最好时机。
那么你们14年来为什么能相安无事呢?因为你们的家庭属于“建设型”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有一些目标,比如5年计划、10年计划等等,为了实现这些计划,夫妻俩一起奋斗,这时他们更像一个团队,而不是夫妻。但一旦计划完成,他们就被迫面对彼此,他们的所有注意力无法再分散到目标上,这时就是婚姻问题的高发期。
这就是所谓的可以“共患难却无法共富贵”。你的丈夫因为和你结婚时受的刺激,也许还有他前一段婚姻的影响,让他急于证明自己,他需要得到肯定。也许这辆车对他很重要,这不只是车,更是他的价值感的由来。只是因为你的反对,让他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手段。
而你呢,虽说希望他回来承担家庭的责任,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好让他回归的准备。事实上丈夫回到家后,打破了14年来形成的权力平衡。以前他只是过客,现在他要求分享权力了,而你还不习惯将一部分权力让给他,不习惯被人分享对这个家的决定权,因此心理开始失衡。你既然让他回来,就要明白,从此你们要改变的是14年来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首先需要确定哪些是可以分享的,哪些是你希望保留的。而这需要你们来沟通,也需要时间和耐心,两个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走入婚姻,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彼此磨合,磨合什么?是一种共同的生活原则和规则,你们的磨合其实才真正开始。
度过磨合期最重要的是形成基本的理解,比如你要理解丈夫为什么如此想买车,以至于他明知道把车买回家,你会生气,也要背着你去买。这说明在他心中,车就是价值感和自尊的象征,他无法舍弃,所以宁可冒着危险也要买下来。你能否尊重他这种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呢?你能否给他这种尊严感呢?你能理解这些对你可能无所谓,对他来说却很重要的想法和举动吗?
你的生活支柱是什么呢?安全感。你需要确认对这个家的控制,否则内心就会充满不安。你为他抚养儿子,你为他操持家庭,你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让自己占据家庭的主导地位,这样你会感到足够的安全。
如果你们能彼此承认也接纳对方的价值取向和最核心的需要,你们的婚姻就会走出磨合期,真正成熟起来。
(责任编辑/王小艾)
E-mail:wangxiaoai1981@126.com
篇3:如何拯救我们的道德 作文范文
In this urgent time, World on the Edge calls out the pivot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how to solve them now.
We are in a race between political and natural tipping points. Can we clos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ast enough to save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and avoid catastrophic sea level rise? Can we raise water productivity fast enough to halt the depletion of aquifers and avoid water-driven food shortages? Can we cope with peak water and peak oil at the same time? These are some of the issues Lester R. Brown skillfully distills in World on the Edge. Bringing decade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to play, he provides the responses needed to reclaim our future.
值此危机时刻,《崩溃边缘的世界》交代了关键的环境问题和当即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我们处于政治与自然临界点之间的竞赛中。我们能否迅速关闭火煤发电厂,拯救格林兰岛的冰盖,避免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巨大灾难?我们能否尽快提高水分生产率,阻止含水层枯竭,避免水源食物短缺?我们能否同时应对用水用油高峰期?针对这些问题,Lester R. Brown在书中都给出了巧妙的解答。他利用数十年的研究和分析成果,给了我们改造未来所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