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陕西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此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从2005年开始, 我国就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研究, 陕西省在追溯体系建设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2008年, 陕西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明确了以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 以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手段的总体建设思路, 逐步建立有关产地编码、生产基地档案、规范包装标识、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1]。第一, 广泛开展试验示范。陕西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有500多家, 涉及到水果、茶叶、蜂蜜、蔬菜等。其中, 2013起, 在宝鸡、商洛、汉中等城市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2015年留坝蜂蜜实现了追溯体系建设的整县推进工作。2016年, 多家绞股蓝企业开展质量追溯。在示范及市场作用的带动下, 西安、铜川、宝鸡等市先后启动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大荔、旬阳、宁强等开展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追溯体系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支持[2]。第二, 追溯工作模式基本形成, 并初步显现功能效用。陕西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实施的工作模式。陕西省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开始试点, 主要以容易包装标识的水果、茶叶、蜂蜜等为试点, 由政府搭建追溯体系信息平台, 健全软硬件配套设施, 企业进行追溯信息采集、标识、张贴等。政府对试点单位在管理上采取先验收后资金支持的工作模式, 先与追溯试点单位签订工作委托协议, 明确工作职责, 考核指标, 并进行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在追溯实施过程中, 政府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 及时了解工作进展, 并通过远程网络、QQ等方式答疑解惑。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绞股蓝生产企业实施了追溯后, 销售额大幅提升, 带动茶叶和其他企业也开展了质量追溯,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由政府补贴企业被动状态转变为企业自觉自愿实行[3]。
二、存在问题
(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农产品生产者重经济利益, 轻产品质量。在对西安周边蔬菜、水果种植区域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 相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户更关心的是产品的卖相和价格。因此, 不少农户为了产品能够早上市, 卖个好价钱, 大量使用化学剂, 农户农产品安全意识差。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 价格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加之消费者无法区分农产品是否安全, 导致部分消费者存在侥幸消费心理。有些基层政府对于管辖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被动应付。总之, 基于上述原因, 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4]。
(二) 农业标准化程度低
近年来, 陕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但在全省范围内标准化生产规模小,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首先, 在农村基层, 人们对农业标准化认识肤浅, 既没有认识到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 也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其次, 陕西省农业生产没有形成统一规划、指导和规范运作的体系, 很难进行标准化管理。加之, 农业标准化科研和生产经费不足, 示范区效果发挥不明显。总之, 陕西省农业标准覆盖率不高, 农业标准化程度低, 技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三) 扩大追溯体系建设规模艰难
目前, 陕西省开展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只有500多家, 只占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一小部分, 而绝大多数企业受制于思想认识、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 短期内无法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尤其是县领导对追溯体系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政策文件上, 还没有在管辖区域内纳入计划, 更谈不上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集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于一身, 而且需要不断更新数据库信息, 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如何开展和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技术上缺乏深入的研究[5]。
(四) 追溯的理念和技术没有深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我国开展不超过10年, 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 如何让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在陕西省落地生根, 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农产品条码标签为主线, 把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数据及时采集上传, 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查询服务, 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链条长、环节多、采集信息量大, 如何将先进的射频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追溯体系建设上, 还需要持续深入研究, 不断全面地试验示范。
三、对策建议
(一) 广泛宣传,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宣传, 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 减少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 减少对农业资源过高的使用强度, 进一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不断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首先,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 养成安全消费习惯;其次, 加强农产品生产者技术培训和道德法制宣传, 提高规范生产意识, 按照无公害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 健全相关法规政策, 加大执法和监管机构的工作力度。
(二)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 陕西省在农业方面努力开展实施标准化建设, 建立了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和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龙头, 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重点的标准化战略格局。首先,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和技术, 宣传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其次, 结合陕西省当地主导产业, 培养一批农业标准化专业人才, 为农业标准化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咨询服务和实践指导, 帮助农民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最后,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业标准化建设, 把农业标准化实施纳入财政预算, 设立专项资金, 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顺利实施。
(三) 激励企业持续扩大追溯规模
首先,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及实施方案, 确保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有效开展。其次, 政府应把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设立专项资金, 给实施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 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最后, 要加快全省范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平台, 规范平台管理, 出台配套制度及管理办法, 进一步实现各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的有效对接。对于追溯体系建设先进典型的企业, 在全省范围内予以示范推广。
(四) 加强监管, 形成推进合力
首先,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信息平台, 通过政府网站、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发布信息,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其次, 加强对农产品各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的检查,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 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实行跟踪整改。最后, 追溯监管工作要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在建设信息平台的同时, 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让企业认识到追溯体系的建设对提升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打造产品品牌的重要性, 让消费者认识到追溯体系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 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氛围。
四、结论
总而言之, 陕西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该重视, 陕西省需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有助于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促进陕西农业发展水平提升, 有助于保障陕西人们的生活质量, 保证陕西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摘要:本文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追溯体系建设规模、农业标准化程度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陕西省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意见[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1) :30.
[2] 师严涛.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6.
[3] 李祥洲.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关系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4) :3-8.
[4] 白红涛, 瞿利英, 苏鹏远.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24) :336-337.
[5] 金发忠.农品产品质量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15-16.
[6] 程晓东, 樊虎玲.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 (2) :88-91.
相关文章:
陕西省府谷县常胜煤矿安全设施验收汇报02-09
陕西省2015年上半年注册会计师《会计》:金融资产处置考试试卷02-09
陕西省应急预案范文02-09
陕西省燃气应急预案02-09
陕西省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02-09
陕西安全管理条例02-09
陕西省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02-09
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报告02-09
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02-09
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02-09