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能力 阅读 数学

【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精选6篇)

篇1:【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原创: 莫文星

传统教育中,课堂上的老师不喜欢,也不允许学生有与他不同的答案,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老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也许受这种传统的听话教育的影响,我向来人云亦云,从来没有自己的见解。加入“王伟小语名师工作室”后,发现这里真是卧虎藏龙。刘小英校长对教育的热情,超强的行动力,治好了我的拖延症;王伟老师的思辨力,让我仰慕不已。受王伟老师的影响,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思辨力,决心改掉人云亦云的毛病。

最近,注定是一个忙碌的时间段,期末收尾工作,常规检查等零零碎碎的任务将我的阅读时间挤的越来越少。即使这样,我依然抓紧一切碎片时间读书、练字、朗读。缘于个性,不喜欢死咬一本书不放,我的阅读方式一直是“交叉阅读,同时进行”.这几天交叉着阅读两本书,白天看《学会提问》,晚上阅读《鱼羊野史》。今天,终于把《学会提问》这本书看完,感触颇深。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专家说”“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书中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的思维。一直以来,为了应付考试我们更多运用的是海绵式的思维,把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全部装进脑袋里。长大成人后,加入教师队伍后依然在不遗余力的培养学生的海绵式思维,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可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教师授予的所有知识,而应当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探究,就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此,淘金式思维必不可少。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而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

文中这段描述直击内心: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这两种思维方式如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人在阅读材料时会做什么呢?他会认真地阅读句子,并尽可能记住更多信息;他会用下划线标出关键的单词和句子;他会总结并记下阅读材料的主题和主要观点;他会检查他的笔记,并确定没有漏掉任何重要内容;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并理解作者的意思。他记住了作者的推理和观点,但不能进行评价。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他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念。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读者频繁地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他会在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于推理的质疑,他会与阅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交互作用。他想批判性地评估材料,并根据这些评估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比以前的阅读行为,我真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现如今,我慢慢地尝试着运用淘金式的思维阅读书籍,听取别人的话语,参考各种信息。当他人在进行描述一件事时,我总是运用淘金式思维,努力去把握住他语言中模糊的地方。比如,一个人说我太穷了。我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面吸收他的信息,简单的认为,他穷的一分钱也没有。而是弄明白他的那句我太穷了中的具体含义。因为,不同的人对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富二代只剩五万块钱的时候,会觉得很穷,可对一个贫困人家来说,可能认为五万元就是一笔巨款。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也。我想学生之所以不敢质疑,学生的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态,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灌输”式造成的,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质疑精神的人,老师自己应该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我会朝着这条路,努力前进的!

篇2:【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原创: 莫文星

传统教育中,课堂上的老师不喜欢,也不允许学生有与他不同的答案,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老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也许受这种传统的听话教育的影响,我向来人云亦云,从来没有自己的见解。加入“王伟小语名师工作室”后,发现这里真是卧虎藏龙。刘小英校长对教育的热情,超强的行动力,治好了我的拖延症;王伟老师的思辨力,让我仰慕不已。受王伟老师的影响,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思辨力,决心改掉人云亦云的毛病。

最近,注定是一个忙碌的时间段,期末收尾工作,常规检查等零零碎碎的任务将我的阅读时间挤的越来越少。即使这样,我依然抓紧一切碎片时间读书、练字、朗读。缘于个性,不喜欢死咬一本书不放,我的阅读方式一直是“交叉阅读,同时进行”.这几天交叉着阅读两本书,白天看《学会提问》,晚上阅读《鱼羊野史》。今天,终于把《学会提问》这本书看完,感触颇深。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专家说”“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书中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的思维。一直以来,为了应付考试我们更多运用的是海绵式的思维,把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全部装进脑袋里。长大成人后,加入教师队伍后依然在不遗余力的培养学生的海绵式思维,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可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教师授予的所有知识,而应当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探究,就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此,淘金式思维必不可少。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而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

文中这段描述直击内心: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这两种思维方式如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人在阅读材料时会做什么呢?他会认真地阅读句子,并尽可能记住更多信息;他会用下划线标出关键的单词和句子;他会总结并记下阅读材料的主题和主要观点;他会检查他的笔记,并确定没有漏掉任何重要内容;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并理解作者的意思。他记住了作者的推理和观点,但不能进行评价。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他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念。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读者频繁地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他会在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于推理的质疑,他会与阅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交互作用。他想批判性地评估材料,并根据这些评估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比以前的阅读行为,我真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现如今,我慢慢地尝试着运用淘金式的思维阅读书籍,听取别人的话语,参考各种信息。当他人在进行描述一件事时,我总是运用淘金式思维,努力去把握住他语言中模糊的地方。比如,一个人说我太穷了。我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面吸收他的信息,简单的认为,他穷的一分钱也没有。而是弄明白他的那句我太穷了中的具体含义。因为,不同的人对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富二代只剩五万块钱的时候,会觉得很穷,可对一个贫困人家来说,可能认为五万元就是一笔巨款。

篇3:【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1.观察细。细致地观察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基础。张老师以其细腻地观察, 从“家常课”前师生没有任何交流到课上基本部分的引导, 以及在观课中观察到“左右转体胯下运球、快速左右转体运球、看手势加快速度左右转体运球”等丰富的练习手段, “教师自始至终不忘提醒和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内容”等, 再现了课堂上真实的教学场景, 课堂内容的“真面目”是理解观课者撰写教学案例的基本意图。

2.视角准。准确的视角定位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关键。张老师在观课时, 选取了“学生个体差异”视角, 瞄准“个别学生在胯下无法做到变向运球, 教师积极地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继续练习上一个练习内容”等不同学生客观存在的表现, 凸显出现象背后的“文章”——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感悟出执教者指导学生练习时的表现, 分层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技能等闪光点, 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练习的乐趣, 达到学有所得, 练有所获的目的。

3.思路清。思路清晰是写好教学案例的保障。张老师对“胯下运球”教材分析到位, 宏观上从《课标》的要求进行阐述, 微观上从教材本身的特点, 从动作技术的前后联系、学生知识能力差异、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深入分析, 重点明确。再者, 能够联系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技能基础进行客观剖析, 厘清了教学中一系列的关系后, 张老师在教学案例描述上做到了让读者对案例背后的教育价值、教育策略有更加清晰的感知和领会

4.描述实。实实在在是写好教学案例的“法宝”。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教学案例也是如此。“家常课”一词折射出张老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如果平时不去认真研究,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什么是“家常课”, 什么是“公开课”。“能否做得更好”、“加油哦”等激励性的语言真实感人, 我们在张老师真实描述的“家常课”中, 品尝到丰盛的“精神大餐”。

5.感悟真。真情实感是优秀教学案例的魅力所在。该案例“虽然语言简单, 但从未忽视”、“虽然教学的手段没有新颖性可言, 教学的内容没有特别之处, 但教师将本节课上得实实在在”, 朴实的话语, 真实的感受, 发自内心真实的感悟和觉醒。

篇4:【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一、学会阅读

学会阅读就是学会读懂文字文本。在政治课学习中主要是学会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

阅读教材要明确教材的编写体例及意图。阅读教材主要是阅读课文正文。课文正文从段落上有引言段、过渡段、论述段、叙述段、结论段;从文法上分有论点、论据、论证;从思维上分有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从内容上分有事实、概念、原理。在阅读中加以区分正确把握,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阅读教材要对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正文的论述段、结论段部分、概念原理部分要精读,要认真细致阅读,仔细思考;其余部分可粗读,只需有一个大概了解,以帮助理解精读内容。阅读教材要达到明确知识内容要点,理清知识脉络体系,把握知识内在联系。

阅读课外读物有助于丰富知识面,深化扩展对教材的理解。可阅读书刊报纸,也可进行网上阅读。要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要先粗读后精读,一般内容粗读,重点内容精读;要学会收集资料、整理笔记。

二、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就是学会质疑、发现、提出问题。阅读要与思考相结合,要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发现、提出问题。提问的要求:在教材知识理解的难点上质疑提出问题;在与学过知识比较的异点上质疑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的热点上质疑提出问题。提问的类型:发现记忆型问题;理解思考型问题;实际运用型问题。提问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问题。提问的关键:要多问为什么问题,特别要注意逆向思维,问题就自然出来了。

三、学会探究

学会探究就是学会在发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問题解决问题。政治知识是概念和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学习政治知识的实质是探索研究理解把握概念和原理及其体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政治课学习中要学会探究的方法有:概念学习的方法就是根据概念的属差关系划分层次,把握关键词语,理解概念内涵;联系实际例子,明确概念外延;划清与学过的相关概念的界限。原理学习的方法就是要明确原理观点(论点),把握原理的内容要点(论证原理观点的理论论据),能够类举出说明原理观点的事例(论证原理观点的事实论据),划清与原理相关错误观点的界限,明确原理的实际指导意义。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就是根据概念之间和原理之间以及概念与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知识体系图表,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知识应用的方法就是运用知识联系实际,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答问题;通过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实践的方法就是通过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劳动、报告讲演等形式,深入了解社会实际,获取感性材料,应用验证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就是在学习中确立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深入实践,大胆探索,独立探究,形成研究成果,获取新知识,写出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

篇5:【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今天同事问我:“你会和一个完全不如你,但不断对你顺便好的人做好朋友吗?”我说:“会啊,我没那么势利啊。”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这本书里的大花。

其实咱们每个人都曾是那个大花,致力的对本人欣赏的人顺便好,不管对方时候买单,能否看的上,能否放在心里。咱们欣赏过的人,可能是同性的那个TA,可能是一个老师,可能是一个咱们心中想要保护的人,但无论是谁,咱们都曾那么执着的不求报答的对一个人好,那种感觉,咱们都有过。

我曾经顺便喜爱我的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个年轻的,高高的女老师。我这个人比较早熟,喜爱和比本人大的人做朋友,我执著的认为,高老师就是我的好朋友。我会在上课的时候故意捣乱引来她的留意,我会在作业本里故意放东西,我会在放学的时候故意走出过马路的队伍。那年才十一岁的我,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在毕业的时候写了一封关于老师的文章,寄给了电台午夜讲故事的节目。

那个节目我天天听,我喜爱讲故事的那个人的声音,在鸦雀无声的时候,偷偷的藏在被窝里,听着美好的文字,在舒缓的音乐中一字一句被朗读出来。我猜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字也能被读出来,并且恰好被老师听到了,那有多棒!于是我就写了一些文字,凑成了一篇文章。其实文章就相似于《我的老师》之类的少年作文而已,甚至于比起每天被堵出来的那些小孩儿的故事,我的文字,童稚的几乎没法读出来。缓缓的,在我行将遗记这件事的时候,某一天我忽然听到了本人的文字。那个霎时,我正站在窗户旁边的纱窗旁边捉蚊子,忽然听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音乐,由于这也是我的文章的标题。我呆呆的听完,心想怎样不通知我一声就播了呢?紧接着,导播和我的老师开始对话。原来,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导播已经和老师联系上,文秘网,让老师在电话里听完了整个文章。我吓得不行,只管我已经毕业了,这个文章仅仅是一个留念,留念一个我很喜爱很欣赏的好老师,但仍然让我觉得很忽然。

老师说了什么具体的我遗记了,总之就是一些,宿愿我好好学习,长大做栋梁之类的话吧。但对于我如同一个里程碑一样,我的小学完结了。后来,我也总遇到我欣赏的人,并且很单纯的很敬慕的对他们都很好,和大花一样,不求报答,单纯的宿愿表达我对你的欣赏,和对于你出如今我这段生命中的感谢。如今回想起这些人,占据了我年少时光的每一站,像声波一样响亮,又像天籁一样闪耀着。如今的我,可能比他们更好更强了,但仍然忘不了,那些让我缓缓学着长大,变得向他们一样好的人。

篇6:【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近段时间,团结村车站组织大家学习了《时代的召唤》《前进的目标》《奋斗的号角》三篇文章,使我这名入路不久的铁路新人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时代的召唤》一文,使我对铁路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正是通过对《时代的召唤》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又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的使命:詹天佑结束了中国不能自主修建铁路的历史,京张铁路的建成标志着工业文明开始在中华大地扎根并蓬勃发展,詹天佑完成了他的时代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完全独立自主建成的成渝铁路拉开了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大幕,铁路先辈们用血和汗铺垫出了一条条强国之路,完成了他们的时代使命;从“追赶”到“领跑”,从“三个世界领先”到“三个进一步提升”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自信,作为新时代的铁路职工,我们必须具备时代有召唤、人们有期盼、铁路有担当的思想,不断努力、开拓、创新,使铁路成为中国发展改革的最前沿,完成我们这一代铁路人的时代使命!

小中见大,以我的切身经历来说,最初在外地上大学一年里最愁的事就是寒假回家了,必须要提前很长时间关注到火车票的预售情况,提前去车站买票,乘车当日也必须要早早的排队,因为去晚了极有可能没有地方放行李箱,车厢的拥挤程度会让你没有上卫生间的欲望,整节车厢充斥着的泡面味道,像极了一句广告词“那酸爽”现在刷脸进站、高铁订餐、自主选座、微信买票、无线上网…… 亿万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铁路的新变化,纷纷为铁路出行的美好体验打 call、点赞,铁路让生活更美好。

我相信在党中央和铁路总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未来的中国铁路必将更加强大;同时我也相信在铁路这个欣欣向荣的集体中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抱负,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经年之后可以骄傲的说铁路的发展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功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总结3000字 下一篇:项目支部党员大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